•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桃園地方發展

透過桃園地方相關研究的閱讀與整理,釐清所欲研究的課題,並提升對桃園 地區土地利用變遷現象的觀察敏銳度,使能更細膩的捕捉現有研究及理論基礎無 法解釋的事實。此外藉由對既有文獻的掌握,以此為基礎做為建成地變遷影響因 子選取、以及空間分佈特徵解釋上之依據。各領域相關研究整理如下:

一、計量地理學

鍾志章 (1979) 以周圍調查法分析桃園地區 (桃園縣加上新竹縣湖口鄉、新 豐鄉) 各鄉鎮市的社經依存關係,進行購物圈、通勤圈等的繪製,並以分級評點 法劃分各行政區的都市階層,探討 1973 年至 1978 年間區域內都市階層與都市影 響圈的變化。

簡志雄 (1985) 以都市影響圈及中心都市階層來探討桃園縣的都市體系。首 先透過問卷調查抽樣桃園縣民的購物、通勤資料,劃出各主要都市的影響範圍,

再以所選定的中心性都市化指標劃分縣內各行政區的都市階層,建構桃園縣的都 市體系,並進行時序上的變化比較。結果顯示無論在 1970 年代或 1980 年代,全 縣之發展重心皆為桃園市、中壢市二市,兩地人口集中、工商發達且都市機能最 高,並帶動著其餘鄉鎮的發展。

賴如崧 (1987) 從經濟與政治的角度比較桃園縣及宜蘭縣的雙核心發展。其 中就桃園縣的部分,發現不論購物、通勤、醫療、娛樂,皆呈現北桃園以桃園市、

南桃園以中壢市為主要活動中心都市。而就發展歷程可歸納出雙中心發展的原因 有南北開墾路線差異、祖籍南北分布差異、農耕水源三者形成地域意識,而後交 通建設與經濟發展更促進了雙中心發展趨勢。

曾繁浩 (1995) 自人口、交通路網、產業活動、土地利用面向探討桃園各鄉 鎮市機能的分化情形。透過問卷調查將桃園劃為桃園、中壢、大溪三個都市影響 圈,最後用因子分析將十三鄉鎮市分為六種型態的群落,以此劃分桃園都市體系,

並探討區域特性。

徒勒 (Walter Christaller, 1893-1969) 的中地理論為基礎,藉由問卷調查與分級評 點方法,解析都市發展的結構,並呈現地方生活圈的範圍。透過這些文獻,再次 確定了桃園縣南北二元發展的事實,而區域差異勢必將造成全域模式不適用。

二、歷史地理觀點

陳雪玉 (2003) 從閩客族群與地方政治關係探討桃園縣的歷史發展脈絡。文 中指出自桃園台地自清代以降即因粵閔移民同籍聚居形成了北桃園以閔籍漳州 人為主、以今桃園市為發展中心;南桃園以粵籍嘉應州客家人為主、以今中壢市 為中心的南北桃園分區現象,二地的對立表現於分類械鬥上。1950 年代實施地 方自治後,南北區人士的競爭更加白熱化,形成了閩客二元的地方派系,以及縣 長南北輪政的特殊情況。這樣的對立展現於縣政公務上常出現南北爭執情形,即 於重大建設上常需考量南北平衡問題而出現南北各一的情形,如文化中心、體育 館、交通建設、都市計畫區、工業區的設立等,皆是政治力影響資源分配的結果,

使桃園發展一直呈現出南北雙核心的雙元局面。

唐菁萍 (2005) 以歷史地理觀點探討桃園市、中壢市早期市街發展,從長時 期的變遷過程中了解兩都市的形成與擴張情形;再以區位商數與人口組成分析兩 市都市機能的轉變。發現桃園─中壢生活圈呈現雙核心都市,北桃園以桃園市為 中心、南桃園以中壢市為中心,沿著縣內主要省縣道呈雙十字向外輻射發展;此 外戰後工業化時期兩市都市機能上主要輸出部門皆為第二級產業,但在後工業時 期中壢市維持不變,桃園市的都市機能則趨於多元,以三級產業為主。

林雅雯 (2012) 以城鄉邊緣區的角度,探討在中心都市─桃園市的都市擴張 過程中,周圍八德市、蘆竹鄉、龜山鄉三地於人口、產業、土地利用上的異同。

研究發現自然環境的差異與交通建設的影響是導致三地發展有別的主因。八德與 蘆竹皆擁有大面積的平地可供開發,龜山境內則因地形崎嶇阻礙了都市擴張;交 通方面龜山及八德皆距離桃園火車站 (市中心) 十分近,因此較早受到桃園市都 市擴張影響,蘆竹的發展則始於晚近。

此類研究乃透過文獻分析及田野調查,從族群、政治、歷史、城鄉等各種角 度切入進行實證分析,釐清了桃園地方發展的歷史脈絡,以及族群關係與地方政 治所扮演的角色。對於地方特性及區域差異的成因,提供良好的解釋依據,但缺 少了對土地利用變遷數量與分布的精確描述。

三、地政與都市計畫

劉其輝 (2005) 利用多時期衛星影像進行土地覆蓋分類,取得桃園縣 (復興 鄉除外) 的土地覆蓋地圖,並配合都市計畫圖資與人口統計資料,呈現桃園縣 (復興鄉除外) 都市發展的過程與規律。發現 1986 年至 2004 年間桃園縣 (復興鄉 除外) 主要是以桃園市與中壢市為雙核心,形成東北、西南方向的發展軸線,並 沿此軸線擴張;此外從桃園市往北至蘆竹、往南至八德亦構成一條南北向的發展 軸線。

宓群英 (2007) 利用 1994 年與 2002 年 Landsat 衛星影像,透過影像分類辨 識桃園地區 1994 年至 2002 年間的土地覆蓋變遷,並建立土地覆蓋由植被轉為建 成地的 Logit 迴歸模式來探討變遷因子。發現 1994 年至 2002 年間建成地明顯增 加,影響因子主要有坡度、與交流道、高鐵站、一般道路、縣道、省道、計畫道 路之距離、人口密度、工業區及都市計畫區分布等,且指出民眾對政府交通建設 的預期心態亦會帶動土地開發。

Huang et al. (2009) 使用 1990 年和 2006 年的 SPOT 衛星影像與 1971 年的土 地覆蓋圖比較,研究台北─桃園地區土地轉換的空間型態。文章先以常態化差異 植生指標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比較 1990 年與 2006 年 衛星影像的植生綠度,再以景觀生態指標 (landscape metric) 分析地景型態的時 空變遷。結果指出 1971 年至 2006 年間建成地大幅增加 130%,且都市蔓延情形 在非都市計畫區較為明顯,使其地景呈現出高度破碎化 (fragmented),亦發現都 市計畫區內建成地分佈較受空間自相關性的影響。

陳惠玲 (2010) 應用空間分析與空間迴歸方法,分別就桃園縣農業用地建立 全區、分區及 1995 年至 2006 年間的變遷模型,探討農業用地於空間分布上的特 性及影響農業用地變遷的相關因素。發現無論全區、分區或變遷模型皆顯示,除 土地本身自然條件限制外,人口密度、距市中心距離、都市發展用地面積比例為 影響桃園縣農業用地面積變化的最主要因子。

這類研究多以量化方法來建構桃園地區土地利用/覆蓋變遷模型,其模型設 定、影響因素選取、以及分析成果都是本研究重要的參考依據。然而這些研究仍 片面地將桃園地區視為單一整體,忽略了地理現象發展的局部空間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