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成果

一、土地利用變遷與空間型態

本研究先將 1995 年與 2006 年的國土利用調查重新分類,取得各類土地利用 情形,並以面積轉移矩陣,得知建成地變遷的主要土地移轉來源,再透過探索式 空間資料分析,找出建成地變遷的空間聚集趨勢。結果發現此時期桃園地區建成 地大量增加,反映出快速的城鄉發展歷程,為數眾多的農業用地被變更開發,空 置地則為重要的發展預備地。建成地分布熱點集中於桃園市、中壢市二大核心都 市,冷點位於北部沿海及南部沿山地區;11 年間建成地變遷熱點沿著前期建成 地分布熱點擴張,分為中壢平鎮市區外圍、桃園市區外圍、龜山公西地區三處;

冷點多數位於新屋鄉,是桃園地區建成地發展最緩慢之處。

二、模式比較

利用多元線性迴歸 (MLR)、空間延遲模型 (SLM) 與半參數地理加權迴歸 (S-GWR) 建立建成地變遷影響因素校估模型,發現空間延遲模型與半參數地理 加權迴歸皆能明顯提升傳統全域線性迴歸的解釋力與配適度,且改善了全域線性 迴歸殘差的空間自相關問題 (表 5-1)。顯見在桃園地區建成地變遷模型中,確實 存在空間延遲相依及空間不穩定性,分別能夠過空間延遲模型與半參數地理加權 迴歸修正此二類空間效應所衍生的模型偏誤,得到更為趨真的結果。

表 5-1 MLR, SLM, S-GWR 模式配適度比較

BCI MLR SLM S-GWR

AIC -- 2066.78 2055.45 2029.14 Moran's I 0.343 0.099 0.010 0.004 Z(I) 10.946 3.182 0.391 0.227

由上表中 Z(I)值可知,建成地變遷指數 (BCI) 的空間聚集性大多可透過多 元線性迴歸中的結構相似變項予以解釋,然其殘差仍有空間聚集。對此利用空間 延遲模型與半參數地理加權迴歸,皆能有效處理 MLR 誤差項的空間自相關問題。

然經 AIC 值比較後,半參數地理加權迴歸有較高的模型配適度,且又能視覺化 呈現係數的空間變異,是為本研究較適宜之模型。

三、建成地變遷因素綜合討論

道周邊對建成地變遷有較高的影響性;與火車站 (市中心) 距離、原農業用地比 例、原空置地比例三者在桃園市區、八德市、中壢平鎮市區等建成地發展飽和且 生活機能便利的核心區域佔關鍵。

最後,回應桃園地區雙元發展的特性,以 K 平均數法將研究區分為桃園─

龜山市區、北桃園地區、中壢─平鎮市區、南桃園地區四個集群。得知同為區域 發展核心,桃園─龜山市區的建成地變遷指數在人口密度變遷、三級產業員工成 長、原工業用地比例上擁有相對較強的相關性;中壢─平鎮市區則在原農業用地 比例、原空置地比例、與交流道距離上較具優勢,二者建成地變遷因素有明顯的 不同。在核心外圍部分,北桃園地區建成地變遷較大程度的受到二、三級產業員 工成長、與交流道距離及原工業用地比例之影響;南桃園地區相對於其他各區域 僅在二級產業員工成長變數具有較高的影響力 (圖 5-1)。總體而言,桃園地區建 成地變遷因素之影響性具有明顯的南北、城鄉差異。

圖 5-1 四大分區特性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