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四節 實施流程

本研究經由研究者蒐集相關文獻後進行文獻探討以確立研究方向,接著進行 受試者的篩選,並建立基本資料。於課程開始前讓實驗組接受肩關節活動度、肩 關節疼動指數、投手投球動作評估值前測;之後進行十週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並 於課程進行中收集肩關節活動度、肩關節疼痛指數等量化之資料。十週課程結束 後進行後測,將所得資料加以分析,研究流程如圖3-12。

篩選受試者

對照組 實驗組

前測 前測

十週身心動作教育課程

進行肩關節活動度、肩關節疼痛 及投球動作評估後測

資料分析與討論

圖3-12 研究流程圖

第五節 課程規劃與實施

本課程設計是以身心學為理論基礎,結合身心技法呼吸、覺察、動作以及意 象等元素,設計出一套針對肩關節疼痛的動作課程,進行教學及教材實施之過程,

發現教學過程中的問題,並記錄投手的學習反應與效果,以及教學者在實施過程 的省思與成長,提升運動員身體覺察能力及正確使用身體的觀念,藉此改善肩關 節疼痛情形。

本節分為六個部分,第一部分為課程教學理念與目標,第二部分為課程架構 分析,第三部分為課程流程與原則,第四部分為課程內容分析,第五部分為活動 流程與動作說明,第六部分為課程內容大綱。

一、課程教學理念與目標

(一)課程教學理念

動作本身提供人們最深刻的感受經驗,亦是一個生命體最真實的呈現,每個 動作背後都有其意圖和表達,也訴說著不同的情緒和感受(劉美珠,2008)。身 心動作教育與訓練課程最大的不同在於,身心動作教育以「身體」為本,以「動 作」為師,強調由內在去體驗身體改變的「微妙」,透過「身體」,重新思考動 作的意義;並提供自我開發覺察、探索的經驗;再經由課程的操作、他人的互動、

開發各種感官潛能,從中學習如何面對身體、面對自我、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 能力,達到身心動作教育的目的。

(二)課程教學目標

本課程以提升國中棒球投手肩關節疼痛改善之效果進行課程設計,其教學 目標,包含修正投球姿勢、提高身體覺察、減低肩關節疼痛。

1.從呼吸與放鬆的活動,增進棒球投手覺察身心狀態的能力,學習自我放鬆及調 整呼吸的技巧。

2.藉由自我身體覺察行動,感受肩關節的疼痛感,增加棒手投手對身體的認識,

學習辨識並接納自己的身體。

二、課程架構分析

教學目標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 課程活動內容

修 正

投 呼吸覺察體驗 球 呼吸與放鬆 「Hu」呼吸 姿 丹田呼吸法 勢

提 圓背屈蹲 高 身體歸零 身 身體彩繪 體 身體自我覺察 側彎伸展 覺 肌肉漸進放鬆 察 雙臂螺旋伸展

能 近端運動

肩 鏡子遊戲 關 身體構圖 動物模仿秀 節 情緒演員 疼

圖3-13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設計架構圖

本研究課程設計,依據劉美珠、林大豐教授所研發的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研 究者本身操作過的身心動作教育技巧為主。

本課程設計主要以改善呼吸與放鬆的能力,增加身體自我覺察與開發能力,

並透過身體構圖等三個主軸,來改善肩關節疼痛三個面向的提升,課程架構列於 圖3-13。

課程編排方式分述如下:

(一)呼吸與放鬆:透過身體覺察與呼吸的律動及學習放鬆的能力,藉由呼吸與 身體放鬆的方式來調整肩關節部位,達到心靜、放鬆的效果。作為課程的 暖身與準備活動。課程內容包括呼吸覺察體驗、「Hu」呼吸、丹田呼吸。

(二)身體自我覺察:以圓背屈蹲、身體歸零、身體彩繪、肌肉漸進放鬆、側彎 伸展、雙臂螺旋伸展、近端運動等活動,加強身體的自我覺察能力,瞭解 肩關節的疼痛感與活動度,提升身體疼痛感及疼痛部位的辨識度,強調注 意力集中,學習傾聽身體的聲音與互動。

(三)身體構圖:以鏡子遊戲、動物模仿秀、情緒演員等內容進行。利用音樂、

動作模仿與創造及口語引導,並從身體活動探索中,辨識、體察自我呼吸、

動作、聲音、情緒等各種肢體表達的可能性,讓個人身心靈找到適當的出 口,並藉由分享活動,表達自己的感受。

三、課程流程與原則

流程以緩和平靜的方式進行,學習如何利用呼吸及覺察自己的身體,進而改 變使用身體的方法,降低與舒緩肩關節的疼痛。

表3-1 教學流程與原則編排表

教學流程 時間 目的、流程與動作

暖身活動 5-10

1.目的:調整呼吸、放鬆肌肉與關節。

2.流程:呼吸及放鬆活動。

3.動作:圓背屈蹲、身體歸零、身體彩繪、丹田呼吸。

發展活動 20-25

1.目的:從身體活動探索中,辨識、體察自我呼吸、動作、

聲音與情緒等各種肢體表達的可能性。

2.流程:以動態的課程活動為主。

3.動作:肌肉漸進放鬆、側彎伸展、雙臂螺旋伸展、近端運 動、鏡子遊戲、動物模仿秀、情緒演員。

整理活動 5-10

1.目的:緩和身心靈並利用分享活動瞭解活動目標。

2.流程:放鬆身體、團體討論分享。

3.動作:圓背屈蹲、身體歸零、身體彩繪、丹田呼吸。

四、課程內容分析

五、活動流程與動作說明

本研究編排課程內容以條列式文字說明流程與動作要領,提供實務研究者教學

之參考,說明如下:

(一)呼吸覺察與體驗

1.讓投手體驗短暫停止呼吸,說出停止呼吸時的感覺,瞭解呼吸是維持生命 最基本的功能。

2.比較快速呼吸、緩慢呼吸不同速率的呼吸方式,體察不同呼吸方式對身體 與肩關節造成那些改變;並說明緊張時呼吸急促,放鬆時呼吸緩慢,而呼 吸會隨情緒變化而有所起伏。

3.如圖3-14、3-15所示,感覺站立、坐下、仰臥、俯臥、倒立等不同身體姿 勢時吸呼狀態有什麼不同,並彼此分享感受。

圖3-14 圖3-15

圖3-16 圖3-17

(二)Hu Breath

1.如圖3-19所示,平躺地板,安靜放鬆,注意力放在丹田及腹部的吸吐動作,

在自然呼氣時發出「Hu」的聲音,吸氣則自然發生。連續「Hu」10次後,

深呼吸3~4次,再持續30秒發出「Hu」的聲音,感受全身的震動。

2.如圖3-18所示,提醒學生用手靠近嘴巴,較容易感覺得到當自己在吐氣時,

「Hu」出來的空氣。以趴的、蹲的或其他不同姿勢姿勢去練習,強調不同 部位的帶動。

3.可兩人一組,一人做「Hu」呼吸,另一人以手輕觸背部或腹部,讓學生體 驗他人的呼吸脈動與身體波動。

圖3-18 圖3-19

(三)丹田呼吸

1. 如圖3-20、3-21所示,讓每一位學生平躺或坐下,將手部輕於丹田的位置 並進行呼吸練習。

2.引導學生想像從肚臍到脊椎方向有一條直線。呼氣時,線縮短向脊椎靠近;

吸氣時,放鬆這條線,恥骨下方的肌肉群亦同時放鬆腹部自然就膨脹起來,

自行操作數次。

3.讓學生默數呼吸,將意念專注在呼吸上,幫助放鬆與集中精神。

4.向學生說明:平時上課可利用前一分鐘,用丹田呼吸法來調整自己的情緒

圖3-20 圖3-21

(四)圓背屈蹲

1.如圖3-22所示,將圓背伸展與屈膝深蹲組合。先靜心,採自然呼吸,雙腳 與肩同寬站立,兩手自然垂放,感覺和地板的接觸,將專注力放在身體上。

2.如圖3-23所示,順著地心引力,由依序逐漸下彎,下彎至個人可負擔至角 度,呈圓背站立狀態,雙手與頭部則自然放鬆垂放,雙腳可微曲放鬆站立。

身體可稍做晃動,去感受背部脊椎延展與肩頸放鬆的感覺。

3.然後再慢慢屈膝蹲下,雙手環抱雙腿,以數次深呼吸至背部,感受身體鬆 緊的感受。

4.接著,從抬起臀部開始,慢慢起身到圓背伸展的姿態,後再從髖關節、脊 椎、頸部、頭部依次反方向回站立姿態。

5.最後,吸氣高舉雙手,再吐氣慢慢放下,完成動作。讓學生來回練習數次。

圖3-22 圖3-23

(五)身體歸零

1.教師先示範順著地心引力來動作,以最省力、輕鬆、有效率的方式起身、

躺下。

2.雙腳與肩同寬站立,再慢慢側身躺下,仰臥地板上,可用雙手曲抱雙腳緩 緩按摩背部,再自然放開使雙腳曲膝踩地,雙手掌心微朝上,自然擺放軀 幹兩旁,將雙腳自然延伸平躺,讓下背延長放鬆。

3.如圖3-24、3-25所示,靜心、呼吸細長,將專注力放在身體上,體會每個 呼吸的當下與身體交給地板的感覺。

圖3-24 圖3-25

(六)肌肉漸進放鬆

1.如圖3-26、3-27所示,將注意力放在雙手,握緊拳頭,再逐漸加壓握緊,

握到最緊的時候,體會呼吸、身體及表情的緊繃度。接著逐漸放鬆,再放 鬆,體會呼吸、身體及表情逐漸放鬆的感覺。

2.可用坐下或躺下,利用身體不同部位練習,如腳掌、臉部、肩膀等。

(七)側彎伸展

1.如圖3-28所示,兩腳跨坐於有靠背的椅子上,背部靠背,兩手枕在腦後,

身體慢慢向左側彎,臉朝正前方板,讓身體的右側充分伸展;想像右手肘 與右腳尖有一條連接線,配合呼吸讓身體放鬆,感受左右兩側身體的鬆與 緊。

2.如圖3-29所示,身體不動,頭往上轉向右手肘維持數秒;再往下轉向左手 肘維持數秒,感受肩頸的鬆與緊。

3.如圖3-30、3-31所示,身體慢慢回正,感受一下身體的左右兩邊有什麼不 同,讓學生把感覺說出來,之後再換右邊側彎操作。

圖3-28 圖3-29

圖3-30 圖3-31

(八)雙臂螺旋伸展

1.如圖3-32、3-33所示,兩腳端坐於椅子上,採自然呼吸,左手微微上舉30

~45度左右,右手自然放鬆垂放。身體上半身緩緩轉向右後方,兩腳可自

然稍作移動,臉部往左後方望去;左手臂讓身體帶動自然彎曲到背後。

2.再用左手臂以反方向螺旋方式往外伸展,帶動身體緩緩轉回來,肩膀放鬆,讓自己 的身體及手臂以螺旋的方式獲得充分伸展。

3.再往左側進行另一邊的螺旋動作。

圖3-32 圖3-33

(九)近端運動

1.如圖3-34、3-35所示,俯臥屈膝抱頭,兩腳張開如青蛙狀,用雙手托住頭部,

重心慢慢從尾椎推送到頭頂,讓整個脊椎做最大的伸展,來回前後左右做不 同方向與角度的伸展。

2.如圖3-36、3-37所示,接著可固定四肢末稍,膝蓋慢慢離地,以軀幹帶動脊

2.如圖3-36、3-37所示,接著可固定四肢末稍,膝蓋慢慢離地,以軀幹帶動脊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