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習的過程是一種概念改變的過程,既然想要改進教學成效,就必須 促進學生進行概念改變,因此我們必須先了解概念改變的機制,才有可能 提供學生適當的學習環境,所以接下來依照年代的先後順序探討重要的概 念改變理論。

一、 PSHG 模式

Posner, Strike, Hewson 和 Gertzog 四人在 1982 提出概念改變模 式(Conceptual change Model,CCM),是以建構主義的認識論為基礎,

牽涉到新舊知識之間的互動關係,將概念改變的形式依照不同程度分成 同化(assimilation)與調適(accommodation)。同化就是利用現存的概 念去處理新訊息,這種方式並不會使原有的概念架構發生太大的改變;

而調適就是當原有的概念無法解釋新訊息時,學生必須重組中心概念去 處理新訊息,這種方式需要進行程度較大的概念改變。Posner 等人提 出學生要能進行調適的四個條件為:

1. 必須對於舊概念感到不滿足(dissatisfaction)。

2. 新概念必須是可理解的(intelligible)。

3. 新概念必須是合理的(plausible)。

4. 新概念必須是豐富的(fruitful)。

Roth (1991) 也提出類似的觀點,指出學生必須明瞭他們個人的理 論與實驗證據相比是不足夠的(inadequate)、不完整的(incomplete)、

或是不一致的(inconsistent),才有可能進行概念改變。在 1993 年,

Posner 等人採取了 Toulmin (1972) 的概念生態的觀點,體認到原有的 理論過於強調理性,忽略情感和社會的影響,對於原先的概念改變模式

提出了修正,認為學習與環境有關,另有概念不只是原先已經存在,在 教學中也可能產生,所以我們必須考慮學習環境的影響(邱美虹,2000)。

二、 Chi 的概念改變理論

Chi 在 1992 年時以本體論的觀點將所有概念分成三種本體類別,

分別是物質(matter)、過程(process)與心智狀態(mental state)。物 質是指含有特定屬性的東西;過程是指事件的發生,可能有序列性與因 果關係,也可能只是機率問題;心智狀態是指情意的部分,這三種類別 彼此獨立,本質上採取 Kuhn 所謂的不可共量性,而各類別下又有次類 別,詳細分類請見圖 2-2-1,所有概念分別隸屬於各個類別。

圖 2-2-1:Chi 本體樹的組織架構

(Chi,1992;1994 修正,引自邱美虹,2000)

Chi 將概念改變分成「類別內的概念改變」與「類別間的概念改 變」。類別內的概念改變是指概念改變發生在同一本體樹內作位置的遷 移,並未跨越不同的本體樹,可視為信念的修正;類別間的概念改變是 指概念改變發生在不同本體樹間,當概念原始指定的類別轉移到另外一 個類別,稱為根本的概念改變。Chi 認為跨越本體間的概念改變有三個 步驟:

1. 經由獲得的過程,學習到新的本體類別。

2. 經由獲得的過程,學習到個別概念的意義。

3. 重新將概念分類到新的類別中,可能的方式有三:

(1) 學習者主動放棄原來對某一種概念的意義或定義,並且以一 個新的意義取代原來的概念意義。

(2) 學習者以新、舊概念並存,新舊概念出現的時機則隨情境不 同而不同。

(3) 透過教學方式而加強新概念的意義,使學習者放棄原有的概 念意義。

Chi 在 1992 年提出時,是將所有的實體分為物質、事件(event)、

心智狀態,但隨後在 1994 年修正,將事件改為過程下的一個分枝並提 昇「CBI」與「事件」為相同階層。因此過程分為步驟、事件、以條件 為主的交互作用(CBI),然而經由不斷的修正,近來將事件改成直接過 程,而 CBI 先改成平衡過程(EP),而後又改成突現過程(EP),在此概念 階層中,不同概念類別均有其本體屬性上的差異而被區別,而越高階層 的分類其共同屬性越少。概念改變若是發生在同一類別,是比較容易發 生的,可能只牽涉到信念的修正、增加、刪除、普遍化、區分屬性等,

為 Carey (1985) 所稱的弱重建,而 Keli 稱為非根本概念改變,而跨 越本體間的概念改變是比較困難的(邱美虹,2000)。

值得注意的的是從直接過程轉變成突現過程雖然是歸屬於同一過 程類別間轉變,但由於學生缺乏突現過程的類別觀,或是無法察覺必須 進行概念改變,因此也歸屬於較困難的概念改變。

三、 Thagard 概念革命的觀點

Thagard (1992, 引自邱美虹,2000) 利用科學史上科學革命的實 例來將概念改變作分類,他以種類關係和部分關係排序,並將概念改變 分為九種層級:(1)增加新例子(2)增加弱原則(3)增加強原則(4)增加新 的部分關係(5)增加新的種類關係(6)增加新概念(7)瓦解部分種類的階 層(8)藉由分枝跳躍重組階層性(9)樹的轉變。前三種只是信念的改變,

後五種牽涉到概念階層的變動。他以知識改變的方法論架構來看概念改 變,他將信念的修正分為增加與刪除,而概念的改變包括增加、刪除、

重組以及重新界定階層;而簡單的重組包括區分、合併、分解,修正的 重組就是分枝的跳躍,而重新界定階層即為樹的轉換(圖 2-2-2)。他指 出信念修正、概念的增加刪除、簡單的概念重組在科學知識發展中是比 較常見的,而分枝跳躍和樹的轉換必須伴隨著概念革命才有可能發生。

圖 2-2-2 Thagard 的知識改變分類圖

資料來源:概念革命(49 頁),邱美虹等譯(2003),台北市,洪葉文化。

四、 Vosniadou 的概念改變理論

Vosniadou (1992) 提出了架構理論(framework theory)與特殊理 論(specific theory)的主張,他不同意 diSessa 所提出的知識片段觀 點,他認為學生的信念其實已經形成內在一致性的知識結構。Vosniadou 和 Brewer 認為知識結構並不是由許多小的概念經由相似性所連結而 成,而是先有一個大的架構之後才逐漸填充其中細部的概念,孩童所具 有的大架構稱為素樸架構理論,來自於本體論與認識論的預設,主要源 自於學生早期的日常生活經驗,而細部的概念稱為特定理論,包括描述 物理事件的性質和行為的相關命題和信念,其產生受到架構理論的限 制,是透過架構理論去解讀外界所呈現的訊息(圖 2-2-3)。他認為概念 改變必須從豐富(enrichment)與修正(revision)兩方面去探討,逐步修 正自己對外在世界的心智模式。豐富是指將新概念加入現有的理論架 構,而修正學生所欲學習的與原有架構不一致或受限於特定理論時,會 修正原有的特定架構或預設、信念,其中又細分為下列三種 (Vosniadou, 1994) (1)單純特定理論的修正。(2)牽涉到架構理論的特定理論的修 正。 (3)架構理論的修正。其中,豐富是最容易發生的,修正時,架構 理論的改變比特定理論的改變困難,尤其當概念改變必須牽涉到基本預 設的改變時,概念改變會變得相當困難。其他學者也提出特殊理論較架 構理論容易修正的原因有三:

1. 學習者無法覺知這些隱含的本體與認識預設的存在。

2. 這些預設不斷的被驗證與增強。

3. 當架構理論被修正時,以它為基礎的特殊理論勢必跟隨修正。

圖 2-2-3 Vosniadou 的架構理論(1994, 引自鍾曉蘭,2007)

五、 多面向概念改變理論

在 1997 年,Tyson、Venville、Harrison 與 Treaguest 統整了各 派學者的研究與主張,提出概念改變的多元架構,必須從三個面向考 慮,分別是本體論、認識論與情意面向(圖 2-2-4)。本體論用來了解學 生是如何看待事物的本質;認識論探究學生是如何理解外在事物的知 識;情意面向是用來了解概念改變與情境、學習動機等是否有關。並且 從三面向去探討概念改變的情形,見圖 2-2-5(引自鍾曉蘭,2007)。

圖 2-2-4 概念的多面向架構 圖 2-2-5 概念改變的歷程

六、 邱美虹的 RAINBOW 理論

邱美虹(2008)從歷史演進的角度,比較探討不同時期概念改變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