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概念構圖教學之相關研究

以Ausubel的認知同化理論為根基發展的概念構圖,發展至今,探討其在教學 上或學習上的成效研究,已累積上百餘篇(Al-Kunifed & Wandersee,1990)在這些 發表研究中,可見概念圖示法的應用相當廣泛:在研究對象方面,涵蓋所有的年 級層級(K-16);在學科領域方面,包括科學、語文、閱讀與作文及社會研究等;

在地域分布方面,亦擴及世界各地(Mintzes et al., 1997)。雖然最初提倡目的是 為了應用在科學教育中,企圖改善科學領域的教學與學習,然而這二十多年來,

不僅應用甚廣,亦成為許多學者研究的主題。

一、概念構圖對不同學習潛能學生的成效

Pankratius(1990)探討不同程度的概念構圖策略對物理學習成就的影響,以六 個班級的高中生作為研究的對象,其中兩班為控制組,實施傳統教學;兩班為低 程度實驗處理組,並實施低程度的概念構圖活動,即在單元結束時,才進行概念 構圖活動;另外的兩班為高程度實驗處理組,實施高程度的概念構圖活動,即教 學前、中、後階段,學生均進行概念構圖活動。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的學習成果 優於控制組;而高實驗處理組的學習成果又優於低實驗處理組。

Guastello(2000)以都市地區七年級的低成就學生為研究對象,分成實驗組和控 制組,每組62人,實驗組進行概念構圖教學,控制組則實施教師指導的傳統式閱 讀與討論教學,結果顯示實驗組的學生在科學內容理解方面,後測分數與前測分 數達顯著差異,相較於控制組的學生也有顯著的差異,因此,推論概念圖能夠幫

助低成就學生新學習的認知,且統整新舊知識,產生聯結,達到意義學習。

王薌茹(民83)在「概念圖教學在國中生物學習之成效」之研究,以國中學 生為研究對象,並分為合作概念構圖組、個人概念構圖組、控制組,且依學生智 商,分為高、中、低學習潛能,以比較教學法與學習潛能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 顯示教學方式與不同學習潛能群之間有交互作用,合作概念構圖組對低學習潛能 學生的生物學習有顯著成效,而學生對概念圖教學之態度多成正面肯定。

吳裕聖(民 90)在「概念構圖教學策略對國小五年級學生科學文章閱讀理解 及概念構圖能力之影響」研究中將研究對象分成三組,分別為:繪製概念構圖組、

閱讀概念構圖、傳統閱讀組,三組皆施以前測,接著進行實驗處理,繪製概念構 圖組訓練學生自己建構概念構圖;閱讀概念構圖組訓練學生閱讀教師建構的概念 構圖;傳統閱讀組,教以傳統閱讀方法,但不教概念構圖策略。各組在經過七週 四個單元的教學後,均實施各項後測。研究結果顯示:

1.在閱讀理解效果方面

(1)不同組別與不同學業性向的學習者,其「科學文章閱讀理解測驗」 分數,

無交互作用。

(2)實驗組「科學文章閱讀理解測驗」分數均高於控制組,繪製概念構圖組與 閱讀概念構圖組之間無顯著差異。

(3)高學業性向的學生,其「科學文章閱讀理解測驗」分數高於低學業性向的 學生。

2.在概念構圖能力方面

(1)繪製概念構圖組其「概念構圖測驗」分數高於閱讀概念構圖組與控制組,

閱讀概念構圖組其「概念構圖測驗」分數高於控制組。

(2)高學業性向的學生,「概念構圖測驗」分數高於低學業性向的學生。

江淑卿(民90)在「概念構圖與圖示對兒童自然科學的知識結構、理解能力 與學習反應之影響」之研究中,以201位六年級學生為樣本,依「國中新生自然

科學能力測驗」得分,區分為低、中、高三種能力學生,再隨機分派至「繪製概 念構圖策略」、「閱讀概念構圖策略」、「傳統閱讀策略」三組,研究結果顯示:

1.對低能力學生而言,閱讀圖示後的知識結構和理解能力,比僅閱讀文章者佳;

閱讀結合概念構圖與圖示後的理解能力,比僅閱讀文章者佳。

2.對中能力學生而言,閱讀概念構圖、圖示、結合概念構圖及圖示後,其知識結 構和理解能力,均比僅閱讀文章者佳。

3.對高能力學生而言,閱讀不同表徵型式教材之效果,可能因教材的難度而有所 差異。

蔡天民(民91)在「概念構圖對國小學童自然科學習成就、學習態度及概念 改變之研究」之研究,以國小五年級學童四班127人為研究對象,分成實驗組及 控制組,每組再依瑞文氏智力測驗的得分轉換成全國百分等級,區分成高、中、

低三種推理能力,以便進一步探討概念構圖對哪一種推理能力的學童有較大的影 響。最後由學生教學前後所繪製的概念圖,輔以晤談的方式去了解學生概念改變 的情形。研究結果顯示:

1.概念構圖對自然科學習成就沒有顯著的提昇效果,但對低推理能力則有正向效 果。

2.大部分學生對教材迷思概念有調整或修正。

3.持續效果和學習信心上對低能力有顯著效果。

4.在學習興趣和價值信念上無顯著差異。

張秀鳳(民 94)在「國小五年級學童在概念構圖融入數學教學活動的解題表 現」研究探討藉由概念構圖融入數學教學活動後,學童解題表現的情形,並了解 學童對於概念構圖教學策略之感受。依據四年級數學學年成績,分為高、中、低 成就三類,以異質性分組方式及合作學習方式進行。研究結果發現:

1.概念構圖解題表現,除了受到學習者的數學成就影響外,還會因學習者的語文 程度影響構圖表現。

2.在「概念構圖融入數學解題」教學活動的學習表現,高成就學童最好,中成就 學童次之,最後為低成就學童。

3.高成就學童主要是擬定計畫階段的整合性策略增加,中成就學童在四個階段的 解題策略都明顯增加,低成就學童在理解題題意及擬定計畫則逐漸能使用策略去 分析解題。

4. 在解題能力之成效上,中成就學童成效最好,低成就次之,高成就學童最不明 顯。

5. 國小學童大都能接受且認為概念構圖在理解題意方面很有幫助,合作方式,能 提昇構圖及解題的能力。

歸納上述的實驗研究結果可看出,概念構圖對不同學業性向學生的成效分別 有所差異,在若干研究(王薌茹,民 83;蔡天民,民 91;張秀鳳,民 94)中發 現概念構圖融入教學似乎對中、低學業性向的學生造成較顯著的提升,原因可能 在於中、低學業性向的學生本身沒有一套有效的學習策略,而概念構圖正好可以 幫助他們更容易統整和使用既有的概念,進而產生新知識。因此,低成就者在概 念構圖策略下,所得到的助益多於高成就者,關於此現象,Pressley(1995)認為 原因可能是高業性向者本身已發展出自己獨特的概念學習策略(Avery,Baker&

Gross,1996),或概念構圖策略的介入可能干擾高學業性向學生的學習效果造成

(Holly & Dansereau,1984)。此外 Pankratius(1990)的實驗結果也顯示概念構圖 融入教學的程度愈深,其影響力也愈大,因此研究結果多表示概念構圖策略相較 傳統教學成效大。

二、合作構圖與個人構圖的學習成效

Seaman(1990)以五年級兩自然科班共四十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共分三組為:

合作概念構圖組、個人概念構圖組、控制組。在每一單元結束則實施字彙測驗,

在單元結束則實施標準成就測驗。研究結果顯示,實驗構圖組的成績優於控制 組,合作構圖組的成績又優於個別構圖組的學習成果,但研究者也提到最高分和 最低分都在在合作學習概念構圖小組中,因此低成就的學生較無法透過概念構圖 來學習到教材內容。

Roth & Roychoudhury(1993),研究對象為29名高中學生,進行物理科的概念 構圖教學,並以攝影觀察、文字紀錄、概念圖方式進行分析,學生採取合作構圖 方式進行,課程結束後進行二次個人概念構圖,分別在課程結束後一週、六週。

目的是為評估當概念構圖方式由合作構圖改為個人構圖時,對學生的認知的影 響。研究結果顯示,二次的構圖比較,變異不大,顯示延宕效果良好。

Okebukola (1992a)的研究中,教學者先前受過15週概念構圖訓練,並以147位 高二生為研究對象,分為合作概念構圖組、個人概念構圖組、控制組,為期10週 生物科實驗教學。在80分鐘的課程中,合作概念構圖組於最後20分鐘進行構圖;

個人概念構圖組則利用最後15分鐘構圖;控制組課程中均以討論、陳述方式進 行。結果顯示合作概念構圖組有顯著的學習成效,其次為個人概念構圖組,最低 分則為控制組。

陳嘉成(民87)在「合作學習式概念構圖在國小自然科教學之成效研究」之 研究,以102名六年級學生進行研究,分成 A、B、C 三個班級,A 班、C 班為 實驗組,B班為控制組,其中A班使用個別學習式概念構圖,B 班使用傳統教學 法,C班使用合作學習式概念構圖,三班自然科教師為同一人。研究結果顯示:

1.在直接效果指標上,A、B、C 三班在教師自編的第三次月考測驗成績上沒有顯 著差異。

2.合作學習式概念構圖作為學習策略的學生比控制組的學生,在高層次思考試題 上有明顯較高的成績。

3.在記憶保留方面,合作學習式概念構圖組的學生比控制組在記憶保留試題上有 較高的成績。

4.合作學習式的概念構圖只對中、低學習能力的學生,在「高層次思考」上有較 佳的促進效果。

林靜萍(民93)在「小組合作解題對國小學生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學習成效 之影響」之研究,以國小三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採個案研究法,蒐集學生教學 前後之概念圖的前後測、學習單內容、教師教學札記、教學現場的錄音與錄影、

林靜萍(民93)在「小組合作解題對國小學生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學習成效 之影響」之研究,以國小三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採個案研究法,蒐集學生教學 前後之概念圖的前後測、學習單內容、教師教學札記、教學現場的錄音與錄影、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