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本研究藉由自編因數概念之成就測驗,評量分析國小五年級學童學習因數概 念之情形。依據研究目的與問題,本章就其相關文獻將分為以下四節作探討:第 一節為概念發展之理論基礎;第二節為國小五年級因數概念教材分析;第三節為 因數概念之相關實證性研究;第四節為試題關聯結構分析法。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概念發展之理論基礎 概念發展之理論基礎 概念發展之理論基礎 概念發展之理論基礎

人們幾乎無時無刻不在學習新的概念,而且不停的運用舊有的概念來判斷新 的事物概念(趙寧,1998)。概念學習在各個領域日漸重要,透過概念學習可以簡 化複雜的繁瑣內容,統合各種不同的經驗分類。數學概念是經過幾世紀人們心智 創造的產物,再經由學者專家整理、編排,而成為一般的教科書,讓學童們能夠 在短短的時間內學完前人所形成的心智產物。但我們日常生活的知識多半直接由 環境中學來,其中牽涉到的概念通常不是很抽象;數學學習的問題就出在過於抽 象和一般化(陳澤民譯,1996)。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也強調「數學教學著重學生概 念的發展與數學能力的培養,應避免強調零碎知識的記憶與背誦」(教育部,

2003)。因此數學教學應強調學童概念的理解與演算能力的精熟,而非零碎片段 的記憶。

數學是相當具有前後連貫性的知識結構,許多新概念往往是以舊概念為基

礎,利用既有概念進行新概念的演繹與推理,舊概念的不了解往往會影響著新概 念的學習。因此學童如何運用概念來學習非常重要,本節將從概念的意義、概念 的形成及概念的迷思等方面加以說明。

壹 壹 壹

壹、、、、概念的意義概念的意義概念的意義概念的意義

在有關概念的文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概念形成(concept formation)、概念 獲得(concept attainment)及概念學習(concept learning)等名詞,而事實上這些

名詞在思考的研究上,指的是同一事情(裘友善,1978)。

表2-2 國內概念意義解釋整理表(依年份排列)

學者 時間 概念的意義

葉玉嬌 1974 所謂概念,指的是代表一個物體、動作、性質、狀況等之 抽象的共同概念或意向。

張春興 1985 概念可說是指對同類事物獲得的概括性的單一認知經驗。

張春興、林清山 1985 用一個概括的名稱或符號,代表具有共同屬性一類事物的 全體時,我們稱此名稱或符號所代表者為概念。

趙寧 1985 凡對於現在刺激而起之心象為印象,過於印象再現於吾心 時為概念。

李緒武 1986 概念是一種推理的體系,是將特徵類似的事物類化的過 程。

林清山 1990 概念學習是根據對個別事例之經驗而習得新的分類原則。

袁之琦、游恒山 1993 概念是思維形式之一,是反映客觀事物本質的一種理性知 識。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從上述國內外文獻中得知,雖然概念這個詞使用得很廣泛,但卻沒有一個統 一標準的定義。林生傳(1994)綜合許多專家學者的觀點,整理出概念具有以下特 性,如下:

一、抽象性:把某類事物抽取其共同屬性,而以特定方式表示之。

二、社會文化性:概念常為社會所贊同或認同。

三、結構性:由個人對單一或更多實體的組織訊息所組成。

四、可學習性:概念可以學習,有些概念容易學習,有些概念較為困難。

五、清晰性:概念的清晰性不一。

六、可使用性:概念對了解原則及問題解決有助益。

七、繁衍(長)性:已形成的概念可以藉以獲得其他概念。

八、位階性:概念彼此是相互包含且成上下高低的複雜位階關係。

九、意構性:概念也可能以非客觀事象來形成。

貳 貳 貳

貳、、、、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形成

概念是大腦中的想法,而事物名稱卻只是一個聲音或字,但在形成新概念時,

命名是不可或缺,其有助於區分不同類別的事物。威斯康辛模式(1978)指出,

概念的形成在於個體的學習,而非個體成熟後就會自然獲得。Vygotsky(1978)強 調「語言」對於概念學習的重要性,當兒童親身用感官親身接觸事物時,再加上 他人的協助指示(鷹架作用)後,兒童則能達到更高的學習層次。例如:當兒童 第一次看到貓時,他人指著說「貓」,其兒童也跟著說「貓」,如下次在同一個 地方又遇到同一種貓,而兒童能夠說出「貓」,表示此時兒童已經達到「具體階 層」(concrete level)。如果下次在不同的地方遇見貓,而他人又教導兒童,此時

「貓」這個概念已經在兒童的腦海中形成,兒童便達到「辨認階段」(Identity level)。 之後兒童又在不同地方遇到不同種類的貓,而兒童也能歸類於「貓」這個概念時,

此時兒童便達到了「類推階段」(classificatory level)。最後兒童能說出貓的共同 屬性及元素,並和其他動物相比較,此時兒童就達到了「形式階段」(formal level)。

(見圖2-1)在較低的階段裡,每次我們認知一件事物時就把它拿來和以前經驗過 的事物比較、分類。 從以前多次輸入的變因中我們會抽出該事物的不變因,而這 些不變因在記憶中可以留存很久,用來和現在輸入的新資料比較。因此,要形成 一個概念就必須先有實際經驗,而這些經驗又有某些相似性、共通性(陳澤民譯,

1996)。

形式階段(formal level)

類推階段(classificatory)

level

辨認階段(Identity level)

具體階層(concrete level)

圖2-1 CLD理論學習達成的四個階段 取自Klausmeier,1985,頁279

兒童的思維方式與成人大不相同,如果採取成人中心主義,由成人根據自己 的思維方式與經驗教導學童知識,無異是將學童視為認知發展成熟的小大人。教 導學童概念前,必須先了解學童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對於概念的形成主要有以 下二種的論點:

一、聯結論

聯結論是屬於行為學派,他們強調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認為概念的形成 必須靠一連串的刺激與反應以強化聯結關係之建立。學童學會新的概念,是經過 不斷的嘗試錯誤與增強之後,再經由類化、區辨及消弱的過程。在這過程中,學 童經由區辨學習瞭解到:在不同的刺激中若有相同的元素,要對相同的元素做出 共同反應,此時學童已對此相同元素具有概念。例如:3+5=8,首先學童須先建 立及形成3、5與8這三個數字間的聯結關係,然後經過不斷的嘗試錯誤及增強,在 腦海裡將「3+5」和「8」聯結配對,只要練習越多,其技能與概念便越成熟,概 念只是個別的聚集堆積,經由累積而存放於腦海資料庫裡。當下次詢問「3+5」

時,學童便會從長期記憶中找出相關的總和並自動聯結到答案「8」。換句話說,

聯結論是假設數學知識概念是事實與聯結力的習慣兩者的集合,學童扮演著被動 的角色,概念的擴展只是一個累聚的過程。

二、認知論

個體是根據情境中顯示的線索,提出自己的假設,然後經過不斷考驗、修正、

證明的過程,最終形成概念。換句話說,認知論是將概念學習視為思考與解決問 題的歷程(邵瑞珍、皮連生,1989)。概念與概念存在著一種關係,這種關係必須 由學習者內在心靈去創造;Von Glasersfeld(1984)指出:「知識乃是學生主動建構,

不是被動的吸收或接受」。McLellan(1993)也指出:「有效的學習必須讓學習者 身處有意義的情境,學習者才能對知識主動詮釋與理解」,因此在教學上強調『理 解』,認為學習的過程重於結果的獲得,學習者要真正理解新概念,則必須在心靈

內部將此新概念與既存的概念連結。新概念不是僅僅堆積於舊概念之上,而是與 舊概念整合為一關係系統。概念獲得是主動性的活動歷程,而非只是被動性接受 他人研究的結果,教師教學的最重要任務是,考量學童身心發展,教導學童如何 獲得概念,如何從活動歷程中發現原理原則,從而統合成自己的概念。

在學生發現答案之前,布魯納(Bruner)認為,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和經 驗,對問題情境先做一番直覺思維,雖然直覺思維未必獲得正確答案,但經常從 事直覺思維者,其心智運作必定比較活躍。學童一但從直覺思維中發現錯誤而自 己修正之後,其所產生的回饋作用,遠比外在的獎勵更有價值(張春興,1996)。

例如:多數兒童在日常生活中已習得「1隻手共有5根手指,2隻手伸出來則共有10 根手指」的非正式算術,這是直覺思維的想法。學童在學習過程中設法將不熟悉 的抽象符號運算與既有的直覺思維相連貫,經過自己創造理解、自己學習意義化,

這樣才是有意義的學習方式,也才能持久。

綜合上述二種理論,聯結論強調的是事實與技能的獲得,解釋概念學習是在 既有行為之上學習新行為的歷程,著重於學童「學什麼」;認知論強調的是關係 與關係之間的理解,解釋概念學習是在既有的知識之上學習新知識的歷程,著重 於學童「如何學」。本世紀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由聯結論所主導,此方法對於較單 純簡單的學習形式做了明確的解釋,例如:背誦電話號碼,強調把複雜的學習分 割成幾個簡單的小部份,進而建立一套由簡單到複雜的過程。近年來認知論逐漸 成為主流,其研究的方向在於複雜的人類學習模式,並考慮到兒童的心理層面。

教師教學上應在聯結論與認知論間採行平衡的方式,也不能完全放棄類似聯結論 所設定之行為目標。例如:學童一開始並不能自行建構數的名稱,此時學童也必 須接受一些背誦記憶式的學習,以既有概念作為基礎,在既有架構上發展新概念,

從而進行認知結構的統合與重整。因此在教學上教師應視學童的身心與認知發展

從而進行認知結構的統合與重整。因此在教學上教師應視學童的身心與認知發展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