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民間籌組的衛生人員訓練所

第二章、 戰時的軍醫體系

第二節、 民間籌組的衛生人員訓練所

部大事記(四)〉《陳誠副總統文物》,國史館藏,典藏號:008-010706-00027-001。

第二節、 民間籌組的衛生人員訓練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立即受到各方從事醫護相關人員的響應58,協和醫學院系統的醫護人員與林 可勝有門生故舊關係,尤為熱烈,這與林可勝原是協和醫學院之教授有很大 關係59,也因此有不少一般醫療體系出身的醫護人員因此關係而踏入軍醫體 系60

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成立後,為配合戰場需要,在各戰區先後成立了 救護大隊,即便如此,以一個民間團體的力量而言,實不足以支援全國戰場 之需求。且當年中國醫學教育不甚普及,更遑論醫學高等教育發展,經統計,

當時受過正規西方醫學教育者,全國不過萬人,且集中於大都市。因此,林 可勝藉由先前在華北成立救護委員會之經驗,加之早年曾在印度擔任戰地軍 醫之實際戰地救護之經驗61,建議中央成立一所專事訓練戰時軍事救護之機 構,以應付龐大的戰時醫護需求。林氏提出理由有三:

1. 以培養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所屬救護大隊需之基層人員。

2. 以收訓戰區後撤之衛生人員施以戰時醫防教育及招收各淪陷區外 逃之愛國青年加以訓練使有求學謀生機會。

58 國防醫學院院史編纂委員會編,《國防醫學院院史》,頁 90-91。

59 關於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之成立,在周美玉女士的回憶表示,此單位於 1933 年即開始 籌組但根據筆者查證,周女士所言應為「紅十字會華北救護委員會」,並非是中國紅十字 會救護總隊,林可勝在此會當中擔任常務委員,該會許多事物與制度皆由林氏親自規畫設 計,並在長城戰役中實驗,因此,此單位可說是林可勝在中國戰地救護事業的初試啼聲。

1937 年抗戰爆發後,林可勝與劉瑞恆在漢口號召醫護人員投入戰地救死扶傷的工作,立 即響應號召者達七百餘人。張朋園訪問、羅久蓉紀錄,《周美玉先生訪問記錄》(臺北:中 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 年 5 月),頁 43。張建俅,〈抗戰時期戰地救護體系的建構 及其運作―以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為中心的探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第 36 期(2001 年 12 月),頁 140。

60 例如張先林、汪凱熙、盧致德、周美玉等。張先林、汪凱熙後為國防醫學院外科系教授;

盧致德於抗戰時期任軍醫署署長及遷臺後第二任國防醫學院院長;周美玉在戰時衛生人員 訓練所成立後擔任護理組長,甚至於此後國防醫學院乃至中國軍護制度的發展,周美玉皆 有重大之貢獻。以上四人皆為協和醫學院體系出身。

61 林氏早年在英國念書時,適逢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曾被派往印度擔任遠征軍之軍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調訓部隊之在職各級軍醫幹部。62

除上述林可勝所提出之意見外,抗戰爆發後,劉瑞恆與林可勝也曾商定戰時 加強軍醫業務之計畫,大約分為兩步驟實行:

第一步為增加現有軍醫機構,應付戰時急需。戰爭初期傷亡慘重,軍中 雖有各級民間力量加以充實,但人才奇缺、器械簡陋,如欲在短期內增強其 工作效能,必須賴民間力量加以充實。但此項民間力量,一要組織,二要具 有特種技術功能,三要富有流動性,而有不受軍隊編制之限制。基於以上原 則,乃由林可勝組織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

第二步為訓練現役軍隊各級衛生人員。紅十字會醫療雖可勉強支援戰時 軍中傷患之處理、防疫保健之供應、環境衛生之設備等任務,但想要獲得軍 醫衛生方面的進步,則必須要提高現役軍衛人員之資質與技術,但現役軍衛 人員各有其職守,勢難長期脫離工作崗位,且現任軍衛人員為數不少,任務 也不盡相同,因此若要施以訓練,需在分類分班的原則下進行63

在此原則及林氏所提出之意見之下,陸軍衛生勤務訓練所於 1938 年 5 月正式成立於湖南長沙,招收全國有志於軍事醫療之青年男女,施以短期訓 練,使其具備戰地救護、疾病預防、簡易治療等護理常識及技術,協助軍中 護理工作。

陸軍衛生勤務訓練所成立初期名為「內政部衛生人員訓練所」,直屬內政 部衛生署,由林可勝擔任主任,主要幹部及師資皆由紅十字會救護總隊的指 導員兼任,負責訓練衛生署醫防總隊以及紅十字會救護總隊所需之基層救護 工作人員,對象是高中畢業生,施以三個月的短期訓練後,分派到各單位擔

62 國防醫學院院史編纂委員會編,《國防醫學院院史》,頁 91-92。

63 汪凱熙,〈記協和同學參加抗戰之貢獻〉,收入劉似錦編《劉瑞恆博士與中國醫藥級衛生事 業》,頁 45-4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由將表 2-6 與先前表 2-2 戰時軍醫學校教務系統表相互比較,可看出此 時衛勤所設計之教育系統,基本上,雖未完全達到與軍醫學校相同之規模,

但已是具有相當雛型之醫學教育養成單位。且該所中主要之醫學組,其下六 個系亦再各自細分數組,如生物物理系下分為:物理組、生理組、藥理組、

社會科學與人類學組;生物化學系下分為:化學組、生化組、藥化組;生物 形態系下分為:生物組、解剖組、生物發展組;病理生物形態系下分為:病 理組、細菌組、寄生蟲組;醫學實驗系下分為:外科實驗組、內科實驗組;

臨床醫學系下分為:外科組、內科組、放射科組、物理治療科組67。而該所 除了本部訓練之外,其下在不同地區成立之五個分所,亦各有不同之訓練內 容68,層層分級而下,形成了戰時除了軍醫學校外,另一個軍醫及看護人員 的培訓單位。

1945 年 5 月,戰時軍用衛生人員訓練所再度奉令改組,更名為「陸軍衛 生勤務訓練所」,主任為盧致德,編制員額為 337 員69,而改組後的衛勤所,

則是整合先前本部與各地分所之訓練班次70,規劃成更具完整性的軍醫訓練 單位,其單位組織系統見表 2-7。1946 年,奉令復員上海江灣,以原日軍上 海軍醫院作為復員校址,隔年 6 月,與軍醫學校整併為國防醫學院。

67 國防醫學院院史編纂委員會編,《國防醫學院院史》,頁 105。

68 關於衛勤所各分所之訓練班次及內容,請參閱【附錄二】陸軍衛生勤務訓練所教育訓練班 次表。

69 國防醫學院院史編纂委員會編,《國防醫學院院史》,頁 107。

70 在 1945 年 5 月改組之時,原先各地之分所配合中央軍醫勤務之規劃,已陸續與各地總醫 院編併或結束其任務編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