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決策實驗室分析法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35-3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第二節 決策實驗室分析法

一、DEMATEL之基本概念

DEMATEL方法原本是用來分析脫節和對立的世界現象,提出相關綜合解決方案。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於1973年,在Geneva Research Centre提出。近年來,這種方 法已經在日本十分受歡迎。結合矩陣與圖形的視覺化結構的因果關係圖,特別實用,

其中描繪系統中元素之間關係,以數字代表影響強度,DEMATEL方法將準則因果關 係轉化成易懂的系統結構模型(Hung, Chou, & Tzeng, 2006)。

DEMATEL分析法屬於一種結構模型,是藉由計算機的輔助計算,把複雜難以理 清的問題與研究者的想法以圖形呈現,以刺激研究者的直覺與想像力,進而產生解決 方案的想法,其優點為以圖形表現系統分析讓研究者更加容易理解(高福泉,2008)。

DEMATEL法(Decision Making Test Laboratory)為Battelle紀念研究所為探索當前的問 題尋求解決策略而所研發的方法,該方法有以下幾點特徵(曾國雄,1980):

1.做準則間關聯度的定量分析。

2.以問卷調查法方式進行結構性的確認。

3.許多結構的統計分析。

4.作答者間在結構差異上的發現。

在DEMATEL法中之問卷調查分析的方法,其特徵為矩陣問卷式的內容,再進行 分析所要的結論(曾國雄,1980)。在DEMATEL問卷中,涉及準則間直接影響的強弱,

並且利用這種強弱來做準則間關係的定量分析。若接受調查者不止一人時,可將之綜 合而為群體觀念中的結構模型(嚴永舜,2008)。

DEMATEL分析法之圖形表示(如圖3),有A、B、C、D、E五個因素,箭頭表示 因素間之影響關係,分數則表示相關強度。例如,B會影響A、C、D,而B對A的影 響強度為3分,B對C的影響強度為2分,B對D的影響強度為2分(Chiu,Chen,&

Tzeng,2006)。

圖3 DEMATEL分析法圖

Note. From“Marketing Strategy Based on Customer Behavior for the LCD-TV.”, by

Chiu,Y.J.,Chen,H.C.,& Tzeng,G.H., 2006,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7 (2/3), p.143-165.

A

B

C

D E

3

3 2 2

1

1

二、DEMATEL法基本假設

DEMATEL法基本假設有三項(吳泓怡、張洧銘、周佳蓉,2006):

(一)需要明確問題的性質

在問題的形成和規劃階段,對研究的問題清楚的知 道是什麼的性質,以便正確 的設定問題。

(二)需有明確問題間的關連度

由每個問題元素貣始,表示出與其他元素間的關連度,以0、1、2、3、4等表示 為其關連強度。

(三)需瞭解每個問題元素的本質特性

對每個問題探查,再做相關問題分析後的補充說明(含同意及不同意之觀點等)。

而DEMATEL則根據客觀事務的具體特點,確定變量間之相互依存與制約關係,因此 反映出系統本質的特徵及演變趨勢(嚴永舜,2008)。

三、DEMATEL之步驟

(一)定義元素與影響關係程度之大小(鐘子程,2010)

經由探討列出系統中的要素,並且對其下定義,再依據要素與要素之間的關係,

設計衡量之準則影響程度(以0~4分表示元素間之相關強度,0分表沒影響、1分表低影 響、2分表中影響;3分表高影響;4分表極高影響,如表18)。後續再依專家主觀心智 判斷元素間之兩兩比較,以判斷出要素之間的關係。

表 18 影響程度大小

評估尺度 影響程度

0 沒影響

1 低影響

2 中影響

3 高影響

4 極高影響

(二)建立直接關係矩陣(Direct Relation Matrix)(高福泉,2008)

當影響程度大小已知時,即可依其建立直接關係矩陣,若準則個數為n,將準則 依其影響關係與程度兩兩相比,得出n×n矩陣,即為直接關係矩陣,以

Z

nn表示,其 中

a

ij表示準則i對準則j的影響程度,且其對角元素Z設為0,「Z」的形式如下所示。

直接關係矩陣

11 1 1

1

1

(1)

j n

i ij in

n nj nn

a a a

a a a

Z

a a a

 

 

 

 

  

 

 

 

(三)建立正規化直接關係矩陣(James, Tzeng, & Chang, 2007)

將步驟二所得之直接關係矩陣標準化。令

 

 

   

n

i ij n

j ij j n

n

i y y

S

1

1 1

1 ,max

max

max ,再將

整個「Z」矩陣要素除以S,即

S

XZ

,可得到一標準化直接關係矩陣「X」。

(四)建立總影響矩陣(Direct/Indirect Matrix)(高福泉,2008)

X表正規化後矩陣,X=[χij]n×n,I表單位矩陣,

K

k X

 

X

2

lim 表示間接影響矩

陣,當

0  x

ij

 1

,則lim

0

k

k X ,T表總影響矩陣。

2

 

2 1

1

lim lim lim (2)

k

k K

k k k

I X

T X X X X I X X X X X I X

I 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分析結果與繪製因果圖(Causal Diagram)(高福泉,2008)

總 影 響 矩 陣 T=[tij] , tij(ij=1,2,...,n) 為 T 中 之 元 素 ; Di 為 列 加 總 ,

i n

t D

n

j ij

i , 1,2, ,

1

 

;Rj表行加總,R t

j n

n

i ij

j , 1,2, ,

1

 

。其中Di表示以元素i 為原因而影響其他元素的總和,包含了直接與間接影響;而Rj表示以元素j為結果而 被其他元素影響之總和。故(D+R)稱為中心度(Prominence),又稱重要度,由Di加Ri 而來,表示通過此元素影響及被影響的總程度,可顯現出此元素在問題群中的中心度

或重要度。(D-R)稱為原因度(Relation),又稱淨影響性,由Di減Ri而來,(Di-Ri)若為 正,表此元素偏向導致類,容易影響其他元素,若(Di-Ri)為負,此元素則偏向為影響 類,容易被其他元素所影響。

因果圖分別以(Di+Ri,Di-Ri)為序偶,橫軸為(D+R),縱軸為(D-R)。故因果圖可將 複雜的因果關係簡化為易懂的結構,能深入瞭解問題以提供研究者解決的方案;另藉 由因果圖的協助,決策者可根據準則中導致類或影響類來規劃適合決策。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35-3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