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資料收集與分析

4.2 各港之現況分析

本研究範圍所探討的貨櫃港埠基本上包括中國、台灣、新加坡、日本、

韓國、泰國與馬來西亞等國。中國的貨櫃港埠有香港、上海港、深圳港、

青島港、天津港、廣州港、廈門港、大連港與寧波港等 9 個重要貨櫃港,

台灣的貨櫃港埠則有高雄港、基隆港與台中港等 3 個貨櫃港埠,日本的主 要貨櫃港埠東京港、橫濱港、神戶港與名古屋港,其餘則有新加坡港以及 韓國的釜山港,泰國的南加邦港,馬來西亞的巴生港與丹絨柏樂巴斯港,

全部共 21 個貨櫃港埠。表 4.2 為上述各港近五年之貨櫃裝卸量與成長率統 計表,各港之其他相關資料分述如下:

表 4. 2 亞太地區貨櫃港埠近五年之貨櫃裝卸量與成長率統計表

單位:萬 TEU 港埠別 年度

項目

2000 年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香港 裝卸量 1780(1) 1800(1) 1860(1) 2010(1) 2193(1)

成長率 1.12% 3.33% 8.06% 9.11%

上海港 裝卸量 561(6) 633(5) 861(4) 1128(3) 1456(3) 成長率 12.85% 35.93% 31.01% 29.05%

深圳港 裝卸量 399(11) 508(8) 761(6) 1061(4) 1365(4) 成長率 27.13% 49.98% 39.35% 28.65%

青島港 裝卸量 210(24) 264 (18) 341(15) 424(14) 514(14) 成長率 25.71% 29.17% 24.34% 21.22%

天津港 裝卸量 171(32) 201(28) 241(23) 300(21) 381(18) 成長率 17.54% 19.90% 24.48% 27.13%

廣州港 裝卸量 143 173 218(26) 277(22) 331(22) 成長率 20.98% 26.01% 27.06% 19.43%

廈門港 裝卸量 108 117 175 233(29) 287(26) 成長率 8.12% 49.32% 33.2% 23.20%

大連港 裝卸量 108 108 120 149 221(30) 成長率 0.28% 10.71% 24.12% 48.58%

寧波港 裝卸量 90 121 186(30) 275(24) 401(17) 成長率 34.15% 53.72% 47.85% 45.65%

高雄港 裝卸量 743(4) 754(4) 849(5) 884(6) 971(6) 成長率 1.54% 12.64% 4.09% 9.84%

基隆港 裝卸量 175(27) 182 192(28) 200 207 成長率 3.50% 5.66% 4.28% 3.47%

台中港 裝卸量 113 107 119 125 125 成長率 -5.39% 11.62% 4.38% 0.15%

註:1.( )表示界排名,2.PTP 為丹絨柏樂巴斯港。

表 4. 2 亞太地區貨櫃港埠近五年之貨櫃裝卸量與成長率統計表(續)

單位:萬 TEU 港埠別 年度

項目

2000 年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新加坡港 裝卸量 1704(2) 1552(2) 1680(2) 1810(2) 2060(2)

成長率 -8.92% 8.24% 7.74% 13.81%

東京港 裝卸量 296(16) 277(19) 290(18) 328(17) 358(20) 成長率 -6.42% 4.69% 13.10% 9.15%

橫濱港 裝卸量 240(20) 240(22) 234(24) 247(28) 258(29) 成長率 0% -2.67% 5.67% 4.37%

神戶港 裝卸量 227(25) 201(27) 200(27) 178 243 成長率 -11.28% -0.51% -0.11% 36.52%

名古屋港 裝卸量 191(28) 187(29) 193(29) 207 230 成長率 -2.07% 2.94% 7.61% 11.07%

釜山港 裝卸量 754(3) 791(3) 944(3) 1037(5) 1143(5) 成長率 4.86% 19.34% 9.86% 10.25%

林查邦港 裝卸量 220(23) 234(21) 275(20) 318(19) 362(19) 成長率 6.45% 17.66% 15.67% 13.96%

巴生港 裝卸量 321(13) 370(12) 453(11) 480(12) 524(13) 成長率 15.39% 22.43% 5.96% 9.24%

PTP 裝卸量 42 205(26) 266(21) 349(16) 402(16) 成長率 390.17% 29.76% 31.10% 15.29%

註:1.( )表示界排名,2.PTP 為丹絨柏樂巴斯港。

ㄧ、中國

(ㄧ)香港(Hong Kong) 1.港區位置

香港位於北緯 22°18’,東經 144°00’,地處中國珠江三角洲入口與鄰 近亞洲國家之要衝,又位於經濟成長傲人的亞洲太平洋周邊之中心地帶,

可謂佔盡地利之便。香港是從太平洋駛來的巨型遠洋船與珠江駛來的小型 沿岸內河船,兩種不同模式之海上交通工具的交接處,因而成為華南所有 海上貿易活動的集中地。

2.貨櫃港埠設施

香港貨櫃碼頭集中於葵涌及昂船洲,碼頭面積 2503100 平方公尺,船 席總長 7259 公尺,船席數 24 座,碼頭水深-12.5 公尺~-15.5 公尺,共配置 橋式起重機 83 台,分別由現代貨櫃碼頭(MTL)、環球貨櫃碼頭(CSX World)、中遠-國際(Cosco-HIT)及香港國際貨櫃碼頭(HIT)等四家公司經營。

3.貨櫃吞吐量

1997 年香港回歸中國後,香港成為中國與世界第一大貨櫃港埠。

(二)上海港(Shanghai) 1.港區位置

上海港位於北緯 31°23’,東經 121°31’,為中國最大的國際商港,具 有長江流域的深遠經濟腹地,管轄範圍包括長江、黃浦江水域和杭州灣北 岸水域,海岸線長達 240 公里。而位居所在的上海市,為西太平洋著名的 國際大都市,為處華東最富饒的地區,鐵公路系統四通八達,內陸運輸系 統相當便捷。

2.貨櫃港埠設施

上海港碼頭面積 2071890 平方公尺,船席總長 2933 公尺,船席數 13 座,碼頭水深-9.4 公尺~-14.2 公尺,共配置橋式起重機 24 台,分別由上海 貨櫃碼頭(SCT)、上海滬東貨櫃碼頭(SECT)及上港貨櫃(SPC)等三家公司經 營。

3.貨櫃吞吐量

上海港近年來由於大陸經濟開放,使得國際貨物貿易活動頻繁,也促 使上海港貨櫃量逐年增加,於 2001 年擠進世界貨櫃港排名的第五名,為 一貨櫃量高速成長的港埠。

(三)深圳港(Shenzhen) 1.港區位置

深圳港位於北緯 22°34’,東經 114°15’,地處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南部,

珠江入海口東岸,毗鄰香港。全長 260 公里的海岸線被九龍半島分割為東 西兩大部分。西部港區位于珠江入海口東岸,水深港闊,天然屏障良好,

南距香港 20 海浬,北至廣州 60 海浬,經珠江水系可與珠江三角洲水網地 區各縣市相連,經香港可達國內沿海及世界各地港口。東部港區位於大鵬 灣內,海面開闊,風平浪靜,是華南地區優良的天然港灣。

2.貨櫃港埠設施

深圳港內共分為蛇口、赤灣、媽灣、鹽田、東角頭、福永、沙魚湧、

下洞、內河等九個港區,其中以鹽田港區為主要之貨櫃碼頭,碼頭面積 1180000 平方公尺,船席總長 2350 公尺,船席數 8 座,碼頭水深-15 公尺,

共配置橋式起重機 20 台,由鹽田國際貨櫃碼頭公司(YICT)經營。

3.貨櫃吞吐量

深圳港為近年來中國發展快速的港埠之ㄧ,隨著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圈

的形成,區域經濟合作的逐步完善,深圳將開拓更為廣闊的國際、國內市 場,其貨櫃總量逐年快速增加,且由於地理位置與台灣的國際商港相近,

造成彼此競爭的情形日益增加。

(四)青島港(Qingdao) 1.港區位置

青島港位於北緯 36°04’,東經 120°19’,為中國北方主要代表性國際 商港之ㄧ,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國際貿易口岸和海上運輸之樞紐。

2.貨櫃港埠設施

青島港碼頭面積 1136000 平方公尺,船席總長 5100 公尺,船席數 13

座,碼頭水深-10.5 公尺~-17.5 公尺,共配置橋式起重機 43 台,由青島前 彎貨櫃碼頭公司(QQCT)與青島港灣貨櫃公司(QHCC)經營。

3.貨櫃吞吐量

青島港是中國第二大外貿口岸、中國大陸沿海第三大集裝箱大港,

2002 年全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 340 萬 TEU,被認為是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 三大集裝箱港口之一。

(五)天津港(Tianjin) 1.港區位置

天津港位於北緯 38°59’,東經 117°58’,地處渤海灣上的海河入海口,

為京津城市帶和環渤海經濟圈的交匯點,是環渤海港口中與華北、西北等 內陸地區距離最短的港口,是首都北京和天津市的海上門戶,也是亞歐大 陸橋的東端起點,天津港是中國最大的人工海港,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 口岸。

2.貨櫃港埠設施

天津港碼頭面積 1004400 平方公尺,船席總長 2450 公尺,船席數 8 座,碼頭水深-12 公尺~-15.2 公尺,共配置橋式起重機 10 台,分別由天津 港灣貨櫃碼頭(THCC)及環球貨櫃碼頭(CSX Orient)兩家公司經營。

3.貨櫃吞吐量

天津港為中國北方國際港埠代表之,隨著環渤海經濟的振興、中部崛 起和西部大開發的推進,天津港腹地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為天津港提供了 良好的條件。

(六)廣州港(Guangzhou) 1.港區位置

廣州港位於北緯 23°06’,東經 113°14’,是中國華南地區最大的綜合性 主樞紐港,位於經濟發達的珠江三角洲地區,地處珠江水系的東、西、北三 江交匯點,通江達海。

2.貨櫃港埠設施

廣州港碼頭面積 225000 平方公尺,船席總長 1299 公尺,船席數 6 座,

碼頭水深-11.5 公尺~-12.5 公尺,共配置橋式起重機 8 台,由廣州貨櫃碼頭 (GCT)公司經營。

3.貨櫃吞吐量

廣州港貨櫃吞吐量增幅相當驚人,嚴重威脅鄰近的深圳港和香港,並 且積極發展建設,期能成為華南地區第一門戶港。

(七)廈門港(Xiamen) 1.港區位置

廈門港位於北緯 24°27’,東經 118°04’,地處廈門灣的南岸,是中國東 南沿海的重要主樞紐港之一,自然條件優越,港灣外圍大小金門等島嶼環 繞,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港內水域寬闊、水深、浪小、不凍、少淤,港岸 線總長 154 公里。

2.貨櫃港埠設施

廣州港碼頭面積 715000 平方公尺,船席總長 1110 公尺,船席數 3 座,

碼頭水深-12.2 公尺~-13.3 公尺,共配置橋式起重機 10 台,分別由環球貨 櫃碼頭(CSX World)及廈門國際貨櫃碼頭(HIT)等兩家公司經營。

3.貨櫃吞吐量

廈門港貨櫃成長迅速,2000 年全港貨櫃吞吐量突破 100 萬 TEU,廈門 港是中國沿海港口排名第 7 之重要港埠。

(八)大連港(Dalian) 1.港區位置

大連港位於北緯 38°55’,東經 121°39’,位居西北太平洋的中樞,是 正在興起的東北亞經濟圈的中心,是該區域進入太平洋,面向世界的海上 門戶,港口港闊水深,不淤不凍,自然條件非常優越,是轉運遠東、南亞、

北美、歐洲貨物最便捷的港口。

2.貨櫃港埠設施

大連港碼頭面積 1504000 平方公尺,船席總長 2669 公尺,船席數 13 座,碼頭水深-12 公尺~-14 公尺,共配置橋式起重機 16 台,由大連貨櫃碼

頭(DCT)公司經營。

3.貨櫃吞吐量

大連港隨著進口關稅的下調、進出口政策的相應調整以及東北腹地經 濟的復甦成長,再加上大連海關提高通關效率,使得近年來大連港貨櫃吞 吐量大幅成長。

(九)寧波港(Ningbo) 1.港區位置

寧波港位於位於今浙江省寧波市,當甬江兩大源流姚江、奉化江匯流處,

北距入海口 20 餘公里,港口內依三江,外瀕東海,舟山群島羅列東北,四明山

脈屏障西南,水深港闊,航道暢通,是浙東水陸交通樞紐,由北侖港區、鎮海

港區、寧波港區、大榭港區、穿山港區組成,是一個集內河港、河口港和 海港於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的現代化深水大港。

2.貨櫃港埠設施

寧波港碼頭面積 757000 平方公尺,船席總長 2138 公尺,船席數 4 座,

碼頭水深-13.5 公尺~-15 公尺,共配置橋式起重機 16 台,由寧波北崙國際 貨櫃碼頭(NBCT)公司經營。

3.貨櫃吞吐量

寧波港已有 1200 多年歷史,是中國最古老的港口之一,同時又是中國

大陸發展最迅速的現代化港口,改革開放 20 多年,寧波港迅速崛起,自 2001 年起全港貨櫃吞吐量超過百萬 TEU,是中國發展快速的貨櫃港口之 ㄧ。

二、台灣

(ㄧ)高雄港(Kaohsiung) 1.港區位置

高雄港位於北緯 22°37’,東經 120°15’,地處台灣西南海岸,是台灣 最大的國際商港,扼台灣海峽與巴士海峽海運交匯之要衝,港域遼闊,腹 地廣大,氣候溫和,臨海有狹長沙洲,為港灣的天然防波堤,地理條件優 良,港灣形勢天成,為一天然良港。

2.貨櫃港埠設施

高雄港碼頭面積 1421374 平方公尺,船席總長 6711 公尺,船席數 22 座,碼頭水深-10.4 公尺~-15 公尺,共配置橋式起重機 21 台。

3.貨櫃吞吐量

高雄港為台灣第一大貨櫃港,但其成長幅度不大,且由於中國沿岸港 口的興起,高雄港已從過去居世界排名前五大之貨櫃港埠落居第六名。

(二)基隆港(Keelung) 1.港區位置

基隆港位於北緯 25°09’,東經 121°44’,港埠形勢天城,鄰近台灣北 部工業重鎮桃園縣,且接近政治經濟中心之大台北都會區,為台灣北部地 區國際貿易主要進出口門戶,港埠地位甚為顯要。

2.貨櫃港埠設施

基隆港碼頭面積 339000 平方公尺,船席總長 3192 公尺,船席數 14 座,碼頭水深-12 公尺,共配置橋式起重機 25 台。

3.貨櫃吞吐量

基隆港受限於基隆市面積狹小,因此無法進行擴展,加上國際港埠競 爭日益激烈,導致貨源日漸流失, 2001 年甚至落居於全球前 30 大貨櫃港

基隆港受限於基隆市面積狹小,因此無法進行擴展,加上國際港埠競 爭日益激烈,導致貨源日漸流失, 2001 年甚至落居於全球前 30 大貨櫃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