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節 滿意度

一、滿意度的定義

滿意度是指顧客對其雙方互動經驗之情感評估的表現(Westbrook, 1991),而 滿意度的好壞程度會影響到後續的互動行為。在長期銷售互動中,銷售人員所扮 演的角色通常是多變而複雜的,因此增加了顧客在評估銷售人員之服務成效的不 確定性。在許多研究中,顧客滿意度已經成為代表市場績效的主要變項(Babin and Griffin,1998)。顧客滿意度常會受到顧客與服務人員間的人際互動所影響

(Shamdasani and Balakrishnan, 2000)。顧客滿意度是影響消費者重複購買率的一 個主要因素,顧客滿意度更意味著買賣方關係的結果。本研究針對過去學者對於 顧客滿意度的定義整理於表2-3所示:

表 2-3 滿意度定義

作者(年代) 定義

Hom(2000) 1.消費者的實現反應;2.顧客滿意是種感覺;3.顧客滿意 在高低程度之間有個門檻。

Kotler (2000)

滿意度是一個人所感覺的愉悅或失望程度,係源自其對產 品性能(或結果)的知覺與個人對產品的期望,兩者比較後 所形成的。滿意度乃所知覺的功能與期望兩者差異的函 數。

Tsiros and Mittal(2000) 滿意度是比較預期績效與實際績效的情緒反應。

Dubrovski(2001) 滿意度是再購買的原動力以及公司所賴以為生的優勢。

Shankar, Smith and Rangaswamy (2003)

滿意度是愉快的實現一項服務的知覺,及對服務提供者的 態度忠誠承諾。。

彙整以上學者對於顧客滿意度的定義加以歸納,顧客滿意度係指顧客在服務 前對於服務的期望以及接受服務後的認知作比較,兩者間之差異愈小,則顧客的 滿意度就愈高。

二、滿意度的形成與理論基礎

消費者滿意度的形成可以期望落差模式、歸因理論及公平理論的觀點加以解 釋。茲分別說明如下(蔡培村,200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1.期望理論(Expectation Theory)

根據期望理論,消費者滿意度決定於購買前的期望與實際感受產品或服務的 表現之比較結果。如果消費者覺得產品表現達到或超過期望(正向落差),則感到 滿意;反之,若表現不如期望(負向落差),則感到不滿。落差的強度與方向對於 顧客滿意度有顯著影響(Oliver, 1980)。期望可分為三種:(1)事先預測將可得到什 麼,可謂「預期」。(2)好想得到什麼,可謂「渴望」。(3)以付出的代價衡量應該 得到什麼,可謂「應得的期望」。不論是哪一種期望,通常都來自消費者的產品 使用經驗、他人之轉述及企業所提供的資訊與承認等(曾光華,2009)。

2.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

根 據 歸 因 理 論 , 綜 合 考 慮 產 品 表 現 的 原 因 歸 屬 (Locus) 、 可 控 制 性 (Controllability)、穩定性(Stability)而形成滿意度。原因歸屬係誰該負起行為表現 或事件結果之責,可分為內部與外部歸因;可控制性係是否可掌控原因之發生;

穩定性係原因的發生是一時性或經常性。若表現不佳的原因在於企業(外部歸 因),且是可以掌控、經常發生的,則會產生不滿。Weiner(1985)將歸因理論引進 消費者滿意度的架構,認為消費者滿意度是一些歸因的函數,並且證明具有內部 歸因債向的人對消費結果會有較高的滿意度。

3.公平理論(Equity Theory)

Huppertz(1978)認為消費者的滿意度可由顧客所知覺的公平程度決定。根據 公平理論,滿意度的形成係比較本身與他人的「收獲與投入的比率」。若本身比 率小於對方,則感覺不合理,容易產生不滿;若雙方比率相等,或本身比率較大,

則感覺合理,滿意度也較高。公平理論認為當消費者在消費產品或服務時處於一 種交換關係,消費者會比較消費投入與收獲之比率,其比例公平時,消費者會感 覺到被公平對待,並感到滿意,而消費者滿意程度取決於其知覺的公平程度大 小,並應用於行銷領域(梁志隆,2000)。

綜合以上各學者之看法與意見,消費者滿意度可以說是當消費者對於感受到 的服務比預期期望差的時候,消費者心中就會對服務感到不是很滿意。反之,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費者感受到的服務比預先期望好,則會對行動銀行所提供之服務感覺到滿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第參章 研究方法

本章共可分為四大部份,第一部份為研究架構,第二部份為研究對象,第三 部份為變數定義與衡量,第四部份為統計分析方法。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