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漢語在東方的地位與拉丁語在西方的地位

第二章 漢語與拉丁語的背景

第一節 漢語在東方的地位與拉丁語在西方的地位

第二章 漢語與拉丁語的背景

第一節 漢語在東方的地位與拉丁語在西方的地位

漢語語族與拉丁語族有不少共性: 漢語在東方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漢字,更可 以體系漢語文的重要性。同樣,拉丁語在西方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拉丁文字母在世界 世界使用的廣泛程度也是眾人皆知。下面就從三個方面來比較漢語語族與拉丁語族的主要 共性。

一、漢語及拉丁語的書寫系統

1.漢字

漢語是世界上最古老且一直流傳至今的語言之一。而漢語得以如此久遠的流傳,很大 一部分原因要歸功於漢字。漢字是一種表意文字。據信實記載,漢字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 到公元前 14 到 11 世紀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經過秦朝的小篆、漢朝的隸變,至唐 代的楷化,發展至今日所用的字形。

漢字不但在中國使用,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交流文字。無論是古 代中國周邊的各民族,還是近代的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家,都曾以漢文作為官方用文。

正是由於漢字流傳到周邊民族和國家,使得漢字所標記的語音也傳入當地本土語言,這也 為漢字古音、也即漢語古音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參照依據。

甲骨文,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國 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繪符號,是漢字發展的關鍵形態。現代 漢字即由甲骨文演變而來。

2.拉丁文

拉丁文最早的紀錄是公元前 7 世紀。通過拉丁文的文章分析發現,羅馬建國後(公元 前 753),已有兩個不同的語言表達系統: 官方拉丁語與通俗拉丁語。普勞圖斯(Plautus,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約前 254-184)和泰倫提烏斯(Terentius 公元前 195/185-159/161)的文章稱得上是拉丁 語最早的文學作品,他們編寫喜劇的對話都是民間用語,其所使用的語言是通俗拉丁語。

羅馬帝國不同地域的通俗拉丁語有不同的方言。這些方言就是今日拉丁語族的諸語言。如 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法語、義大利語、羅馬尼亞語等。

「普雷內斯太金飾針」(Praeneste fibula)是一件胸 針,上面是目前發掘最古老的拉丁文獻之一,是公元 前 7 世紀的古老拉丁語言。銘文的行文自右向左,但後來的拉丁語行文則改成從左到右。

二、漢語語族及拉丁語族的分支

1.漢語語族的各方言

從漢語與拉丁語兩個語言都是衍生出來很多不同的語言和方言。漢語方言的大類,大 致可分為: 官話、吳語、客語、粵語、湘語、贛語。其中閩語相對比較特殊,它是所有漢 語方言中唯一不完全與中古漢語韻書存在直接對應的方言。

2.拉丁語族的各語言

通俗拉丁語衍生成各種拉丁語族的諸語言,主要的是: 義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 語、法語、羅馬尼亞語。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三、漢語語族及拉丁語族與其他語族的關係

在公元 2 世紀羅馬帝國統治西歐亞,中國漢朝則統治東歐亞。兩個大帝國都統治巨大世界人口,領域,

而它們的遺產,例如語言、文字、思想和宗教到現代的世界都有巨大的影響。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1.漢語與日本語、韓國語、越南語(漢字文化圈)

自古以來,中國文化就對中國周邊各地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形成了漢字文化圈、儒家 文化圈。除了中國,漢字文化圈還包括日本、朝鮮、韓國、越南,乃至華人移民較多的新 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早先,漢語和漢字因受中國皇帝冊封而被傳到中國周邊各地、各民 族。中國秦漢征服越南的北部,從公元前 3 世紀到 10 世紀,越南處於中國統治之下,中 國文化就開始大量輸入。漢武帝在公元前 2 世紀派兵征服朝鮮之後設立四個郡: 樂浪郡、

臨屯郡、玄菟郡、真番郡,不過那些四個郡然後瓦解了。日本的文化不斷吸收外來文化,

特別在古代前期到公元 8 世紀,強烈受到中國的影響。這些中國周圍各國或民族以漢語文 言文作為交流的媒體,從中國歷代王朝引進國家制度、政治思想,例如中國的儒教、易學、

曆算、醫學、佛教、道教等,並發展出相似的文化和價值觀。因此,漢語對其周邊國家的 語言文字產生過重要影響,如日本、朝鮮、越南在創製本民族文字以前,均以漢字漢文為 書寫體系。雖然當地的語言與漢文“語文不一”,但漢文的使用,依然使漢字的語音對當 地的語言產生重要影響。

在 20 世紀之前,以漢字書寫的文言文是東方國家的通用文,中國、韓國、日本以及 越南都使用漢語文言文作為書面用語。

公元 681 年至 720 年完成的

《日本書紀》是日本留傳至今最 早的歷史文獻,而且是用漢字的 文言文寫的。

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在廢除漢語文言文作為正式文書以後,又開創了各自獨特的書 寫系統。上述三國最早創造本國文字的是日本,日本以漢字為來源創製假名,這是一種音 節文 字。然後是韓國的諺文(한글),這是一種音素文字。

最晚創製的是以拉丁文字為基礎的越南文。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在古代的朝鮮只有士大夫才可以學習漢語文言文,而平民都是文盲,

因此 1446 年朝鮮世宗大王創制了書寫朝鮮語的文字——《訓民正音》。

世宗大王用漢文介紹了創製新文字意圖:

「國之語音,異乎中國,與文字不相流通,故愚民有所欲言,而終 不得伸其情者多矣。予爲此憫然,新制二十八字,欲使人人易習,便於 日用耳。」

下文以《世界人權宣言》第一條中的一句為例1,來表示漢字文化圈諸語言的文字表 達方式。其中共同的漢字詞彙以粗體表示。先提供的是漢語的例子: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他們賦有理性和良心,並應以兄弟關 係的精神互相對待。」

今日的日語行文依然有大量漢字參雜其中:

「すべての人間は、生まれながらにして自由であり、かつ、尊厳と権利とについ て平等である。人間は、理性と良心とを授けられており、互いに同胞の精神をもって 行動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通過日語羅馬字可以看出原本的漢語詞彙:

Subete no ningen wa, umarenagara ni shite jiyū de ari, katsu, songen to kenri to ni tsuite byōdō de aru. Ningen wa, risei to ryōshin to o sazukerarete ori, tagai ni dōhō no seishin o motte kōdō shinakereba naranai.

韓語漢字詞除了來自古漢語以外,還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在近代以後從日本語(和製 漢語)中吸收來的,這些詞彙大多數用來表達來自西方的現代事物或概念,比如「사회(

1《世界人權宣言》的各種翻譯在聯合國的正式網站:

http://www.ohchr.org/EN/UDHR/Pages/SearchByLang.aspx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社會)」「민주(民主)」。現在,韓國漢字使用量不多,大部分的韓國漢字都被換成韓國 字,又稱為諺文或朝鮮字。先觀察韓國字:

모든인간은태어날때부터자유로우며그존엄과권리에있어동등하다.인간은천부적으 로이성과양심을부여받았으며서로형제애의정신으로행동하여야한다.

再來觀察跟韓國漢字一起使用的《世界人權宣言》:

모든人間은태어날때부터自由로우며그尊嚴과權利에있어同等하다.人間은天賦的으 로理性과良心을賦與받았으며서로兄弟愛의精神으로行動하여야한다.

現代的越南人只使用以拉丁化的越南文。而歷史上,越南還曾經將漢字改造成適應越 南本土詞彙的特別文字——喃字,比如"𠚢"。

Tất cả mọi người sinh ra đều được tự do và bình đẳng về nhân phẩm và quyền lợi. Mọi con người đều được tạo hóa ban cho lý trí và lương tâm và cần phải đối xử với nhau trong tình anh em.

漢字與漢喃字:

「畢哿𤞦𠊛生𠚢調得自由吧平等𧗱人品吧權利. 𤞦𡥵𠊛調得造化班朱理置吧良心吧 勤沛对處𠇍膮𥪝情英俺.」

中國周圍各漢語言中都保留從古漢語中派生出的詞彙。雖然在漢字文化圈(東亞文化 圈)的日本、韓國、越南的知識份子、官吏等都撰寫漢字並用文言文來溝通,但各國還有 它們獨特的漢字念法來朗讀中國經典,這就是漢源詞的發音(Sino-Xenic pronunciation)。

現在,韓國語、越南語和日本語的詞彙構成,有七成左右都是由漢字詞組成。漢字詞雖然 源自古代中國,可是由於傳入時間很久,且已經充分融入當地語言中,所以在日本語、韓 國語和越南語中一般不將漢字詞看作外來語。因為漢字詞的大量借入,使得漢語語音對韓 國語、越南語和日本語的語音系統產生極大影響。

上文加粗標註的共同漢字詞詞彙,在發音上也非常接近: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12 世紀的耶穌會義大利籍傳教士范禮安 (Alessandro Valignano) 描述的當時的官話:

「中國人在不同的省有不同的語言(方言),以至於他們互相聽不懂„(他們)也有 另外一個比較普及的、共同的語言。這就是官吏和朝廷的正式用語。它很像我們使用的拉 丁語„我們其中的兩個教父(Michele Ruggieri 和 Matteo Ricci)在學這個官話„」2

2.拉丁語族與西方文化

拉丁語原本是義大利半島中西部,一個叫做拉丁的部落的語言。公元前 8 世紀,羅馬 成為義大利拉提姆地區(Latium,現代義大利語稱為 Lazio)的中心。羅馬建國後,經歷 了以下幾個時期: 王政時期(公元前 7 世紀~前 510 年)、共和時期(公元前 510 年~前

2 Coblin, W. South (2000), “A brief history of Mandari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20 (4): 537-552, JSTOR 606615. Alessandro Valignano, Historia del Principio y Progresso de la Compañia de Jesus en las Indias Orientales (1542–1564)

13

27 年)和帝國時期(公元前 27 年~公元 476 年)。隨著羅馬帝國的擴大,拉丁語不僅在 義大利半島取得統治地位,淘汰了其他親屬語言,而且羅馬帝國的士兵將通俗拉丁語和拉 丁字母推廣傳遍到羅馬帝國的各個行省:西從歐州的西南角,東抵黑海之濱;北自布列塔 尼半島,南達非洲地中海沿岸。官方拉丁語漸漸與通俗拉丁語脫節,終於變成文言文。羅 馬帝國瓦解之後,原本統一的通俗拉丁語也隨地域的不同而產生各類方言。拉丁語在西歐 影響很大,而在東歐、北非洲和中東則逐漸滅絕了。中世紀時,通俗拉丁語的方言在此後 數百年中逐漸分化,又衍生出了若干獨立的今日拉丁語族的諸語言,像義大利語、西班牙

27 年)和帝國時期(公元前 27 年~公元 476 年)。隨著羅馬帝國的擴大,拉丁語不僅在 義大利半島取得統治地位,淘汰了其他親屬語言,而且羅馬帝國的士兵將通俗拉丁語和拉 丁字母推廣傳遍到羅馬帝國的各個行省:西從歐州的西南角,東抵黑海之濱;北自布列塔 尼半島,南達非洲地中海沿岸。官方拉丁語漸漸與通俗拉丁語脫節,終於變成文言文。羅 馬帝國瓦解之後,原本統一的通俗拉丁語也隨地域的不同而產生各類方言。拉丁語在西歐 影響很大,而在東歐、北非洲和中東則逐漸滅絕了。中世紀時,通俗拉丁語的方言在此後 數百年中逐漸分化,又衍生出了若干獨立的今日拉丁語族的諸語言,像義大利語、西班牙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