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現代漢語回指研究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3 現代漢語回指研究

為了了解現代漢語回指的現況,本節將分別對陳平(1987)《漢語零形回指 的話語分析》、徐赳赳(2003)《現代漢語篇章回指研究》與許余龍(2004)《篇 章回指的功能語用探索—一項基於民間故事和報刊語料的研究》三本書做簡略的 描述。

2.3.1 漢語話語結構中的零形回指

陳平(1987)以漢語話語結構做為分析的主軸,探討三個層面:(一)零形

回指的適用範圍;(二)零形回指的使用條件:制約因素的多樣性;(三)話語結 構特徵對於零形回指的制約作用。

因為零形回指所出現的形式僅具有意思上的成分,卻缺少詞與形式上的表 現,所以本篇所分析的零形回指在話語結構中所指的範圍僅包含(一)謂語動詞 的支配成分;(二)主謂謂語句、名詞謂語句、形容詞謂語句等非動詞謂語句中 的主語。

在漢語話語中,零形回指出現的頻率高於英文,但漢語本身不是一個形態標 誌豐富的語言,因此,零形回指對象的使用與判斷格外的重要。所以,在話語結 構中,受話者為了要確定說話者零形回指對象的先行詞,有諸多因素需要考量,

如句法、語用認知等。

零形回指在話語結構特徵上的制約作用,主要表現在所指對象的連續性。連 續性又可分為微觀連續性與宏觀連續性,探討先行詞與回指對象,分別在各自句 子中的地位決定了微觀連續性,如下例。

(7)A:我看見大兄弟了。

B:他在哪兒?

A:他在村西頭的曬穀場上。

(陳平,1987)

首句中的大兄弟是後面兩句回指對象『他』的先行詞,換句話說,大兄弟從 首句評論的地位,到了二、三句後轉為話題的地位。而討論先行詞與回指對象各 自所在的句子間關係為宏觀連續性。

微觀連續性受先行詞的啟後性與回指對象的承前性等兩因素制約,這兩種因

素與話語內容展開模式息息相關。啟後性的強弱和使用零形回指的可能性有關,

啟後性最強的所指對象可能以下列三種情況出現,(一)主語的身分;(二)存現 動詞後的名詞性成分;(三)普通及物動詞後的賓語成分。另一方面,承前性主 要觀察回指對象與先行詞關係的疏密,所以,承前性的強弱緊密地影響微觀連續 性的強弱。

然而,宏觀連續性的強弱關鍵卻在話語結構中,先行詞和回指對象分別所處 的句子間的連繫,此連繫關係有線性順序與層次關係兩個部分。線性順序著重於 先行詞與回指對象在各自的句子間是否有其他句子,若有其他句子則宏觀連續性 會變得較弱,如下例。

(8)虎妞服下去神符,陳二奶奶與童兒吃過了東西,虎妞還是翻滾的鬧。

(陳平,1987)

例(8)中的首句先行詞虎妞距離回指對象出現,中間還有插入其他句子,

因此,宏觀連續性中的線性順序相較較弱,因此,回指對象仍以虎妞出現,避免 讀者混淆。但用層次關係來討論宏觀連續性時,則是從句法結構或語義結構來評 斷先行詞和回指對象的關連性,如下例。

(9)田云知道,小剛這一去,Ø 三年五載是回不來的,Ø 不禁心中一陣 發酸。

(陳平,1987)

雖然例(9)句子中的第三小句與第四小句各有一個零形回指,但因第二小 句與第三小句的層次屬於一致,但卻不同於首句,所以讀者能理解第三小句的零

形回指的指稱對象是小剛。而最末句與首句屬於同一層次,所以最末句的零形回 指的指稱對象是田云,一但零形回指隸屬於不同層次的小句,也就不至讓讀者判 讀錯誤。

陳平(1987)對於漢語零形回指的話語分析有著詳細的闡述,但對於語料來 源並未有清楚的說明,若有補充此部分,相信讀者會較容易了解其語料的時空背 景,對於研料分析也會更明瞭。

2.3.2 漢語篇章中的回指

徐赳赳(2003)研究範圍包含人物、事物和事件的回指現象。研究的主題分 別是零形回指、代詞回指和名詞回指。因為研究的主題不同,作者針對個別研究 主題而選擇適用的語料及研究方法。所有的語料皆發表於大陸地區的《人民日 報》、《北京晚報》、《法制文萃報》及《北京青年報》等報刊中的敘述文。不同於 其他文體,敘述文中的人物角色富有多樣性,再者,在話語分析中,敘述文被視 為最典型的語料。因此,在研究這三種不同回指形式時,敘述文應該是最適合的 文體。

在零形回指的研究中,首先提到的Li & Thompson。Li & Thompson 早在 1979 年就對句首零形回指做了相關研究,並以《水滸傳》與《儒林外史》作為分析的 語料。陳平(1987)是大陸地區第一位從話語分析的角度來做漢語零形回指研究 的學者。You(1996)提出三項分析零形回指的原則,分別為最近原則、首要原 則和分離原則,利用這三項原則,就算不單獨依賴語用信息,仍可找到零形回指 的先行詞。最後,Lee(2002)研究在漢語中找回零形回指主語所指的對象應具 備的原則,並在漢譯英的文章中,處理零形回指應該注意的問題。

作者以多動詞的句子為主要分析對象,作為研究零形回指對象所指涉的情

形。在多動詞的句子中,通常會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動詞或動詞詞組,例如:

(10)大夫i只用a幾十秒 Øi做完b檢查就 Øic筆 Øid處方……

徐赳赳(2003)

例(10)中的 i 皆屬大夫的零形回指形式,而句中的動詞詞組有四組。因此,

作者透過這樣的句型研究:零形回指對象的指稱情況和讀者如何從上下文理解並 判斷零形回指的對象。必須先知道句首的先行詞與句內的零形回指對象是否為同 指,這會關係著使用不同策略。在句內零形回指對象的所指研究中,可分為施事 者與零形回指對象是否同指。零形回指的制約因素有兩個:指稱距離與詞彙意 義。從統計的結果中發現,大部分的零形回指仍以最接近名詞或名詞詞組最為指 稱對象。而詞彙意義主要根據Chomsky(1981)對動詞帶賓語的句子的研究,以 動詞或動詞詞組所具有的特性,再推演到分析零形回指對象的所指對象會起何作 用。

代詞回指研究將重心放在第三人稱單數代詞在篇章中的分布情形。Li &

Thompson(1979)對於漢語第三人稱也曾做過研究,他們認為還是應當以語用 作為基礎,再加上語義和結構等因素,才能完整的解釋出漢語第三人稱出現的原 因。在此作者運用線性結構和層次結構等方式來加以分析。在線性結構中,使用 的是Givon(1983)的「回數法」(look-back)。運用回數法必須將句子的相隔數 和代詞之間的數量比算出來,才得以測量出話題/參與者延續性在代詞回指中的 強弱,例如:

(11)在他1去世前的頭個月裡,他2著了魔似地工作。/使管裡的同志為 他3列了一個統計表。/從 1987 年 3 月 11 日,他4外出看病和購物共 32 次,/與此同時,他5撰寫了各種調研材料多達 30 份。他6在去世 前幾天,幾乎每天完成一份調研稿。/11 月 22 日,是他7以身殉職的

日子。/就在這一天,他8又寫完了人生的最後一個篇章----《巴爾 段中,第一次出現的人物以名詞詞組的比例較高。然而,透過 Li & Thompson

(1979)所做的實驗發現,使用代詞的時機是具有多樣化的,但卻有隱含的規律 示概念知識結構,發展出適合分析名詞回指的「概念系統」(Ideational System)。

所以,從觀察篇章中得出:具有連繫功能的名詞或名詞詞組,如何串起不同的名 詞鏈,而這些不同的名詞鏈又是如何在篇章中形成一個系統。在這個概念系統中 又可分為例示系統與時空系統。例示系統是使用不同的名詞回指鏈所組成的,這 些名詞回指有可能是利用同義或比喻的方式來體現。在時空系統中,考量到地點 的轉變或時間的變化,都可使篇章內容產生推進。所以,概念系統讓整個名詞回 指所受到的制約與特性,清楚的在篇章分析中顯現出來。

此書對於現代漢語中的回指情形分析的相當清楚,而且引用大量例子,讓讀 者容易了解。但並未提為何三種不同形式的回指各用不同的方式來說明,或許作 者想要突顯不同回指的特性,但這卻會造成因方法不一,而無從了解三種不同形 式回指的使用上的異同之處。

2.3.3 從語用探討篇章回指

徐余龍(2004)以 van Dijk(1980)篇章處理模式為研究架構,集中研究重 點在確認回指的過程中,有哪些語言提示手段或稱提示語能幫助人們理解回指。

研究方式除了使用理論假設,並結合實證分析,也就是說,運用假設指稱對象的 可及性與先行語的主題性為回指確認的理論模式。再透過語料分析,分析的語料 來源分兩個部份:一為從第一、二卷的《中國民間故事選》挑選出的18 篇民間 故事,另一部份取自香港理工大學翻譯研究中心所建立的漢語報刊語料庫。

除了透過篇章處理模式為研究架構,還以認知心理學和語言學作為篇章回指 確認的基礎。從認知心理學來看,話語間的回指似乎還能以說話者的肢體語言來 做臆測,但要能成功解讀筆者的指稱對象,就必須靠指示詞語與指稱對象在大腦 中所建立起的聯繫關係。另外,從一段連貫的篇章來看,會對同指關係產生影響 的有篇章、句法和語意結構。所以,提到篇章回指的功能時,認知心理學與語言 學就成為研究的根本。

在分析先行語的主題性與指稱對象的可及性的過程中,要先確認的是回指主 題的所指對象,也需要關切可定位主題和可推測主題與依賴的實體在篇章中的關 連性。而指稱對象提供了讀者語義關係的線索。在主題性與可及性的兩相輔助

在分析先行語的主題性與指稱對象的可及性的過程中,要先確認的是回指主 題的所指對象,也需要關切可定位主題和可推測主題與依賴的實體在篇章中的關 連性。而指稱對象提供了讀者語義關係的線索。在主題性與可及性的兩相輔助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