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生技產業的人力資源發展

本節就生技產業的人力資源發展進行探討,以瞭解其目前發展情 形,作為研究個案公司產業相關之理論依據。

2010 生技產業白皮書中提及總體產業概況,我國生技產業範圍相 當廣泛,涵蓋生技藥品、再生醫療、醫用檢測、特化生技、食品生技、

農業生技、環保生技與生技/製藥服務業等次產業。根據 436 家生技 廠商之調查結果推估,2011 年全年可達 817.1 億元,成長率約 10.3%。

2011 年是我國生技廠商穩健發展的一年,國內廠商積極投入研發活動、

市場拓展與國際合作等活動,整體來看,生技產業呈現穩定發展的趨 勢,預期 2012 年我國生技產值可達到 10.6%的成長幅度。(經濟部工 業局,2010)

根據經濟部技術處統計資料顯示,我國生技廠商在公司規模上,

53% 的生技公司實收資本額在 1 億元以下,即顯示大多仍處在新創之 中小企業階段,而生技產業最大特性,是需經歷長時間高風險,但尚未 獲得產值之產品技術開發階段,在此階段管理者在資源短少之情況下,

對於公司之人力資源往往無法準確運用,所衍生出的人力資源問題將影 響到公司整體運作。如何提升人力資源管理績效,是生技企業的重要課 題,而生技產業在台灣仍屬新興產業,「人力」資源在產業發展一向扮 演重要角色,「人才」是生物科技發展關鍵的部分。

徐德宇(2004)於《我國生物科技產業人力資源管理與應用之研究》

中發現生技產業人力資源管理特性:(1)重視教育訓練;(2)強調因材 施教;(3)重視員工忠誠度;(4)重視產學合作;(5)重視人才的經歷;

(6)強調英語能力;(7)業務人才須要高學歷;(8)需對員工加以激 勵;(9)重視自主性管理。

生技產業是國家策略性輔導的新興六大產業之一,但其人力資源缺 乏的問題卻是一大挑戰。經建會在 2009 年召開的生技產業座談會重點 式的提到(經建會,2009)「我國有廣大的行銷人員,但是卻缺乏生物 科技產業國際行銷的經驗與能力。過去在其他產業如紡織業、電子產品 產業的行銷經驗無法完全複製到生物科技產業,導致優質的生技產品難 以行銷到全世界。」

蘇遠志提及目前我國生技產業人力分配比例並不均衡,基礎研究人 才已足夠,但產業化應用相關人才則顯不足,即指大學培育之人才與產 業界的需求有明顯落差(蘇遠志,2004),且因生技產業領域很廣,除 了本業人才外尚需跨領域人才共同參與。

依據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2007 年 3 月出版之生技產業科技人才供 需調查顯示,我國新興生技產業在 2007 至 2009 年人才需求以生產製 造最高佔 32%,其次為研發佔 22%,其次為行銷人才佔 20%;在學歷 需求上,則是以學士居多,其次為專科與碩士。(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2007)。生技產業發展初期著重研發人才的培育,及至產品開發完成則 以生產與行銷人才較多,以進行產品的生產與商業化。但從資料顯示瞭 解由學校培育的初階生技人才,數量可以提供及滿足產業發展的需求,

但因缺乏實務經驗對於產業整合性的需求有明顯落差。為協助產業發展 人力培訓,經濟部工業局也有相關之投資獎勵輔導措施,獎勵公司培育 受雇員工,辦理或指派參加與公司業務相關之訓練活動費用,得按 30%

抵減營利事業所得稅。

孫智麗(2002)在「剖析台灣生技人力供需現況問題」研究調查表 示在生技人力(人才)取得方式,不論短、中、長期,都是以「招募新 人」為主要策略,比例高達七成以市,其次才是「國內挖角」,大約在 一成。而認為「政府課程培訓」有助於生技人才取得者,僅佔 4%-5%

之間。

李誠(2010)在「我國生物科技產業所需要關鍵人力調查結果」顯 示「部分生物科技廠商認為生物物理與生化學家、生物科技跨領域整合 人才以及國際行銷人才在國內幾乎不存在。從人力短缺指數來觀察其短 缺情況,生物科技跨領域整合人才最為短缺(2.88),其次是國際行銷人 員 (2.82)….」(p161),所以對於生技產業行銷人力資源的訓練研究 對我國策略性產業的提升有相當的重要性。

目前在生技產業具有生物技術商業化經驗的人才很少,具有商品行 銷及策略規劃概念之人才略顯不足,在企業無法直接找到完全適切的生 物科技人才時,企業必須要自行訓練新進或現有人力,以期能勝任現在 的工作。李誠(2010)的研究進一步發現有 92.5% 台灣的生技產業的 企業對技術有落差的員工提供訓練。這麼多的生技科技產業對其員工提 供在職訓練,然而對生技產業人力訓練方面的實證研究卻是少見,其理 由不外是因為生技產業的在職訓練異質性高,私人公司資料取得不易,

因此本研究的資料及結果應可成為對生技產業人力資源研究上的一重 要基本參考。

針對企業所提供的訓練方式,李誠(2010)的抽樣調查發現有三分 之一以上的生技企業認為為期數週的短期外部與內部訓練最為有效,五 分之一認為內部長期訓練最為有效,但是值得重視的是李誠的調查結果 顯示在眾多可以提升員工能力的管道中,比較多的生技企業認為企業內 部訓練的效果最好。

因此,就生技產業來說,於企業內部實施訓練將有助於其面對外在 環境的競爭與挑戰。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