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生活品質之理論基礎

本節旨在探討生活品質相關理論基礎,首先說明生活品質的意涵,其次探討 生活品質的相關理論,最後則是探討生活品質的研究層面。

壹、生活品質的定義

生活品質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希臘哲學之父亞里斯多德,他以「幸福感」

(happiness)來描述生活品質,他強調一個幸福的人,凡事順利且生活良好,靈魂 可得到滿足的狀態,如此可以說他有較好的生活品質(吳麗芬、邱愛富、高淑芬,

1990)。韋氏國際字典第三版將生活品質定義為「每個人在他們的重要生活層面,

所感受到快樂或滿足程度」(陳佑淵,2007)。

1948 年世界衛生組織定義健康為:生理、心理和社會方面都處於安適美好 狀態,而不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

教育大辭書(2011)指出,「生活品質」一詞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被 提出,其最初屬於物質上的探討,後來其範圍越來越廣。而這個概念隨著時代的 變遷、醫療水準的提升、社會及經濟的發展,有著越來越被重視的趨勢。但生活 品質是一個複雜且抽象的概念,資將國內外學者對生活品質的定義分述如表 2-3:

22

23

二、生活品質的測量

Campbell、Converse和Rodger認為要瞭解生活品質的經驗,必須去詢問個人 對其生活的感受,而這些感受可以用滿意度、幸福感作為生活品質的指標,他們 認為,客觀指標只是影響生活經驗的間接因素,主觀的指標才能直接測量個人的 生活經驗(引自吳佳珍、林秋菊,1997)。Goodnison 和 Singleton(1989)也 建議測量個人對生活品質的認知時,應列出各項對他們的重要性及比重各為何。

Zhan( 1992) 提出客觀的生活品質指標會定義出不公平、預期公共需求及預期傾 向。換言之,生活品質測量必須從個人自己記錄主觀幸福感來感受。但文化、倫 理、宗教與其他個人因素會影響生活品質的概念與測量。

國內已有中文版的健康相關生活品質測量工具中,較為國人所常用的有 WHOQOL及SF-36。其中WHOQOL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結合了15個國家或 地區,於1995年完成的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WHOQOL-100)其內容共 有100題,包含六大範疇(生理範疇、心理範疇、獨立程度、社會關係、環境、

個人信仰等)及24個層面,測量各文化共通的一般性健康相關生活品質。由於世 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WHOQOL-100)問卷內容太長而不太實用,世界衛 生組織又發展了簡明版的生活品質問卷(WHOQOL-BREF),從24個層面的每 一個層面中,各選出一個題目,並且選出兩題分別為與整體生活品質及一般健康 相關的題目,使得問卷內容成為一共有26個題目,經由因素分析,簡明版問卷包 含生理、心理、社會關係及環境四大範疇。

經WHO授權的台灣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在2000年完成,長篇版問 卷題目增加12題本土性題目成為112題,簡明版問卷題目增加2題本土性題目成為 28題。經過台灣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發展小組的預試與分析,台灣簡明 版之信度和效度皆佳 (姚開屏,2002) 。

姚開屏(2002)指出台灣簡明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具有幾項特點:

編製時考慮到跨文化性,能反應出健康相關品質的多面性及精緻性,編製過程系 統化、科學化、符合心理計量的重要原則,問卷內容強調個體對自己生活品質主 觀的感受及各本土文化特色之題目,且用在各種疾病病患及一般健康人為對象。

24

因此,本研究採「台灣簡明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量表」作為社區老人生活品 質評量的工具。

不過,生活品質的感受除了個人主觀判定,也受到其所處文化、價值體系影 響而有不同的衡量標準。於是,世界衛生組織於1995年完成了其內含有100 題各 個文化共通的一般性題目的「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WHOQOL-100)」,並 允許各國依照所訂定出來的嚴格標準,將原始問卷翻譯成本國文字後,加入各文 化特有的題目,稱為國家性題目,這些題目能補足一般性題目無法測到屬於各文 化特色之下的生活品質概念(台灣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發展小組,

2000)。

由於此問卷太長,因此,研究總部從原始問卷的24個層面每一層面中,依照 心理計量分析結果各選出一個題目,並且挑選兩題分別與整體生活品質及一般健 康相關性題目,簡化成由26題所組成的簡明版問卷(WHOQOL-BREF)。為顧 及測量生活品質的全面性,因此經由探索性因素分析,簡明版問卷可將原來的六 大範疇簡化成四大主要範疇:生理健康範疇(包括原先的生理及獨立程度範疇)、

心理範疇(包括原先的心理及心靈/宗教/個人信念範疇)、社會關係範疇與環境 範疇(姚開屏,2002b)。台灣簡明版問卷除了採用HOQOL-BREF 的26個題目 外,加上兩個本土性題目:飲食及面子問題,使問卷具有跨文化性、多面性;且 問卷內容強調個體對自己對生活品質主觀的感受。因此,本研究以「台灣簡明版 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作為高齡者生活品質評量的依據。

三、生活品質之研究層面建構

依國內外學者對高齡者生活品質的觀察與研究,整理出近年內關於生活品質 之相關研究之範疇與分類。

Bergner(1989)表示生活品質應包含身體活動力、社交及休閒活動、疾病、

收入、自尊、心理情緒適應、性、人際關係及整體的生活滿意度。

Mcdowell 和 Newell(1996)提及生活品質是指人們身體或物質情境之滿意 程度;它除了健康狀況外還包括財富、安全及獨立的程度。

25

蔡文標(2001)更將生活品質分為七大項,其中六項與 WHO 相似,除外還 包括娛樂與休閒,原因是個人的生活型態會影響到生活品質之主觀知覺,而生活 型態是由工作、休閒和責任感所組成,所以認為娛樂與休閒會間接影響生活品質 的高低。

劉雪娥(2001)的研究中,其範圍包括身體的、心理的、獨立的、社交關係、

環境及心靈/個人信仰或信念等六項。

依世界衛生組織發展之簡明版的定義,其範圍包括生理健康、心理狀態、社 會關係、及環境互動等範疇(姚開屏,2001)。

陳佑淵(2007)以「生理健康、心理狀態、環境互動和社會關係」四方面來 界定退休教師生活品質之內涵。

王慧伶(2008)認為生活品質是個人主觀感受所存在的文化脈絡中個人所處 的生理、心理及社會層面所感到的目標和期望相關感受。

綜觀以上文獻對生活品質的研究層面,不論是客觀的「經濟社會面」到主觀的「心 理靈性層面」,或到著重身心靈及社會的「整體面」;或是由對生活滿足、愉快的 感受,到對生活經驗的認知、比較及評價其重要性,每一位學者都有其獨特的見 解及考量的地方。從上述之國內外學者的看法及相關研究所得,生活品質的範疇 廣泛,故將具體區分為以下數個層面,包括:生理健康、心理狀態、獨立程度、

環境互動、社會關係、個人信念等,茲將整理如表 2-4:

26

27

三、社會關係

包括個人關係、實際的社會支持、性生活滿意度、被尊重及接受的程度。

四、環境互動

包括個人身體安全及保障狀況,家居環境,財務資源,健康及社會照護的可 得性及品質,取得新資訊及技能的機會,參與娛樂及休閒活動的機會,物理環境 污染、噪音、交通、氣候的影響程度。

28

第三節 居住環境滿意度理論基礎

本節旨在探討居住環境滿意度的相關理論基礎,首先說明居住環境滿意度的 意涵,其次探討居住環境滿意度的相關理論,最後則是探討居住環境滿意度的研 究層面。

壹、 居住環境滿意度的定義

有關居住環境的概念之探討,以下先從環境的定義著手,再深入分析居住環 境的定義。

一、環境的定義

環境(Environment)一詞,在文字定義上,是指圍繞著人群的空間及直接或間 接影響人類生活與發展的各種自然因素及社會因素(侯信安,2006)。一般「環境」

是以人類為主體,其他生命物體及非生命物體為環境要素(劉松癸,2002)。就社 會學觀點上,依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之需求理論,人在環璄生存發展過程中有其 基本需要,人類行為因此需要而引發為了能更清晰表達,環境是由物理因素 (非 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兩部分組成。是指該生物與其他動植間的相互關係

王怡勛(2000)認為環境是所有有機體與無機體的總合。環境包括自然環境與 人文環境。自然環境舉凡海洋、山岳、丘陵、河川、氣候等。而人文環境指的是 人造設施或人造環境所組成的環境,包括實質層面與非實質層面。在社會科學領 域中,「環境」一詞,則尚未有明確的定義,通常凡相對於人類的周遭事物,即 可稱為「人類生活環境」。通常凡相對於人類的周遭事物,即可稱為「人類生活 環境」。

綜合以上所述,環境是影響有機體成長與發展之所有外在因素之總和。國內 外學者對環境的定義不盡相同,茲將整理如表 2-5

29 表 2-5

國內外學者對「環境」的定義

研究者(年代) 環境的定義

王怡勛(2000) 環境是所有有機體與無機體的總合。環境包括自然環境與人文 環境。自然環境舉凡海洋、山岳、丘陵、河川、氣候等。而人 文環境指的是人造設施或人造環境所組成的環境,包括實質層 面與非實質層面。

劉松癸(2002) 以人類為主體,其他生命物體及非生命物體為環境要素。

侯信安(2006) 指圍繞著人群的空間及直接或間接影響人類生活與發展的各種 自然因素及社會因素

楊碧芬(2012) 環境是由物理因素 (非生物因素 )和生物因素兩部分組成。是 指該生物與其他動植間的相互關係

二、居住環境的定義

舉凡與生活有關之一切影響因素,包括實質具體設施與非實體間接的各種相 關條件與背景皆屬於其範圍。依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 (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指出,居住環境乃指身體安全之庇護的實質結構以及周遭環境,一

舉凡與生活有關之一切影響因素,包括實質具體設施與非實體間接的各種相 關條件與背景皆屬於其範圍。依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 (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指出,居住環境乃指身體安全之庇護的實質結構以及周遭環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