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生活經驗(life experience)

英國人類學家 Edward B. Taylor(1987)對文化提出定義為「廣義之文化為 包括人在社會中所有習得的知識、信仰、美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任何其 他的能力與習慣的整體」。現今社會學家將文化視為一個概念,是一個社會或團 體為生存所發展出的生活方式,並為此社會或團體的共同特徵。文化與宗教信仰 都會影響個體對於生命、生活和死亡的態度及信念(引自(尹亞蘭, 2004)。這些 態度建構了個體對於發生在生命中各個事件的看法與反應,進而影響個體的身心 靈狀態。其中,生活經驗被視為是個體對生命裡重大事件的理解與延伸(Bijelić

& Macuka, 2018),也可以是由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累積而成。所有的生活事 件-包含教育、經歷過的事件、小孩的出生、工作、上課學習、購物採買、與親 友的社交應酬等等都能對個體產生顯著的影響。過往的生活經歷也是造就每個人

10

現在與未來的基礎。每個個體都會從自己經驗過的生命故事、夢想、生活體驗、

回憶與發生該事件的地點交互作用,形成個人獨特的與地情感-「地方依附」

(place attachment)。這份特殊的情感連結不僅會對個體的自我認同產生影響,

也會影響對於該地方的偏好(蘇玲玉, 2012)。

對大部份的高齡者而言,由於年少時經歷的種種生命起伏以及退休後突然多 出的空暇時間,因此悠遠寧靜的心靈平靜與自我歸屬的追求往往是晚年的心願與 冀求。在這樣的希冀之下,宗教信仰的依歸、興趣及保健就成了心靈的寄托。故 以下將分別探討宗教、靈性力量以及如何滿足自我認同此兩部份來幫助高齡者在 晚年達到心靈的平靜,以進一步提出一個供高齡者身、心、靈皆能得安適的居家 療癒環境。

壹、高齡者生活與居家行為樣態分類

要因應退休的生活重心頓失,高齡者除了可將生活的重心轉移至心靈層面上 外,生活中的壓力與負向感受也可藉由活動、運動來宣洩抒發。吳松齡(2003) 將Maslow的需求理論結合休閒活動需求的概念上,提出休閒即是使個體可讓心靈 合一與寄托、放鬆世俗壓力的一種活動。Edgington也提出休閒活動會影響生活 品質的體驗與實現。為讓高齡者在工作岡位之外場所依然能適得其所-特別是在 家,即能在最舒適自在的環境中回復精神,達到自然而然的放鬆與療癒效果,以 下章節將就高齡者的生活時間與居家樣態進行探討,以了解高齡者的生活安排,

作為幫助高齡者達到活躍老化的基礎。

「家」是一天生活的起點與終點,也是一生中花最多時間相處與共的地方。

不論颳風下雨,家都是溫暖提供庇護的所在,在家的時間裡可以自由地進行喜歡 的嗜好活動、與家人相處、或單純的看電視、閱讀書報。也因為能夠自由地選擇 想從事的活動、從活動行為中紓緩壓力,獲得愉樂的體驗、得到學習的效果或取 得社會力量的支持,故「家」同時也是療癒個體的最佳場所。

一、高齡者的生活時間分配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在2000年所辦理的社會趨勢調查,將國人每日二十四小時 生活時間分為三部分,分別為(一)必要時間、(二)約束時間、(三)自由時間,其 定義分述如下(吳松齡, 2003):

(一)、必要時間:泛指用餐、盥洗、沐浴、著裝、睡覺等時間。

(二)、約束時間:泛指購物、上學、工作、做家事、到行政機後與企業機構洽辦 事務、通勤通學等時間。

(三)、自由時間:泛指社交療養、積極型休閒活動與在室型休閒活動等三種。

考量本研究以探討具療癒性的高齡居家生活環境為主要課題,以外在環境中 能促使個體回復正向健康狀態的刺激為主,故後續研究以針對高齡者生活時間中 之自由時間的安排做為探討的重點。

從衛生福利部在2017年所做的老人狀況調查報告(衛生福利部, 2017)中,可 發現在臺灣65歲以上的高齡者有97.30%會從事休閒活動。在從事的活動項目裡 (表2- 1 55~64歲及65歲以上休閒活動情形-按地區及性別分),以「看電視」最 高,佔80.73%,其次為「戶外健身、運動」佔52.89%,第三為「聊天、泡茶、唱 歌」46.91%,另外在「上網(聊天或找資料)佔7.29%。進一步分析於室內空間所 進行的休閒活動,統計數據指出,不分地區「看電視」皆為高齡者最愛的活動,

其次「聊天、泡茶、唱歌」,「聽廣播或聽音樂」與「閱讀書報雜誌」同為受歡迎 的室內休閒活動之一,顯示我國高齡者在休閒活動的選擇上以居家靜態休閒活動 為主且生活安排顯得較為被動與消極。

12

二、高齡者的休閒活動

休閒(leisure)是指個體在能運用可支配的時間裡,自由從事自己想做的活 動,從中獲得愉悅的體驗感受,並能達到學習的效果。Heintzman與

Mannell(Heintzman & Mannell, 2003)的研究指出休閒活動對人的身心靈健康、

技能學習、壓力排解、社會關係之連結具有正面影響力; Pinquart與

Schindler(Pinquart & Schindler, 2009)的研究也同意,若高齡者在退休生活 中的休閒活動安排不當,則會對生活滿意度造成負影響,更甚者會影響個體的身 心靈健康。Settersten與Richard(2006)將高齡族群的休閒定義為「一種老年期 的新生活計畫,藉由自主與社會支持兩者雙管齊下來幫助高齡者安排空閒時間,

亦作為一種離開職場後的工作延續,以免退休後突然的生活轉變致使高齡者生活 漫無目標或者甚至逐漸與社會脫節」。

(一)、 家庭內的休閒活動

表 2- 1 55~64 歲及 65 歲以上休閒活動情形-按地區及性別分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 2017)

然而回顧過去對於休閒活動的研究,大多數的研究並非以室內居家可從事的

14

9. 樂器彈奏 客廳、書房、餐廳、練習

10. 繪畫 畫室、工作室

11. 學習性活動 客廳、書房、臥室

12. 抄經 客廳、書房、臥室

13. 誦讀經典 神聖空間、客廳、書房、

臥室

14. 打坐/冥想/坐禪 臥室、禪坐室、神聖空間

15. 禱告 客廳、餐廳、臥室、神聖

空間

16. 聆聽講經、聖樂 客廳、書房、臥室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1. 動態活動之效益

運動對高齡者健康的維持非常重要,在生理方面,運動可增進體能、減少罹 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改善心肺功能、增加關節活動度和預防肌肉流失,亦 為慢性疾病防治的重要衛教項目。在心 理方面,運動能增加腦內啡(endophin), 使人產生心靈上的安適感與自信,減緩壓力並預防焦慮和憂慮。

動態活動空間由於相對靜態活動之耗氧程度較大,活動安全性為優先考量,空間 應能開窗通風。本研究將高齡者常見室內動態活動及空間需求大小說明如下:

(1)、親友拜訪

人際關係包含與家人、朋友及鄰居等之間的接觸往 來、交換資訊、情緒支持 及直接協助等,這些關係形成人的社會支持網絡,在需要時提供彼此實質或情緒 上的支持。

空間需求:一般居家室內的任一空間都可以為親友鄰居互動交流的空間,在 空間需求容許下,可彈性挪用空間設置客房,提供親友拜訪時的短暫居所。

(2)、蒔花弄草與種菜

從事園藝活動可簡單分為生理、心理與社交三方面的效益,分別闡述如下:

16

享有限的空間。依寵物屬性不同需應用的空間略有所異,常見包含客廳、臥室、

動腦和人際互動等三項要素,烹飪是經由前瞻記憶(prospective memory)的運作,

驅使大腦中工作記憶與注意力,因此烹飪對於高齡者的認知功能衰退具有預防的

18

空間需求:在鄉下地區泡茶聊天多半於家門口擺放桌椅即可進行;在都市地

20

插花藝術是深具陶冶性情的活動,不僅有東西方風格上的差異,依據花藝作 品的應用目的不同,例如祭祀、傳達情意、藝術欣賞與創作等,每個材料都代表 不同含意與精神。插花的過程從構圖、採花、器材選用、配置,插花者必須沉澱 心思、構思、專注精神,每一個步驟都需仔細衡量並不斷調整以呈現整體的協調 與美感。全神貫注的過程產生心靈流(flow experience),使個體沉浸在滿足的 喜悅中。除此之外,植物莖葉花的色、形、味刺激視覺、嗅覺和觸覺,個體在插

(8)、手工藝

22

的學習者則是以獲取知識為主要的學習理由(Merriam, Caffarella, &

Baumgartner, 2007; 李雅慧 & 葉俊廷, 2017)。投入學習可保持心智和生理層 面之活躍,並持續發揮認知功能,有助於高齡者尋求個人的意義觀點及自我認

多半發展出以小組模式在家中聚集,以鼓勵讀經並彼此交流心得,同時產生社會

24

規劃

26

貳、靈性與宗教

一、靈性(spirituality)之定義

靈性(spirituality)廣義的定義為個人對生命最終價值所堅持的信念或信 仰。靈性亦是一種人生的哲學觀與價值觀,它說明了個人生活、社會及精神層面,

包含理性及知性判斷之意義及目的(曾愉芳, 杜明勳, & 陳如意, 2007)。靈性同 時也是一種人性的本質,是對自我、他人和上帝之間的深層關係,也是對人的意 義和價值的疑問(釋惠敏 & 釋宗惇, 2000)。靈性追求對生命的意義與愛,靈性 也給予他人愛與寬容,並且同時渴望希望與創造。

學者趙可式認為靈性是一種呈現人們尋求永恆的生命意義與價值,在心靈層 面不斷超越的整全過程。她所提出的靈性健康共融關係(圖 2- 1 靈性共融關 係)(引自(洪櫻純, 2009)),以「我」為出發點,分別有「我與至高者」、「我與 他人」、「我與自己」以及「我與環境」四種互動模式,強調人的靈性健康是透過 多重層次的互動關係活出自己的生命意義,個體可分別透過這些互動模式來促進 內在的靈性健康並誘發靈性的成長。包含經由感恩、懺悔、愛、宇宙觀…等建立

「人與天(神)的共融」,逐步構築對生命的價值觀和意義;「人與他人的共融」

參照 Martin Buber 之相遇哲學所提出對於「我你關係」的建立,以真誠、尊重 及同理心縮短人與人間的距離;透過「人與自己的共融」中,以認識自己、紀律 自己、超越自己、應用自我創造力、適時與自己和解等方式來獲得內在的平和。

因為不斷的尋求個體與不同對象的共融關係來獲得各種正面念想與內心平 和的感受,故由靈性健康衍生出的靈性照顧被認為是在所有的照顧互動關係中,

因為不斷的尋求個體與不同對象的共融關係來獲得各種正面念想與內心平 和的感受,故由靈性健康衍生出的靈性照顧被認為是在所有的照顧互動關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