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評析

2.3 生產力的探討

生產力隨研究對象及研究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定義,簡單來說,生產力指生 產的「能力」,通常指生產資源或工具與其產品間的關係。廣泛定義為「產出與 所有生產要素投入間的比率」,亦即單位投入產出,其倒數則為單位產出成本,

是衡量投入效率的一種指標。經濟學家認為生產力係指目前用於生產貨品或服務 的技術狀態;而管理科學家認為生產力係指生產單元的生產績效(Kim,1997)。

Mark(1983)認為生產力是指產出與投入的一種比率。Kendrick(1977)指出生產 力表示財貨與勞務的產出與生產要素投入的關係。薛琦(1979)指出:「生產力為衡 量某一生產活動其投入產出關係的比例。譬如勞動生產力,係指以總產出除以總

勞動投入的比例,它表示平均每一單位勞動投入所獲致的產出。因此,一般而言,

生產力是一平均概念,而非邊際概念」。除此之外,若由生產過程中所涵蓋生產 要素投入的範圍來觀察,生產力又可分成「偏(部分)要素生產力」與「總要素生 產力」兩種。

(一)總要素生產力(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

總要素生產力為總產出與總要素投入的比例。表示每單位總要素投入的平均 產出水準。(總和要素生產力=總產出/總要素投入)而總要素生產力(簡稱 TFP), 是將所有質與量的投入要素均包含進來考慮,因此較能精確的反應產業的表現。

(二)部分要素生產力(partial factor productivity, PFP)

部分要素生產力所衡量的乃是單一生產投入的產出,如:土地生產力、資本 生產力、勞動生產力、能源生產力等。因此,具有計算簡便的好處,但是,由於 只考慮單一生產投入,故已將其他對生產力可能造成影響的因素排除在外,因而 形成計算結果無法完全涵蓋生產力的變動狀況。雖然部分生產力有其缺點,但其 在投入價格相對穩定下,具有相類似之營運環境的廠商間比較生產力或單一廠商 歷年之生產力比較,仍不失為簡單之生產力分析法。

以下為關於運用生產力的文獻探討:

Hooper and Hensher (1997)而本篇作者利用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來衡 量 6 座澳洲機場,資料是從 1989-1991 財務年的資料,結果指出,雖然布利斯班 (Brisbane)在 1991 年有最高的 Gross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TFP),但實際上,

其前 3 年的生產力並未比雪梨(Sydney)佳,其實這是因為比較基準點不同,因為 Sydney 是大型的機場,所以其生產力高,因此,應在尺寸上做調整,讓比較基準 一致化,所以作者跑兩個迴歸分析,第一個是以 output-index 當作解釋變數,第 二是以虛擬變數當作解釋變數,結果可發現(1)大型機場有較低的 output-adjusted TFP,而小型機場有較高的 output-adjusted TFP,(2)以 1991 年 Brisbane 為基年所 做的調整:結果發現排序改變了,Brisbane 現在是最佳績效的機場,隨之為 Hobart 和 Sydney 機場。Sydney 機場在 GTFP 下是最佳的機場,此和其為大型機場有關。

(3)output-adjusted TFP 範圍從 0.57-1.00,較先前的 TFP 0.28-1.00 提高了,相對於 大型機場而言,output-adjusted TFP 使得小型的機場獲得改善,例如:像 Hobart 的排序從第六名前進到第二名,所以由此可知,縱使使用 TFP 衡量亦須在同質的 狀況下,且其能衡量機場全面相對效益,以幫助每間機場做全盤性的改善。Robert and Windle(1991)主要應用 TFP 衡量分析 27 家非美國和 14 家美國航空公司的 生產力和單位成本之間的差異。在進行生產力衡量時,其投入要素包括:勞力、燃 油、飛航設備、地勤資產和設備及材料等五大類。產出要素:定期收益延人公里數、

非定期收益延噸公里數(包含了非定期或包機服務的客、貨運部分)、定期郵遞 收益延噸公里數以及定期貨運延噸公里數等四大類。並將航空公司分成美國地 區、非美國地區、歐洲、東亞、加拿大及其他地區航空公司等六大類進行 TFP 分

析,並且比較各航空公司的單位成本間的差異,研究結果發現美國航空公司比歐 洲航空公司具有單位成本的優勢,而和東亞的航空公司相比其具有較高的單位成 本。在勞力單位成本方面,非美國地區之航空公司比美國地區之航空公司較具有 優勢。而為了彌補此一缺陷,美國地區之航空公司即以較高之生產力來補足,而 其較高之生產力是由高交通密度所致。此外歐美地區之間的生產力差距在歐洲航 空市場自由化之後逐漸縮少。Griliches and Regev (1995)採用 TFP 和線性迴歸法來 衡量以色列 1979-1988 年兩種工業(採礦業及製造業)工廠營運效率。研究結果:運 用 8 種整合性係數:中介投入及固定資本服務,研究發現:資本及勞動品質、規模、

所有權、工廠集團化、成立年數、流動狀態、停工年數來衡量營運效率,並以時 間縱面作為效率值消長的分析,並將統計數據結構化以供以色列中央統計局作為 運用參考。

李叢禎(民 86)利用 CCD 指標(Caves, Christensen and Diewert ;CCD,1982)

及 Torqvist 指標,分析各類型銀行生產力指數之時間趨勢。實證結果發現,金融 自由化政策會直接反應在 CCD 投入與產出之物量指數上。而以長期的平均趨勢 來看,金融自由化政策確實提昇了各類型的銀行生產力。但由於其應用的生產力 指數是假設生產力改變為整條生產函數移動的結果,所以其生產力的比較非常類 似「技術進步」的比較,而無法由指數中瞭解成長的原因。林億壽(民 80)研究 比較台灣地區銀行的生產力,分別利用 Torqvist 超越對數生產力指數、Malmquist 投入生產力指數與 Malmquist 產出生產力指數等方法來進行實證研究,結果顯 示:無論以存款為產出(即資產面與負債面組合)或是以存款為投入(即資產面 與負債面分開),公營銀行生產力均較民營銀行生產力高。

吳桂華(民 83):以 22 家舊有行庫為樣本,配合 Malmquist 生產力指數,分 析新銀行成立前後年間,舊有行庫的生產力變動情形。並且將生產力成長原因分 解成生產技術改變及技術效率改進。分析結果得知,79-80 年及 80-81 年間,全 體舊有銀行的生產力皆呈現成長。探究其原因發現:79-80 年間生產力成長,主要 是由於技術效率變佳,但是生產技術卻衰退。而 80-81 年間生產力成長的主因是 由於生產技術進步所致,技術效率反而變差。Fare, Grosskopf, Norris and Zhang

(1994)此篇分析 1979-1988 年間,17 個 OECD 國家的生產力成長。運用無母數 線性規劃方法來估計 Malmquist 生產力指數,且將生產力變動分成技術變動與效 率變動兩個部分來探討。研究結果發現,日本的生產力成長幅度是所有樣本中最 高的,幾乎有一半來自於效率變動。美國的生產力成長輕微的高於平均值,而所 有的成長皆來自於技術進步。李文福與王媛慧(民 87):以線性規劃的方式來衡 量醫學中心與區域醫院的 Malmquist 生產力變動,研究時間:利用民國 82、83 年 醫院的資料。並將生產力變動區分為技術變動、綜合技術效率變動、純技術效率 變動、規模效率變動等部分。最後以 Mann-Whitney U test 來檢定公私立醫院相關 生產績效指數差異的顯著性,並以迴歸模型來解釋效率、生產力變動及綜合效率 變動的可能原因。實證結果發現:民國 82 年及 83 年醫院的生產邊界有相互交錯

的現象。以技術效率而言,私立醫院高於公立醫院;就生產力提昇而言,公立醫 院高於私立醫院。Berg, Førsund and Jansen(1992):針對 152 家挪威銀行,以三 項產出及兩項投入,計算個別銀行及全體銀行在 1980 年到 1989 年共計十年間,

生產力變動情形。而利用 Malmquist 生產力指數可分解成技術變動及效率改變之 特點來解釋所得的結果,發現這 152 家銀行的平均生產力及技術再此十年間並未 明顯的減少;而效率則改進了 36%,表示銀行的管理提昇以及經理人決策錯誤的 減少,使得挪威銀行資源浪費減少。

王小娥與鍾佩真 (民 83)以台鐵 1987 年 1 月至 1992 年 12 月的月資料,將退 撫金從短期變動成本中獨立出來,視為短期不易調整的準固定成本,並建構短期 變動成本函數,以探討台鐵的成本結構與其生產力及總要素生產力變動率的變 化。文中將生產力分解成生產要素投入效果、產出效果與營運特性效果(幹線容量 使用率、座位利用率)等來分析;將總要素生產力之成長率分解成規模經濟、生產 技術進步與網路及幹線容量使用率等效果予以分析。實證結果發現:(l)台鐵的生 產技術型態非呈中立性;(2)台鐵的生產力已有轉衰退為成長的趨勢,1991 年與 1992 年的成長率為正值,分別為 3.6%與 5.3%,主要由長途客運的貢獻所導致;

(3)總要素生產力變動率普遍為正,1992 年更達 1.36%,主要由規模經濟效果所導 致;(4)由各項產出的短期邊際成本而言,以長途客運最高、短途客運次之,貨運 則為最低;(5)由規模經濟效果的分析結果來看,台鐵具有射線規模經濟。

表2.3 研究整理列表

研究學者 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Hooper and Hensher(1997) 澳洲機場 TFP Robert and Windle(民80) 27家非美國和14家美國航

空公司

TFP Griliches and Regev(1995) 以色列兩種工業(採礦業及

製造業)工廠

TFP和線性迴歸法

李叢禎(民86) 銀行 CCD指標及Torqvist 指標 林億壽(民80) 台灣地區銀行 Torqvist超越對數生產力指

數、Malmquist 投入生產力 指數與Malmquist產出生產 力指數

吳桂華(民83) 分析22 家舊有行庫 Malmquist生產力指數 Fare et al.(1994) 17 個OECD 國家 無母數線性規劃方法 李文福與王媛慧(民87) 醫學中心與區域醫院 線性規劃的方式

Berg et al.(1992) 152家挪威銀行 1. Malmquist 生產力指數 王小娥與鍾佩真(民83) 台鐵 2. Translog 成本函數

綜觀上述國內外文獻,若欲探討其生產效率,大多需假設一特定之生產函 數,或使用不同之生產函數形式加以分析比較。然而,此等分析法在經濟理論上 往往需先界定替代彈性的大小、技術水準是否變動、規模報酬是否固定及擴展線

綜觀上述國內外文獻,若欲探討其生產效率,大多需假設一特定之生產函 數,或使用不同之生產函數形式加以分析比較。然而,此等分析法在經濟理論上 往往需先界定替代彈性的大小、技術水準是否變動、規模報酬是否固定及擴展線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