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高齡者居住型態

二、  發展高齡化社區照顧之單位

(三)機構體系-雙連安養中心:

位於三芝鄉之「雙連安養中心」,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雙連教會於 1993 年成立的綜合性社會福利園區,規劃具備有安養照顧、輕度養護、重度養護、

長期照護、失智症單元式照護、短期照護、日間照顧,以及社區照顧關懷據點 等多功能、多元化、多層級、連續性的一所長期照顧服務機構,並延伸承辦社 區式及居家式的照顧服務。發展老人社區大學,於 1988 年起開辦社區松年大 學,首創全國第一所位於安養中心的大學;在松年大學,老師即是學員,學員 即是老師,教學相長,相得益彰,為長者營造成就的舞臺。

圖  4     雙連安養中心圖 

圖片來源:  http://www.jjpan.com/selected/23_Suan‐Lien_ch.htm 

二、   發展高齡化社區照顧之單位 

老人本身對於環境的調適能力就比較弱。要使老年人重新適應新的環境容 易造成銀髮族生理、心理、社會調適等問題。除了機構照顧的型態完備以外,

另外一種型態為社區照顧的模式發展。茲列舉如下:

(一)社區體系-林口長庚養生文化村:

財團法人長庚醫院在桃園縣龜山鄉特整興建一個超大型老人住宅社區-長 庚養生文化村,就是為了要打造像是一個真實社區感受度的養老環境。第一期 住宅已於 2004 年底完工。養生文化村的規劃目的要提供一個使年長者在身體 活動、心智認知、生產力和生活滿意方面,都能享受健康樂趣的生活環境的全 方位的照護規劃。全村 4000 戶不同坪數住房,完整的鄰里街坊,充滿人情味 的高齡專屬社區。全區無障礙的環境設計,有良好的經營管理品質,完整的社 區機能,兼顧保健、醫療、養生、休閒、娛樂,滿足銀髮族的生活需求,多元 化的社團資源,自然園區的自然環境規劃;定期舉辦多元的銀髮學園課程,多 樣化的社團活動、藝文表演,豐富生活內涵,安排住戶中學有專長者,擔任教 學或服務工作,貢獻人生經驗。還設有專屬社區醫院,派駐醫學中心級的專業 醫師提供服務。

圖  5    林口長庚養生文化村圖 

圖片來源:桃園縣龜山鄉公所網頁 

(二)社區體系-門諾基金會-花蓮壽豐老人照顧社區:

「門諾」從地區醫療服務再延伸出的社會福利照顧措施,是期望以在原生 環境、在地終老的照顧服務理念,以基金會為中心單位,個案管理師與服務員 到宅服務部落的長輩,關切長者的居住與心理健康;社工與營養師定期訪視關 心,掌握長者的營養與身體健康,實現全人身心靈完整健全的照顧。

門諾簡史:民國 37 年,有一支由 6、7 人組成的醫療隊伍,出現在台灣東 部的原住民部落;以改裝的美軍卡車載運美援的醫藥品與補給品,當中有外籍 醫護人員、傳道者和翻譯員,在台灣醫療史上是第一批以跋山涉水的方式,進 入偏遠地區行醫的專業人員。民國 43 年,將醫療範圍擴及至一般的平地人,

「基督教門諾會醫院」於是在花蓮成立。源於門諾醫院半世紀以來,所做的許 多非醫療的社會關懷事項。因此門諾醫院將它匯聚起來,成立了「門諾基金 會」。基金會自 1997 年成立以來,積極投入花蓮地區年長者與身障者的照顧 工作,結合了社工、護理、復健、營養,與特殊教育等各種專業同工組成團隊,

目前在花蓮縣境提供各項生活照顧服務,每月服務人數多達 2500 人。

圖  6    門諾基金會圖 

圖片來源:門諾形象首頁http://www.mch.org.tw/

獨居長者的家中環境,往往因為無人協助整理造成髒亂不堪;因此,需藉 助於服務人員深入社區,協助照顧居家的失能者,使得獨居或失能者也能享有 生理安全與生命尊嚴。

基金會服務範圍包含:

1. 失能者服務:居家服務、到宅沐浴、長期照護巴士

2. 獨居者服務:送餐服務、緊急救援連線服務

3. 一般社區老人服務:社區日托

門諾以「個案管理」模式,讓每位服務對象有一專責的個案管理師定期訪 視關懷,經由專業的評估與討論,為每位服務對象依個別需求與家庭環境提供 個別服務,進而減少服務對象在資源尋求上的困擾與障礙。

(三)社區體系-台南長榮老人社區:

台南長榮老人社區是完全實踐由原在地社區自身發展形成之高齡社區最 成功的的典範。台南市長榮里人口結構以老人居多,高達 30.7%,因此自 93 年度開始老人福利與照顧服務成為社區的首要工作。因此而有『老者安之-營 造銀髪族姿采人生』計畫,營造健康社區生活,提出長青食堂、關懷問安與社 區健康管理站等三個方案來回應社區老人照顧的問題。

長榮社區經營發展的成功關鍵因素可歸納為:

1. 開創人物為社區理事長,是一個台灣土生土長的外省第二代,對族群 融合有一份特殊的感情與認同。社區總共有三個單位共同合作,包括 長榮里里長辦公室、長榮新城大樓管理委員會、長榮社區發展協會。

2. 結合外部資源,里長會根據社區活動需求結合政府單位,例如市政府

眷村文化展覽,與大學合辦學術性研討會,提供大學生及研究生實習 機會等,適當引入外部資源,一起共同努力營造社區。

3. 社區通訊報的聯繫。長榮社區早期為『北垣社區』,其住戶百分之九 十為眷戶,是一個以眷村為主體的住宅社區。在該時期的另一個特色 是每月發行社區報紙---北垣通訊,將公共事務充分地告知地方居民,

迄今轉換成為長榮通訊,仍每月按時發刊,從未間斷;它是長榮社區 改建期間維繫暫時四散的居民重要的臍帶,使大家仍然保持著共同體 的關係。

圖  7    台南長榮老人社區圖 

圖片來源:長榮社區部落格  http://blog.yam.com/changrong 

出生率降低導致人口結構趨向高齡化,國人平均壽命的延長,我國已逐漸 面臨到照顧 80 歲以上「老老人」,醫療費用將會大量增加。社會支持體系與 老人照顧品質息息相關,人口結構之問題不只對社會經濟帶來影響,對政府財 政更是一大挑戰。老人健康和主觀幸福感不可忽視的,提高照顧老人的品質,

建構社會支持體系非常重要,而有實質滿意度效率又可避免大量財政支出在硬 體結構上的方式,從社區照顧做起便是其中一項;我國財力及人力資源有限,

人口結構的大幅改變,使得國家近年來在社會福利政策上有大幅調整,對公共 支出必須要進行重組(陳燕禎,2009)。

陳政雄(2011)認為當老人所佔比率低於總人口數 10%時,機構設施最重 要;當該比率升高至 10%~15%時,機構設施重要性相對下降,而高齡者住宅相 對提高,如圖 8。當台北市人口的 2.6 倍都是老人,屆時平均每 1.5 個年輕人就 必須扶養 1 名老人,年輕人的經濟負擔及政府財政勢必面臨極大考驗。林志瑞

(2004)說明從居住空間考量上,强調退休後儘可能使在宅安養的時間延長,

而不急於遷移至資源及成本耗費高,且少親情照顧之機構的安養機構,可有效 緩和對國內往後政府福利政策龐大負擔和經濟的衝擊。

歐、美等先進國家的共同趨勢以在宅照顧最重要,老人住宅其次,機構設 施又其次,目的為了提高老人居住環境的安定感與維護老人的尊嚴,社區化的 在宅照顧不但可以節省國家資源,同時也不失達成對老人應有的照顧。由以上 種種觀點,台南長榮社區的成功轉型發展為高齡社區的經驗,可以是將來我國 其他即將邁向高齡化社區學習的典範。

圖  8    老人居住環境的構成圖 資料來源:陳政雄(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