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相互利益的社會與共和國 (1848 年以後):階級衝突及其解決

在文檔中 史坦恩社會國思想之研究 (頁 128-133)

第四章 自由的歷史過程:國家與社會的二元論的歷史觀

第三節 相互利益的社會與共和國 (1848 年以後):階級衝突及其解決

出現不斷循環反覆的戰爭。

對於這種利益的對抗關係,史坦恩分析其原因,來自財富所造成。他將財富 的概念主要由三種要素組成:財產 (Eigentum)、勞動力 (Arbeit) 及營利佔有

(Erwerb)。

249依據財富概念,任何一個要素若沒有其他二種要素,是不可得的,

因此在社會中,財產要素,如果沒有勞動與營利佔有,是無法維持與運用;勞動 要素沒有營利佔有與財產,也是不能維持與供給。這種情況造成社會分化成二種 身分特性,一方是經由其財產而獲得勞動和營利佔有的人,另一方是經由勞動與 營利佔有而獲得財產的人。但是,這種財富概念不只是一種經濟概念,而且也是 一種法律概念,因為每一個有產者希望維繫自己的財產或消費它,而不是將它 用在勞動與營利佔有上。因此,所有的有產者期望,導入及建立阻礙財產的營利 佔有的法律與制度,作為排除勞動者佔有財產的手段,因此,社會階級對於人民 主權的爭奪,成為達成前述最有力的途徑。這正是 1848 年革命後,法國社會出 現激烈階級鬥爭的理由,形成有產階級為其利益所建構的共和,以及無產階級為 其利益所建構的共和,二種政治制度選擇之間的鬥爭。250

第二項、社會主權造成階級利益的對立衝突

1848 年的革命造成社會二大階級,為了自身的利益而各自努力掌控國家力

量,彼此互相競爭,也分別形成二種利益共和國的建構目標,亦即「工業有產者 的共和制 (die Republik des industriellen Besitzes)」及「工業無產者的共和制 (die

Republik des industriellen Nichtbesitzes)」。

251有產者共和國的目標在於,要求在 憲法內容中,將財產的身分資格設定為政治權利的先決條件。這種目標的形成

249 Lorenz von Stein, GeschichteIII, S. 143.

250 類似的觀點,可比較: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霧月 18 日」(185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人 民出版社,1972,頁 598-703。

251 Lorenz von Stein, GeschichteIII, S. 168-187.

來自二種因素:第一是財富本質的要求,因為只有財富能夠保障個人人格的成長;

第二是國家的運作依賴於有產者的財務貢獻,也就是納稅,並且要避免對於國家 財庫毫無貢獻的人進行國家資金安排的危險。因此,有產者必然要求只有他們自 己有資格參與國家事務,並且將無產者排除在外。

工業無產者共和國的目標則相對於上述,首先是要求將有產者要求的參與政 治的身分資格,予以取消,拒絕將財產資格,當作所有人平等獲得政治權利的條 件,因此,無產階級要求普選權 (das allgemeine Stimmrecht),拒絕財產權利涉入 政治平等,希望藉此方法控制國家。252

由於工業社會中有產者的利益,明確對立於無產者的利益,前者要求勞動者 對有產者的依賴,後者要求無產者勞動的獨立,這些利益的對立造成的結果是,

有產者要求財產保護及無產者要求普選權之間的對立。

平等的權利資格使他們的主張彼此對抗,二個階級之間的對立關係不可調 和,使他們必須彼此壓制對方,但也使他們雙方更緊密地連結在一起。這樣的 結果是,社會階級之間使用武力進行你死我活的戰爭,以確保各自提出的共和國 主張的勝利,雖然他們知道這種勝利沒有好處,因為沒有解決內在的矛盾。這 樣的工業共和國家建立,必然導致市民戰爭 (Buergerkrieg),所出現的不是和平,

而是災難。這種工業社會的對抗源自於財富的屬性,造成勞工階級無法獲取財 富,無法使個人人格自由發展。

第三項、君王與階級利益對立的調和:社會改革君王制

對於這種利益共和國的對立鬥爭的解決,史坦恩認為必須回到資本利益本 質的層面上思考。首先,他探討資本的營利力量的來源,這主要是由勞動的品質 與數量決定,品質較好的勞工生產品質較好的商品,獲得較高的價錢及較多的銷

252 Lorenz von Stein, GeschichteIII, S. 179.

售量,也帶動周邊產品的生產增加。因此,高品質的勞工就成為資本家的最高 利益所在,優越的勞動品質符合資本盈利的最高比例,改善勞工的生活條件與 那種提升資本盈利的條件,二者是相輔相成。由此可以看出,資本與勞動之間彼 此緊密連結的關係。253

史坦恩認為,能夠透過二種方式,使勞工能達到最高的標準。第一,勞工教 育水準的提昇,使勞工從一種純粹的工具,變成一位聰明與負責的人;第二,勞 工必須具有取得資本的機會,使勞工透過賺取小份盈餘,逐漸提升到有產者的 地位。這也是無產階級的利益所在,即是獲得較高的教育與資本。由此得以看 出,二種階級之間,存在著一種相互的利益及利益的連帶關係。

究其實,工業社會中資本與勞動之間的矛盾對立關係的解決方法在於,藉 由規範人類社會秩序自我利益的引導,得以超越工業社會的利益對抗,並達到 一種勞工及資本家透過營利佔有,形成合作共存的狀態:「如果資本提供教育及 營利佔有給勞工,這就符合勞工維持與發展他所想要的占取資本的利益。如果 勞工團結合作並且表現優異,這就符合資本家提供這種表現的必要條件的利 益。」254由此產生的結果是,利益的對抗性被利益的相互性所取代,一種新的社 會秩序得以被建立,這就是一種利益相互依賴及「具有相互連帶的社會 (die

Gegenseitigkeit und die Solidaritaet der Interessen)」。

社會問題的解決,不在於階級差異的消滅,或是取消私有財產制,或是建構 財產共有制或共產主義的勞動組織。解決社會問題的起點,在於資本及勞動的利 益相互依賴關係:資本為了得更大的利益而需要勞工;勞工必須樂意勤奮工作 以支持資本,為了獲得教育及營利資本的必要工具。藉由資本與勞動的真正本 質,勞工與資本家相互依賴,也因此形成一種利益的連帶。如果這個目標達成,

物質生活的和諧 (die Harmonie des Gueterlebens) 取代了階級鬥爭,以此成為了

253 Lorenz von Stein, GeschichteIII, S. 197.

254 Lorenz von Stein, GeschichteIII, S. 198. “Somit ergibt sich, dass die geistige Bildung und die Moeglichkeit des Erwerbs eines kleinen Eigentums die beiden Bedingungen sind, unter welchen die Arbeit ihre hoechste Entwicklung erreicht, und welche daher zugleich die Voraussetzung des hoechsten Erwerbes fuer das Kapital bilden.”

「真正自由的起點」。255

在民主共和體制中,由於國家力量是掌控在支配階級手上,而且只要支配 階級持續控制憲法及國家行政,必然會受到其他階層的批判。因此,為了體現相 對利益的社會,為了使支配階級接受依賴階級,就必須透過行政行為,運用各種 不同手段,提升勞動階級的基本利益。這就是主張一種「社會改革的行政 (die

soziale Reform der verwaltung)」。

雖然史坦恩依據法國社會的歷史分析,提出 1848 年二月革命後,在民主共 和的體制中,進行社會改革行政的看法,但是他認為任何的政治體制都可以適用 這種改革的方式,不管是君主制或是貴族制,甚至是專制,只要能夠解決社會階 級之間的對立矛盾,都能夠解決社會問題。特別是,史坦恩對於 1848 年二月革 命後的法國,走向民主共和,給予深切的期盼,明確指出君王在解決紛爭中的重 要性。他認為君王代表的,不只是對社會被支配階級的支持,而且也是有助於有 產階級的利益。「在這種鬥爭中,君王要能維持它的獨立性及它的地位,只有藉 著以公共福利及自由之名,將自己放在社會改革運動的領導地位上。…將變成 一位社會改革的君王。」256君主對史坦恩而言,不是一位守舊傳統的代表,而是 真正體現國家意志的代言人,不論未來歷史的走向往何處去,體現國家意志的 核心必須存在,否則將會陷入階級對立的永恆鬥爭中。

255 Lorenz von Stein, GeschichteIII, S. 203.

256 Lorenz von Stein, GeschichteIII, S. 41. “In diesem Kampfe hat das Koenigtum fuer die Erhaltung seiner Selbsttaetigkeit und seiner hohen Stellung nur einen sichern Ausweg; es ist der, sich mit all der Besonnenheit, Wuerde und Kraft, welche der Volkswohlfahrt und der Freiheit an die Spitze der sozialen Reform zu stellen. Alles Koenigtum wird fortan…ein Koenigtum der sozialen Reform zu werden.”

在文檔中 史坦恩社會國思想之研究 (頁 128-13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