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相關概念檢討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問題意識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主要研究問題 第三節 研究設計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相關概念檢討

第二節 相關理論和國內外研究探討 第三章 臺灣民眾對報紙的信任變遷

第一節 臺灣民眾對報紙的信任情形

第二節 臺灣民眾信任報紙的個體層次解釋 第四章 臺灣民眾對電視媒體的信任變遷

第一節 臺灣民眾對電視媒體的信任情形

第二節 臺灣民眾信任電視媒體的個體層次解釋 第五章 結 論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相關概念檢討

在針對首次政黨輪替後,臺灣民眾對報紙和電視媒體的信任變遷進行探討前,筆者擬先從 臺灣的民主化轉型歷程、首次政黨輪替之後政治社會氛圍,再來定義媒體信任的角度切入;探 究臺灣民主化前後,媒體如何隨臺灣政治社會逐步解禁而大鳴大放、政黨輪替後又如何隨社會 對自由文明相關理念的認同,更能邁開步伐往前進,從而觀察並解析媒體所呈現的發展生態;

而伴隨臺灣民主化的過程中「第四權」8彰顯的同時,我國民眾從 2001 年到 2014 年間四個階 段,對報紙與電視媒體信任感變遷及其原因探索。

壹、臺灣民主化前期

民主化研究大抵分為兩個主軸:結構論(Structural Approach)與過程論(Process Approach)

(吳乃德,1989;Karl, 1990);結構論者著重產生民主體制的背景因素、或結構因素(一般 稱為前提條件或社會要件),這類理論為 50 和 60 年代民主化研究的主流;到了 70 年代,特 別是 80 年代之後,過程論取代先前結構論,成為政治學界研究民主轉型的主流,過程論焦點 置於較短程的政治過程,而決定民主轉型是否成功,主要因素是不同集團政治菁英之間的策略 性互動或協商等。至於過去研究臺灣民主轉型,主要採用觀點是「政治過程論」強調民主化發 生的過程與機制(吳乃德,2000:62-65)。

接下來筆者要談臺灣民主化如何轉型?何時轉型?我們先要反思臺灣的民主化進程。政治 學者陳明通(1995)將臺灣政治變遷階段的民主轉型期時間,界定在解除戒嚴、強人過世到目 前為止,這一時期臺灣政治的特徵是政治自由化和民主化;而威權走向民主關鍵,陳明通先給 了這樣的結論:「臺灣所以從威權統治走向民主化,只是諸多條件下的偶合(conjuncture),

而不是一項歷史的必然;因為即使蔣氏父子的過世,使國民黨無法繼續有效地維持既有的威權 統治,臺灣仍有『太多的可能不往民主的道路發展』」;陳明通認為要追溯到 1977 年的中壢 事件,國民黨在地方選舉上發生前所未有的失敗,而反對運動人士當選席次比率卻開始走高,

8 第四權理論源自於「The fourth Estate Theory」依其原文及美國聯邦最高法院 Stewart 大法官在引用一詞時,將 之譯為「第四階級理論」,以早期組成國會的三種階級---宗教、貴族及平民的稱呼,用來形容新聞記者在社會 中的功能和地位。

同時引用 Thomas B. Gold(1986:3)定義「中壢事件」9為臺灣政治的一項分水嶺(culmination)

(轉引自陳明,1995:12,266-268)。這是從臺灣地方派系政治的角度,來看待臺灣民主化 轉型的契機。

至於學者王甫昌認為臺灣民主化轉型,從 1987 年政府宣布解嚴,接著解除報禁、黨禁等 政治自由化措施,接下來進行全面改選國會、開放臺灣省長及北高市長選舉等歷程,一直到臺 灣在 1996 年開放總統直選;此階段臺灣民主化轉型的形式上,按 Joseph Schumpeter(1947)

對民主制度概念:「民主的方法是一種獲致政治決定的制度安排,個人可經由競爭人民選票的 方式,獲取決定公共政策的權力」;也相當程度符合 Robert Dahl(1989)民主化多元政治的 七項標準:(一)民選的方式產生官員,(二)自由、公平的選舉,(三)普遍的選舉權,(四)

參與公職選舉的參政權,(五)言論自由權,(六)新聞自由權,(七)結社自由權(王甫昌,

2008:90-92)。

不過,學者王振寰將 1986 年民主進步黨成立,成為國民政府遷台以來的第一個真正反對 黨,同年蔣經國總統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訪問中,頒布將於次年(1987)解除遷台以來頒 布的戒嚴令,依O’Donnell and Schmitter(1986)主張,給予以及保護個人或社會團體的一些 權利,以免被國家(state)或其他黨派隨意而不合法之約制的過程,將反對勢力收編稱之為「自 由化」非「民主化」。王振寰認為除了 1986 年的轉型;另一次轉型是 1972 年後,蔣經國當上 行政院長後,國民黨政府開始吸收台籍人士,也就是所謂「吹台青政策」,將其視為「臺灣化」

而非「自由化」;倒是大部份臺灣政治轉型的文獻裡,皆把臺灣政治的轉型視為一個長期發展 的結果(王振寰,1989:72-74)。

林佳龍根據 Linz 與 Stepan(1996)說法來界定臺灣民主化轉型,10從 1988 年 1 月李登輝 繼承蔣經國擔任總統,到 1990 年 6 月國是會議的召開,這段是「自由化」時期;第二階段起 於 1990 年 7 月國是會議,終止於 1991 年 12 月國會全面改選的開始;第三階段起於國會全面 改選 1991 年 12 月,終止於總統直選的完成 1996 年 3 月,這段時間則是「民主化」時期;而 從 1996 年總統直選以後的階段則是「民主鞏固」時期;林佳龍同時指出,臺灣的民主化可以

9 1977 年 11 月 19 日臺灣實施地方自治二十七年來規模最大的五項公職人員地方選舉,當日設在中壢國小的投票 所,發生選舉舞弊的嫌疑情事,引起一萬多名民眾包圍桃園縣警察局中壢分局抗議,警察開槍不幸擊斃一名中 央大學學生江文國及青年張治平,憤怒民眾遂焚燒警局及警車,被稱為中壢事件(李筱峰,1999)。

10 關於民主轉型和民主鞏固的操作化定義,請參閱 Juan Linz 和 Alfred Stepan (1996:3-15)。

說是一種選舉帶動的民主化(Election-Driven Democratization),11尤其 2000 年的總統大選,

順利完成政黨輪替和政權移交,臺灣的民主化確實已經從「轉型」邁向「鞏固」之路(林佳龍,

1999:127,140;2000:4,47)。

貳、臺灣進入民主鞏固期

無庸置疑地,政黨輪替是新興民主國家達成民主鞏固目標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察指標

(Przeworski and Limongi, 1997; Gasiorowski and Power, 1998)。而談民主化轉型到民主鞏固,

不能不提美國政治學者 Samuel Phillips Huntington 所說民主鞏固必須建立在政黨輪替的必然性 與必要性,Huntington 提出「二次政黨輪替(Two-Turnover Test),12「民主鞏固政權民主和 平地轉移兩次為最基本之要件」,指執政黨在選舉中失去執政權,和平的政權轉移給反對黨,

第一次和平完成政黨輪替後,在接下來的選舉中,在野的前執政黨重新贏得選舉,執政的前在 野黨,政權平和的轉移給新取得政權的在野黨,完成第二次政黨輪替。而如同 Huntington 提出 的理論,臺灣民主政治史上短短八年完成兩次政黨輪替,2000 年第一次政黨輪替之後,由民 進黨籍的陳水扁擔任兩屆總統,2008 年臺灣歷經第二次政黨輪替,由國民黨籍馬英九在選舉 中勝出擔任兩任總統;到了 2016 年,又由民進黨籍蔡英文重新拿回執政權,至今臺灣歷經三 次政黨輪替,也讓臺灣站上、且踏穩民主鞏固期。

另以「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13的評比來看,臺灣自從 1996 年舉行總統直選以後,

其認為臺灣成功完成民主轉型,亦透過自由與公平的選舉,在多黨體系競爭下完成總統直選,

呈現多元政治型態,當年即正式將臺灣列為「選舉的民主」與「自由的民主國家」,且自此後 被歸列為「自由的民主」國家,甚至 2017 年臺灣公民的自由等級由 2/7 升級為 1/7(1 最自由,

7 最不自由)。

這個段落要談本研究的調查時間起,也就是第一次政黨輪替之後的民主鞏固期的概念,也 就是本研究調查時間 2001-2014 年傳統媒體遭遇的現實困境。

一、政黨輪替後之民主信任感

2000 年 3 月 18 日激烈總統大選落幕,也是中華民國第二次總統、副總統全民直選,渴求 政治改革呼聲的社會氛圍下,民主進步黨總統候選人陳水扁、副總統呂秀蓮當選,結束中國國

11 Larry Diamond 先將民主政治分成「選舉民主」(electoral democracy)與「自由主義式民主」(liberal democracy),

然後再按照「自由主義式民主」的三大要求與九大特徵,建構出一系列的民主指標。

12 請參閱:劉軍寧譯,Samuel P. Huntington 著,《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

13 臺灣自由度評比請參閱:https://goo.gl/Rl8LBV。2017/3/17 檢索。

民黨在臺灣 55 年的執政,也是中華民國政治史上第一次政黨輪替。

國內學者從民進黨政府的政經發展,與政局演變進行分析,陳水扁第一屆任期中,民進黨 政府經歷摸索與調整的總體施政,較政黨輪替前的國民黨政府大體為持平,掃除黑金更為落實,

以及政府組織改造初具成效,而給予正面評價(江大樹,2005)。而陳敦源(2002:177-182)

從理性選擇的新制度觀點指出,民進黨執政後的國家治理成本,不論行政立法關係、決策團隊 運作、政務與事務關係、執政黨內部運作等各面向,皆比國民黨舊政府時代更加升高。但經驗 證據顯示,政黨輪替之後,臺灣民眾對於民主實際運作的滿意程度、民主體制內主要機構的信 任程度,以及對於民主體制優越性的信念皆明顯下降(孫煒,2009:53)。也有研究者質言 2000 年政黨輪替後,由於大多數臺灣民眾曾長期擁有穩定政治秩序,與相對平順的政府體制 運作經驗,就在政治生態巨變之後,民眾習以為常的確定感與方向感頓時消失,取而代之的是 政出多門、政策擺盪與立法僵局;當前臺灣面臨民主治理危機,開始動搖臺灣新興民主體制的 正當性基礎(朱雲漢,2004:148)。

國外早有相關研究,對政治支持的觀察提升到政體層次來看,例如 Miller(1974:951-52)

和(Easton, 1975:449-451)就指出,民眾對行政當局政績的不滿,不但會使政治信任感滑落,

降低民眾對執政當局的政治支持;如果不滿持續且高度惡化,則民眾可能對現行政治制度的運 作方式產生質疑,也就是進一步動搖對政體與政治社會的信任,轉而引發統治正當性的危機。

但談到 2001 年當時全球景氣正發生急劇反轉。根據聯合國在 2001 年 10 月 10 日評估報告,

911 事件將使 2001 年的全球經濟成長率減少 1%;報告還指出發展中的國家裡,拉丁美洲與亞 洲國家受到的影響將最大(Robert Holloway, 2001;童振源,2003)。回顧臺灣 2001 年整年經 濟成長率-1.91%,為五十年來新低,2001 年十月失業率達到 5.33 的歷史新高。2001 年 7 月美 國時代雜誌亞洲版以封面故事報導「亞洲經濟災難」,報紙指臺灣經濟情勢為 1970 年代以來 最差;但報導也點出臺灣失業率正登上歷史高點,自殺率也陡升,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失

911 事件將使 2001 年的全球經濟成長率減少 1%;報告還指出發展中的國家裡,拉丁美洲與亞 洲國家受到的影響將最大(Robert Holloway, 2001;童振源,2003)。回顧臺灣 2001 年整年經 濟成長率-1.91%,為五十年來新低,2001 年十月失業率達到 5.33 的歷史新高。2001 年 7 月美 國時代雜誌亞洲版以封面故事報導「亞洲經濟災難」,報紙指臺灣經濟情勢為 1970 年代以來 最差;但報導也點出臺灣失業率正登上歷史高點,自殺率也陡升,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失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