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首次政黨輪替後臺灣民眾對報紙與電視媒體的信任變遷及原因探索~2001-2014年四波調查的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首次政黨輪替後臺灣民眾對報紙與電視媒體的信任變遷及原因探索~2001-2014年四波調查的分析"

Copied!
1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 碩士論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College of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首次政黨輪替後臺灣民眾對報紙與電視媒體的 信任變遷及原因探索~2001-2014 年四波調查的分析

Exploring Change in Public Trust of Newspaper and Television Media After

Taiwan’s First Post-Democratization Party Turnover:

An Analysis of Four Surveys Between 2001 and 2014

林秉儀 Ping-Yi Lin

指導教授:陳明通 博士 Advisor: Ming-Tong Chen, Ph.D.

中華民國 106 年 7 月

July 2017

(2)

口試委員會審定書

(3)

誌 謝

人,總不斷地追求自我實現,完成這份論文,又再晉級一成;感謝天、感謝 地,在每天繁瑣雜亂的日子裡,不停地打轉的光陰中,能好好梳理一份研究,重 新釐清一些觀念,辨析價值之存在,是極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近兩年的職場工作與校園學習,算是給自己庸碌的媒體生涯,有個轉換喘息 與思考空間;真摯感謝陳明通教授於學業上的指導,以及所有精神上的支持,並 給了論文「佳作」的評語,無數億個因焦躁緊張而快速新陳代謝的腦細胞,一切 都已值得;另外得感謝兩位論文口試審查委員,一位是是台大國發所教授周繼祥,

周教授一針見血點醒我疏漏部分,另一位是台大政治系教授張佑宗,張教授在研 究計畫口試與論文最後審查,指出我研究盲點提供寶貴意見,完整此份論文。

過去第一線記者與主播的媒體經驗,見證近十五年臺灣媒體環境變遷,入行 時間巧合地與我論文書寫脈絡的時間重疊,然後感同身受地解析臺灣媒體發展過 程;從翻找言論禁錮的歷史洪流,回憶親歷自由時代的多元奔放,在經緯萬端網 絡中,理出一條清晰脈絡,在精神糾結紛亂的思緒裡,凝靜堅定的內心;萬分感 謝我深愛的丈夫與我所愛的家人陪伴,心中亦惦記著朋友們時時不吝惜的砥礪,

完成碩士論文,實在心滿意足,一切盡是感謝。

2017 年 8 月 8 日 台北南港

(4)

摘 要

兩千年臺灣首次政黨輪替,為民主的實質發展立下里程碑,本論文據此為起 點;從 2001 到 2014 年,以這十四年為時間軸,重大事件為節點,鉅觀探討臺灣 民眾對報紙與電視媒體的信任變遷及原因探索。

本研究發現十四年來,臺灣傳統主流媒體-報紙與電視的信任變遷趨勢,皆呈 現信任比例不斷滑落,不信任比例持續攀升;何以臺灣歷經言論禁錮的年代,媒 體的自由化卻沒帶來深度民主化,這十四年間臺灣社會裡什麼樣受眾的社群結構,

不信任傳統媒體?背後隱藏哪種牢而不破的潛意識框架?筆者嘗試從臺灣閱聽眾 的人口結構和社會屬性以及政黨傾向,以實證研究辨析這些變數,是否是影響媒 體信任的因素。

而本論文的重要發現是,尤其臺灣民眾的「政黨傾向」,深切影響信任報紙 及電視媒體與否的關鍵。研究結果與過去國內不少相關文獻一致,皆指向政黨傾 向泛藍認同者較相信傳統媒體;無庸置疑地,這與臺灣民主化前的政治歷史結構 有關,且特定政黨偏好者較信任媒體,甚至延續到臺灣解嚴後近三十年,乃至政 黨輪替後已進入民主成熟期,堪稱一特殊現象。但泛綠認同者就一定不信任媒體 嗎?本研究發現泛綠認同者,對於信任報紙或電視媒體與否是具有差異性的,得 推估當時執政當局是否是自己支持對象才能加以判斷。

關鍵詞:政黨輪替、政黨傾向、媒體信任、傳統主流媒體、報紙與電視媒體

(5)

ABSTRACT

The very first political party alternation in 2000 marked the milestone of the democratic development in Taiwan. Hence, based on which,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hift of public trust towards newspaper and TV media and identifies its underlying reasons from 2001 to 2014, supporting the timeline with major events.

The study discovered a descending trend in public trust both in traditional mainstream media, newspaper and television, and public distrust continued to increase.

It brings us the question- how Taiwan, a country that has long been deprived of the freedom of speech, does not bring forth comprehensive democratisation when its media had been extensively liberalised? What type of community structure the audience form during the past 14 years, to distrust traditional media? Is there any ideological frame hidden in this phenomenon? The author of the paper attempted to analyse the variables of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the audience and preference in the political party through empirical research to determine factors influencing media trust.

The finding of this paper is that the "political party preference" of Taiwanese residents is the critical reason influencing trust toward newspapers and television media.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consistent with many of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in the past, which unanimously agreed that pan-KMT (pan-blue parties) tend to trust traditional media; unquestionably, the results are related to the 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structure before Taiwanese demoncratization. Supporters of specific political parties are more inclined to trust media, and this tendency has continued to exist 30 years after the lift of martial law in Taiwan until the country's reach to democratic maturity after the party alternation, making this phenomenon unique to Taiwanese political ecology. However, can one say pan-DPP (pan-green parties) will certainly not trust the media?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trust from pan-green supporters toward newspapers and television media are not consistent, and is depending on whether the ruling party has the same political preference (pan-DPP).

Keywords: political party alternation, party preference, media trust, traditional mainstream media, newspaper and television media

(6)

目 錄

口試委員會審定書 ... I 誌謝 ... II 中文摘要 ... III 英文摘要 ... IV

第一章 緒 論 ...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問題意識 ... 1

壹、研究緣起 ... 1

貳、問題意識 ...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主要研究問題 ... 4

壹、研究目的 ... 4

貳、主要研究問題 ... 5

第三節 研究設計 ... 5

壹、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 ... 5

貳、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 ... 6

參、概念界定、操作性定義與測量 ... 7

肆、研究對象與資料來源 ... 9

伍、分析工具 ... 9

陸、論文結構與章節安排說明 ...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1

第一節 相關概念檢討 ... 11

壹、臺灣民主化前期 ... 11

貳、臺灣進入民主鞏固期 ... 13

參、媒體信任 ... 20

第二節 相關理論和國內外研究檢討 ... 21

壹、臺灣民主轉型後政治發展 ... 21

貳、民主化與媒體開放 ... 23

參、民眾對媒體信任感的解釋理論 ... 28

第三章 臺灣民眾對報紙的信任變遷 ... 33

第一節 臺灣民眾對報紙的信任情形 ... 33

第二節 臺灣民眾信任報紙的個體層次解釋 ... 38

壹、個體解釋變項的建構 ... 38

貳、模型設定與相對影響力分析 ... 41

第四章 臺灣民眾對電視媒體的信任變遷 ... 60

第一節 臺灣民眾對電視媒體的信任情形 ... 60

第二節 臺灣民眾信任電視媒體的個體層次解釋 ... 66

(7)

壹、個體解釋變項的建構 ... 66

貳、模型設定與相對影響力分析 ... 69

第五章 結 論 ... 89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 ... 89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 96

參考文獻 ... 98

壹、中文 ... 98

貳、英文 ... 109

(8)

表目錄

表 1-1 歷次調查執行日期與樣本數 ... 9 表 2-1 東亞十三個國家對民主治理評價 ... 15 表 3-1 臺灣民眾對報紙的信任情形 ... 33 表 3-2 臺灣民眾信任報紙「二元勝算模型」分析(第一波調查) .... 44 表 3-3 臺灣民眾信任報紙「二元勝算模型」分析(第二波調查) .... 48 表 3-4 臺灣民眾信任報紙「二元勝算模型」分析(第三波調查) .... 50 表 3-5 臺灣民眾信任報紙「二元勝算模型」分析(第四波調查) .... 54 表 3-6 臺灣民眾信任報紙「二元勝算模型」分析(四波調查合併) 59 表 4-1 臺灣民眾對電視媒體的信任情形 ... 60 表 4-2 臺灣民眾信任電視媒體「二元勝算模型」分析(第一波調查)

... 71 表 4-3 臺灣民眾信任電視媒體「二元勝算模型」分析(第二波調查)

... 74 表 4-4 臺灣民眾信任電視媒體「二元勝算模型」分析(第三波調查)

... 77 表 4-5 臺灣民眾信任電視媒體「二元勝算模型」分析(第四波調查)

... 83 表 4-6 臺灣民眾信任電視媒體「二元勝算模型」分析(四波調查合併)

... 88

表 5-1 臺灣民眾對報紙與電視媒體信任變遷之變項比較 ... 95

(9)

圖目錄

圖 1-1 本論文研究架構 ... 6

圖 2-1 東亞十三個國家對民主治理評價 ... 17

圖 2-2 東亞十三個國家對脫離專制主義評價 ... 17

圖 2-3 東亞十三個國家對政府官員的普遍信任評價 ... 17

圖 2-4 2000-2015 年五大媒體接觸率(%) ... 30

圖 3-1 臺灣民眾對報紙的信任變遷 ... 34

圖 4-1 臺灣民眾對電視媒體的信任變遷 ... 61

(10)

第一章 緒 論

身為新聞工作者進入電視圈邁入第十五年,最初抱著知識份子關注公共事務的使命與想像 踏入新聞圈,爾後媒體產業結構轉變、職場中新聞專業遭收視率挾持宰制,媒體記者面臨勞動 條件惡化,以及社會輿論評價衰退的事實,懊惱苦思找不到解方,憑藉職場經驗值重回校園,

有幸取得這份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東亞民主研究中心」,「亞洲民主動態調查臺灣地區調查 研究計畫」進行的 2001-2014 年的四波調查(參見表 1-1)投入研究,恰能發揮所長、著實戰 戰兢兢。

筆者作為資深記者和主播的新聞工作實務歷練,盼從中剖析臺灣不同群體變項的閱聽眾對 媒體信任的變遷脈絡及因素,藉實證方法釐清臺灣媒體「被信任」與「不被信任」的關鍵時期 變化。跨越十四個年頭,寶貴的調查數據與筆者投入媒體圈時期,幾近乎重疊,勉勵自我以堅 實證據清晰論述,見證臺灣首次政黨輪替後,報紙與電視媒體的信任變遷及探索原因。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問題意識

壹、研究緣起

筆者開始著手這項研究時,傳出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為了反制「網路假新聞」,將協調網 路業者與第三方合作,建立「真實查核機制」。但如今的臺灣一觸碰「審查」議題,不免落入 威權時期箝制言論的復辟陰影;身為資深電視記者和主播雙重角色,更加關切這項查核機制有 無涉及言論自由範疇?如何定義假新聞?僅網路上存在假新聞嗎?誰來判斷是否為假新聞、而 又能精確不錯誤屏蔽傷害到資訊流通之自由?但其實國際間,如美國中央情報局已正式在國會 提交一份,關於美國大選期間關於「假新聞」(Fake News)問題的國會報告外;1今年(2017)

2 月,包括 Google、Facebook 在內幾家重要網路平台業者,也主動與超過四十家國際媒體合作,

力促在法國大選期間,以技術與機制合作的方式,防堵假新聞可能造成對民主選舉與新聞專業 的危害。2看出西方民主國家至今,仍舊不斷面臨異化的新聞自由、衍生新的嚴苛挑戰,就是 公共訊息這麼多,傳播的管道愈加多元複雜且即時迅速,究竟訊息包括新聞本身,無論在編採 製程、露出、乃至於查證可能與否,都關係媒體是否「被信任」。

毫無疑問,臺灣從 1998 年元月解除報禁及黨禁開放、九〇年代廣播、電視先後解禁以及

1 請參閱 BBC 中文網:https://goo.gl/jgHqzS。2017/3/6 檢索。

2 請參閱蘋果日報網站:https://goo.gl/fNW6PI。2017/3/6 檢索。

(11)

廢除出版法後,迎來媒體產業的自由競爭與喧嘩奔放。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

3公布 2017 年世界自由報告(Freedom in the World 2017),臺灣自由程度十年來首次躍升至「最 自由」, 總得分更超越美國,在亞太地區僅次於日本、名列第 2;而在政治權利(Political Rights)

及公民自由(Civil Liberties)指標中,臺灣皆贏得「最自由」評價,其中臺灣公民自由程度從 去年的 2、提升為 1(1 為最自由、7 為最不自由),評比直指原因是臺灣媒體的獨立性及學術 自由,包括去年(2016)媒體對選舉的報導。另外長期關注媒體工作者自由人權的「無國界記 者組織(法語:Reporters Sans Frontières,縮寫:RSF,英語: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4公 布 2016 年新聞自由指數(2016 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排名,臺灣在 180 個國家與地區中,

名列全球第 51 名、為全亞洲之冠;臺灣的新聞自由度,贏過鄰近排名第 69 的香港,贏過排名 第 70 的南韓,以及排名第 72 的日本,也遙遙領先排名第 154 名的新加坡,而在全球新聞自由 程度敬陪末座的中國排名第 176,即倒數第 5。

上述國際組織評比在在顯示,目前臺灣社會的言論與新聞自由被充分彰顯保障,但廣大閱 聽眾呼吸的自由國度,卻缺少讓人感受文明社會傳達的進步與成熟。學者羅世宏就提到,臺灣 媒體各自染色、黨同伐異的慣性、查證不實的新聞報導,媒體老闆經營牟利的一窩蜂,以及不 顧新聞倫理、為政治和商業目的,而大賣新聞版面和時段的置入性行銷,民眾心知肚明,新聞 媒體的信用早已瀕臨破產(羅世宏,2008:219)。就連外媒,美國雜誌《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2014 年 2 月刊載一位曾在臺灣工作的記者 Chris Fuchs 的文章,內容嚴辭抨擊臺灣 媒體「疲勞轟炸式、腦殘的新聞報導(bombarded by brain-dead news)」「臺灣媒體咄咄逼人 且毫無保留、同時具備腥羶色(Taiwanese media have come to be known for in-your-face, no-holds-barred reporting that manages to be simultaneously sensationalist)」;5外國媒體工作者 眼中看到部分假自由之名的臺灣媒體,帶給這個自由島上真實而窘迫的困境。換言之,臺灣在 國際間舉世聞名新聞自由的標竿,卻不代表媒體發展的正向民主化,這份研究將由閱聽眾出發,

對媒體觀感的角度理出頭緒。

3 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總部設在美國華府,長期關注全球自由民主狀況,2017 年世界自 由報告請參閱:https://goo.gl/m0TaQ8。2017/3/6 檢索。臺灣自由評比請參閱:https://goo.gl/Rl8LBV。2017/3/6 檢索。

4 無國界記者組織(法語:Reporters Sans Frontières, RSF,英語: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是一個獨立的非政府組 織,1985 年由法國南部城市蒙彼里耶的四名記者創辦,總部設在巴黎的非營利組織。2016 年新聞自由指數請 參閱:https://rsf.org/en。2017/3/6 檢索。臺灣新聞自由評比請參閱:https://rsf.org/en/taiwan。2017/3/6 檢索。

5 請參閱美國《外交政策》雜誌:https://goo.gl/ftUfZB。2017/3/6 檢索。

(12)

貳、問題意識

研究民主政治的學者會視一個社會中的媒體是否自由、多元為民主化指標;但實際上當前 民主政治的運作,也常因為新聞媒體未能固守專業倫理價值,更甚者有不恰當介入,對政治的 健全運作造成不良影響。學者羅世宏對臺灣民主體制運作之下的媒體產業就有深刻描述,他說

「臺灣政商合謀下的主流媒體帶有非(/反)民主本質與傾向」;臺灣媒體亂象一方面是反映、

也塑造且惡化了這個民主亂象(羅世宏,2008:220)。

換句話說,媒體自由化卻沒帶來深度民主化,臺灣媒體產業被戲稱,全天候新聞台數量之 多密度之冠,加上報紙在報禁解除至今,多元性反而降低,報導內容同質化、議題零碎化、有 些新聞議題乏善可陳,加上收視率導向的煽色腥題材,導致新聞表現變成新聞公害,逐漸折損 媒體可信度及受眾對媒體的觀感。《天下雜誌》(熊毅晰,2016)62016 年進行臺灣社會信任 度調查,7「法官」是民眾最不信任對象,臺灣民眾第二不信任的則是「記者」,民眾對記者 只有 34.9%的信任度支持,不信任度高達 58.3%。學者林照真(2006:172-173)具體指出民眾 不信任媒體的主要原因,是新聞加深商業娛樂化,且與公共利益無關,以及內容缺客觀中立。

那試問臺灣的新聞從業人員,如何看待自身所處、臺灣新聞媒體可信度呢?台灣媒體觀察 教育基金會(2015)針對臺灣電視記者與報紙記者,對於臺灣報紙、電視、新聞網站和新聞雜 誌的可信度評價;結果記者對臺灣整體傳媒可信度平均 6.22 分(滿分 10 分);而從媒體類型 來看,記者對報紙可信度評分最高、為 7.41 分;新聞雜誌居次、為 7.26 分;電視第三、為 5.91 分;新聞網站最低、為 5.09 分;說明記者對傳統媒體的報紙仍有相當信賴感(台灣媒體觀察 教育基金,2015:24-25)。臺灣媒體工作者替自己打分數、公信力偏向略為滿意,但此項調 查顯然與社會評價的認知有明顯落差。

回到本研究問題核心,2000 年時臺灣完成史上第二次民選總統,首次政黨輪替為民主實 質意義劃下里程碑之後;接下來的十多年,臺灣政經情勢進入紛亂動盪時代,衝突和諧、崩解 又再生,無非是專業新聞滋養出自由的社會力,得以讓民主果實蓬勃發展;爾後新傳播科技又 重新建構了新聞生態,數位科技的裝置演繹成形式百百種的公共訊息載具,傳遞來自四面八方 的聲量,不時將公民社會集體拉進新的場域反思,促進社會對話。而縱使資訊再多元複雜,新 聞報導的公信力是從媒體的表現,及報導品質的評價積累而來,在一波波新媒體趨勢研究前,

筆者要深入探索現今傳統主流媒體角色。

6 請參閱《天下雜誌》網站:https://goo.gl/mgZc3H。2017/3/10 檢索。

7 請參閱《天下雜誌》網站:https://goo.gl/dhGaxZ。2017/3/6 檢索。

(13)

本論文所要探討的主題為傳統媒體-報紙與電視的「信任變遷」及其「原因探索」兩者如 何相互拉扯、發生關聯?若是這十四年間,臺灣民眾和先前多數政媒研究的結論一致,臺灣社 會裡什麼樣受眾的社群結構,不信任傳統媒體?背後隱藏哪些牢而不破的潛意識框架?透過本 研究追蹤、歸納臺灣民眾對報紙與電視信任變遷的關聯性及類型化,研究成果盼能召喚古典新 聞學裡,記者實踐公共知識份子的最初理想,喚醒文明世界裡永遠正義形象的第四權,或許從 這份研究裡能,找出重新建構自由世界裡,媒體產業公信力的機制。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主要研究問題

壹、研究目的

媒體公信力來自與閱聽眾進行長期對話、互動累積而成,若是傳播的結果不符合受眾期待,

意味媒體的信任及信賴度瓦解,但在增強批判力道之前,應試著理解,究竟傳播學在與大眾媒 體的互動當中發生了什麼事。

過去國內針對媒體可信度變遷長期的觀察,包括張苙雲針對臺灣民眾自 1984 年到 1993 年,對大眾媒體(含電視、報紙、廣播)有愈來愈不信任的傾向,教育程度越高和年紀越輕越 不相信報紙和電視,外省籍和戰後出生者(1951-1965 年)分別比閩南籍和 1935 年以前出生 者要相信報紙多些,女性比男性更不相信報紙新聞,卻與外省籍者和原住民一樣,比較相信電 視報導是中立的(張苙雲,1997:310-311)。

羅文輝(2004)針對 1992 及 2002 年報紙與電視新聞可信度研究中,無論在 1992 或 2002 年電視新聞的可信度都比報紙高;比較 1992 及 2002 年報紙和電視新聞的可信度方面,2002 年時,無論報紙或電視新聞的可信度,都比 1992 年低(羅文輝,2004)。

蕭怡靖(2006:45-59)從臺灣閱報民眾角度切入,分析 1992 年到 2004 年,臺灣閱報民眾 的人口結構及政治態度之變化,發現臺灣民眾閱報比例呈現下滑趨勢,且各報讀者間存在人口 結構上的差異,也呈現「高齡化」及「教育程度提昇」現象,此外從民眾認知的角度,也顯示 各家報紙的報導內容存在「政治偏差」。

以上文獻皆研究臺灣民主化轉型的前中期,民眾對傳統媒體信任或不信任的變化;本研究 接手民主化轉型後較為晚期的調查,也就是從臺灣首次政黨輪替後、第二次政黨輪替,直到社 會運動風起雲湧的 2014 年,包括太陽花運動興起結束,一共跨越十四年;正當臺灣社會進入 重要轉變期,民眾分別對於報紙和電視傳統媒介的觀感長期變化、分四波調查時間點,且進一 步剖析受眾的人口結構、族群、社會階層與政黨偏好隱藏的影響。這項實證研究除了解答主流

(14)

媒體信任感的變化外;對臺灣邁入民主鞏固期,在政經發展和不同價值理念交叉激盪下,寬廣 地從歷史脈絡透析臺灣民眾內在心理。

貳、主要研究問題

從傳統媒體的「信任變遷」及其「原因探索」這兩個概念出發,筆者嘗試從臺灣閱聽眾的 人口結構和社會屬性以及政黨傾向,試圖瞭解是否一個人的個人客觀條件,如性別、年齡、教 育程度、家庭每月平均收入,社會屬性如族群、社會階層,或意識型態如政黨偏好,會否影響 到對媒體的信任程度。

研究問題一:2001 年、2006 年、2010 年及 2014 年四個調查時間點,臺灣民眾對於報紙與 電視媒體的信任程度,以及信任程度變化的趨勢。

研究問題二:本研究時間軸,起於首次政黨輪替後第一年,臺灣民眾對報紙和電視媒體兩 種媒介在這十四年來,四個調查時間點當中,威權遺緒是否對民主化後的媒體信任造成影響,

這樣的影響是否趨向一致。

研究問題三:分別就 2001 年、2006 年、2010 年、2014 年,從人口學變數(性別、年齡、

教育程度、家庭每月平均收入等四個變數),與加入社會學變數(族群、社會階層)、政治學 變數(政黨偏好),說明七個變項分別與是否信任報紙及電視媒體有無關聯性,若有關聯,影 響為何。

第三節 研究設計

壹、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是採用次級資料分析法(Secondary Data Analysis)並運用「二元勝算對數模 型」(Binary Logit Model),進行系統性的統計來比較分析。

次級資料分析法因為取自大樣本、有較佳之代表性與推廣性,因而適用於政策研究的領域

(Nachmias & Nachmias, 1987),另外次級資料分析容許其他研究者,以此資料庫做重複驗證,

有利於持續追蹤調查;本研究並進一步依理論的預期建構模型,以媒體信任「報紙」、「電視」

為依變項,以人口學變數「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社會學變數「族 群」、「社會階層」, 政治學變數「政黨傾向」作獨立變項,使用二元勝算對數分析進行假 設驗證。

(15)

貳、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

一、研究架構

本論文的研究架構,主要由獨立變項及依變項兩組變項所組成(參見圖 1-1)。依變項為 臺灣民眾對媒體的信任感,由(一)報紙、(二)電視等兩組變數所構成。獨立變項則由(一)

人口學變數、(二)社會學變數、(三)政治學變數等三類變數所組成,用以考驗其對依變項 臺灣民眾的媒體信任感的影響。其中人口學變數包括: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家庭每月平均 收入等四個變數,社會學變數則為受訪者的族群屬性與自我認定的社會階層,政治學變數則為 受訪者的政黨偏好。

二、研究假設

基於前述的研究架構,本論文主要的研究假設如下:

(一)受訪民眾的人口統計學變數(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與家庭收入)與媒體信任有顯著 的關聯。具體而言,男性、年紀愈大者、教育程度愈高者、家庭收入愈多者愈傾向於相信媒體;

反之,女性、年紀愈小者、教育程度愈低者、家庭收入愈少者愈傾向於不相信媒體。

(二) 受訪民眾的社會學變數(族群與社會階層)與媒體信任有顯著的關聯。具體而言,

本省(包括閩南籍、客家籍)、社會階層愈高者愈傾向於相信媒體;反之,外省、社會階層愈 低者愈傾向於不相信媒體。

(三) 受訪民眾的政治學變數(政黨偏好)與媒體信任有顯著的關聯。具體而言,政黨偏 好泛藍者愈傾向於相信媒體;反之,政黨偏好泛綠者愈傾向於不相信媒體。

圖 1-1 本論文研究架構 獨立變項

一、人口學變數 性別

年齡 教育程度 家庭收入

二、社會學變數 族群

社會階層

三、政治學變數 政黨偏好

依變項 媒體信任 報紙 電視

(16)

參、概念界定、操作性定義與測量

一、獨立變項

根據上述的研究架構,本論文的獨立變項有人口學、社會學及政治學三組變數,茲再說明 如下:

(一)人口學變數

概念性定義:所謂「人口學變數」或「人口統計學變數」(Demographic Variables)簡單 來講指的是人口統計學所使用的變數。「人口統計學」主要是從人口特徵,例如數量、增長情 況、密度、分佈和人口動態統計等,進行研究的學科是一項總體觀察的統計,不過,這項總體 觀察仍然是奠定在個體資料的蒐集上。而本論文基本假設,有些「人口統計學變數」會影響到 人們對媒體的信任,或者說「人口統計學變數」與媒體信任存在顯著的差異;因此我們選擇了 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及家庭每月平均收入等四個「人口統計學」上常見的變數來加以考驗。

操作性定義:本論文透過下列四個題目作為人口學變數,詢問受訪者。

1-1.受訪者性別

□0.女性 □1.男性

1-2.請問您出生於民國(前/後)那一年 ?(訪員換算後登錄下列年齡層)

□1.20~29 歲 □2.30~39 歲 □3.40~49 歲 □4.50~59 歲 □5.60~70 歲 □6.71 歲及 以上 □8.無法選擇 □9.不回答

1-3.請問您的教育程度?

□1.不識字 □2.識字但未入學 □3.小學 □4.國中(初中初職) □5.士校警校 □6.高中 高 職 □ 7.師 範 學 校 □ 8.專 科 □ 9.軍 警 專 校 □ 10.軍 警 官 校 □ 11.大 學 □ 12.研 究 所

□13.其他【請註明】□98.無法選擇 □99.不回答 1-4.請問您家庭每月平均收入屬於哪一個等級?

□1.35,000 元以下 □2.35,001~65,000 元 □3.65,001~90,000 元

□4.90,001~120,000 元 □5.120,001 元以上 □8.無法選擇 □9.不回答

(二)社會學變數

概念性定義:所謂「社會學變數」簡單來講指的是社會學研究所使用的變數。社會學是一 門研究社會現象的學科,一套關於人類社會結構及活動的知識體系,在研究題材上相當廣泛,

傳統研究對象包括了社會階層、社會階級、社會流動、宗教、族群、脫序或反社會行為等等。

本論文基本假設,有些「社會學變數」會影響到人們對媒體的信任,或者說「社會學變數」與 媒體信任存在顯著的差異,因此我們選擇了族群與社會階層等兩個社會學上常見的變數來加以 考驗。

操作性定義:本論文透過下列兩個題目作為社會學變數,詢問受訪者。

(17)

2-1.您的父親是本省客家人、本省閩南人、大陸各省市人,還是原住民?

□1.本省客家人 □2.本省閩南人 □3.大陸各省市人 □4.原住民

□5.其他(請說明: ) □8.無法選擇 □9.不回答

2-2.請問您覺得目前您家庭的社會地位是屬於社會的哪一層?

□1.上層 □2.中上層 □3.中層 □4.中下層 □5.底層 □8.無法選擇 □9.不回答

(三)政治學變數

概念性定義:所謂「政治學變數」簡單來講指的是政治學研究所使用的變數。政治的本質 是權力運作,因此政治學是分析和規範權力運作的學問,比較常見的研究題材有政府治理、國 會、選舉、政黨等等。本論文基本假設,有些「政治學變數」會影響到人們對媒體的信任,或 者說「政治學變數」與媒體信任存在顯著的差異,因此我們選擇了政黨偏好,此一政治學上常 見的變數來加以考驗。

操作性定義:本論文透過底下的題目作為政治學變數,詢問受訪者。

3-1.請問您覺得自己最接近哪一個政黨?

□1.國民黨 □2.民進黨 □3.新黨 □4.親民黨 □5.建國黨(台聯) □6.其他政黨(請註 明: ) □7.不接近任何政黨 □8.無法選擇 □9.不回答

二、依變項

根據前述的研究架構,本論文的依變項為臺灣民眾對媒體的信任,主要的測量對象為報紙 與電視,茲再說明如下:

概念性定義:所謂「媒體」依照林薰香(2010)媒體(media)的拉丁字元 medius 及 medium,

原意:中間,中介者,媒介等,媒體即凡可居中媒介及/或媒介者,但媒體並不等於傳播

(communication)或大眾傳播(mass Communication),因為有了媒體不一定就能傳遞,仍須 有傳播管道,依媒體特質、功能與發展分成(一)基礎媒體(grundmedium,fundamental medium):

如語言(口說及文字語言),數字,符號(sign)、符碼(code)等。(二)傳統媒體:於電 話發明之前的媒體,如錢,書,新聞/報紙,電報等。(三)新媒體:十九世紀末電話發明後,

電腦發明之前的媒體,如電話、電影、電視、新型交通工具。(四)數位媒體:又稱第四媒體,

指 1959 年第二代電腦發明之後的媒體,如個人電腦,行動電話,網路等(林薰香,2010:134)。

所以本研究定義的媒體,是相較於現代衍生新傳播科技,如網路媒體外,舊式的傳統媒體,而 本研究的傳統媒體泛指報紙和電視。

本論文基本假設是,人們對媒體的信任程度會受到前述等獨立變項的影響,具體而言性別、

年齡、教育程度、家庭每月平均收入、族群、社會階層及政黨偏好,會影響人們對媒體的信任,

但限於所取材的資料,我們僅選擇了報紙與電視,這兩個比較常見的媒體變數來加以考驗。

(18)

操作性定義:本研究透過下列兩個題目詢問受訪者,來探討臺灣民眾對媒體的信任。

4-1.請問您對 報紙的信任程度怎麼樣?

□1.非常信任 □2.相當信任 □3.不太信任 □3.非常不信任 □8.無法選擇 □9.不回答 4-2.請問您對 電視的信任程度怎麼樣?

□1.非常信任 □2.相當信任 □3.不太信任 □3.非常不信任 □8.無法選擇 □9.不回答

肆、研究對象與資料來源

本論文主要的研究對象是臺灣地區 20 歲成年民眾,資料來源取自臺灣大學「東亞民主研 究中心」,「亞洲民主動態調查臺灣地區調查研究計畫」所進行的四波調查,分別完成於 2001、

2006、2010、2014 年(參見表 1-1)。筆者在此要特別感謝「東亞民主研究中心」慷慨提供此 一難得的調查資料,使本論文的論證有所憑藉。

表 1-1 歷次調查執行日期與樣本數

波 別 調查日期 N 95 %信心水準下的抽

樣誤差 第一波 2001.06~2001.07 1415 ±2.61%

第二波 2006.01~2006.02 1587 ±2.46%

第三波 2010.01~2010.02 1595 ±2.45%

第四波 2014.06~2014.11 1657 ±2.41%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自「東亞民主研究中心」所提供的民調資料

伍、分析工具

本論文的分析工具主要借重「社會科學統計套裝軟體」(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

,SPSS),在分析方法上,首先進行簡單的統計分析,描述臺灣民眾對報紙及電視媒體的信 任程度分配。其次,運用「二元勝算對數迴歸分析」(Binary Logit Regression Analysis)建立 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家庭每月平均收入、族群、社會階層及政黨偏好等獨立變數,對報紙 及電視媒體信任程度的解釋模型,以瞭解這些獨立變數對依變數的解釋能力。

(19)

陸、論文結構與章節安排說明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問題意識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主要研究問題 第三節 研究設計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相關概念檢討

第二節 相關理論和國內外研究探討 第三章 臺灣民眾對報紙的信任變遷

第一節 臺灣民眾對報紙的信任情形

第二節 臺灣民眾信任報紙的個體層次解釋 第四章 臺灣民眾對電視媒體的信任變遷

第一節 臺灣民眾對電視媒體的信任情形

第二節 臺灣民眾信任電視媒體的個體層次解釋 第五章 結 論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相關概念檢討

在針對首次政黨輪替後,臺灣民眾對報紙和電視媒體的信任變遷進行探討前,筆者擬先從 臺灣的民主化轉型歷程、首次政黨輪替之後政治社會氛圍,再來定義媒體信任的角度切入;探 究臺灣民主化前後,媒體如何隨臺灣政治社會逐步解禁而大鳴大放、政黨輪替後又如何隨社會 對自由文明相關理念的認同,更能邁開步伐往前進,從而觀察並解析媒體所呈現的發展生態;

而伴隨臺灣民主化的過程中「第四權」8彰顯的同時,我國民眾從 2001 年到 2014 年間四個階 段,對報紙與電視媒體信任感變遷及其原因探索。

壹、臺灣民主化前期

民主化研究大抵分為兩個主軸:結構論(Structural Approach)與過程論(Process Approach)

(吳乃德,1989;Karl, 1990);結構論者著重產生民主體制的背景因素、或結構因素(一般 稱為前提條件或社會要件),這類理論為 50 和 60 年代民主化研究的主流;到了 70 年代,特 別是 80 年代之後,過程論取代先前結構論,成為政治學界研究民主轉型的主流,過程論焦點 置於較短程的政治過程,而決定民主轉型是否成功,主要因素是不同集團政治菁英之間的策略 性互動或協商等。至於過去研究臺灣民主轉型,主要採用觀點是「政治過程論」強調民主化發 生的過程與機制(吳乃德,2000:62-65)。

接下來筆者要談臺灣民主化如何轉型?何時轉型?我們先要反思臺灣的民主化進程。政治 學者陳明通(1995)將臺灣政治變遷階段的民主轉型期時間,界定在解除戒嚴、強人過世到目 前為止,這一時期臺灣政治的特徵是政治自由化和民主化;而威權走向民主關鍵,陳明通先給 了這樣的結論:「臺灣所以從威權統治走向民主化,只是諸多條件下的偶合(conjuncture),

而不是一項歷史的必然;因為即使蔣氏父子的過世,使國民黨無法繼續有效地維持既有的威權 統治,臺灣仍有『太多的可能不往民主的道路發展』」;陳明通認為要追溯到 1977 年的中壢 事件,國民黨在地方選舉上發生前所未有的失敗,而反對運動人士當選席次比率卻開始走高,

8 第四權理論源自於「The fourth Estate Theory」依其原文及美國聯邦最高法院 Stewart 大法官在引用一詞時,將 之譯為「第四階級理論」,以早期組成國會的三種階級---宗教、貴族及平民的稱呼,用來形容新聞記者在社會 中的功能和地位。

(21)

同時引用 Thomas B. Gold(1986:3)定義「中壢事件」9為臺灣政治的一項分水嶺(culmination)

(轉引自陳明,1995:12,266-268)。這是從臺灣地方派系政治的角度,來看待臺灣民主化 轉型的契機。

至於學者王甫昌認為臺灣民主化轉型,從 1987 年政府宣布解嚴,接著解除報禁、黨禁等 政治自由化措施,接下來進行全面改選國會、開放臺灣省長及北高市長選舉等歷程,一直到臺 灣在 1996 年開放總統直選;此階段臺灣民主化轉型的形式上,按 Joseph Schumpeter(1947)

對民主制度概念:「民主的方法是一種獲致政治決定的制度安排,個人可經由競爭人民選票的 方式,獲取決定公共政策的權力」;也相當程度符合 Robert Dahl(1989)民主化多元政治的 七項標準:(一)民選的方式產生官員,(二)自由、公平的選舉,(三)普遍的選舉權,(四)

參與公職選舉的參政權,(五)言論自由權,(六)新聞自由權,(七)結社自由權(王甫昌,

2008:90-92)。

不過,學者王振寰將 1986 年民主進步黨成立,成為國民政府遷台以來的第一個真正反對 黨,同年蔣經國總統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訪問中,頒布將於次年(1987)解除遷台以來頒 布的戒嚴令,依O’Donnell and Schmitter(1986)主張,給予以及保護個人或社會團體的一些 權利,以免被國家(state)或其他黨派隨意而不合法之約制的過程,將反對勢力收編稱之為「自 由化」非「民主化」。王振寰認為除了 1986 年的轉型;另一次轉型是 1972 年後,蔣經國當上 行政院長後,國民黨政府開始吸收台籍人士,也就是所謂「吹台青政策」,將其視為「臺灣化」

而非「自由化」;倒是大部份臺灣政治轉型的文獻裡,皆把臺灣政治的轉型視為一個長期發展 的結果(王振寰,1989:72-74)。

林佳龍根據 Linz 與 Stepan(1996)說法來界定臺灣民主化轉型,10從 1988 年 1 月李登輝 繼承蔣經國擔任總統,到 1990 年 6 月國是會議的召開,這段是「自由化」時期;第二階段起 於 1990 年 7 月國是會議,終止於 1991 年 12 月國會全面改選的開始;第三階段起於國會全面 改選 1991 年 12 月,終止於總統直選的完成 1996 年 3 月,這段時間則是「民主化」時期;而 從 1996 年總統直選以後的階段則是「民主鞏固」時期;林佳龍同時指出,臺灣的民主化可以

9 1977 年 11 月 19 日臺灣實施地方自治二十七年來規模最大的五項公職人員地方選舉,當日設在中壢國小的投票 所,發生選舉舞弊的嫌疑情事,引起一萬多名民眾包圍桃園縣警察局中壢分局抗議,警察開槍不幸擊斃一名中 央大學學生江文國及青年張治平,憤怒民眾遂焚燒警局及警車,被稱為中壢事件(李筱峰,1999)。

10 關於民主轉型和民主鞏固的操作化定義,請參閱 Juan Linz 和 Alfred Stepan (1996:3-15)。

(22)

說是一種選舉帶動的民主化(Election-Driven Democratization),11尤其 2000 年的總統大選,

順利完成政黨輪替和政權移交,臺灣的民主化確實已經從「轉型」邁向「鞏固」之路(林佳龍,

1999:127,140;2000:4,47)。

貳、臺灣進入民主鞏固期

無庸置疑地,政黨輪替是新興民主國家達成民主鞏固目標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察指標

(Przeworski and Limongi, 1997; Gasiorowski and Power, 1998)。而談民主化轉型到民主鞏固,

不能不提美國政治學者 Samuel Phillips Huntington 所說民主鞏固必須建立在政黨輪替的必然性 與必要性,Huntington 提出「二次政黨輪替(Two-Turnover Test),12「民主鞏固政權民主和 平地轉移兩次為最基本之要件」,指執政黨在選舉中失去執政權,和平的政權轉移給反對黨,

第一次和平完成政黨輪替後,在接下來的選舉中,在野的前執政黨重新贏得選舉,執政的前在 野黨,政權平和的轉移給新取得政權的在野黨,完成第二次政黨輪替。而如同 Huntington 提出 的理論,臺灣民主政治史上短短八年完成兩次政黨輪替,2000 年第一次政黨輪替之後,由民 進黨籍的陳水扁擔任兩屆總統,2008 年臺灣歷經第二次政黨輪替,由國民黨籍馬英九在選舉 中勝出擔任兩任總統;到了 2016 年,又由民進黨籍蔡英文重新拿回執政權,至今臺灣歷經三 次政黨輪替,也讓臺灣站上、且踏穩民主鞏固期。

另以「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13的評比來看,臺灣自從 1996 年舉行總統直選以後,

其認為臺灣成功完成民主轉型,亦透過自由與公平的選舉,在多黨體系競爭下完成總統直選,

呈現多元政治型態,當年即正式將臺灣列為「選舉的民主」與「自由的民主國家」,且自此後 被歸列為「自由的民主」國家,甚至 2017 年臺灣公民的自由等級由 2/7 升級為 1/7(1 最自由,

7 最不自由)。

這個段落要談本研究的調查時間起,也就是第一次政黨輪替之後的民主鞏固期的概念,也 就是本研究調查時間 2001-2014 年傳統媒體遭遇的現實困境。

一、政黨輪替後之民主信任感

2000 年 3 月 18 日激烈總統大選落幕,也是中華民國第二次總統、副總統全民直選,渴求 政治改革呼聲的社會氛圍下,民主進步黨總統候選人陳水扁、副總統呂秀蓮當選,結束中國國

11 Larry Diamond 先將民主政治分成「選舉民主」(electoral democracy)與「自由主義式民主」(liberal democracy),

然後再按照「自由主義式民主」的三大要求與九大特徵,建構出一系列的民主指標。

12 請參閱:劉軍寧譯,Samuel P. Huntington 著,《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

13 臺灣自由度評比請參閱:https://goo.gl/Rl8LBV。2017/3/17 檢索。

(23)

民黨在臺灣 55 年的執政,也是中華民國政治史上第一次政黨輪替。

國內學者從民進黨政府的政經發展,與政局演變進行分析,陳水扁第一屆任期中,民進黨 政府經歷摸索與調整的總體施政,較政黨輪替前的國民黨政府大體為持平,掃除黑金更為落實,

以及政府組織改造初具成效,而給予正面評價(江大樹,2005)。而陳敦源(2002:177-182)

從理性選擇的新制度觀點指出,民進黨執政後的國家治理成本,不論行政立法關係、決策團隊 運作、政務與事務關係、執政黨內部運作等各面向,皆比國民黨舊政府時代更加升高。但經驗 證據顯示,政黨輪替之後,臺灣民眾對於民主實際運作的滿意程度、民主體制內主要機構的信 任程度,以及對於民主體制優越性的信念皆明顯下降(孫煒,2009:53)。也有研究者質言 2000 年政黨輪替後,由於大多數臺灣民眾曾長期擁有穩定政治秩序,與相對平順的政府體制 運作經驗,就在政治生態巨變之後,民眾習以為常的確定感與方向感頓時消失,取而代之的是 政出多門、政策擺盪與立法僵局;當前臺灣面臨民主治理危機,開始動搖臺灣新興民主體制的 正當性基礎(朱雲漢,2004:148)。

國外早有相關研究,對政治支持的觀察提升到政體層次來看,例如 Miller(1974:951-52)

和(Easton, 1975:449-451)就指出,民眾對行政當局政績的不滿,不但會使政治信任感滑落,

降低民眾對執政當局的政治支持;如果不滿持續且高度惡化,則民眾可能對現行政治制度的運 作方式產生質疑,也就是進一步動搖對政體與政治社會的信任,轉而引發統治正當性的危機。

但談到 2001 年當時全球景氣正發生急劇反轉。根據聯合國在 2001 年 10 月 10 日評估報告,

911 事件將使 2001 年的全球經濟成長率減少 1%;報告還指出發展中的國家裡,拉丁美洲與亞 洲國家受到的影響將最大(Robert Holloway, 2001;童振源,2003)。回顧臺灣 2001 年整年經 濟成長率-1.91%,為五十年來新低,2001 年十月失業率達到 5.33 的歷史新高。2001 年 7 月美 國時代雜誌亞洲版以封面故事報導「亞洲經濟災難」,報紙指臺灣經濟情勢為 1970 年代以來 最差;但報導也點出臺灣失業率正登上歷史高點,自殺率也陡升,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失 業率也都在上揚(聯合報,2001)。因此當時臺灣社會出現,有學者所稱民主正當性滑落現象,

但這並非臺灣所獨有。學者張佑宗與朱雲漢(2012)提到,許多對第三波民主化國家的研究顯 示,民主現實與承諾之間的脫節越來越大,同時普遍認為民選的政府及官員,大都是腐敗、無 能、反應遲鈍及不可信賴的(Bratton, Mattes and Gyimah-Boadi, 2005; Chu, Diamond, and Shin, 2001; Lagos Cruz-Coke, 2003)。這個概念從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東亞民主研究中心,所進行

(24)

之「亞洲民主動態四波調查」可得到相符合驗證。「亞洲民主動態第三波調查」14衡量受訪者 如何理解民主的內涵(參見表 2-1),臺灣民眾對於民主是否帶來良善治理的評價,僅給予 30.9%

的正向評價,在調查的十三個東亞國家中排名第七;倒是在社會平等,臺灣民眾給予較高 33.9%

的認同,在調查的十三個東亞國家排名第四;而如何理解民主的意涵,同樣比較鄰近南韓,南 韓民眾對於民主是否帶來良善治理,南韓人感受比起臺灣民眾高,有 38%正面評價;不過,對 於社會平等項目中,南韓人只給予 21.4%認同;再來比較菲律賓民眾問到民主是否帶來良善治 理的評價,給予比臺灣低的分數,僅 21.1%的正向評價,在社會平等項目,只有 28.8%的認同。

表 2-1 東亞十三個國家對民主治理評價

資料來源: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東亞民主研究中心

總的來說,2000 年政黨輪替以來,臺灣社會的確出現民主退潮局勢,亦是對於民主的優 越感不具有信心,其實對比東亞國家也呈現一致趨勢。而與經濟發展相較,尤其相較於中國的 高速發展,許多媒體輿論乃至政治菁英,更對於臺灣民主競爭力有疑慮;有民眾認為經濟發展 遠比民主重要,顯然這個民心擺動與當時民進黨執政的困難是連動的,也與臺灣的經濟處境有 一定對應效果,因為民主明顯在帶來財富與穩定上,其效能比威權政治差(徐永明,2004)。

以上是描述臺灣在首度政黨輪替後,當時政治社會體系遭遇的處境。

14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東亞民主研究中心.亞洲民主動態四波調查請參閱:https://goo.gl/Ds4BhY。2017/3/17 檢 索。第三波調查時間分別:日本 2011.11;南韓 2011.05;臺灣 2010.01~2010.02;菲律賓 2010.03;泰國 2010.08;

柬埔寨 2012.02~2012.03;印尼 2010.05;蒙古 2010.04~2010.05;中國大陸 2011.07~2011.10;香港 2012.09~2012.11;

新加坡 2010.04~2010.08;馬來西亞 2011.10~2011.11;越南 2010.09~2010.10 所做的調查。

(25)

二、批判性公民

上一段落我們提到政治信任(Political Trust)所強調的是,民眾面對、看待政治體系時,

是否具有信任的想法與感受,心理情感聯繫民眾與所屬的政治制度、機構;但近年來的政治文 化領域興起的「批判性公民(Critical Citizens)」思維,為政治信任帶來不同的政治意涵。學 者 Norris 最早在 Critical Citizens 書中,提到「批判性公民」想法;他指出若民眾的政治不信任 僅主要聚焦在「政治當局」(authority)層次,而未上升到「政體」(regime)層次,則如此 的特定不信任,表示民眾能在支持民主體制的基礎上,對政治當局政策產出,抱持更嚴格的檢 視標準與批判態度(Norris, 1999)。但西方國家自 1960 年代以來出現政治信任、民主滿意與 投票參與等態度、行為一致性衰退,學者開始思考是政治文化研究典範式微,抑或西方國家「民 主危機」到來(Fuchs and Klingemann, 1995; Kaase and Newton, 1995;轉引自黃信豪,2014)。

後來 Norris 在 Critical Citizens 書中發現,西方社會民眾雖然對民主運作現況表示不滿,但是卻 可明確表達,對民主體制的情感支持與偏好(Klingemann, 1999:56;轉引自黃信豪,2014)。

其實此概念延續我們上一段落談到,從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東亞民主研究中心所進行之

「亞洲民主動態四波調查」可得到相符合驗證;問到東亞各國對其國家實行民主的滿意度(參 見圖 2-1),日本、臺灣和南韓對民主品質的表現皆表達比較不滿,同時顯示公民對民主的期 望與民主制度的實際表現之間存在落差;15而且臺灣在第四波調查信任政府官員與否(參見圖 2-3),得到比例是所有東亞國家中最低;16但包括臺灣、東亞各國卻又拒絕民主政體以外的替 代形式(參見圖 2-2),例如極權領導、獨裁政權、軍事統治等等(除新加坡、香港外)。17「亞 洲民主動態四波調查」亦呼應 Geoffrey Evans and Stephen Whitefield(1995)所提,當人民認 同民主為理想的政府形式時,卻不見得對於民主政體的實際運作會感到滿意。顯示第三波民主 化國家皆面臨困境,意指越民主越不滿現狀,形成普遍的民主社會的心理狀態,但其實卻又拒 絕回復從前的威權專制。

15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東亞民主研究中心.亞洲民主動態四波調查請參閱:https://goo.gl/Ds4BhY。2017/3/17 檢 索。

16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東亞民主研究中心.亞洲民主動態四波調查請參閱:https://goo.gl/Ds4BhY。2017/3/17 檢 索。

17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東亞民主研究中心.亞洲民主動態四波調查請參閱:https://goo.gl/Ds4BhY。2017/3/17 檢 索。

(26)

資料來源: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東亞民主研究中心

圖 2-1 東亞十三個國家對民主治理評價

資料來源: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東亞民主研究中心

圖 2-2 東亞十三個國家對脫離專制主義評價

資料來源: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東亞民主研究中心

圖 2-3 東亞十三個國家對政府官員的普遍信任評價

(27)

因此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東亞民主研究中心所進行之「亞洲民主動態四波調查」,不僅 說明臺灣民眾一方面表現出對民主運作現況的批判與不滿,另一方面仍能表達對民主體制的支 持,東亞國家亦呈現一致趨勢,此一結果與 Norris 所稱「批判性公民」相符。意指民眾對政黨 政治、內閣政府與國會等代議民主機制抱持懷疑態度,但同時卻又對民主理念、價值與原則仍 存有情感支持(Norris, 2011:10)。

又如果從選舉結果分析「批判性公民」角色,由選舉結果將公民區分為贏家與輸家;選舉 贏家通常比較不會對民主產生質疑,但選舉輸家則對民主,抱持懷疑與批判的態度(Anderson et al., 2005; Nadeau and Blais, 1993:553;轉引自張佑宗,2011)。雖然選舉輸家會批評民主制 度,但卻會為了避免執政者任意操弄民主制度,挺身而出保護民主;選舉贏家則會成為順從的 屬民(submissive subjects),給予現任者無條件支持;學者張佑宗(2009)從臺灣 2004 年總 統選舉後,發現選舉輸家比較高的比率屬於民主批評者,也就是西方社會所稱的「批判性公民」

比民主支持者比率還要多;對於選舉贏家而言,同樣有比較多的人屬於民主批評者。黃信豪

(2014)以 2012 年總統選後的面訪調查,證實臺灣民眾的低度政治信任,有相當部分亦來自 近年來西方民主國家被注意到的「批判性公民」,即同時「擁有對民主的絕對支持」以及「不 滿於民主運作現況的態度特徵」,且他們對執政當局的不信任或可成為改善民主決策品質的動 力。比較值得注意的是,1990 年代以後的學者,不再視民主批判者是民主的威脅或危機的指 標,反而認為批判性公民對民主具有正面積極的作用,甚至指出民主批判者對民主的深化過程,

具有一種優化推動的力量(Dalton, 2004;轉引自張佑宗,2011)。

三、政治極化的社會

美國學者 John Zaller 在其經典著作 The Nature and Origins of Mass Opinion 書中提出民意的

「主流效應」(Mainstream Effect)與「極化效應」(Polarized Effect)理論,指出政治菁英的 論述對民意的影響與民眾政治意識的高低,有極高的關聯性;主流效應指涉當不同黨派的政治 菁英對於特定議題有共同立場時,不同黨派的民眾也會在該議題上達成共識;然而當不同黨派 的政治菁英對於某特定議題有相左意見時,民眾對該議題也會呈現出對立的意見,且該議題會 傾向支持跟他有相近意識形態的政治菁英的意見(Zaller, 1992:97-117;王宏忠,2012)。

而一般談的「政治極化」指的是行動者態度或議題立場存在明顯分歧,且差異性愈大,如 在政治生態光譜兩端,極化程度就愈高。臺灣過去不少文獻就從政治菁英角度切入,分析立法 委員在法案審查之記名表決上,同黨籍立委皆採相同立場之一致性態度(即政黨團結度指標),

有逐年提高趨勢,意味也逐漸強化黨內成員之間團結度,亦代表黨際之間的競爭程度相對升高

(28)

(盛杏湲,2008;黃秀端,2004)。這種極化的觀點如同 Niemi、Weisberg 與 Kimball(2011),

與其自身黨性具相當程度的關聯性,此極化觀點著重於檢視民眾的政治態度或行為,是否具有 明顯的「政黨歸類」(party sorting)。同樣的,Kimball 與 Gross 也從黨性及社會認同理論角 度指出,政黨極化所伴隨的是民眾心理上產生「我群對他群」(us-versus-them)的一種認知,

民眾會透過黨性形塑出其看待政治世界的方式。也就是說從「政黨歸類」的角度來檢視臺灣政 治極化的態勢,更具詮釋能力(Kimball and Gross, 2007;轉引自蕭怡靖,2014)。只要碰上臺 灣頻繁的選舉動員,政治人物操弄議題,並經過媒體渲染,選民被激情召喚後,導致藍綠陣營 立場與認知差異來越大,進而出現藍綠群眾態度分歧擴大的「政治極化」(political polarization)

現象。學者張茂桂、陳俐靜(2013)提出臺灣政治兩極化相關論點:(一)以「藍綠惡鬥」、

「 政黨對立」為政治兩極化的問題現象;(二)以國家認同、族群為主的「統獨對立」現象與

「撕裂」的說法 ;(三)以立法院癱瘓,議事成效不彰、民主治理惡化的現象;(四)以媒 體誇大渲染、推波助瀾、以及黨同伐異的現象;以及對國家或政黨領袖進行的不信任、策略性 的杯葛、羞辱等,所謂「逢 X 必反」的問題(轉引自張茂桂、陳俐靜,2013)。

但是當極化政治在美國 1990 年代廣泛被討論與認同時,Fiorina 及其同僚卻持不同意見,

他們雖不反對以「政黨歸類」作為政治極化的討論面向,但強調還是應該回歸到民眾在議題光 譜的立場分佈,是否呈現兩極化來討論;若民眾的議題立場與其黨性高度結合,也只是「政黨 歸類」的結果,未必意味民眾的議題立場朝光譜兩極移動;因此 Fiorina 等人認為這只是媒體 及政治菁英的操弄,再加上選舉時兩大政黨候選人刻意激化對立,迫使選民在有限的選擇下做 出投票抉擇所致(Fiorina and Abrams, 2011; Fiorina and Levendusky, 2007; Fiorina, Abrams and Pope, 2006, 2008;轉引自蕭怡靖,2014)。

至於學者極化效應能否完全適用於臺灣民眾的立場上呢?而學者王宏忠(2012)以實證資 料檢測發現臺灣政治菁英的議題,對民眾在某些議題確實具影響力,比如說臺灣獨立/兩岸統 一議題上,民眾認知國、民兩黨在此議題上,分別主張兩岸統一以及臺灣獨立,而兩黨支持者 亦與所屬的政黨之政治菁英,站在同一位置,此結果符合 Zaller 提出的極化效應;但政治意識 越高的國民黨以及民進黨認同者,並不因此更偏向於支持兩岸統一以及臺灣獨立;且王宏忠還 發現臺灣民眾在特定議題立場上,也並不一定會跟隨其所依附之政黨菁英之意見。學者蕭怡靖

(2014)檢視哪些因素會讓民眾對國、民兩黨在統獨立場的認知差異擴大,發現黨性因素在泛 綠認同者上的影響力,比泛藍認同者來的明顯,意味在統獨議題的操弄與動員,泛綠認同的認 知更容易受到激化;這種兩岸統獨議題極化態勢,自 2000 年首次政黨輪替後開始升高,在民 進黨執政期間以 2004 年、2008 年認知差距相對最大,但在 2008 年二次政黨輪替後,有減緩

(29)

趨勢。再拉長時間軸,張茂桂與陳俐靜,以臺灣總統選舉紛爭和國家認同較衝突的 1995-2005 年橫跨十年間觀察政治兩極化變動,發現臺灣民眾「統獨偏好」的價值態度出現較明確的兩極 化線索,且民眾兩極化現象不是在民進黨執政後的 2000 年的調查被立即確認,而是要到 2003、

2004 和、2005 年的變動中,才較能察覺;「政黨支持」的兩極化只出現在 1998-2000 年(政 黨輪替開始時期)的觀察點,以及 2004-2005 年(總統大選後,國民黨、親民黨聯手重振,掌 握立法院多數,並展開國共和談時期)的觀察點;因此張陳兩人下結論,臺灣政黨政治的兩極 化,透過衝突的延伸,是否影響民眾態度的兩極化,結果是「會,但過程複雜且有限」(轉引 自張茂桂、陳俐靜,2013:226-229)。

參、媒體信任

在討論媒體信任前,筆者擬先談機構信任;美國大眾傳播學者 Cook(1998:71-73)認為新 聞媒體可以視為一種廣義的政治機構,因為其具備三項特質:(一)媒體產製新聞有其獨特規 則跟程序;(二)媒體運作方式是跨時間與跨組織的;(三)媒體工作者或社會大眾皆認定媒 體在社會與政治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但是要強調媒體作為一種政治機構角色,於是 Cook

(1998:85-87)援引 David Easton 定義政治為「社會價值的權威性分配過程」的系統化分析效 果,認定新聞媒體雖不如行政、立法或是司法等部門,具有公權力的權威性機構;但媒體傳播 對於政治菁英與社會大眾的作用,卻時常左右權威性機構的影響力,像是決定什麼是重要的社 會價值,以及如何分配這些社會價值。18換言之,媒體對於公共政策的產出,亦即社會價值的 權威性分配,持續帶來深刻的影響,這也彰顯媒體不可或缺的角色,以及媒體作為一種政治機 構的重要性(林聰吉,2012:51-52)。

此外根據學者林聰吉觀察引用 Gurevitch 與 Blumler(1990:270)所舉出的媒體在民主社會 應履行的功能:(一)報導與公共利益有關的議題;(二)提供正確資訊、報導事件真相;(三)

表達社會多元意見;(四)善盡第四權角色;(五)媒體應免於政治力與經濟力的干預,以維 持新聞報導自主性;(六)透過公共事務的報導,提供民眾的政治興趣(林聰吉,2012:53-54)。

本研究以此媒體應展現的功能作為探討基準,觀察臺灣民眾對報紙及電視媒體的信任變遷。

18 美國政治學者 David Easton 主張,政治應以系統作為研究走向,政治就是透過系統,進行權威性價值分配的過 程。政治系統的主要功能在於根據社群系統的需要,透過政策的制定對於各種社會從價值從事權威性的分配。

(30)

第二節 相關理論和國內外研究檢討

壹、臺灣民主轉型後政治發展

一、民進黨陳水扁執政時期:半總統制與分立政府

Schmitter 在民主化研究期刊 Journal of Democracy 慶祝創刊 20 週年的一期有關第三波民 主化研究專輯中提到,第三波民主的發展並沒有明顯的退潮,但新興民主國家民主體制的表現,

令所有人民及學者非常失望(Schmitter, 2010;轉引自張佑宗,2011)。論臺灣首次政黨輪替、

民主化後的政治實際發展,朝野長期相互攻訐,在野黨怪罪執政黨治國無方,執政黨怪罪在野 黨一味杯葛,是民主政治失靈,抑或西式民主體制移植臺灣水土不服呢?

2000 年臺灣史上第二屆民選總統產生,而且是由過去街頭運動、反對運動起家,也從未 有過全國性執政經驗的政黨取得政權,因為在此之前除了國民黨之外沒有別的政黨執政過。而 依照學者孫煒(2009)談到民進黨政府從長期且激進在野的政黨取得政權,面對龐大行政體系 與實際決策,以及黨內派系資源分配夾擊,成為弱勢政府。又當時地方縣市由國民黨執政,因 此民進黨中央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在地方政府執行時,往往遭到扭曲(郭正亮,2001:105-110)。

民進黨政府及經濟管理能力不足,遭致來自反對陣營以及大眾媒體的嚴厲批判,不利的經濟表 現侷限了民進黨的政策選項(孫煒,2009)。再從民進黨首次執政的行政院團隊中,僅二成七 來自民進黨籍人士,高達七成二比例是非民進黨籍人士,可見新政府初次執政,很大部分執政 菁英從其他場域、或者是舊政府部門借調,顯示新政府執政經驗不足,但也打開民間社會團體 的政治參與,為執政初期求穩定化的過程(邱育琤、徐永明,2004)。由此可證,2000 年政 黨輪替初期人才培養不及,政治經驗稍嫌不足,專業經驗不夠,陳水扁八年面對弱勢政府的現 實。

依憲法的設計來看我國體制傾向半總統制。半總統制具三項特質:(一)共和國的總統由 普選產生;(二)總統擁有相當的權力;(三)除總統外,存在內閣總理和各部會首長,他們 擁有行政權,且只要國會不表示反對,就可以繼續做下去(Duverger, 1980)。陳宏銘(2009)

引用 Elgie 半總統制概念19與 Laver and Shepsle(1996:262)、Strom(1990)的少數政府概念,

19 Elgie(2001)提到當總統、總理與主要內閣成員同屬同一政黨,而該政黨並未在國會擁有過半席次,形同總 統制國家的的分立政府。

(31)

20來形容民進黨執政時期,我國政府型態相當程度兼具兩者特性,以及 Skach(2005)的「分 立與少數的政府」概念來形容。也因為分立政府與少數政府型態,2000 年 5 月 20 日陳水扁就 職總統,任命國民黨籍的唐飛擔任行政院長,且陳前總統當時並未兼任黨主席(2000 年 5 月 20 日至 2002 年 7 月 20 日),但唐飛內閣未滿五個月,因為核四續建立場與民進黨理念不同 而去職,自此結束扁政府所謂短命的「全民政府」;民進黨籍陳水扁政府執政八年中,歷經五 位行政院長唐飛、張俊雄、游錫堃、謝長廷、蘇貞昌;除了唐飛外,後續接替閣揆者皆為民進 黨籍,基本上重大決策才是配合總統政策方向。另扁政府執政八年間面對朝小野大的困境,帶 來行政立法兩院衝突以及施政困難,致政局不安刻板印象。自 1998 年第四屆的立委選舉,國 民黨獲得絕對多數席次,兩年後、2000 年卻由民進黨拿下中央政權;2001 年第五屆與 2004 第六屆立法員委選舉,民進黨躍升國會第一大黨,但仍無法取得過半席次;陳水扁因此採取更 換行政院長,行政院內閣人事頻繁更動,亦導致政府的行政效能不彰。臺灣藍綠兩政團的政治 惡鬥,如同 Disch(2002)所說「兩黨體系的暴虐」,兩大政團壟斷政治市場,不能推展優質 民主,反之增加困境。

二、國民黨馬英九執政時期:一致政府的總統

依照憲法臺灣的權力中心在於總統,2008 年 3 月 22 日馬英九以 58.45%得票率,獲得 765 萬票贏得總統大選,不論得票率或總得票數,都是中華民國總統直選以來最高紀錄;馬英九再 替國民黨奪回執政權,除了民進黨政府執政八年表現不佳,以及陳水扁後期自身及其家人親信 的醜聞弊案,亦是靠馬英九本身個人形象加分;加上 1 月份國民黨在立法委員選舉獲得壓倒性 勝利,在國會取得三分之二以上的席次,而成為國會最大黨,達成「完全執政」局面。四年後 的 2012 年總統立委合併選舉,馬英九以 51.6%過半的得票率連任,2012 年國民黨繼續在國會 保持過半席次;這樣的府會一致的政府,跟陳水扁總統執政時期一樣,八年任內換了六次閣揆。

盛杏湲(2003)系統性的比較國民黨執政的一致政府時期(1999 年 2 月至 2000 年 5 月),

和政黨輪替後民進黨執政的分立政府時期(2000 年 5 月至 2002 年 1 月)後發現,在一致政府 時期,行政院的提案比立法委員的提案獲通過的比例較高,且通過所需的時間也較短;至於在 分立政府時期,行政院的提案獲通過的比例大幅降低,且通過所需的時間也較立委提案所需的 時間為長,顯示當掌握行政院的政黨無法掌握立法院的多數席次時,在法案的推動上較為困 難。

20 Laver and Shepsle(1996:262)、Strom(1990)所謂少數政府指的是內閣中的執政黨,並未在議會中握有過 半席次的型態。

數據

表 3-2  臺灣民眾信任報紙「二元勝算模型」分析(第一波調查)
表 3-3  臺灣民眾信任報紙「二元勝算模型」分析(第二波調查)
表 3-4  臺灣民眾信任報紙「二元勝算模型」分析(第三波調查)
表 3-5  臺灣民眾信任報紙「二元勝算模型」分析(第四波調查)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this paper, we would like to characterize non-radiating volume and surface (faulting) sources for the elastic waves in anisotropic inhomogeneous media.. Each type of the source

D Global warming causes less precipitation, thus causing the glaciers to retreat.. •

Thus, our future instruction may take advantages from both the Web-based instruction and the traditional way.. Keywords:Traditional Instruction、Web-based Instruction、Teaching media

application in audio-visual media of

Whatsapp、Youtube、虛擬實境等)。社交媒體(social media)是可

• How social media shape our relationship to and understanding of breaking news events. – How do we know if information shared on social media

People need high level critical thinking skill to receive and deconstruct media messages and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sources.

In this era when people are pursuing “fast”, “interesting” and “new” in everything, some media and netizens will forward media information without fir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