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相關研究

我們需要公民具備怎樣的公民意識,取決於一個社會希望它的人民具有怎 樣的公民資格。從中華民國童軍總會章程,第一章第二條中華民國童軍以發展 青少年潛在能力,養成良好習慣,使其人格高尚、常識豐富、體魄健全,成為 智仁勇兼備之公民,以建設民有、民治、民享之國家,而臻世界於大同為宗旨,

以及中華民國女童軍總會的宗旨:中華民國女童軍以發展女孩及青年婦女潛能,

增進其工作能力,培養優良習慣,使其品格高尚、知能豐富、身心健全成為智 仁勇兼備之女青年,闡揚女性美德,切實服務社會人群為宗旨,由此可看出男 女童軍所欲培養的是具備豐富公民知識、擁有積極健全態度以及勇於實際行動 的公民,然而以童軍活動為手段所培育出的未來公民是否符合社會所期待,正 是本研究所欲關心的課題。

研究者查閱資料後發現,國內有將童軍與公民兩者結合做研究,並且以國 中生為研究對象的論文,多為探討童軍與品格品德、童軍與服務學習或利社會 行為等,而國外有關童軍與公民為主題的論文,則有下列幾篇:

Vallory(2007)所發表的博士論文《全球公民教育》,Vallory在論文寫下三 個結論(引自陳麗敏,2012):

1. 世界童軍活動鼓勵個人與國家社群、以及個人與全球歸屬作連結。

2. 世界童軍活動鼓勵積極主動而且為個人行為負責的公民表現。

3. 世界童軍活動在民主及公民教育方面是反對意識形態的教導、教條主義與 歧視。

Polson et al. (2013)以美國成年男性做為調查對象,包含134名鷹級童軍、863 名曾經參加過童軍的男性以及1515名未曾參與過童軍的男性,進行電話調查,

並比較曾經參加童軍者與非童軍者,其在成年社會資本和社區參與的影響。研 究發現:越致力於參加童軍者(級別越高、參與時間越長),對其成年社會資本

和社區參與有越顯著的影響。

雖然童軍活動與公民教育相輔相成,但在查閱文獻的過程中,研究者發現 國內外針對國中學生參與童軍團對公民態度和公民參與的研究相當有限。因此,

以下分別透過童軍活動、公民態度與公民參與的相關研究結果,作為本研究擬 定研究架構及未來討論研究發現的參照,並依研究時間排序,彙整如表2-3-1童 軍活動相關研究一覽表、表2-3-2公民態度和公民參與相關研究一覽表。

壹、童軍活動相關研究

本研究以量化實證方式進行問卷調查,所以蒐集國內有關童軍團、童軍活 動之相關量化研究,用來分析在「研究對象」、「研究地區」、「研究背景變項」

方面,有何趨勢、結果,以做為研究結果討論與比較的依據。

一、研究對象方面

研究者發現有關童軍團、童軍活動的量化研究中,以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 者占絕大多數,探究原因可能是國民中學多設有童軍團,且在國中階段有推行 童軍隔宿露營活動,加以國中階段的青少年正處於身心快速轉變的時期。因此,

成為許多研究者聚焦的研究對象。研究者身為第一線教育工作者,尤為了解教 育對國中階段青少年的重要性,故期望本研究能對目前相關研究的不足有所貢 獻。

二、研究地區

在童軍團、童軍活動相關量化研究中,研究地區以臺北市最多,其次是全 國,再者為臺中市、高雄市,最後為臺南市、南投縣。從中可以發現許多研究 地區多為單一縣市,而單一縣市中又以臺北市、臺中市、高雄市有較多研究者

臺中市、高雄市,是以往相關文獻資料所未見,研究者認為有其調查的必要與 研究的價值。

三、研究背景變項

綜合上述國內外實證研究,可歸納出諸多童軍團學生之個人背景變項對於 不同依變項的研究發現,研究者因時間、能力之限制,無法一一探討,本研究 僅探討性別、年級、是否為童軍身份、參加童軍年資、擔任幹部經驗、參加露 營次數、每週參與童軍團平均時間等變項,以做為研究結果討論與比較的依據。

(一)性別

在探討童軍活動的相關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研究者都將性別納入研究背景 變項中。研究結果顯示女生優於男生的有:江幸純(2011)國中女童軍之童軍活 動成效和自我效能優於男童軍;高美蕙(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童軍理念、生命 態度、自我概念中的「社會我」女生高於男生;陳姿伶(2013)在童軍團中女生 團員對於團長領導風格感受度較高;張睿芷(2014)女學生有較高的利社為行為;

黃文馨(2014)學生性別對於學前準備具顯著差異,且女生優於男生。

研究結果顯示男生優於女生的有:陳淑娟(2011)男生在休閒涉入之行為涉 入以及心流體驗上高於女生;陳明琮(2011)在解決衝突的能力上,女性顯著低 於男性。

研究結果顯示未達顯著差異的有:陳敏銓(2010)不同性別的國中童軍團團 員對服務行為意向不具顯著影響力;盧鵬(2011)不同性別的臺北市高中職童軍 團團員在參與運作、童軍團滿意度上並無顯著差異;謝育錚(2013)不同性別的 臺北市童軍團學生在童軍團參與成效以及實踐品格核心價值上並無顯著差異;

鄒美玲(2014)不同性別在自我概念認同整體量表未達顯著。

從上述可知,有關童軍活動的研究,在性別變項大多數是有顯著差異,且 女生高於男生的狀況。但如從研究對象來觀察,受試者皆為童軍團學生的研究,

則在不同性別的研究結果上幾乎沒有顯著差異。

(二)年級

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年級變項達顯著差異的有:陳敏銓(2010)不同年級對於 服務行為意向有顯著影響;高美蕙(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生命態度,

五年級高於六年級;陳淑娟(2011)不同就學階段在休閒涉入、心流體驗上有顯 著差異;黃茱莉(2012)國中童軍團參與者之年級越高,則其於童軍活動涉入之 表現顯然越佳;鄒美玲(2014)不同年級在自我概念認同整體量表有達顯著。

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年級變項未達顯著差異的有:盧鵬(2011)不同年級的臺 北市高中職童軍團團員在參與運作、童軍團滿意度上並無顯著差異;謝育錚 (2013)不同年級的臺北市童軍團學生在實踐品格核心價值上並無顯著差異。

從上述可知,面對不同依變項是否因年級不同而有所差異尚無定論。因此,

在不同年級的國中童軍團學生之公民態度和公民參與的差異情形為何,有必要 再加以研究釐清。

(三)是否為童軍身分

除了高美蕙(2011)在「家庭我」層面非童軍團高於童軍團外,其他有以是 否為童軍作為變項之研究者,皆顯示童軍優於非童軍,如Polson et al. (2013)曾 經參加童軍者成年後的社會資本、社區參與優於非童軍者;蕭逢世(2010)具童 軍身分者,因其「童軍活動參與程度」高於不具童軍身分者。因此,其「休閒 態度的認知、情意、行為傾向」與「整體休閒態度的傾向」亦有潛在可能性會 高於不具童軍身分者;江幸純(2011)國中童軍的「社會性自我效能」、「自我 調整效能」顯著優於國中非童軍;張睿芷(2014)曾參加童軍團的學生比未曾參

期望與改變構面中表現較優。因此,具備童軍身份者其在公民態度上是否為積 極和公民參與為中度參與,需透過本研究加以探討之。

(四)參加童軍年資

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參加童軍年資達顯著差異的有:Polson et al.(2013)越 致力於參加童軍者(參加時間越長),對其成年社會資本和社區參與有越顯著的 影響;陳敏銓(2010)參加年資和對服務行為意向有顯著影響;陳淑娟(2011)不 同參加童軍活動年資在休閒涉入、心流體驗上有顯著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參加童軍年資未達顯著差異的有:盧鵬(2011)不同參加 童軍年資的臺北市高中職童軍團團員在參與運作、童軍團滿意度上並無顯著差 異;謝育錚(2013)不同參加童軍年資的臺北市童軍團學生在實踐品格核心價值 上並無顯著差異;鄒美玲(2014)不同年資在自我概念認同整體量表未達顯著。

從上述內容可發現,面對不同依變項是否因參加童軍年資不同而有所差異 尚無定論。因此,在不同參加童軍年資之國中童軍團學生的公民態度和公民參 與之差異情形為何,有必要再加以研究釐清。

(五)擔任幹部經驗

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幹部擔任經驗達顯著差異的有:陳敏銓(2010)擔任幹部 對於服務行為意向有顯著影響;陳明琮(2011)曾經擔任過小隊長的國中生較他 人發展出較顯著的同儕人際關係且展現了較強的同儕依附;黃茱莉(2012)國中 童軍團參與者之擔任職務越高,則其於童軍活動涉入之表現顯然越佳;陳姿伶 (2013)擔任童軍團幹部之團員較能知覺到團長的領導;謝育錚(2013)童軍團職 務擔任小隊長的童軍對於「責任」的實踐明顯高於一般團員

研究結果顯示擔任不同幹部經驗未達顯著差異的有:盧鵬(2011)擔任不同 幹部經驗的臺北市高中職童軍團團員在參與運作、童軍團滿意度上並無顯著差 異。

從上述可知,在多數研究中,擔任幹部的經驗對各依變項是有差異,然而,

公民態度和公民參與是否因學生在童軍團中擔任不同幹部經驗而有差異,尚無 定論,有必要再加以釐清。

(六)參加露營次數

針對此研究變項進行研究的為少數,有黃茱莉(2012)國中童軍團參與者之 露營次數越高,則其於童軍活動涉入之表現顯然越佳。張睿芷(2014)參加童軍 活動次數越多的國中學生有較高的利社會行為。從上述發現得知,在各依變項 中,參加露營次數是有顯著差異。因此,公民態度和公民參與是否因參加露營 次數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有待本研究探討之。

(七)參與童軍團平均時間

在謝育錚(2013)的研究中,每週參與童軍團活動時間在實踐品格核心價值 沒有顯著差異;但盧鵬(2011)不同參與童軍團平均時間的臺北市高中職童軍團

在謝育錚(2013)的研究中,每週參與童軍團活動時間在實踐品格核心價值 沒有顯著差異;但盧鵬(2011)不同參與童軍團平均時間的臺北市高中職童軍團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