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伍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主要發現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伍章、 結論

第一節、研究主要發現

本研究主要是在探討臺灣原住民族的居住隔離程度,並由族群與其他族群的接 觸機率探究協力關係。從文獻回顧以及研究設計著眼,以臺灣 22 個縣市為研究範 圍,藉由現有的戶籍資料進行實證分析。在居住隔離程度的部分,礙於現今有關 於原住民的資料十分缺乏,無法有詳盡的資料專門處理居住地區的部份,而本研 究參照現今登記戶籍的方式,再來考慮各族群發展的命運,係以 Massey and Denton 所建構出多面向居住隔離測量方法其中的兩個指數。對於民國一百年底臺 灣地區原住民族的居住隔離,在使用歧異指數與曝光指數兩指標來測量後,遂進 行兩個部分的討論:(一)臺灣地區原住民族與非原住民族的居住隔離。(二)

各原住民族的居住隔離。

(一) 臺灣地區原住民族與非原住民族的居住隔離

1.原住民的人口占縣市總人口數的百分比是衡量的指標,有些縣市如東部地區 的花蓮縣與臺東縣,原住民人口占所有組成人口的三成左右, 而有些縣市如彰化 縣、雲林縣等原住民人口佔該縣市人口比率連百分之一都不到。

2.就區域別來說,區域間居住差異的程度非常迥異。北部地區與南部地區所計 算出的指數明顯高於其他區域;中部地區除了南投縣的指數較高外,其餘縣市的 指數皆較低;離島地區原住民族與非原住民族的D指數很低。指數介於零到壹之間,

若數值顯示為0.77,代表區域內原住民族與非原住民族的人口有77%的人口在居住 上產生差異。換言之,該區域內要有77%的人口必須要遷移,才能使該地原住民族 與非原住民族的居住分佈沒有差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都市地區的 D指數比所有縣市的平均要來得低,只有高雄市例外。而都市地 區原住民族遇到非原住民族的機率明顯高於其他地區。

4.原住民人口占縣市人口比重高的縣市,原住民與非原住民族的接觸機會就越 小,而屏東縣是個特例,雖然原住民人口僅佔屏東縣總人口的6.6%,但原住民接 觸到非原住民族的機率僅有27.36%,亦即原住民族的分佈集中在某些鄉鎮中。

(二) 各原住民族的居住隔離

1.人口數越多的原住民族,計算出來的D指數較低。

2.居住在基隆市的阿美族族人,和非原住民族的居住地分佈差異最大,其一指 數有0.42,居住在嘉義市的阿美族原住民,和非原住民族的居住分佈沒有差別。另 外,居住在臺東縣的阿美族族人在臺東縣境內遇到非原住民族的可能性最低。泰 雅族的原住民和非原住民族的居住差異事實主要出現在北部地區及中部地區的南 投縣,而都市地區的臺中市、新北市及高雄市的居住差異也相當高。此外,居住 在宜蘭縣的泰雅族族人,出外遇到的一百人當中,僅有33個是非原住民為所有縣 市當中機率最低。排灣族和非原住民族的居住差異,主要體現於臺東縣與屏東縣,

歧異指數計算出來相當高,顯示與非原住民族的居住分佈相當分明,尤其在屏東 縣遇到非原住民族的機會最小。布農族與非原住民族居住分佈差異主要出現在南 投縣、高雄市以及東部地區的兩個縣市,而居住在臺東縣的布農族族人遇到漢人 的機率是全臺灣所有縣市當中最低的。

3.臺灣地區魯凱族和非原住民族的歧異指數為0.41,而和非原住民族的居住分 佈差異主要出現在屏東縣、臺東縣以及宜蘭縣,且在三縣市當中遇到非原住民族 的機率是最低的。此外,連江縣並無魯凱族族人的蹤跡。居住在外島地區的卑南 族族人和非原住民族的居住差異事實明顯高於其他地區。平均而言,卑南族的族 人在臺灣各縣市中,每遇到的一百個人裡面,有九十五個並非原住民。鄒族與非 原住民族的居住差異主要顯現在嘉義縣、南投縣及高雄市,這三個縣市當中鄒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遇到非原住民族的可能性也最低。人口主要分佈在新竹縣及苗栗縣的賽夏族,和 非原住民族的居住差異出現在彰化縣、新竹縣以及苗栗縣。達悟族和非原住民族 的居住地分佈是相當壁壘分明的。離島地區的金門縣尚未有達悟族的族人居住。

4.設籍在臺中市及新北市的邵族族人,居住分佈差異較其他縣市來得小。目前 邵族族人僅分佈在臺灣本島地區(雲林縣、花蓮縣除外)。居住在桃園縣及新北 市的噶瑪蘭族族人居住分佈差異較其他縣市來得小,而居住在東部地區的噶瑪蘭 族原住民遇到非原住民的機率小於其他區域。太魯閣族的原住民和非原住民族的 居住差異主要出現在花蓮縣、南投縣以及苗栗縣。撒奇萊雅族的歧異指數中,桃 園縣及花蓮縣的歧異指數低於全臺各縣市歧異指數的平均值。中部地區及離島地 區找不到撒奇萊雅族的族人。賽德克族和非原住民族的居住差異,主要出現於南 投縣與花蓮縣。

5.阿美族族人主要聚集居住在花蓮縣境內,而在屏東縣境內的阿美族族人遇到 其他族原住民的機率最高,絕大多數是排灣族的原住民,剩下來的可能性是魯凱 族的原住民。泰雅族集居程度最高的縣市落在宜蘭縣,隔離指數高達61.36%,而 在南投縣遇到其他族的原住民機會最大。居住在花蓮縣的排灣族與布農族的原住 民,在花蓮縣境內遇到其他族原住民的機會極大。

6.屏東縣的魯凱族族人有很高的集聚程度,同時也和當地的其他族原住民互動 較為頻繁。臺東縣的卑南族原住民群聚性最高,而在該縣境內遇到的一百個人裡 面,有將近二十人會是其他族的原住民。鄒族原住民在全臺灣各縣市接觸他族原 住民的機會差異極大,最高出現在高雄市有55.8%,最低則出現在嘉義市有0.21%。

新竹縣的賽夏族有著極高的群聚性,且接觸到非原住民族的機會很少,絕大多數 都接觸到原住民族。世居於臺東縣蘭嶼鄉的達悟族族人在南投縣接觸到其他族的 原住民機會最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人數較少的邵族隔離指數很低,最高出現在南投縣(僅1.37%),而在宜蘭 縣、臺東縣、屏東縣與基隆市與其他族原住民互動機會較多。在東部地區的噶瑪 蘭族原住民,以花蓮縣集居效果較高,而在臺東縣中有較高的機率與其他原住民 族接觸。近八成人口分佈在花蓮縣的太魯閣族,族人在南投縣與臺東縣時,易和 其他族的原住民有所往來。人數稀少的撒奇萊雅族,主要和人交流也僅止於東部 地區,而桃園縣接觸到其他原住民族的機率也頗高。分佈在花蓮縣的賽德克族人,

與其他族的族人較有往來。

現今法定的原住民族有14族,族與族之間人口分佈差異迥異。由彙整的資料 中顯示,人口數量最多的四個原住民族占所有原住民人口的八成。依族群來說,

人口最多的阿美族,是人口最少的撒奇萊雅族的三百多倍。礙於 D指數易受族群 組成比例的影響,對人數變動的敏感度較低,指數僅能探究該區域的平均性,故 以P*指數輔助之。本小節呈現出各個原住民族與非原住民族的居住隔離程度。總 括來說,若該區域有一個族群群聚居住其中,該縣市顯現出的歧異指數也會比較 高,而一族群與其他族群的接觸程度多寡,與區域內各個族群人口數量息息相關。

法定原鄉數量少以及東部地區以外的區域,若出現接觸到其他原住民族的機會較 高的現象,或族群的群聚現象,是我們應該探究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