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 各個原住民族與非原住民族之曝光指數(

P*)

在本小節中,將各縣市中各族群的曝光指數計算後,彙整至附表一、附表二及 附表三中(詳見附錄壹)。筆者將占原住民全體人口前四大族群(阿美族、排灣 族、泰雅族、布農族)整理至附表一中。從附表中我們可以發現,在臺東縣裡,

阿美族的成員要遇到非原住民的人可能性是最低的(雖說可能性是最低,但遇到 的一百人裡,仍有六十一個是非原住民);排灣族的成員在屏東縣遇到非原住民的 可能性是最低,平均一百個人裡面只會遇到廿五個身分別登記並非原住民的人;

在宜蘭縣境內,泰雅族的族人在遇到一百個人裡面,僅有卅三人並非原住民;而 戶籍登記在臺東縣的布農族族人,出門碰到的人裡面,五個人裡有四個人會是原 住民。

魯凱族的族人於屏東縣境內,平均一百人裡頭,僅會遇到廿五個非原住民族的 居民;卑南族於全臺廿二縣市遇到非原住民族的機會皆是非常高的,而遇到非原 住民族機率最低的縣市是臺東縣(72.48%);鄒族的成員在嘉義縣遇到非原住民的 可能性最低,平均一百人裡面只會遇到四十二個身分別登記並非原住民的人;賽 夏族與非原住民族的接觸指數最低出現在新竹縣(52.12%);達悟族與非原住民族 的接觸指數最低則出現在臺東縣(14.74%)。

臺灣光復以後,政府對原住民的認定,維持日本傳統九族的族別認定,直到西 元兩千年後才有新的原住民族被官方所認可。檢視近十年才列入法定原住民族的 新成員(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我們可以發現,

在宜蘭縣裡,邵族的族人遇到非原住民族的機率是最低的,平均一百個人裡只會 遇到十八位;剩餘的四族在花蓮縣中遇到非原住民族的機率是最低的,噶瑪蘭族 遇到非原住民的機率是 44.81%、太魯閣族的機率是 26.09%、撒奇萊雅族的機率是 75.12%、賽德克族則是 15.05%,亦即此四族在花蓮縣遇到其他原住民族的成員機 率最高。此外,離島地區找不到邵族、噶瑪蘭族和撒奇萊雅族的蹤跡,撒奇萊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族也未現身中部地區,雲林縣與花蓮縣也找不到邵族的族人,無法進行指數的計 算,故在表中顯示NA(Not Available)。

在都市地區,各個原住民族與非原住民族的曝光指數皆十分大,幾乎都在九成 以上,除了設籍在高雄市的布農族與魯凱族例外,意味著設籍在高雄市的布農 族、魯凱族兩族族人有著相當高的比率住在鄰近的區域,彼此有群聚吸引的效 果。

(四) 各個原住民族族內的群聚程度

隔離指數(Isolation Index),也藉由計算接觸指數而來,它所指涉的是某一族 群成員在一地遇到同一成員的機率,而接觸同族群成員的機率若越高,代表,族 群聚集的程度越高,反過來說,便是與其他族群隔離開來。

隔離指數數值的高低,代表了該族群的成員在該區域居住的群聚程度,若計算 的指數顯示相當高,代表著有著一定數量的該族群成員位於該區域,並且集居在 某些區域中。由附錄壹中的附表四至附表六中可發現,各縣市的隔離指數平均皆 在 5%以下,僅有少數縣市有較高的數值出現,惟泰雅族例外,平均值大於十,且 有若干縣市高於平均值,以下簡單整理原住民族的隔離指數相關資訊:

族群人口占全體原住民前四強的阿美族、排灣族、泰雅族以及布農族,在都市 地區及離島地區的隔離指數皆是小於其他區域的。除了東部地區的隔離指數偏高 外,阿美族的族人在各縣市的隔離指數皆在 4%以下,最高的指數出現在臺東縣中

(30.03%);位於中央山脈南端的屏東縣與臺東縣也是排灣族聚集居住的區域,而 排灣族的隔離指數最高則出現在臺東縣(50.35%),亦即居住在臺東縣的排灣族族 人,在臺東縣境內遇到的人裡,每兩個人就有一個會是排灣族的原住民;泰雅族 的隔離指數和其他族群相比,計算出來的數值分佈十分不同,在若干縣市數值都 十分高,顯示泰雅族的族人在臺灣北部以及南投縣等地皆居住在特地區域,而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住隔離指數最高出現在宜蘭縣(61.36%),亦即居住在宜蘭縣的泰雅族族人,有極 高的可能性出門會遇到自己的族人;布農族在臺東縣、高雄市、南投縣以及花蓮 縣的隔離指數皆超過 30%,以臺東縣的 65.28%為最高。

魯凱族的隔離指數在高雄市、屏東縣兩地較高,皆超過 40%,而在連江縣中並 無魯凱族的族人居住於此;卑南族的隔離指數最高出現在臺東縣(7.65%),其餘 縣市皆在 1%以下;居住在嘉義縣的鄒族成員,在嘉義縣境內,出門遇到的人平均 一百人裡面約有五十五人也是鄒族的成員;賽夏族的所有成員中,苗栗縣的隔離 指數最高(9.66%)、新竹縣居次,其他縣市的賽夏族住民出門遇到相同族別的族 人機率非常小;主要居住在蘭嶼的達悟族原住民,在臺東縣之外遇到自己族人的 可能性微乎其微,而金門縣並無達悟族原住民的蹤跡。

人數稀少的邵族,隔離指數最高的地方出現在南投縣(1.37%),雲林縣及花蓮 縣並無邵族族人的蹤跡;噶瑪蘭族在花蓮縣的隔離指數最高(3.72%),太魯閣族 的族人集中居住在花蓮縣境內,隔離指數超過 50%;人數最稀少的撒奇萊雅族,

指數最高出現在花蓮縣;賽德克族的族人在南投縣的隔離指數較高,顯示此族的 族人主要集中居住於此。

由於 P*指數不具對稱性,且所計算的數值僅有相對意義而非絕對意義。固此,

討論曝光指數時,最常使用的方法使用簡單迴歸分析,得出迴歸線,將人口百分 比作為自變數,以 P*指數作為依變數,再進行各個迴歸線的比較。由於 P*指數受 到人口比例的影響,此舉能有效地控制效果,方便進行跨族之間的比較。

附錄貳中,附圖一至附圖十四中以各族佔該縣市原住民人口數之比例為橫軸,

以各族原住民在該縣市遇到同族群成員的機率為縱軸,大多數的族群是呈現正相 關,僅有少數兩個族群的迴歸線呈現負相關(泰雅族、排灣族),即使此兩族人口 數佔該區域原住民總人口比例稀少,在區域內遇到相同族群成員的機率仍高,亦 即此兩族群聚性較其他族群要來得高,集中在特定的聚落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族人和其他族群的互動較為頻繁。宜蘭縣的魯凱族族人出門,遇到的每兩個人當 中,就有一個是其他族的原住民,設籍在苗栗縣、屏東縣以及金門縣的魯凱族,

出門遇到其他族的原住民的機率也較其他縣市高;居住在花蓮縣與臺東縣的卑南 族族人,遇到其他族的原住民機率較高;而設籍在高雄市與南投縣的鄒族族人遇 到其他原住民族的族人可能性較大;而賽夏族的族人在屏東縣與新竹縣接觸其他 原住民的機會較多;居住在臺東之外縣市的達悟族族人在各縣市皆有較高的機會 碰到其他族的原住民,尤其以設籍在南投縣、新竹縣以及高雄市的族人為甚。

人口數量少的邵族,在宜蘭縣幾乎與其他族群的原住民住在相同的區域,平均 碰到的一百人裡,約有八十二位是其他族群的原住民,比例為各族於台灣各縣市 之最;居住在臺東縣的噶瑪蘭族族人,與其他族的連結性較強,平均每一百個出 門遇到的人裡面,有五十四個是原住民;近八成分佈在花蓮縣的太魯閣族,剩餘 的族人在宜蘭縣、南投縣及臺東縣有較高的機會與他族原住民互動;人數最少的 撒奇萊雅族,除了在東部地區有較高的機會遇到他族原住民外,設籍在桃園縣的 撒奇萊雅族人與其他族原住民的接觸機會較高;居住在花蓮縣的賽德克族族人,

幾乎和其他族的原住民分佈在相同的區域中。

第三節、小結

若一個區域裡只有三種族群成員居住其內,屬於 A 族群的成員出門時會遇到的 人僅有三種可能:同屬 A 族群的成員、B 族群的住民以及 C 族群的成員。從本小 節的一開始,我們知悉原住民族與非原住民族在大多數的縣市接觸機率非常高,

由於原住民族占全體人口比例甚少(2.24%),此乃是一自然現象。扣除掉與非原 住民族的接觸機會,原住民族剩下與自身相同的族人接觸,還有接觸到其他原住 民族成員的可能性。

阿美族、排灣族、泰雅族以及布農族總人口比率占全體原住民人口超過八成

(80.63%)。以人數最多的阿美族為例,阿美族在各個縣市遇到漢人的機率皆相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