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原住民族的聚居與隔離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灣原住民族的聚居與隔離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9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政 治 大 臺灣原住民族的「聚居」與「隔離」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指導教授:陳信木 博士 研 究 生:劉建良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一. 年. 七. 月.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 i n U. v.

(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 i n U. v.

(4) 致謝 . 直到著手謝辭的此刻,才意識到自己即將告別這好山好水好風景的木柵,在外求 學這不長不短的六年中,臺中囡仔受到太多太多人提攜及幫助,才能順利完成學業, 讓我完成這本屬於我的論著。在此,我將過去這段歷程中幫助過我的你你妳你妳寫入 謝辭中,表達我對你們的感謝。 感謝信木老師開設的社會調查方法,這門課使我窺探實務工作如何進行,也恰好 有個契機能讓我到中華徵信所的市場研究部工作,那段時間裡,直屬上司姿利、電訪 室的電訪媽媽們、師出同門的雅婷學姊、議傑經理、研究員京呈、奕欣、仁鈐等人都. 治 政 非常照顧我,使我在 CCIS 時獲益良多。更重要的是許滸協理的一番話,讓我重新思考 大 立 繼續攻讀研究所的可能性及必要性,在十二月才開始全心準備的我,落後其他人進度 ‧ 國. 學. 一大截,唸著陌生又疏離的社會學三大家以及統計,重新旁聽厚銘老師的社理,把之 前落掉的進度一點一點的補回來,幸虧有紹良學長願意伸手救我一把,指引當時在大. ‧. 海撈針的我一條明路,告訴我哪些是要把握的,還幫我出考古題、改擬答考卷,此. y. Nat. er. al. n. . io. 續不務正業。 . sit. 外,宣羽牌筆記也幫助我很多,多謝有學長和學姊的協助,我才能續留政大,才能繼. i n U. Ch. v. engchi 有聽說過碩士生在玩社團的八卦嗎?為了讓政大的籃球運動者有個優質的運動環 境,政大男子籃球聯盟統整了大大小小的盃賽,使各系隊能決戰政大之巔。剛好因為 考上研究所繼續有學生身分,我擔任了裁判組組長兩年,這段期間與各個夥伴的交 流、磨合、共事,使我瞭解更多做人處事的眉角,感謝曜先學長在各個面向的諮詢與 幫助,感謝品佑學長、之群學長、佳叡學長在裁判事務上的諮詢以及指導,也同時感 謝小玉學姊、熊、瑋杰,三位提供了許多兼差打工的機會讓我補貼點生活開銷,也同 時給了我很多意見參考。謝謝政大各位 baller,讓我有這個舞台可以從事裁判工作。 i.

(5) 打了六年系籃,在煩悶的論文撰寫歷程中,陪我渡過苦悶的時刻,消除了許多壓 力,我想我應該就是喜歡和你們在一起訓練、一起分享勝利和挫折的經驗吧。感謝學 長品佑、樂維、亮言、俊偉、舜元、同屆的涂恩、易睿、學弟榮慶、佑展、誌培、士 豪、凱帆、其明、建廷、信佑、崇明、瑋霆、宏志,還有辛苦的球經麻雀、方齡、阿 殺、大 P、采穎、嘉軒、Polly,點綴每次練球結束後的永和豆漿、世界大同及四川, 系籃的時光總是讓我難以忘懷的。 各位社會系的學弟妹們,謝謝你們當我的實驗品,讓我能夠誤人子弟。擔任助教 的時間裡,謝謝你們的配合,讓學期順順利利的結束,也讓我練習上台。直屬學妹育 伶、彥如、金魚、思穎、敬文,也謝謝你們,我很珍惜這份直屬的情誼;諸位任教於. 治 政 政大社會系的老師們,待在政大的六年裡,縱使不一定都修過你們的課,雅靈老師、 大 立 熱血的瑞梅老師、常在晚上碰面的峰彬老師、大學部社統課照顧我的關老師、邀請許 ‧ 國. 學. 多社會學要角演講的小紅老師、樂於和學生分享一切的延威老師、好媽媽好厝邊的佳. ‧. 瑩老師、科技社會學及大學部整開課合作過的宗文老師、總是以身作則的厚銘老師, 還有研討會上鼓勵我的國魁老師。 . sit. y. Nat. . a. er. io. 碩班夥伴們,當我們一起熬夜做統計、唸社理,還有作報告時,感受到我們凝聚. n. 在一起的好感情,一次又一次的吃飯、聚會、續攤、一起辦研討會,甚至頂著大熱天 iv l. n U engchi 在校園拍畢業照,崙洲、欣儒、正媽璽恩、韓潮民根、珮玟、辣妹孟涵、之瑜、團購. Ch. 咖阿廖、蘊芳、細菌、少根筋宜珊和玫儒,因為有你們的陪伴,99 級的社研所有許多 美好的回憶。雋幃學長、舜元學長、宏麟、易睿,也感謝有你們的相挺,讓許多活動 順利圓滿進行,雖然我們都只是去吃香喝辣的。 感謝林季平老師,除了在課堂上合作外,您在研討會給我的諸多意見對於論文的 撰寫十分有幫助;感謝翁志遠老師,每次和您討論時,總會得到寶貴的意見,您總是 耐心著聽我想完成些什麼,站在我的角度思考我應該補充些什麼和還可以改善些什 麼;感謝犀利的楊文山老師,百忙之中還得幫我看這看那的,您給的意見總是十分中 肯,而那些建議也正是我所缺乏的。 ii.

(6) 路途上有許多貴人協助,像是系辦的筱玲學姊、鳳珠學姊,總介紹我些兼職的課 程助理工作,讓我生活有所補貼;3460 地區臺中東海扶輪社的各位 uncle,有你們的幫 助使我不再需要煩心生活費的著落,也能無後顧之憂的完成學業,參與的各次例會也 和各位學習到很多,由衷地感謝。 不論是趕研究案結案的忙碌時刻,抑或平常時候的相處,研究室中的每個成員都 像家人一下,不論畢業多久都會回來探望老師的學長姐們,也對學弟妹照顧有加,感 謝雅琪學姊、永明學長、俞樺學姊、琬涵學姊、方綺學姊、同屆的戰友舜元學長、文 韶學姊、姿伶、先我們一步離開五年同學的巧旻、佩淇學妹,還有最最重要的大家長. 治 政 信木老師,真的是沒有他就沒有我。老師,相信我,我不會讓你失望的! 大 立 ‧ 國. 學. 謝謝各個階段好友們的陪伴,甫上榜的智勇、設計師涂恩、輪胎新貴彥仕、高中. ‧. 社團夥伴們水服柏豪、電廠亨信、機電泓聖、補教名師天宇、澳洲、秀敏、王肝、范 六學長、小白學長、冠晴學姊、國中的英如、冠宇、國小的聖評、任修、小馬、還有. y. Nat. er. al. n. . io. 境。 . sit. 佳箴,謝謝你們,時不時的聚會打屁,總是幫低潮的我打氣,渡過一次又一次的困. i n U. Ch. v. engchi 關切我的諸位親友,分擔解憂一同玩樂的乃勻、在公館唸書的維筑、支持我的阿 姨、舅舅、對我很好總是招待我的玉雪婆婆,和這段時間收留我的大伯一家人,有你 們真好。 最重要的,劉正淙先生和陳麗絹女士,感謝有你們,提供了我這個不孝子經濟援 助,讓我能完成學業,雖然這個憨子在面對你們時心裡總是面臨著衝突與拉扯,你們 也總搞不清楚上臺北念了六年書到底在玩什麼把戲。特別特別謝謝總是包容我的媽 媽,總是無條件地支持任性的兒子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 建良 誌於 木柵 2012.10.12 iii.

(7) . . 立. . 政 治 大. ‧ 國. 學. 謹將這篇論文獻給幫助過我的妳你~.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n U. v.

(8) 摘要 本論文主要研究臺灣原住民族居住隔離的現象。以縣市為主要分 析單位、鄉鎮市區為次級單位,民國 100 年年底戶籍人口資料為根據, 描 繪 臺 灣 地 區 各 縣 市 原 住 民 人 口 居 住 隔 離 的 概 況 。 借 用 Douglas Massey 和 Nancy Denton 提出五個面向中的均勻度及曝光度兩個概念, 檢視原住民人口是否均勻地分佈在空間內,以及在區域內有多少的機 率會接觸到多數族群,研究中以 D 指數及 P*指數作為量測居住隔離程 度的指標。. 關鍵字:居住隔離、歧異指數、曝光指數。. 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 i n U. v.

(9) ABSTRACT This. research. examines.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between. aborigines and non-aborigines in Taiwan. The study surveys the scale of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of the Aboriginal population in Taiwan by analyzing the county main unit and township sub unit based on the census data at the end of 2011. Evenness and exposure, two of the five axis proposed by Massey and Denton (1988),. 治 政 大 are adopted to examine 立. whether aboriginal. ‧ 國. 學. population are evenly distributed in space and how much possibility is there for them to get access to non-aboriginal groups.. ‧. sit. y. Nat. The paper evaluates the degree of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by. n. al. er. io. Index of Dissimilarity-Delta (D) and Interaction Index (P*).. Ch. engchi. i n U. v. Keywords: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Index of dissimilarity-delta, Interaction index. vi.

(10) 目錄 第壹章、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 一 節 、 研 究 動 機  .................................................................................................................................................  1   第 二 節 、 研 究 目 的  .................................................................................................................................................  6  . 第貳章、 文獻回顧  ......................................................................................................................................  7   第 一 節 、 居 住 隔 離 的 定 義  ...................................................................................................................................  7   第 二 節 、 族 群 居 住 隔 離 理 論  ...........................................................................................................................  10   第 三 節 、 居 住 隔 離 的 測 量 與 計 算  ..................................................................................................................  12  . 第參章、 研究方法  ...................................................................................................................................  17  . 政 治 大 第 二 節 、 資 料 來 源 及 說 明  ................................................................................................................................  19   立 第 一 節 、 研 究 設 計  ..............................................................................................................................................  17  . ‧ 國. 學. 第肆章、 研究發現  ...................................................................................................................................  21   第 一 節 、 民 國 100 年 年 底 臺 灣 原 住 民 人 口 概 況  .......................................................................................  21  . ‧. 第 二 節 、 臺 灣 原 住 民 族 與 非 原 住 民 族 的 居 住 隔 離 程 度  ........................................................................  40   (一)   原住民族與非原住民族之歧異指數  ...........................................................................................................  40  . Nat. sit. y. (二)   原住民族與非原住民族之曝光指數(P*)  ............................................................................................  43  . er. io. (三)   各個原住民族與非原住民族之曝光指數(P*)  ..................................................................................  46  . al. (四)   各個原住民族族內的群聚程度  ....................................................................................................................  47  . n. v i n Ch 各個原住民族與其他原住民族的接觸情形   ............................................................................................  49   engchi U. (五)  . 第 三 節 、 小 結  .......................................................................................................................................................  50  . 第伍章、 結論  ............................................................................................................................................  53   第 一 節 、 研 究 主 要 發 現  .....................................................................................................................................  53   (一)   臺灣地區原住民族與非原住民族的居住隔離  .......................................................................................  53   (二)   各原住民族的居住隔離  ...................................................................................................................................  54   第 二 節 、 居 住 隔 離 現 象 的 探 討  .......................................................................................................................  57   第 三 節 、 研 究 限 制  ..............................................................................................................................................  59  . 第陸章、 附錄  ............................................................................................................................................  61  . vii.

(11) 圖目錄 圖 4-1 、民國 100 年年底臺灣原住民族人口分佈概況按鄉鎮地區分.................................25 圖 4-2、民國 100 年年底阿美族人口分佈概況按鄉鎮市區分..............................................26 圖 4-3、民國 100 年年底泰雅族人口分佈概況按鄉鎮市區分..............................................27 圖 4-4、民國 100 年年底排灣族人口分佈概況按鄉鎮市區分..............................................28 圖 4-5、民國 100 年年底布農族人口分佈概況按鄉鎮市區分..............................................29 圖 4-6、民國 100 年年底魯凱族人口分佈概況按鄉鎮市區分..............................................30 圖 4-7 、民國 100 年年底卑南族人口分佈概況按鄉鎮市區分.............................................31 圖 4-8、民國 100 年年底鄒族人口分佈概況按鄉鎮市區分..................................................32. 政 治 大. 圖 4-9、民國 100 年年底賽夏族人口分佈概況按鄉鎮市區分..............................................33. 立. 圖 4-10、民國 100 年年底達悟族人口分佈概況按鄉鎮市區分............................................34. ‧ 國. 學. 圖 4-11、民國 100 年年底邵族人口分佈概況按鄉鎮市區分................................................35 圖 4-12、民國 100 年年底噶瑪蘭族人口分佈概況按鄉鎮市區分........................................36. ‧. 圖 4-13、民國 100 年年底太魯閣族人口分佈概況按鄉鎮市區分........................................37. Nat. sit. y. 圖 4-14、民國 100 年年底撒奇萊雅族人口分佈概況按鄉鎮市區分....................................38. er. io. 圖 4-15、民國 100 年年底賽德克族人口分佈概況按鄉鎮市區分........................................39. n. al 圖 4-16、民國 100 年年底臺灣地區各縣市原住民族人口與非原住民族人口間的 D 指數 iv. n U engchi ..................................................................................................................................... 41. Ch. 圖 4-17、民國 100 年年底臺灣原住民族 iP*i 指數與族群人口百分比散佈圖與迴歸線 ...49 附圖一、民國 100 年年底阿美族 iP*i 指數與族群人口百分比散佈圖與迴歸線................70 附圖二、民國 100 年年底泰雅族 iP*i 指數與族群人口百分比散佈圖與迴歸線................70 附圖三、民國 100 年年底排灣族 iP*i 指數與族群人口百分比散佈圖與迴歸線................71 附圖四、民國 100 年年底布農族 iP*i 指數與族群人口百分比散佈圖與迴歸線................71 附圖五、民國 100 年年底魯凱族 iP*i 指數與族群人口百分比散佈圖與迴歸線................72 附圖六、民國 100 年年底卑南族 iP*i 指數與族群人口百分比散佈圖與迴歸線................72 附圖七、民國 100 年年底鄒族 iP*i 指數與族群人口百分比散佈圖與迴歸線....................73 附圖八、民國 100 年年底賽夏族 iP*i 指數與族群人口百分比散佈圖與迴歸線................73 viii.

(12) 附圖九、民國 100 年年底達悟族 iP*i 指數與族群人口百分比散佈圖與迴歸線................74 附圖十、民國 100 年年底噶瑪蘭族 iP*i 指數與族群人口百分比散佈圖與迴歸線............74 附圖十一、民國 100 年年底邵族 iP*i 指數與族群人口百分比散佈圖與迴歸線................75 附圖十二、民國 100 年年底太魯閣族 iP*i 指數與族群人口百分比散佈圖與迴歸線........75 附圖十三、民國 100 年年底撒奇萊雅族 iP*i 指數與族群人口百分比散佈圖與迴歸線....76 附圖十四、民國 100 年年底賽德克族 iP*i 指數與族群人口百分比散佈圖與迴歸線........7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x. i n U. v.

(13) 表目錄 表 1-1、臺灣原住民族年終人口戶籍資料按居住地區(2002-2011) ............................4 表 4-1、臺灣地區區域分類表 ...........................................................................................21 表 4-2、民國 100 年底縣市總人口數及原住民人口佔該縣市人口的百分比 ...............23 表 4-3、臺灣原住民族與非原住民的 D 指數 ..................................................................42 表 4-4、全體原住民族與非原住民族的曝光指數暨原住民族隔離指數按縣市分 .......45 附表一、臺灣原住民族與非原住民族接觸指數(P*)按縣市分(阿美族、排灣族、 泰雅族、布農族) ................................................................................................61. 政 治 大 鄒族、賽夏族、達悟族) 立 ....................................................................................62. 附表二、臺灣原住民族與非原住民族接觸指數(P*)按縣市分(魯凱族、卑南族、. ‧ 國. 學. 附表三、臺灣原住民族與非原住民族接觸指數(P*)按縣市分(邵族、噶瑪蘭族、 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 ................................................................63. ‧. 附表四、臺灣原住民族隔離指數(iP*i)按縣市分(阿美族、排灣族、泰雅族、布. y. Nat. 農族) ....................................................................................................................64. er. io. sit. 附表五、臺灣原住民族隔離指數(iP*i)按縣市分(魯凱族、卑南族、鄒族、賽夏 族、達悟族) ........................................................................................................65. al. n. v i n 附表六、臺灣原住民族隔離指數(iP*i)按縣市分(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 Ch engchi U 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 ....................................................................................66 附表七、臺灣原住民族與其他原住民族接觸指數(P*)按縣市分(阿美族、排灣 族、泰雅族、布農族) ........................................................................................67 附表八、臺灣原住民族與其他原住民族接觸指數(P*)按縣市分(魯凱族、卑南 族、鄒族、賽夏族、達悟族) ............................................................................68 附表九、臺灣原住民族與其他原住民族接觸指數(P*)按縣市分(邵族、噶瑪蘭 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 ........................................................69.

(14) 第壹章、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節、研究動機. 現今居住在臺灣的原住民約有 50 萬人,約佔臺灣總人口的 2%,在臺灣人口 中比重甚低,這群人中,超過五成居住在山地平地鄉,其餘的人則分佈在臺灣 368 個鄉鎮地區中剩下的地區。各個原住民族在風俗、語言及親屬關係有著很大. 政 治 大 (Bunun)、卑南(Puyuma) 立 、魯凱(Rukai)、鄒(Tsou)、賽夏(Saisiyat)、 的差異,這群人被區分成阿美(Amis)、泰雅(Atayal)、排灣(Paiwen)、布農. ‧ 國. 學. 達悟(Yami)、邵(Thao)、噶瑪蘭(Kavalan)、太魯閣(Truku)、撒奇萊雅 (Sakizaya)、賽德克(Sediq)共 14 族1。1980 年代以後,這群人開始使用原住. ‧. 民族(Indigenous People)作為集體代稱,並忽略了彼此間的差異,共同為原住. sit. y. Nat. 民族來爭取及捍衛權益。現今官方所認可的 14 族原住民中,除了承襲日治時代. io. er. 對原住民族的分類之外,在 2000 年以後陸續增了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 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 n. al. Ch. engchi. i n U. v. 清代治理臺灣初期時劃定的土牛界,原先是為了禁止漢人越界開墾,這也同 時禁止了番人越界,這有形的界限的制定,減少了原漢接觸的機會,也避免了衝 突的發生;為了確切掌握資源,同時抑制少數族群武力抗爭,日本政府承襲清領 後期的隘勇制度,重新設定理蕃政策,當權者為了經濟利益,同時也為了方便管 理,將原住民圈禁在限定的區域內(施聖文,2008)。現今對原住民的分類,有 著山地鄉與平地鄉的分類,除了承襲自日治時期對原住民的分類,內政部公佈所 承認的原住民族群名稱與其分佈區域,做為日後官方識別原住民的標準,並將原 1 依照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辦法,要達到族群承認的標準,必須達到一定數量的署名,並且向原民會提出申請 書和足以證明為一個族群的證據。正式認可之後,會給予該族群合法的利益和權利,並且提供有意脫離原本被 誤認為某一族群之子族群的狀態,成為一個正式獨立族群一個很好的管道。截至目前為止,原民會共認可 14 個 族群。 1.

(15) 住民劃分為「山地山胞」及「平地山胞」、同時釐定三十個山地鄉及二十五個平 地鄉。. 現今政府對山地原住民及平地原住民的判定,係自源於民國四十三年的規定, 規定中明訂在臺灣光復前本人或直系尊親屬種族欄位登記為高山族,且原籍在三 十個山地鄉內即為山地山胞;而戶籍在光復前位在二十五個平地鄉的高山族原住 民即為平地山胞。而在 1970 年以前,在山地鄉與平地鄉外鮮少能發現原住民的 蹤跡,幾乎所有的臺灣原住民皆居住在山地鄉與平地鄉內2(王人英,1967)。. 隨著大環境的經濟變遷,自 1960 年代開始,臺灣原住民開始離開原鄉,往都. 政 治 大. 會區周邊地帶移動(劉千嘉,2009),這些原住民順應著當時臺灣經濟發展轉型. 立. 的情勢,移往著工廠集中的都市地區謀生(蘇羿如,2007)。而歷經四十多年的. ‧ 國. 學. 遷徙,現今原住民在臺灣本島各鄉鎮市區的分佈狀態已和以往大相逕庭,呈現出 不同風貌。事實上,原住民並非均勻地分佈於全臺。在臺灣 55 個山地平地鄉內,. ‧. 平均原住民的人口比例逼近五成,但其他非原鄉地區原住民的比例卻十分低,顯. Nat. er. io. sit. y. 見原住民在原鄉屬於高度集中,在非原鄉地則相對分散(劉千嘉,2011)。. n. a 從原鄉移往都會區或周邊的原住民,相對於移入地中其他族群而言算是少數 v. i l C n hengchi U 的。這群人有些能跨越門檻在都會區中定居下來與其他族群混居,有些則和具有 相同背景的族人聚居住同一塊區域,如基隆的和平島社區、新店溪畔的溪洲部 落、三鶯橋下的三鶯部落、大漢溪畔的撒烏瓦知部落、坎津部落等地,迥異的聚 居類型意味著遷徙並非同一的現象(劉千嘉,2011)。原住民與非原住民的社會 接觸(social contact)伴隨著原住民離開原鄉愈來愈頻仍,意味著族群與族群間 2 依據行政院九十一年四月十六日院臺疆字第0九一00一七三00號函頒定,三十個山地鄉包括:臺 北縣烏來鄉、桃園縣復興鄉、新竹縣尖石鄉、五峰鄉、苗栗縣泰安鄉、臺中縣和平鄉、南投縣信義鄉、 仁愛鄉、嘉義縣阿里山鄉、高雄縣桃源鄉、三民鄉、茂林鄉、屏東縣三地門鄉、瑪家鄉、霧臺鄉、牡丹 鄉、來義鄉、泰武鄉、春日鄉、獅子鄉、臺東縣達仁鄉、金峰鄉、延平鄉、海端鄉、蘭嶼鄉、花蓮縣卓 溪鄉、秀林鄉、萬榮鄉、宜蘭縣大同鄉、南澳鄉。二十五個平地原住民鄉(鎮、市)包括:新竹縣關西鎮、 苗栗縣南庄鄉、獅潭鄉、南投縣魚池鄉、屏東縣滿洲鄉、花蓮縣花蓮市、光復鄉、瑞穗鄉、豐濱鄉、吉 安鄉、壽豐鄉、鳳林鎮、玉里鎮、新城鄉、富里鄉、臺東縣臺東市、成功鎮、關山鎮、大武鄉、太麻里 鄉、卑南鄉、東河鄉、長濱鄉、鹿野鄉、池上鄉。(高雄縣三民鄉於 99 年 12 月五都升格後已更名為高雄 市那瑪夏區。) 2.

(16) 的界線是不斷變動著,不論是原住民與非原住民之間,或著在不同的原住民族之 間。. 社會接觸亦係指不同社會群體在社會生活的各種場域中相遇,並建構出潛在 的社會關係。當個人處於內團體成員較少的環境中,勢必得增加與外團體成員的 互動( Blau ,1977)。傅仰止曾將居住在非原鄉地區的原住民分成四種型態,區 分的關鍵在一定範圍內,居住地理環境周遭是原住民還是非原住民的比例多寡而 定,四種分類中有著不同的居住隔離程度,依聚合的程度高低來看,聚居算是隔 離程度最高的居住型態(傅仰止,2001)。. 政 治 大 在臺灣社會中,無論就人口規模、抑或社經地位來看,原住民族群可以說是 立. 一個獨特的少數群體,儼然已成為當前政治勢力關注、或學術研究的興趣焦點。. ‧ 國. 學. 原住民族的聚居與隔離的事實其實和當時政權統治臺灣的方針息息相關。早期,. ‧. 原住民被圈居於法令制訂的山地平地鄉內;爾後,面對了現代化的衝擊,部分的 原住民突破了統治者劃定的居住疆域,考量生計而選擇搬離原鄉,順應著經濟發. y. Nat. sit. 展的腳步,遷移至都會區邊緣地帶,形成特別的居住型態。近十年來,臺灣原住. v. n. a. er. io. 民居住於非原鄉地區的比例有攀升的趨勢,如下頁表 1-1 所示,原住民族人口居. l 住於非原鄉地區的比例,已由 2002 年年底的 34.07%上升至 2011 年年底的 ni. Ch. U i e h n c g 43.50%,顯示原住民被圈居於原鄉內的情形已不復可見。. 3.

(17) 表 1-1、臺灣原住民族年終人口戶籍資料按居住地區(2002-2011). 2011 年 12 月. 2010 年 12 月. 2009 年 12 月. 2008 年 12 月. 2007 年 12 月. 2006 年 12 月. 人數 百分比 519984 100.00 254704 100.00 265280 100.00 512701 100.00 251679 100.00 261022 100.00 504531 100.00 248321 100.00 256210 100.00 494107 100.00 243997 100.00 250110 100.00 484174 100.00 239832 100.00 244342 100.00 474919 100.00 236000 100.00 238919 100.00 464961 100.00 454682 100.00 442388 100.00 432516 100.00. 立. 原住民地區 山地鄉 平地鄉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161839 31.12 131947 25.38 85275 34.48 67051 26.33 76564 28.86 64896 24.46 162329 31.66 132058 25.76 85740 34.07 67286 26.73 76589 29.34 64772 24.81 161865 32.08 131791 26.12 85704 34.51 67269 27.09 76161 29.73 64522 25.18 32.05 26.41 158370 130492 34.57 27.40 84352 66859 29.59 25.44 74018 63633 158677 32.77 130033 26.86 84559 35.26 66739 27.83 74118 30.33 63294 25.90 159370 33.56 129669 27.30 84958 36.00 66756 28.29 74412 31.15 62913 26.33 159796 34.37 129222 27.79 158682 34.90 128303 28.22 158850 35.91 126494 28.59 159995 36.99 125156 28.94. 政 治 大. ‧. 計 男 女 計 男 女 計 男 女 計 男 女 計 男 女 計 男 女 計 計 計 計. 總計. 學. 2005 年 12 月 2004 年 12 月 2003 年 12 月 2002 年 12 月. 性 別. ‧ 國. 年月. 都市地區. Nat. y. 人數 百分比 226198 43.50 102378 40.19 123820 46.68 218314 42.58 98653 39.20 119661 45.84 210875 41.80 95348 38.40 115527 45.09 41.54 205245 38.03 92786 44.96 112459 195464 40.37 88534 36.92 106930 43.76 185880 39.14 84286 35.71 101594 42.52 175943 37.84 167697 36.88 157044 35.50 147365 34.07. sit. 資料來源: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人口數統計資料彙整3. n. al. er. io. http://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940F9579765AC6A0. Ch. engchi. i n U. v. 取用日期:2012/05/01. 臺灣原住民族的過往研究中,有著眾多的研究類門,這些研究讓沒有文字的 原住民能保存原初社會的生活樣貌。有些研究著重描寫各族群文化概論,從部落 的發展概況來建構原住民世界觀;因缺乏文字,有些研究會藉由殖民勢力之角度 所撰寫的歷史,來回顧了四百多年來原住民的發展史;更有些人著眼於傳統社會 組織、現代行政組織及部落,意圖觀看國家行政力量介入後,如何影響傳統社會 之權威;有些學者從身分認同的角度出發,不論是親自參與原民運動或是當個旁. 3. 本文所使用之資料,是經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轄下,原住民人口數統計資料按月彙整,將數據整理而成。 而所分析之資料採橫斷面資料,以民國 100 年年底原住民人口做為研究目標。 4.

(18) 觀者,處理了原住民的定位;而經濟發展的轉變,使得居住在原鄉的住民,在面 對生計出現了重大的轉變時,有些人選擇留在原鄉,尋求原鄉產業的發展,有些 住民在面臨資本主義衝擊時,轉而進入非原鄉區域,從事底層勞動,與資本主義 妥協。. 過往許多研究皆在討論原住民族遷移、流動之問題,研究焦點已從原先居住 在原鄉的原住民轉成離開原鄉尋求發展的「都市」原住民。歷經了近五十年的遷 移,原住民的居住型態有著和過往相當不同的轉變,呈現出在部分地區相對集 中,部分地區相對分散的情形,這有趣的現象值得我們繼續觀察討論下去。其 中,有些群體能跨越界限與其他族群混居,並能適應得宜、但有些族群卻僅能從. 政 治 大. 原鄉搬移至「新原鄉」,在新的區域另築窩居,這樣聚集的集居方式,和其他非. 立. 原住民族群相比,明顯地有著不同的居住樣貌。. ‧ 國. 學. 經歷了都市化的衝擊 ,部份臺灣原住民族離開了原鄉,到外尋求機會,但原. ‧. 住民並非四散到各個鄉鎮居住,其遷徙的軌跡是遵循著工作機會多寡而定的,而. Nat. sit. n. al. er. io. 居住模式。. y. 進入職業門檻的高低,使得原住民只能尋求特定管道謀求生路,因而有著特定的. C. i n U. v. hen hi 無論是與非原住民族的隔離,抑或討論與非原住民族的融合,這多類型的居 gc. 住樣貌,帶出了原住民族與非原住民族族群的互動情形及可能性,而這諸多可能 並非完全能用原住民族人口所佔比例能解釋,而過往對族群分佈差異並無太多著 墨,盼能以此為文,對臺灣原住民族的居住隔離概況進行探討。. 5.

(19) 第二節、研究目的. 綜上所述,得知過往學者對臺灣原住民的研究所處理的面向十分龐雜,據 此,簡述本文具體研究目標如下:(一)、由戶籍登記資料,來描述現今原住民 族人口的分佈概況。(二)、以指數計算為工具,計算出臺灣原住民族人口聚居 與隔離之情形,並以指標建構出臺灣原住民族與非原住民族的隔離程度,將隔離 體現在地表空間上。(三)、利用現有研究,進一步探討原住民族與非原住民族 居住隔離的可能成因。研究的對象是臺灣原住民族人口,而為了對原住民族與非 原住民族的居住隔離程度有著更具體的認識,因此必須將居住隔離概念操作化,. 政 治 大. 藉由居住隔離的指數來釐清此現象。. 立. ‧ 國. 學. 為了呈現臺灣地區民國 100 年年底原住民族人口居住隔離的實際情形,本文 選用的資料採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人口戶籍統計資料,以及內政部戶政司人. ‧. 口戶籍資料會整後,以縣市為主要單位,鄉鎮市區為次級單位,進行運用。首先. y. Nat. 將臺灣地區原住民族的分佈情形以圖像方式呈現出來,接下來描繪與優勢族群. n. er. io. al. sit. (非原住民族)的居住分佈差異事實。. Ch. engchi. 6. i n U. v.

(20) 第貳章、 文獻回顧 從過去集中居住在原鄉地區,現今轉變為相對集中居住在某些鄉鎮,而某些 鄉鎮卻相對分散的分佈型態,顯見臺灣原住民族的分佈與非原住民族有很大的差 異,這種差異其實就是不平等在空間上的體現,也就是所謂的居住隔離。我們得 先定義出隔離是怎樣的概念,瞭解隔離在國內外社會學發展上的應用,進而將國 外的經驗研究以及過往研究應用在本文中。最後,本章的結尾將討論如何測量及 計算居住隔離的指標,並就其指標的意義運用在解釋隔離程度的面向上。. 政 治 大 者其實是相對而非絕對的概念,兩者可說是一體的兩面。由不同群體的角度建 立 本論文題目:「臺灣原住民族的聚居與隔離」之中,「聚居」與「隔離」兩. ‧ 國. 學. 構,會得到迥然不同的看法,若某一族群的成員集中居住聚集在某地,對此一族 群來說是集中聚集在某地,從整體分佈概況看來,原住民族群的成員們與其他族. ‧. 成員的分佈,明顯就是一種隔離。. y. Nat. n. er. io. al. sit. 第一節、居住隔離的定義. i n U. C. v. hengchi 「隔離」此一概念在社會學領域的運用,最初是由 Park 和 Burgess 於20世紀 初所引入的,其定義為「具有相同社會、生物或其他特徵的人,或者從事相同活 動者居住於同性質之社區當中,表示某種人群在空間上的居住與其他的人群是分 開的」(Park & Burgess, 1921)。. 若以不同領域的思維方式去看隔離,則可發現:從社會學角度而言,隔離所 表示的是某些社會團體彼此之間互動關係的缺乏,導致某些社會團體之間的分 離,非主流團體與主流團體有限的互動讓非主流團體處在孤立狀態;若從地理學 觀點上來看,則可說明為「社會團體在實際空間上分佈的不均等」。從鉅觀的角 度來看隔離,主要著重在整個城市與人口組成和分配之關係,而當我們把討論隔 7.

(21) 離的重心移轉至人們的行為和環境上,轉而討論「歧視」會更加的適當。隔離所 傳達的概念並非侷限於單一個人,而是從「群體」出發,由行動者間的互動形塑 而成,存在於社會中、空間分佈、以及人際間的關係中,不同個體之間的分離和 缺乏交流互動之情形,形成了界線。. 隔離的討論,常常出現少數團體或一地區的外來者身上,過往的研究大多是 針對弱勢群體之隔離現象進行探討,呈現出少數群體被其他團體排除在外的情 境,而其主要探討的是主流與非主流團體間的居住差異間的事實,而在討論之 前,並非指涉團體間必有隔離或隔閡的現象發生(許葵鎣,1994)。族群在空間 上的分佈狀態則與居住隔離密不可分,居住隔離指涉的是弱勢族裔群體被排除於. 政 治 大. 某些區域,在地表空間上呈現出非常態的聚集,而與主流社會群體明顯地分隔。. 立. ‧ 國. 學. 美國立法保障各種族間的平等,但在居住事實中,黑白間的有色界線(color line)仍舊存在。當我們要探討關於居住隔離時,我們必須注意到,隔離和聚居. ‧. 是具有相當密切的關係,乃是一體的兩面。探討居住隔離的現象,指涉的是兩個. Nat. sit. y. 或兩個以上的團體在一定地表空間上分離狀態,亦即在劃分一固定區域時,在區. er. io. 域中的人共享著有限的空間,隔離的影響在人類社會當中是一個相當特別的現. n. al 象,是一種社會不平等在地表空間上的體現。在處理居住隔離時,首要處理的 iv n U 是,團體如何分類,以及測量出在地理空間上的分離。而謝高橋所提之觀點和前 engchi. Ch. 文所述十分雷同,指出居住隔離乃是族群選擇的居住空間與其他族群分隔的程度 (謝高橋,1993)。而Massey跟 Denton更在文中指出,居住隔離所代表的是 「兩個或更多團體之間相互分離,彼此身處於整體都市社會環境中的不同區域」 (Massey and Denton,1988)。. 在探討隔離現象時,至今所盛行的主要還是以量化研究的方式去測量和分析 一區域空間內的居住隔離狀況。 Duncan and Duncan 所提出的歧異指數(Index of Dissimilarity)在提出之後即成為研究隔離的主流方法。嗣後,有許多學者認 為只有一種測量指數是不足的,其中 Massey 和 Denton 以多面向的方式來測量 8.

(22) 居住隔離之方法,提出了五個面向,若干種計算方式來測量居住隔離,而非僅用 單一指數來進行計算,提出五種面向作為測量的方針,來做為一個更有系統性的 評估和測量。在 Massey 和 Denton的看法而言,居住隔離必須用多面向的方式評 估,礙於研究資料取得之限制,本論文將借用其中兩個面向來評估臺灣原住民族 的居住隔離概況。. 評估族群在空間上居住差異的事實,使用居住隔離指標測量出居住隔離的程 度,是個很好的手段。在空間上各個族群所佔的百分比多寡無法明確地告知我們 族群間互動的情形為何,而必須進一步探尋族群間如何分佈在空間上才有意義, 若佔該地人口不到一成的少數族群,明顯地集中居住在某些區域,則與其他族群. 政 治 大. 有居住隔離的事實;反之,若該少數族群平均的分散在該區域中,我們可以知道. 立. 在該區域中,少數族群和其他族群的融合程度較高。. ‧ 國. 學. 而族群如何分類又是個大哉問,但分類依循的屬性皆是具有社會意義的。有. ‧. 些學者是這樣定義的:族群(ethnic group)是存在於大社會中的次團體,該成. Nat. sit. y. 員擁有著真實或虛構的祖先,有著共同的歷史記憶,並擁有定義自我特別文化之. n. al. er. io. 表徵(Schermerhorn,1970)。. C. i n U. v. hen hi 本文所使用的資料,乃是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轄下之戶籍公示資料,經彙 gc. 整後而成。按現今法規規定,原住民族共有 14族,礙於資料上使用的困難,本文 在建構族群分類時,僅考慮原住民族與非原住民族,以進行分析。而為了顧及具 有社會意義的分類,採用的是法令所承認 14族,比較各個族群與非原住民間隔離 的程度。. 9.

(23) 第二節、族群居住隔離理論. 本節將簡單回顧國外居住隔離的經驗研究以及過去臺灣原住民居住隔離的研 究,將相關文獻以及論點簡單整理如下:. (一). 國外的經驗研究. 過往討論到居住隔離的研究主要著重在白人與非白人的居住隔離,這和近代 美國民權運動發展息息相關。美國的黑白種族歧視具有歷史性,也充滿了殖民與 不平等的色彩。從歷史的角度來觀看,過去美國從非洲將大量的黑人運至北美. 治 政 洲,黑人成為低階工作勞動力的最大宗來源,年輕有拼勁的勞動力使得美國工業 大 立 快速的發展,但黑人也從「蓄奴」制度,確定他們在美國的身分,而多數黑人分 ‧ 國. 學. 佈在南方的農業州,彌補勞動力的缺口,成為所謂的農奴。雖然在美國的南北戰. ‧. 爭中,林肯總統解放了黑奴,使其獲得自由。但 1896 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卻作 出判決,對黑人採行「隔離但平等」(Separate but equal)的措施,使得種族歧. y. Nat. er. io. sit. 視本身反而具有合法性,而這是與近代憲法核心價值所背道而馳的。. n. a l 1970 年代左右開始有一連串的反對種族歧視的民權運 直至 1950 年代開始到 iv. n U e n g(Brown 動。首先是著名的「布朗訴教育委員會」 c h i v. Board of Education)一案,. Ch. 判定種族上的隔離但平等作法並未提供黑人學生公平的教育。再來便是美國「現 代民權運動之母」Rosa Louise McCauley Parks 的拒絕讓座事件,在隔離政策 下,白人坐前座,而黑人只能坐公車的後座, Rosa 拒絕聽從公車司機的命令, 讓位給一名白人乘客而引發之後一系列的反對種族隔離的民權運動,為人所知的 民權運動人士金恩博士也參與了事件中的抗爭。. Duncan 和 Duncan 兩位學者順應當時時事潮流,用勞動力與職業差異分析 來比較了美國北方與南方城市非白人與白人的居住隔離,該研究指出了社會經濟 情況的差異是影響居住隔離的重要原因( Duncan and Duncan,1955 ),而居住 10.

(24) 隔離也會受到職業地位、少數族群、黑人的比例及區域所在位置等變數影響 ( Massey and Denton,1989 )。 此外,都市大小的規模也會影響居住隔離指數 的多寡,和小規模的都市相較之下,大都市的居住隔離較為明顯( Massey and Denton,1989;Farley,1994)。而美國的種族隔離。而這又可以從兩個角度來 談美國的黑白種族歧視的影響。首先,貧窮的集中是因為貧窮黑人移入貧窮社 區。在有限的選擇下,貧窮黑人較容易選擇貧窮社區或非常貧窮的社區。同時, 不貧窮的黑人也偏好遷入黑人社區,不論這個社區是貧窮或是非常貧窮,除非他 原初就居住在不貧窮的社區(包括白人與黑人社區)。因此,黑人在居住選擇 上,並非單純只考慮物質環境的改善,即使他們有經濟能力,也會偏好黑人的社 區遷入( Massey、Gross、Shibuya,1994 )。由此,我們知悉,少數族群前往. 治 政 新地點尋求生存機會時,不論自身經濟條件為何,在新的區域都有集聚的現象發 大 立 生。 過去臺灣原住民居住隔離的研究. ‧. ‧ 國. 學. (二). sit. y. Nat. 過去臺灣研究原住民族群的居住隔離並不多見,謝高橋所著臺北市山胞人口 普查報告,以村里為單位,來探討臺北市內各里之間原住民的居住隔離(謝高. er. io. 橋,1992,1995)。研究中顯示,臺北市的確存在著居住隔離的現象,較多原住 a. n. iv l C n 民聚集的村里亦是隔離指數較高的村里,該研究中意圖解釋造成居住隔離的成因 hengchi U (謝高橋,1995)。. 使用戶籍資料進行分析的過往研究中,主要是以 1956、1966、1980 及 1990 年四次戶口普查報告資料,來進行臺灣地區的族群居住隔離的分析(其中包括外 省人與閩南人、外省人與客家人、外省人與原住民、閩南人與客家人、閩南人與 原住民及客家人與原住民)(許葵鎣,1994)。許葵鎣的研究可算是最為完整的 部分,他以臺灣「鄉鎮市區」及「村里」做為分類資料,根據該論文結果顯示, 臺灣原住民的居住隔離程度高於另外三個族群。造成隔離的因素方面,由於此研 究主要以省籍做為衡量,採省籍行為差異、省籍職業差異、省籍教育差異、省籍 11.

(25) 從業身份差異、省籍住宅所有權來源差異、省籍族群人口組成差異及地區差異等 七項變數與隔離指數進行迴歸分析。其省籍行為差異、省籍職業差異、省籍從業 身份差異以及省籍族群人口組成差異等五項達顯著效果,其餘變項則關係較弱且 不顯著,而綜合上述,得知過去的研究大多以原住民與漢人的居住隔離作為軸 線,論述偏重在原住民與漢人之間的互動,其餘部分著墨甚少。. 臺灣的族群研究和國外的研究十分的不同,要研究此問題時,要先清楚地定 義出族群,並探究其形成的歷史脈絡。故必須往前追溯,考量當時歷史因素及社 會因素,藉此對族群的界線作出定位。過往在研究居住隔離時,主要著重省籍因 素加以分析,和當時相對人數較少卻能掌握較多資源的外省人有關;相對而言,. 政 治 大. 佔總人口比重較低的原住民族,往往用隻字片語輕描淡寫,忽略了原住民族與非. 立. 原住民的互動關係,同時也忽略了各個原住民族群與非原住民族的交流情形。臺. ‧ 國. 學. 灣特有的族群居住隔離現象,很難用國外的經驗研究來囊括所有可能性,本文藉 由數學工具的幫助,次級資料的整理合併,盼能理出臺灣原住民族的居住隔離概. ‧. 況,描繪出原住民族聚居與隔離的圖像。. n. Ch. engchi. er. io. al. sit. y. Nat. 第三節、居住隔離的測量與計算. i n U. v. 居住隔離的測量意圖瞭解不同的團體在地表的分佈情形,大多數的測量以及 隔離係數的研究,主要將研究的範圍劃定成數個小分區,利用小部份的資料匯總 而來的數據(aggregate data)進行居住隔離的測量。. 最早透過數學方式進行居住隔離指標討論的人是 Duncan and Duncan,但未 考慮白人與非白人的居住模式。Massey 綜合過去以來有關居住隔離的研究,主 張居住隔離的事實不能只靠單一指標來衡量,居住隔離應該分成五個不同面向 (Massey and Denton,1988)來討論,分別是:均勻度(evenness)、曝光度 (exposure)、 集 中 化 (concentration)、 中 心 化 (centralization) 及 群 集 度 (clustering)。其中均勻度指涉的是在一定空間範圍內兩個團體的分佈差異;曝 12.

(26) 光度則是指一定空間範圍內接觸或互動的可能性;集中化指的是在一定空間內, 少數團體佔的相對量;中心化乃是一個團體特別選擇居住在都市中心範圍的程 度;群集度指涉的是在一定空間範圍內少數團體與其他團體毗鄰或聚居的程度。. (一) 均勻度 均勻度所討論的是指在一定區域內,兩個不同的團體在分佈(distribution) 上 的差異。若少數族群被不平均地(unevenly)分配到整個區域內就是被隔離。均 勻度是一種相對的概念,是由兩個族群比較而形成的。均勻度的測量指數以歧異 指數(Index of Dissimilarity-Delta)為代表,歧異指數的方程式如下所示:. 政 治 大 立Δ = 12 ∑ x − y ---等式(1) N. i. i. i=1. ‧ 國. 學. 其中歧異指數 ∆ 值範圍介於 0 到 1 之間,當 Delta值為 0 時,表示兩個不同的. ‧. 團體在區域內分佈的程度相同,區域內並無隔離的狀況發生;當Delta值為 1時,. sit. y. Nat. 表示兩個不同的團體在空間中呈現絕對隔離。而當 Delta值等於 0.3時,表示空間. er. io. 中有 30%的人口在空間分佈上產生差異,表示必須要有 30%的人口互換,其. n. a Delta值才會降低至零。 Delta值所代表的意義方面,當D值介於 0 到 0.3 之間屬 iv. l C n U h 之間為中度居住隔離,大於 於低度居住隔離,介於 0.3 到 0.6 0.6 者則為高度居住 engchi 隔離(Massey and Denton,1988)。. (二) 曝光度 曝光度指的是在一定區域內少數與多數族群之間接觸的程度或互動的可能 性。曝光度的測量主要以互動指數(Interaction Index) 為代表,主要在測量少 數與多數族群兩者間分享區域內的效用程度。互動指數的形式如以等式(2)所 示:. 13.

(27) N ' ! x $! y $* P jm = ∑)# i &# i &, ---等式(2) " % i=1 ( X " ti %+. 等式(2)中 xi、yi 以及 ti 分別為 i 普查區內的 X 族群、Y 族群以及總人口 數。 X則為整個城市中X族群人口數,互動指數𝑃!" 表示在某一地區內少數族群X 與多數族群Y的接觸機率。互動指數 𝑃!" 其值介於0到1之間,當互動指數為0時表 示兩族群間沒有互動之機會、互動指數為 1 時表示族群之間完全地接觸。. (三) 集中化. 立. 政 治 大. 集中化指涉的是在一定空間內被少數族群佔據的實際活動空間。少數特定族. ‧ 國. 學. 群佔據了整個城市中共享區內的一小部份則可以稱之為住宅區集中化 (Residentially Concentrated),而集中化的測量以相對集中指數(Relative. ‧. Concentration Index)為代表,該指數主要是在測量少數族群 X 相對於多數族群. sit. y. Nat. Y 所佔據物理空間的平均量,意圖比較少數族 群 X 達到最大集中及多數族群達到. io. n. al. er. 最大分散(dispersed)之間的比例,相對集中指數的形式如以下所示:. Ch. engchi. i n U. & # N xa %∑ i i ( % i=1 X −1( % N yi ai ( ( %∑ ' $ i=1 Y ---等式(3) RCO = n & # 1 ta %∑ i i ( % i=1 Ti −1( ( % n ta %∑ i i ( ' $ i=n2 T2. 14. v.

(28) (四) 中心化 中心化與集中化有關,但兩者為不同的概念。中心化是一個族群的空間靠近 市中心的程度,中心化的測量以絕對中心指數(Absolute Centralization Index) 為代表,藉由絕對中心指數的測量可以反映一個族群空間分佈的接近程度或遠離都 市中心商業區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的程度,絕對中心指數的計算如下所 示: & # n & # n ACE = % ∑ xi−1 Ai ( − % ∑ xi Ai−1 ( ---等式(4) ' $ i=1 ' $ i=1. 政 治 大. 立. 等式(4)中 n 值為區域的總數,n 值越大表示與 CBD 的距離越遠。Xi 是 X. ‧ 國. 學. 族群在第 i 區的累積百分比;Ai 區面積在第 i 區的累積百 分比;絕對中心指數的. ‧. 值介於-1 至 1 間,當值為正時表示 X 族群有接近城市中心居住的趨勢,當數值為 負時,表示有向邊緣區(Outlying Area)居住的趨勢,當數值為零時,意即族群. y. Nat. n. er. io. al. sit. 在整個區域內均勻分佈。. (五) 群集化. Ch. engchi. i n U. v. 群集化是指少數的族群在空間內靠近或群集的程度。空間鄰近指數(Index of Spatial Proximity)為測量族群的空間群集最常用的手段。為了量測族群的空 間群集,第一步得先估計同一個族群之間的平均鄰近數以及不同族群之間的平均 鄰近數。. X 族 群的平均鄰近數計算方法如下:. n. n. xi x j cij ---等式(5) x2 j=1. Pxx = ∑∑ i=1. 15.

(29) X 與 Y 族群間平均鄰近數的計算方法如下等式(6):. n. n. xi x j cij ---等式(6) j=1 XY. Pxy = ∑∑ i=1. 上例式子中 Y 為全市Y 族群的人口數、xi 及 yj 是區域i 及 j 內的 X 及 Y 族群 的人口數。cij 為兩個地區之間的距離函數,在此定義 為一個負指數(Negative. 政 治 大. Exponential):cij=exp(-dij)。dij 為普查區 i 及 j 的中心之間的 距離,dij 估計為. 立. 0.6ai×5(ai 為普查區的面積)。. ‧ 國. 學. 平均鄰近數也有可能藉由方程式(7)計算 Y 族群之間的平均鄰近數. ‧. ( Pyy ) 及 全 部 人 口 平 均 鄰 近 數 ( Ptt ) 。 而 以 下 指 數 主 要 是 計 算 內 部 族 群. y. sit. n. al. er. io. 數:. Nat. (Intergroup)的平均鄰近數, Pxx/Ptt 及 Pyy/Ptt 為每一個族群的人口加權分. i n U. CXPh +YP e n g---等式(7) chi TP. SP =. xx. yy. v. tt. 等式(7)中所產生的比率等於 1 時,代表 X 及 Y 族群之間的群集並無差 異;當比率大於 1 時,則表示 X 族群之間的居住較 Y 族群靠近;而當比率小於 1 時,表示 X 族群與 Y 族群之間的居住比起 X 族群本身距離較為靠近。. 由於資料的侷限,在考量目前臺灣地區原住民戶籍人口的登記方式後,本文 將描述均勻度以及曝光度,以歧異指數及互動指數瞭解原住民族在空間上的分 佈,與非原住民族是否存在著差異,再藉此兩個指標來描述族群間的互動交流狀 況。 16.

(30) 第參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研究設計. 聚居(Congregation)和隔離(Segregation)是一組相對的概念,藉由計算 隔離指數來量化某一社會類別的分佈狀況,像是種族、性別等,企圖用數字來說 明分佈模式,進而比較不同區域間的隔離狀況。而過去研究居住隔離會先從人口 統計資料著手,透過歧異指數進行少數以及主流團體之間的測量,分析少數團體. 政 治 大. 與主流團體兩者之間的隔離程度。. 立. 本研究利用政府部門公示資料剖析原住民人口分佈狀況,企圖重新勾勒原鄉. ‧ 國. 學. 的樣貌,檢驗近 60 年前制定的原鄉現今面貌,所需資料有「鄉鎮市區層級」的. ‧. 非原住民及原住民人口數、原住民各族人口數按鄉鎮市區分。意圖瞭解不同原住 民族群之間的聚居與隔離效應,在特定的區域有無族群間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 a. er. io. sit. y. Nat. 狀況發生。. n. v l 政府沿襲日治時代對原住民的九族分類,而現今經政府所認可的原住民族共 ni Ch. i U. engch 14 族,2000 年後增加的五族,僅有撒奇萊雅與噶瑪蘭族是平埔族,其餘族別皆 是原先高山族九族分類中的亞族獨立出來。依據原民會公示的原住民統計資料 (台閩縣市鄉鎮市區原住民族人口按性別族別分),我們可以探究各原住民族人 口在全臺各鄉鎮市區的分佈概況,各個族別間是否有一定程度的相吸或相斥的力 量。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資料中尚未申報原住民族別者將近佔全體原住民的百分之 四,為了方便操作,在計算 14 個族群間的居住隔離時,會將未申報族別的原住 民人口刪除。目前有 55 個山地平地鄉,自民國四十三年制定以降並未有所更 動,歷經多次行政區劃分的更迭,適逢 99 年年底五都升格,因應行政區域變革 作出調整。以往研究中習慣使用的北中南東四個區域劃分外,加入了離島地區, 並將新升格整併的直轄市與原先的省轄市(嘉義市、新竹市、基隆市)編入都市 17.

(31) 地區,意圖檢視區域之間原住民族的居住隔離事實,拼湊出原鄉中原住民的生活 圖樣,勾勒出原鄉的新樣貌。. 目前學術界最常用來測量性別隔離程度的指標是「歧異指數」(Index of Dissimilarity),該指數最先應用在測量美國種族隔離程度,之後陸續用在職業 性別隔離與科系性別隔離的測量。D 指標測量的是在空間中性別分佈不均的程 度,D 指標的值介於 0 到 1 之間,若值為 0.73,代表有 73%的男女要互換才能達 到平均分佈;當值為 0 時表示兩性在空間中的分佈上完全平等,根本沒有性別隔 離;當值為 1 則代表兩性的分佈在空間上是完全隔離的狀態。但是 D 指標會受到 人數相對規模的影響,對於人數較少的區域來說,儘管男女在該區域人數有明顯. 政 治 大. 變化,但因為其規模較小,計算出的數值在整體的性別隔離程度所佔的比重甚. 立. 低,對整體隔離程度的變動也不大。反之,若某區域總人數佔全體區域的比例很. ‧ 國. 學. 高,那麼人數的變化,將會明顯影響整體的隔離程度。在使用 D 指標必須注意, 當各區域之間人數的相對規模之差距,而本研究即採用歧異指數來探究原住民人. ‧. 口的隔離程度在空間上如何分佈,而歧異指數也面臨諸多限制,為了解決該指數. Nat. sit. y. 對於族群相對人數數量的不靈敏性,故加上了互動指數作為衡量指標,量測原住. er. io. 民與非原住民的互動情形、族群間的互動程度以及與自身族人的接觸情形,這同. n. al 時也是本文第二階段將要做的,而本文所採用的是台閩縣市鄉鎮市區原住民族人 iv n U engchi 口統計資料,藉此來協助計算原住民族與非原住民族、及原住民族群間的隔離程. Ch. 度。. 過往的對原住民族的相關研究僅以將資料圖表加以整理、簡化,未能將其使 用統計地圖,使研究成果以一種直觀的方式加以表達。本研究將研究成果繪製統 計地圖,不僅能夠將研究成果做簡單、直觀性的摘要,且助於空間資訊的傳達。 利用地圖的概念與製作,將地區之間的差異,算出指標後藉由地圖來呈現,更能 明確地表達出元素在空間分佈上的差異。. 18.

(32) 第二節、資料來源及說明. 針對計算隔離指數所需使用到的基本參數,本研究主要使用「戶籍人口統計 資料」,以利後續進行分析。. 既有的「戶籍人口統計」中,並非僅由單一類型資料建構彙整而成,其資料 來源名稱隨著時代背景而有所不同,本研究援引的是《中華民國臺閩地區人口統 計》和《中華民國人口統計年刊》,在上述戶籍人口統計資料中,有刊載著詳細 的人口統計數據,行政院主計處按縣市及鄉鎮市區為單位,每月整理了「臺閩地. 政 治 大. 區人口數及成長率」等相關資料,這些相關的數據可協助進行指數的計算,以及. 立. 描述既有的臺灣原住民族居住隔離的事實。此一戶籍人口統計資料的刊登,由於. ‧ 國. 學. 其記錄者是政府的主要部會,基本上資料來源是較為可信的。臺閩地區各戶政事 務所辦理戶籍登記者均為統計對象,我們能得到按行政區域區分的人口數,分別. ‧. 按村里數、鄰數、戶數區分,於行政院主計處中蒐集研究中需要的參數。. io. sit. y. Nat. er. 而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成立後,為了協助處理原住民族相關事務,單位利. n. a. v. l C 用了從內政部戶政司整理相關原住民人口統計資料,每個月製成資料檔放置在原 ni. hengchi U. 民會網頁上。內容涵蓋按性別、年齡、登記族別,也包括出生、死亡、遷移等人 口動力相關資訊,同時了也包含了原住民恢復傳統姓名等相關資訊。研究中需要 族別、性別及年齡結構等相關資訊,故使用「台閩縣市鄉鎮市區原住民族人口按 性別年齡」及「台閩縣市鄉鎮市區原住民族人口按性別族別」兩筆相關資料協助 研究進行。礙於原民會成立時間很短,所提供的資料由民國 91 年 1 月起。而過 去以來資料中僅止於使用按縣市分的人口統計資料,近兩、三年才加入了按鄉鎮 市區分的人口統計資料,而我國現行原住民族全體人口資料取得不易,故本研究 資料是以政府各層級部門之統計公示資料,製成匯總的數據,進行論文撰寫。. 19.

(3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0. i n U. v.

(34) 第肆章、 研究發現 本章利用彙整過後的戶籍人口資料進行臺灣地區原住民族與漢人間、及原住民 族與其他原住民族族群間的居住隔離分析。首先,筆者將於第一節中,利用民國 100 年年底之戶籍資料,呈現出該年度年底的原住民人口概況;次者,在第二節 中,筆者將資料中所有原住民族的分佈情形,及各族分佈的概況,做簡要式的整 理;而在本章的最後,根據臺灣地區原住民族的族群居住隔離程度,將計算出的指 數,分原住民與漢人、與本族成員之間的隔離程度、及與其他原住民族群的接觸程 度,作出整理與比較。. 第一節、民國 100 年年底臺灣原住民人口概況 政 治. 大. 立. ‧ 國. 學. 本節中,為了方便達成比較區域間的異同,筆者根據地理位置及現今行政區域 劃分,將臺灣分成六大區域如下:北部地區、中部地區、南部地區、東部地區、都. sit. Nat. y. ‧. 市地區、離島地區。下表 4-1 中說明六大區域如何分類:. 表 4-1、臺灣地區區域分類表. er. io. n. 地區 縣市 al v i 北部地區 宜蘭縣、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 n Ch engchi U 中部地區 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 南部地區 嘉義縣、屏東縣 東部地區 花蓮縣、臺東縣 都市地區 臺北市、高雄市、新北市、臺中市、臺南市、基隆市、新竹市、嘉義市 離島地區 澎湖縣、連江縣、金門縣. 光復初期,臺北市的人口數僅有卅萬人,隨著經濟的發展及時間的推移,人口 數量與時俱增,民國五十六年時,臺北市率先劃入直轄市中,到了民國六十八年, 政府也將高雄市劃入直轄市內。為了因應臺灣人口的快速增長及考量各縣市之發 展,政府把行政區域之劃分作出調整,將臺灣省政府轄管的幾個縣市整併後,現有 五個直轄市如下:新北市(原臺北縣)、臺中市(原臺中縣與臺中市)、臺南市(原 21.

(35) 臺南縣與臺南市)、高雄市(原高雄縣與高雄市)、臺北市,原先的基隆市、新竹市 與嘉義市三個省轄市則維持原編制,五都升格改制的變革於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二 十五日起正式施行。為了契合於現今行政區域之劃分,本文將臺灣地區區域分成六 大類,依地理方位、發展概況進行調整,北部地區囊括宜蘭縣桃園縣、新竹縣及苗 栗縣;中部地區有彰化縣、南投縣及雲林縣;南部地區因舊制臺南縣及高雄縣併入 直轄市中,故僅有嘉義縣及屏東縣;東部地區涵蓋花蓮縣及臺東縣;都市地區除了 原本北高直轄兩市外,增添了新北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另外原本隸屬省 轄市的基隆市、新竹市以及嘉義市也納入其中,而離島地區涵蓋了澎湖縣、金門縣 以及連江縣,如此分類,以利進行區域間比較。. 政 治 大. 根據彙整之原住民人口戶籍資料顯示,民國一百年年底原住民人口總數共有. 立. 519,984 人,約佔全臺人口的 2.24%。設籍於五十五個山地鄉與平地鄉的原住民佔所. ‧ 國. 學. 有原住民的 56.5%,剩下來的 43.5%分佈在 313 個鄉鎮縣市中,顯見原住民人口實 際上是不均勻地分佈在臺灣 368 個鄉鎮中。相對而言,原住民在東部地區的比率較. ‧. 其他區域高,在原住民人口佔該縣市人口比例的部分,也是東部地區的比率較其他. Nat. sit. y. 區域來得高,例如在臺東縣境內,原住民佔縣市人口的比率約為 35%;而在都會地. er. io. 區及離島地區裡,如臺南市與澎湖縣則僅有 0.33%。原住民人口在各個縣市的分佈. n. al 情形,僅以下頁表 4-2 呈現縣市總人口數、原住民年底人口數以及原住民人口佔該 iv 縣市人口的百分比。. Ch. n U engchi. 六大區域的分類中,東部地區的原住民人口約佔所有原住民人口的三成三為最 高 (32.83%)、 都 市 地 區 約 為 兩 成 七 (27.49%) 次 之 、 北 部 地 區 約 佔 兩 成 一 (20.65%)居第三、南部地區約佔一成二(12.04%)、中部地區(6.80%)及離島地 區(0.19%)皆不到一成。從這樣的分佈模式來看,花東地區仍是原住民人口分佈 最大宗;而都市地區由於工作機會較多,對原住民的遷移有著強大的拉力,吸引原 住民人口前往,故有近三成的原住民人口居住其內;潛伏在都市周圍,無法進入都 市的原住民,僅能居住在都市邊緣,如北部地區宜蘭縣及桃竹苗一帶,也有超過五 分之一的原住民人口分佈在境內;南部地區原住民人口約佔所有原住民人口的一成 22.

(36) 二,但劃分到南部地區的嘉義縣及屏東縣總人口數,僅佔全國總人口數不到一成 (6.04%);中部地區境內原住民人口僅佔所有原住民人口的 6.80%;離島地區鮮有 原住民,金門縣有 548 人為最多,而澎湖縣、金門縣及連江縣原住民人口加總,僅 有一千人。 表 4-2、民國 100 年底縣市總人口數及原住民人口佔該縣市人口的百分比. 15,614 61,044 19,971 10,747. 5,089 28,369 1,882. 459,061 2,013,305 517,641 562,010. 立. 3.40% 3.03% 3.86% 1.91%. 治 政1,303,039 大. 0.39% 5.43% 0.26%. 522,807 713,556. ‧ 國. 學 537,942 864,529. n. al. Ch. e2,650,968 ngchi. sit. 336,838 228,290. er. io. 14,340 30,401 50,488 28,817 6,113 8,718 3,170 894. 1.03% 6.60%. y. Nat. 90,920 79,781. ‧. 5,547 57,079. i n U. 26.99% 34.95%. v. 2,774,470 3,916,451 2,664,394 1,876,960 379,927 420,052 271,526. 0.54% 1.10% 1.29% 1.08% 0.33% 2.29% 0.75% 0.33%. 323 548 129. 97,157 103,883 10,106. 0.33% 0.53% 1.28%. 519,984. 23,224,912. 2.24%. 23.

(37) 根據民國 100 年年底戶籍人口資料顯示,在全臺灣 368 個鄉鎮中,原住民人數 最多的鄉鎮位於臺東縣的臺東市,人數共有 20,859 人,而原住民人數最少的鄉鎮是 臺南市的龍崎區(五都改制前隸屬於臺南縣龍崎鄉)以及金門縣的烏坵鄉,兩個鄉 鎮皆僅有 4 人;各縣市中的原住民人口以花蓮縣人數最多、臺東縣次之,桃園縣居 第三,僅以圖 4-1 表示原住民族人口分佈概況。. 臺灣原住民族人口數較多的鄉鎮仍是法律中所規定的山地鄉及平地鄉,每個山 地鄉與平地鄉皆有一千名以上的原住民人口居住其中;若以中央山脈來作為區分標 準,在西部地區的諸多縣市中,原住民人口比較多的鄉鎮,主要集中在臺北市、新 北市、桃園縣、臺中市及高雄市等都會地區及其周遭鄉鎮,其他縣市原住民人口數. 政 治 大. 較少。目前法定的原住民族共有 14 族,其中以阿美族 191,186 人占所有原住民族人. 立. 口的 36.77%為最多,排灣族 92,008 人占 17.69%次之,泰雅族 82,564 人占 15.88%. ‧ 國. 學. 居第三,此三族人口合計達所有原住民人口數的七成,就此三個原住民族設籍的縣 市簡單整理如下:阿美族,設籍於花蓮縣 51,689 人最多,臺東縣 37,337 人次之,新. ‧. 北市 29,619 人居第三;排灣族,設籍於屏東縣 46,874 人最多,臺東縣 16,385 人次. Nat. sit. y. 之,高雄市 7,166 人居第三;泰雅族,設籍於桃園縣 18,209 人為最多,新竹縣. er. io. 15,294 人次之,宜蘭縣 11,631 人。由資料中顯示,各族之間原住民人口數差距甚. n. al 大,最多的族群人口數接近廿萬人(阿美族) ;人口數較少的族群(邵族、撒奇萊雅 iv 族)僅有數百人。. Ch. n U engchi. 以下就各族人口分佈概況,自下一頁起茲整理成圖 4-1 至圖 4-15。. 24.

(38) 人口數(人) 5000+ 1501-4999 501-1500 1- 50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4-1 、民國 100 年年底臺灣原住民族人口分佈概況按鄉鎮地區分. 25.

(39) 人口數(人) . 1000+ 501-999 201-500 1-20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4-2、民國 100 年年底阿美族人口分佈概況按鄉鎮市區分. 阿美族的族人,近半數人口分佈在中央山脈東側,立霧溪以南的區域,設籍於花 蓮縣的阿美族人口約佔該縣原住民族總人口五成七(56.9%)為最高,在西半部都會地 區分佈在桃園縣、基隆市、新北市、臺北市、臺中市及高雄市週遭。. 26.

(40) 人口數(人) . 1000+ 501-999 201-500 1-20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4-3、民國 100 年年底泰雅族人口分佈概況按鄉鎮市區分. 泰雅族足跡遍佈全臺,僅有少數鄉鎮無泰雅族的族人,主要分佈於臺灣中北部及 東部山區。在宜蘭縣及新竹縣中,泰雅族佔所有原住民人口之比例最高,亦即在宜蘭 縣及新竹縣遇到的原住民中,很高比例是泰雅族。. 27.

(41) 人口數(人) . 1000+ 501-999 201-500 1-20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4-4、民國 100 年年底排灣族人口分佈概況按鄉鎮市區分 排灣族主要分佈於中央山脈南端,人口大多集中在屏東縣及臺東縣,以屏東縣來 義鄉為最多,該地居民絕大多數都是排灣族的原住民,瑪家鄉、三地門鄉等地也是排 灣族人口集中的區域。. 28.

(42) 人口數(人) . 1000+ 501-999 201-500 1-20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4-5、民國 100 年年底布農族人口分佈概況按鄉鎮市區分. 布農族分佈的範圍很廣,高雄市的那瑪夏區、臺東縣的海端鄉、南投縣的仁愛 鄉,位於這範圍內的鄉鎮,皆有一千人以上布農族族人居住。西半部地區桃園縣有較 多的居民。 29.

(43) 人口數(人) . 1000+ 501-999 201-500 1-20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4-6、民國 100 年年底魯凱族人口分佈概況按鄉鎮市區分. 魯凱族人口僅有一萬餘人,而人口數超過 1000 人的鄉鎮有高雄市茂林區、屏東縣 霧臺鄉以及屏東縣卑南鄉三個鄉鎮,族群人口分佈相對集中,圖中白色部分的鄉鎮並 無魯凱族族人的蹤跡。 30.

(44) 人口數(人) . 1000+ 101-199 51-100 1-5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4-7 、民國 100 年年底卑南族人口分佈概況按鄉鎮市區分. 卑南族人口數與魯凱族人口數相近,但人口數超過一千人的鄉鎮僅有臺東縣臺東 市以及卑南鄉兩鄉鎮,其餘鄉鎮族人人口數皆在兩百人以下。. 31.

(45) 人口數(人) . 1000+ 501-999 201-500 1-20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4-8、民國 100 年年底鄒族人口分佈概況按鄉鎮市區分. 人數將近七千人的鄒族,絕大多數集中在嘉義縣阿里山鄉、高雄市那瑪夏區以及 嘉義市東區。. 32.

(46) 人口數(人) . 1000+ 201-999 51-200 1-5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4-9、民國 100 年年底賽夏族人口分佈概況按鄉鎮市區分. 苗栗縣南庄鄉、新竹縣五峰鄉及新竹縣竹東鎮,乃賽夏族原住民族人口佔最多的 前三個鄉鎮,賽夏族的族人主要集中居住在新竹、苗栗一帶。. 33.

(47) 人口數(人) . 100+ 31-99 11-30 1-10.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4-10、民國 100 年年底達悟族人口分佈概況按鄉鎮市區分. 絕大多數的達悟族族人都設籍在臺東縣的蘭嶼鄉,臺東市也有近五十人的數量,其 餘鄉鎮族人人口數皆在十人以下。. 34.

(48) 人口數(人) . 200+ 51-199 11-50 1-1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4-11、民國 100 年年底邵族人口分佈概況按鄉鎮市區分. 總人口數不滿千人的邵族,人口分佈較多的鄉鎮皆位於南投縣境內,三者皆為鄰 近的鄉鎮,其中包含南投縣魚池鄉、南投縣水里鄉以及南投縣埔里鎮。. 35.

(49) 人口數(人) . 200+ 51-199 11-50 1-1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4-12、民國 100 年年底噶瑪蘭族人口分佈概況按鄉鎮市區分. 噶瑪蘭族為傳統九族分類外第一個納入原住民族的族群,過去聚居在宜蘭縣境內 的原住民,現今已遷徙至花蓮縣境內,豐濱鄉、新城鄉以及花蓮市轄區內較易找到族 人的足跡,此外,新北市的樹林區也有不少該族原住民居住其中。 36.

(50) 人口數(人) . 500+ 201-499 51-200 1-50.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4-13、民國 100 年年底太魯閣族人口分佈概況按鄉鎮市區分. 太魯閣族是近十年來新增加的族群中,人口數成長最快的一個族群。設籍在秀林 鄉的人口甚至達到一萬人。絕大多數的族人分佈在花蓮縣境內,除了秀林鄉外,萬榮 鄉及吉安鄉也有近兩千人居住其內。. 37.

(51) 人口數(人) . 200+ 51-199 11-50 1-1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4-14、民國 100 年年底撒奇萊雅族人口分佈概況按鄉鎮市區分. 目前臺灣 14 個原住民族中人口數最少的撒奇萊雅族,主要分佈在花蓮縣境內,花 蓮市以及瑞穗鄉為鄉鎮人口數最多的前兩個鄉鎮。. 38.

(52) 人口數(人) . 200+ 51-199 1-5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4-15、民國 100 年年底賽德克族人口分佈概況按鄉鎮市區分. 賽德克族人數約有七千七百人,大多數分佈在南投縣境內,特別是仁愛鄉轄區 內,有著五千名賽德克族族人居住其中,埔里鎮也有超過五百人;花蓮縣若干鄉鎮也 有較多族人分佈其內,卓溪鄉的人口數為花蓮縣境內最多的鄉鎮。. 39.

(53) 第二節、臺灣原住民族與非原住民族的居住隔離程度. 居住隔離程度量測方法,將利用一百年年底戶籍資料做為依據,計算出歧異指數 以及曝光指數,利用兩者的量測結果,描繪臺灣地區原住民族與非原住民的居住隔離 程度。. (一) 原住民族與非原住民族之歧異指數. 政 治 大. 歧異指數乃透兩個不同族群的人口數資料進行計算,係此,撰寫本小節時所需的. 立. 統計資料主要為原住民族人口與非原住民族人口兩族群的統計資料。資料來源主要來. ‧ 國. 學. 自內政部主計處人口統計之「鄉鎮戶數及人口數」統計資料及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所 提供「臺閩地區鄉鎮市區原住民族人口—按性別族別」兩筆資料彙整獲得。. ‧ sit. y. Nat. 由第貳章文獻回顧中所提及的歧異指數公式中可以得知,此一指標的特點在於以 同一區域中兩個族群的總人口為分母、各次級單位中兩個族群人口為分子,並將次級. er. io. 區域中兩個族群人口佔區域內族群總人口的百分比相減,並加總次級區域內兩族群分 a. n. iv l C n 佈的差異,即為區域內兩族群分佈的差異。計算的結果,亦即代表兩族群在某一地區 hengchi U 中的次區域中分佈差異計算加總概況,茲將原住民族與非原住民族的歧異指數繪製如 下頁圖 4-3。. 4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新北市 致理科技大學 臺南區 國立臺南護理專科學校 基隆區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 高雄區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桃園區 萬能科技大學 屏東區 大仁科技大學 新竹區

(三)一般規劃設計案件補助上限以新臺幣 200 萬元為原則;全

陳威成 臺北市立南港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勞動部勞 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 吳佳儒

一、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二、 承辦單位:臺北市新民國中 三、 協辦單位:臺北海洋科技大學 四、

A02 臺北市立實踐國民中學 翻「閱」時空,悅「讀」人生 A03 桃園市立建國國民中學 流動的饗宴-讀出建國真滋味 A05

(一)月薪約新臺幣 24,000 元,如遇臺中市政府預算調整時,均依臺中市

所、臺中市北區區公所、臺中市西屯區公所、臺中市南屯區公所、臺中市北屯區

目前服務範圍有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花蓮縣、金門縣、連江縣七縣市。設有基隆、羅 東、花蓮、玉里、金門、連江等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