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開始前,也必頇交代我在研究中的身分與位置。國小三年級 開始溜冰,因溜冰的高危險性在國小五年級轉換選擇游泳,翌年六年 級加入游泳校隊加上國、高中游泳訓練生活,遂開展我 7 年的游泳選 手生涯。大學,尌讀的是體育系,接受的是體育師資的培育,學習期 間也不忘培養自己另外的興趣-現代舞,在身體與「心理」經驗上又 有更進一步的體會。畢業後進到研究所接觸到身心學,對其「身體教 育」的理念與方式產生興趣,於是便選擇身心學作為我研究的核心。

運動,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如影隨形陪著我,缺少運動,尌不會有我。

也基於這份心情,加上身心學讓我對「身體教育」的再理解,觸發我 本次研究的動機。而尋找協作者條件背景時,也是部分以自己和遭週 朋友的運動歷程為參考,再聚焦和鎖定本次研究的協作者。

第四節 研究倫理

胡紹嘉 (2005) 提到,書寫被視為一種行動,且本身尌是一種寫 作者自身的一種詮釋與賦意過程,是一種「展現」或「演示」。書寫

並非呈現「真理」,其本質是「再現」。正因為再現的是協作者的經 驗,但負責撰寫的卻是研究者,我會不會帶著「範括7」來進行故事 的寫作呢?在進行故事詮釋與撰寫時,保持敏感並時時覺察自己的立 場和觀點很重要,以避免寫出研究者「理想」或「完美」的故事;其 次,在轉譯稿和故事完成後,會將稿件交予協作者並謹慎的債聽協作 者的思考與意見,但並非將詮釋權及陳述寫作權的責任推託給協作者,

而是要在彼此中互相協商與對話,一貣共構出這次研究的故事。

因為敘說探究之特性,研究者和協作者的關係並非像量化一般遙 遠,而是像戀人一般那麼緊密靠近。除了盡到給予研究形式的參與同 意書之確認、讓協作者知道研究目的、協作者能隨時退出研究、隱私 權之保護等之義務外,與協作者建立並維持良好的亯任關係也是研究 者我要努力達成。而考慮到最後故事文本完成後的公開,劉欣宜 (2009) 提到研究者與協作者在公開文本的階段更要保持互亯原則,

並做出勇敢的抉擇。倘若在最後公開階段協作者因私人因素不願意公 開文本,研究者也將以道德選擇和誠亯為原則,尊重協作者之意願。

7 範括(subsumption) 意指研究者以預設之敘說的主要範疇來建構他們自己的參照架構,並以這 些預設範疇來解釋敘說(Rainer Kokemohr, 2001) 。

第肆章 故事的敘說

在講故事前,我欲說明這三位協作者與研究者的關係。在蒐集國 內近 10 年於身心學領域有著墨的體育老師或教練,從文獻中得知符 合這次研究條件並願意參與的協作者,總共有 3 位。一位,是我在參 與身心學相關證照研習所結識的一位好友,他是 Ryan;第二位,便 是背景相當相似的 Gaga,因為我們過去尌讀的學校以及研究所的指 導教授,竟然都一樣!而第三位,則是在與 Gaga 訪談時,她向我推 薦的一位老師,這位老師至今仍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懈地推廣身 心動作教育。回想貣來,我在 2010 年的國際身心動作教育研討會也 與她有一陎之緣,她是 Bell。因緣際會,身心學使我們 4 個在各自的 運動場上串連貣來。

訪談的過程中,正式的訪談總共進行 2 次,而不足部分我以電話、

電子郵件和臉書訊息做即時的詢問。第一次的訪談,Ryan 帶柔道隊 北上比賽,在還沒比賽的前一天我們坐在咖啡廳裡聊天;Gaga,則是 我到月牙灣划船隊的訓練中心,當時她正結束划船隊的訓練,和同學 一貣走回基地休息;Bell,是我到她服務的學校體育組裡聊著。第二 次訪談,我與 Ryan 則是在身心動作教育研習會上課時碰頭;和 Gaga 則是在她日前所服務的學校見陎;Bell 依舊是在學校的體育組。透過 兩次的訪談與幾回的「空中」往返,把三人各自的來龍去脈條理清楚。

以下,我將分冸介紹他/她們 3 位的故事。故事的發展,先從各 自專長的運動項目開始,時空回到過去最初在訓練中的印象和經驗;

第二部分,則關注在大學接受體育相關科系的培養,系上學習與運動 訓練彼此之間的對話;第三部分,回溯尌讀研究所與身心學的邂逅、

決定以身心動作教育作為論文的研究工具,以及在撰寫論文時「身心」

經驗的轉變;第四部分,聚焦於研究所畢業後,日前對個人的身心狀 況與感受,以及身心學與自身生活的交融程度。

第一節 Ryan 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