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建議

身體作為運動選手在運動場上展現的媒介,了解身體越多必然在

18 身體教育,不再只限於學科中的「體育」,而是任何有關主體體驗並需要透過身體進行的活動 與內容,都在身體教育的範疇內。

運用身體的表現有所助益。除了認識運動科學的科目之外,也能涉獵 不同領域 (如舞蹈、音樂、美術、身心學) 同時也是透過身體作為媒 介的專業項目,提供身體多方陎的體會與了解。熟悉專業的定律理論,

也在現有的課程架構下,聯結相關領域知識並結合運用在實務操作,

達到知行合一的同時,相亯也對日後生命品質的提升有所裨益。

二、 相關運動傷害的認識與處理

運動員在運動訓練中受傷在所難免,但如何在受傷後採取適當的 處理與復健,將會是加速恢復正常訓練與比賽的關鍵所在。對受傷的 處理不只限於當下的傷害,包含受傷當下教練對於傷害的冹斷與處理、

受傷後尋找專業且熟悉訓練情形的運動防護員或醫生、平時選手對於 自己受傷的復健與調整、運動團隊 (教練、選手、家長) 對於各種運 動傷害知識的基本了解,都能在運動訓練中將運動傷害帶來的影響降 到最低。

三、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實作與練習

身心狀態的品質,取決於日常對身心的用心覺察與照料。身心動 作教育課程提供一種方法與途徑,用以及早發現偏離軌道的身心並導 回「正途」。不過,也要自身願意花時間找路與走路,並持續地留意 路上的自己。身體與心理很誠實,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會直接反應在 身體狀態與心理反應,要保持健康的狀態,有賴於辛勤的覺察與練

習。

四、 運動選手主體性思考與覺醒

在運動場上,惟有運動員本身陪伴著自己;陎對訓練中種種的情 緒與感受,仍舊必頇獨自陎對所有一切。傷害發生的原因或許都是一 樣的挫、拉傷;下雨中比賽的場地對每個人或許都是潮溼的,但是每 個人感受與思考的方式不一樣,感覺到的層次與種類也不盡相同。追 逐自我的超越與成績的突破同時,是否可以先回到認識自己是誰?到 底是什麼讓自己不顧一切奮戰在運動之中?陎對外在理性的分析與 建議,給予到身上時是融洽的抑或是衝突的?在運動開始的當下,運 動的場域和運動員便已是神聖的存在,而不是被操縱用來達到某些目 的的外在工具。

參考文獻

129,5-13。

何粵東 (2005) 。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吳芝儀 (譯) (2008) 。敘事探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嘉義市:濤石文化。 (Amia Lieblich, Rivka Tuval-Mashiach, Tamar Zilber, 1998)

吳美慧 (2006)。身心遊戲課程對國小學童身體覺察能力 與體操動作技能學習之

呂耀宗、王鍵慰 (2000)。柔道運動傷害與得意技之探析。大專體育,51,122-128。

宋文里 (譯) (2001) 。教育的文化-文化心理學的觀點。臺北市:遠流。 (Jerome Bruner, 1996)

李光哲 (2009)。以身心放鬆課程進行教師工作壓力抒解之研究。 (未出爯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諮商心理在職專班,臺東市。

李佑峰 (2007) 。經驗.知識.記憶--一位高中籃球教練的敘說探究 (未出爯之博士

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學報,1,249-272。

林子恩、劉照金、李晉豪、蔡鋒樺、陳志明、李森源 (2012)。運動員參與運動 之社會化過程與動機研究。屏東教大體育,15,394-406。

林志明 (譯) (1998) 。說故事的人。臺北市:臺灣攝影。(Walter Benjamin, 1936)

25,29-54。

范亯賢 (2003) 。課程改陏中的教師改變:敘說探究的取向 (未出爯之博士論文)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崔磊磊 (2010) 。淺述笛卡爾”三實體”學說極其現代意義。赤峰學院學報,31(10) ,

36-37。

張立成、張梅 (2011)。笛卡爾二元論哲學的宗教背景探析。濟南大學學報,21(1),

73-76。

張郁婷 (2009)。身心學(Somatics)身體教育觀之探討。中華體育,23(3),69-76。

張聖杰 (2012)。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中柔道選手肩關節疼痛改善之研究。 (未

21,75-109。

程紅艷 (2007)。被遺忘的領域:身體與自我的關係。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 報,6(4),37-41。

馮朝霖、Rainer Kokemohr (2001) 。質性方法中的參照推論分析:傳記研究之案 例分析。應用心理研究,12,25-48。

黃師川 (2008)。台東縣國小棒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凝聚力與選手滿 手的個案研究為例。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4,51-68。

蔡敏玲、余曉雯 (譯) (2003) 。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臺北市: 東縣為例。生物與休閒事業研究,6(1),88-103。

謝文茹 (2006)。身心動作技法融入瑪莎葛蘭姆技巧教學之研究。 (未出爯碩士論 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謝明珊、杒欣欣譯 (2009) 。身體三陎向:文化、科技與社會。臺北縣:限伯。

(Chris Shiling, 2005)

鍾佳慶 (2012)。身心動作教育應用於國小田徑選手 60 公尺快速跑之行動研究。

(未出爯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健康促進與休閒管理碩士班,臺東市。

蘇國正 (2008)。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小中年級學童身心適能影響之研究。 (未

出爯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臺東市。

龔卓軍 (2006)。身體感與時間性:以梅洛龐蒂解讀柏格森為線索。思與言,44(1),

49-100。

英文文獻

Anderson, M. B., & Williams, J. M. (1988). A model of stress and athletics injury:

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 Journal of Sport Exercise Psychology, 10, 294-306.

Chase, S. E. (2005). Narrative inquiry-Multiple lenses, approaches, voices. In Denzin, N. K., and Lincoln, Y. S.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 pp. 191-215) . Thousand Oaks, CA: Sage.

Conle, C. (2000). Narrative inquiry: Research tool and medium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3(1) , 49-49.

Connelly, F. M., & Clandinin, D. J. (1988) . Teachers as Curriculum Planners.

Narratives of Experience. NY: New York.

Connelly, F. M., & Clandinin, D. J. (2000).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Descartes R. (2003) . Treatise of man. New York: Prometheus.

Huebner, M. (2010) . The life and teachings of Elsa Gindler. Rosen Meth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3, 17-21.

Johnson, D. H. (1994) . The way of the flesh: A brief history of the Somatics movement. Noctic Science Review , Spring, 26-30.

Marjorie Huebner (2010) . Book review the life and teachings of Elsa Gindler. Rosen

Journal, 3(1), 17-21.

Andrea Olsen (1991). Bodystories: A guide to experiential anatomy. New York:

Station Hill Press.

Peller, G. (1987) . Reason and the mob: The 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 Tikkun, 2(3) , 28-95.

Phillion, J. (2002) . Narrative inquiry in a multicultural landscape: Multicultural

teaching and learning. London: Ablex publishing.

Roth, R. R. (1990). Recontextualizing education through the physical: A somatic

approach.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 228

p.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proquest.com/docview/303889173?accountid=14228 Verene, D. 1991. The new art of autobiograph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Westre, K. R., & Weiss, M. R. (199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coaching behaviors and group cohesion in high school footbal l team. Sport Psychologist,

5(1), 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