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在歷代詞評中,自宋代以來評述柳永對後人影響的觀點,於現今的詞學研究 中,有被繼承與轉向的情形。下文先論述古代詞評的部分,再歸納、說明今人的 研究成果,以明後者對前者的「承變」。在古代詞評中,柳永對後代詞人的影響 主要如以下諸家所言:

黃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少游自會稽入都,見東坡,東坡曰:『不意 別後,公卻學柳七作詞。』少游曰:『某雖無學,亦不如是。』東坡曰:『「銷 魂,當此際」,非柳詞語乎?』」1

王灼《碧雞漫志》:「沈公述、李景元、孔方平、處度叔姪、晁次鷹、万俟 雅言,皆有佳句,就中雅言又絕出。然六人者,源流從柳氏來,病於無韻。」

2

蔡嵩雲《柯亭詞論》:「周詞淵源,全自柳出。其寫情用賦筆,純是屯田家 法。……夢窗深得清真之妙,其慢詞開闔變化,實間接自柳出。惟面貌全 變,另具神理,不惟不似屯田,并不似清真。」3

黃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書中載記,蘇軾批評秦觀填詞學習柳永風味一事,從 中可見柳詞對於秦詞有所影響,由「銷魂,當此際」一語,可知秦詞頗似柳詞之 處在於,言情直露而少蘊藉。另外,葉夢得《避暑錄話》中,嘗言秦觀詞「猶以 氣格為病」,故蘇軾常戲曰:「山抹微雲秦學士,露花倒影柳屯田。」4蘇軾以戲 謔的口吻將秦觀與柳永詞中的名句並列而述,乃因二人的詞作皆病於氣格卑弱,

此亦是蘇軾批評秦觀「銷魂,當此際」一語之所在。王灼《碧雞慢志》中指出,

沈唐、李甲、孔夷、孔榘、晁端禮、万俟詠等人的雅詞皆承襲柳詞而來,然有無 韻之病,缺少含蓄的韻味。從這些論述中可見,柳詞中的婉約、本色詞作對於後 人有所影響,且都有言情直露,氣格卑弱之失。而在蔡嵩雲《柯亭詞論》中,則 另外指出柳永的賦化筆法對於後人亦有影響,周邦彥以賦筆寫情,吳文英長調中 的鋪展與收合變化,皆延承柳詞而來。

從《唐宋諸賢絕妙詞選》與《避暑錄話》二書的記載,可以看出蘇軾對於柳

1【清】張宗橚:《詞林紀事》(臺北:鼎文書局,1971 年),卷 6,頁 179。

2【宋】王灼:《碧雞漫志》,收入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90 年),冊 1,頁 83。

3【清】蔡嵩雲:《柯亭詞論》,收入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冊 4,頁 4912。

4【宋】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下,收入朱易安、傅璇琮等主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 版社,2006 年),第 2 編,冊 10,頁 28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詞有批評之意,而在歷代其他文人的評述中,亦多可見將柳詞與蘇詞視為殊途的 表現,茲舉數例觀之:

胡寅〈酒邊集序〉:「眉山蘇氏,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

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而逸懷浩氣,超然乎塵垢之外,於是《花間》

為皂隸,而柳氏為輿台矣。」5

俞文豹《吹劍續錄》:「東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謳,因問:『我詞比柳詞 何如?』對曰:『柳郎中詞,只好十七八女孩兒執紅牙拍板,唱「楊柳岸、

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鐵板,唱「大江東去」。』公為之絕 倒。」6

沈祥龍《論詞隨筆》:「唐人詞,風氣初開,已分二派。太白一派,傳為東 坡,諸家以氣格勝,於詩近江西。飛卿一派,傳為屯田,諸家以才華盛,

於詩近西崑。後雖迭變,總不越此二者。」7

胡寅〈酒邊集序〉中,讚賞蘇詞的題材跳脫豔情本色,能夠直抒胸臆,展現曠放 之風,因此勝出《花間》、柳永之作,此中乃將蘇詞「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 綢繆宛轉之度」的非本色表現與《花間》、柳永的本色特質對舉。俞文豹《吹劍 續錄》中,依據柳詞與蘇詞寫作內容不同所形成的兩種演唱風格,表明二人詞風 之異,柳永傾向柔婉,蘇軾則傾於豪放。沈祥龍《論詞隨筆》中,以派別評述詞 家,且取詩派作喻,指出蘇軾承李白一派,以豪壯的氣格見長,近於剛健的江西 詩派;柳永承溫庭筠一派,以文采的敷衍見長,近於華靡的西崑詩派。其中,蘇 詞「以氣格勝」的特色正與前文引述蘇軾評論柳永、秦觀詞作「病於氣格」的說 法,形成對比。

不過,在趙令畤《侯鯖錄》中嘗載一則蘇軾對於柳詞的正面評價,其書載:

東坡云:「世言柳世卿曲俗,非也。如〈八聲甘州〉云:『霜風凄緊,關河 冷落,殘照當樓。』此語於詩句,不減唐人高處。」8

蘇軾指出,柳詞並非皆為俗露之作,〈八聲甘州〉中數句寫景之語,足可與詩歌 媲美,具有「唐人高處」。在彭孫遹《金粟詞話》中,亦有類似的看法,其云:「柳 七亦自有唐人妙境,今人但從淺俚處求之,遂使《金荃》、《蘭畹》之音,流入掛 枝、黃鶯之調,此學柳之過也。」9彭孫遹以為,柳詞中近於唐詩妙境者為佳作,

然另有淺俗之作,今人不知學柳詞高處,反學柳永的俗詞,且流於鄙俚,有損晚

5【宋】胡寅:〈酒邊集序〉,見施蟄存主編:《詞籍序跋萃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年),頁 168-169。

6【宋】俞文豹:《吹劍續錄》,見【明】陶宗儀:《說郛》(臺北:新興書局,1963 年),卷 24,

頁 431。

7【清】沈祥龍:《論詞隨筆》,收入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冊 5,頁 4049。

8【宋】趙令畤:《侯鯖錄》,卷 7,收入朱易安、傅璇琮等主編:《全宋筆記》,第 2 編,冊 6,頁 259。

9【清】彭孫遹:《金粟詞話》,收入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冊 1,頁 72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唐、南唐以來正宗的柔婉詞風。在這兩則評論中,可知柳詞除了有婉約典雅的本 色詞作,以及過於直露的淺俗作品以外,另有詩化之作,而此類作品的格調較高,

因此受到稱譽。

綜觀上述對於古代詞評的探討,可以發現大多將柳詞定位為柔婉的風格,且 有直露、無韻,過於淺俗的缺失,而柳永對後人的主要影響亦在於此,由於如此 定位柳詞,所以,可以看到許多將柳永與蘇軾詞作、詞風對舉的論述,以柳詞的 柔婉、卑弱,凸顯蘇詞的曠放、超逸。另外,柳詞的賦化表現及其對後人的影響,

亦有所關注。相對而言,柳詞中「不減唐人高處」的詩化表現則屬較為邊緣的論 述,並非柳永在歷代詞評中的主流評價。

在現今的詞史著作中,亦多延承古代詞評的主流看法,為柳詞定位。如王易

《詞曲史》一書,基於前文引述的胡寅〈酒邊集序〉之言,指出「自有柳耆卿,

而詞情始盡纏綿;自有蘇子瞻,而詞氣始極暢旺。柳詞足以充詞之質;蘇詞足以 大詞之流。非柳無以發兒女之情;非蘇無以見名士之氣。以方古文,則分具陰柔 陽剛之美者也。故後之言詞者並舉二家為宗,而東坡之沾溉尤溥矣。」10儼然將 柳、蘇之詞視為幾近背反的風格,柳詞擅於抒寫陰柔的兒女之情,蘇詞則多表露 陽剛的名士之氣,兩人同為詞史上的重要詞家,而以蘇詞的影響性較大。另外,

關於柳詞影響後人之處,王易指出,秦觀詞婉麗處似柳,黃庭堅詞除了有豪放似 東坡處,亦有纖艷似耆卿者,11將秦、黃對於柳詞的承繼面向歸諸兒女之情的書 寫,以及婉艷的詞風。

張建業、李勤印《中國詞曲史》書中,在專論柳詞的部分,提及「柳永對後 來的一些詞人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秦觀、賀鑄、周邦彥在長調的創作上與柳永 一脈相承。……就是對於蘇軾、辛棄疾等,柳詞也有一定的影響。」12此中指出 秦、賀、周的長調創作受柳詞影響,但並未明確實指影響之處是在題材內容,還 是表現技巧方面,抑或兩者皆有,另外,對於蘇、辛繼承柳詞之處,書中更未詳 細論述。而在專論蘇詞時,引述前文舉例的俞文豹《吹劍續錄》之記載,藉此說 明,「這不但表明了蘇軾詞與柳永詞在藝術上的區別,也表明了蘇軾詞內容上的 開拓在當時產生的影響。」13將柳、蘇之作視為不同詞風的表現,且將蘇軾定位 為「豪放詞派的創立者」,在元祐詞人中,黃庭堅、晁補之受蘇軾影響,亦屬豪 放派詞人,秦觀、賀鑄之詞,則以本色的婉約風格為主,屬於婉約派詞人,其中,

豪放派的藝術特徵是與婉約派相對的。14

黃拔荊《中國詞史》書中,提出柳詞對於後人的影響主要在於婉約詞風,以 及長調的結構與賦化筆法,前者如沈唐、李甲、晁端禮等人的雅詞,後者如秦觀、

賀鑄、周邦彥、吳文英等人的慢詞。15楊海明《唐宋詞史》一書,亦指出柳永的

10 王易:《詞曲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年),頁 155。

11 王易:《詞曲史》,頁 155-156。

12 張建業、李勤印:《中國詞曲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 年),頁 67-68。

13 張建業、李勤印:《中國詞曲史》,頁 74。

14 張建業、李勤印:《中國詞曲史》,頁 77-94。

15 黃拔荊:《中國詞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年),頁 181、18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長調對於後人有所影響。在柳永創作大量的長調後,長調的力量甚為「膨脹」, 元祐詞人中,蘇軾、黃庭堅、秦觀、晁補之等人多有長調之作,至大晟詞人群,

長調亦繁。16而長調的創作亦為詞體帶來新的表現手法,柳永的長調中常見鋪敘 形容、開闔起伏的筆法,對於婉約派、豪放派詞人皆有影響,婉約派如沈唐、李 甲、晁端禮、周邦彥、吳文英詞中鋪敘展衍的技巧,豪放派如蘇軾、辛棄疾詞中 大開大闔的變化。17

綜觀上述的詞史著作,大體承繼古代詞評的多數觀點,說明柳詞與蘇詞的差 異、柳詞對婉約詞人的影響,以及柳永長調的賦化筆法對後人的影響。近來有若 干學者開始省思這些主流論述,從詞體詩化的角度,對柳詞與蘇詞,乃至與其他 元祐詞人的關係側重闡發其相近的面向,鬆動過去的論述觀點。如葉嘉瑩〈論柳 永詞〉一文,依據趙令畤《侯鯖錄》中蘇軾稱賞柳詞「不減唐人高處」的評論,

闡析兩人的創作關係。葉嘉瑩以為,唐詩之高處在於盛唐詩歌的「興象」特色,

盛唐詩中常以開闊高遠的景物,傳達一種感發的力量,且具有勁健之音節,表現 出博大的氣象。此番特質正是蘇軾有得於柳詞之處,如蘇詞中與柳永同調的〈八 聲甘州〉(有情風萬里卷潮來)即寫出高遠的景象,傳達出強大的感發力量。此 外,柳永以男子的口吻紀寫旅途之所見,並以自己的語言抒發感懷,而不因襲陳

盛唐詩中常以開闊高遠的景物,傳達一種感發的力量,且具有勁健之音節,表現 出博大的氣象。此番特質正是蘇軾有得於柳詞之處,如蘇詞中與柳永同調的〈八 聲甘州〉(有情風萬里卷潮來)即寫出高遠的景象,傳達出強大的感發力量。此 外,柳永以男子的口吻紀寫旅途之所見,並以自己的語言抒發感懷,而不因襲陳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