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比較、說明,闡發兩者的承繼關係,以及元祐詞人對柳詞主觀選擇、接受之處,

其中,由於文體功能的轉變與題材情意的書寫最為相關,為了便於論述,在第一、

二節中,遂將「題材情意」與「文體功能」共同闡析,而第三節則主要從「介乎 雅俗的語言」,探討柳詞與元祐詞作中相同題材的用語特色,分為「趨近賦化者」、

「趨近詩化者」兩部分進行研析,以說明元祐詞人對柳永的接受與繼承之處。

第六章「結論」,主要在於總結前面各章的論述,說明本文的研究成果,並 闡釋元祐詞人繼承柳詞「詩化」、「賦化」、「語言介乎雅俗」之傾向在詞學發展史 上的意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詩化」 、 「賦化」 、 「雅、俗語」的意涵與區辨指標

第一節 「詩化」、「賦化」、「雅、俗語」的意涵

一、「詩化」的意涵

在說明「詩化」的意涵之前,需先釐清「以詩為詞」、「詩化」、「雅化」等相 近概念的意義,王秀珊於《東坡「以詩為詞」之論述研究》書中即指出,此三項 概念在諸多學者的論著中常有不同的指涉範疇與意義,或有互相混用之處,辨析 其異同乃為重要的課題。1該書指出「以詩為詞」之說,前人以為由陳師道提出,

但陳氏並未詳論此說意涵。後人承之,多由東坡詞風、詞體演進,主觀詮釋此說 的意義。然因各人體會不同,則詮釋的結果也就不盡相同。至於「雅化」一詞,

早見古籍,其義與今日詞學批評所持用者,未必盡合,但二者之間或有承轉引申 的關係,此部分將於後文詳述。「詩化」一詞,多由現今學者新鑄使用,在詞學 古籍中,較為少見。然而,不管是沿襲古籍詞語,或是今人新鑄,古今文人學者 對「以詩為詞」、「詩化」、「雅化」三詞的理解與運用,不免基於對特定史料的選 擇,據以建構其意涵,是為主客交融的結果。以下先考察古籍或學界既有的相關 論著,闡釋上述三詞所建構出來的意涵,以及他們如何區別釐析三詞的異同。在 這項基礎上,說明本文所持的「詩化」意義。

就「以詩為詞」而言,在古代的用法中,大多相對於「詩」、「詞」文類體性 區分的意義而來,指用作詩的方式去填詞,而泯去了詞體與其他類體不同的性質。

文人對這種創作方式,評斷不一,或是評為「非本色」,例如陳師道。所謂「本 色」指為某一類體所特有,而可與其他類體相互區別的「體製規格」。2或是認定

「詩」、「詞」本無分別,無所謂「以詩為詞」,因此批評和「以詩為詞」相對的 本色觀,如王若虛於《滹南遺老集》嘗云:「陳師道謂子瞻以詩為詞,大是妄論」、

「蓋詩詞只是一理,不容異觀」,「世之末作,習為纖豔柔脆……遂謂其體當然,

而不知流弊之至此也」3。由上述引文可見王氏不滿於以「纖豔柔脆」為詞體本 色。或是對「以詩為詞」持肯定的態度,如王若虛文中所引述的文伯起,曾由「以 詩為詞」肯定子瞻,他並進一步闡釋此一肯斷的理由是東坡詞「特立新意,寓以 詩人句法」,又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石屏詞》稱讚戴復古於〈望江南〉論詩,

而云:「復古論詩之宗旨,於此具見,宜其以詩為詞,時出新意,無一語蹈襲也」,

1 見王秀珊:《東坡「以詩為詞」之論述研究》(花蓮: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 年 7 月),頁 10-12。

2 見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 年),頁 94-97。

3【金】王若虛:《滹南遺老集》,冊 5,卷 39,收入嚴一萍選輯:《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 北:藝文印書館,1967 年),頁 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據此,則四庫館臣對「以詩為詞」所認知的可能意涵之一,就在於以詩論為題 材,不是詞體習見。在這類史料中,除了少數如文伯起、《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對何謂「以詩為詞」,提出稍微明確的說明之外,其他大多僅作為總體評價態度 的表述。相較於此,現今學者對「以詩為詞」的理解與論述,便多作明確的解說。

這一點可見於他們用「以詩為詞」做為專題的學術論著之中。

如楊海明〈論「以詩為詞」〉、顏崑陽〈論宋代「以詩為詞」現象及其在中國 文學史論上的意義〉、彭玉平〈唐宋語境中的「以詩為詞」〉等文。5楊海明將「以 詩為詞」的起點定在北宋中期,並將蘇軾視為代表作家,從宋人評述蘇詞的相關 內容歸納「以詩為詞」的意思大抵有二,其一為不合音律,其二為不同於傳統的 詞體本色,帶入了某種詩性,如拓寬題材、詞前有序、詞乃為時為事而作等革新 面向。6而顏崑陽對於「以詩為詞」的產生時間亦同楊海明所論,認為「以詩為 詞」是北宋中期以後普遍的創作現象,又另外強調,此現象並非僅有東坡一人而 已,因此,顏崑陽的考察包含了北宋中期至南宋末期的範疇,將其間「以詩為詞」

的現象進行分期,並論述各時期的發展特色與意義,歸納出「以詞為詞」到「以 詩為詞」轉變的關鍵在於:(一)語言修辭由白描轉為使用「典實」;(二)表現 方式由「假擬」易為「直抒」;(三)題材內容由「泛題」、「泛意」轉為「殊題」、

「殊意」;(四)功能上由「娛樂」轉為「自抒情志」;並不將協律與否視為關鍵。

7彭玉平則將「以詩為詞」的產生上推到中晚唐時期,在「詩客曲子詞」的創作 風氣下,詞受到詩的律絕體製和婉媚特質的影響,從詩歌的邊緣風格確立了詞的 體性特徵,直到元祐時期,另轉為「詩人之詞」的表現,開展出「詩人句法」、「古 風男聲」的新調,形成高逸壯觀的詞風。由於這兩階段幾近對立的「以詩為詞」

發展,因而產生後來「尊體」與「破體」兩種創作、批評路徑。8

此外,多數論著皆指出蘇軾為「以詩為詞」的重要開創者,故著力於探析蘇 軾此方面的表現。9如劉少雄《會通與適變:東坡以詩為詞論題新詮》一書,先 從東坡的生平經歷探析他早期填詞的歷程,瞭解東坡如何意識並選擇詞體的抒情 本質而創作,再聚焦於詞作,闡析其「以詩為詞」的表現,涉及清雅詞境的取向、

詞情的性質、「豪放」的內涵,以及與宋人詩餘觀形成的關係等面向,凸顯蘇詞

4【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集部‧詞曲類》,卷 199,收入王雲五主編:《國學基本 叢書四百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年),頁 4452。

5 此類研究論述另可參塗育珍:《論「以詩為詞」的詩學內涵與指向》(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 論文,2001 年 9 月);謝雪清:〈北宋初中期「以詩為詞」創作傾向〉,《青海師專學報》第 6 期

(2006 年),頁 57-60;余意:〈論「以詩為詞」的詞學意義〉,《陽山學刊》第 18 卷,第 5 期(2005 年 10 月),頁 11-15 等文。

6 楊海明:〈論「以詩為詞」〉,收入《楊海明詞學文集》,第 3 冊,頁 96-103。

7 顏崑陽:〈論宋代「以詩為詞」現象及其在中國文學史論上的意義〉,《東華人文學報》第 2 期

(2000 年 7 月),頁 33-67。

8 彭玉平:〈唐宋語境中的「以詩為詞」〉,《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5 期(2009 年),頁 61-69。

9 此類研究論述另可參宋先梅:〈蘇軾「以詩為詞」的文體價值與文本意義〉,《天府新論》總第 123 期(2005 年),頁 124-127;王佺:〈東坡「以詩為詞」辨〉,《上饒師範學院學報》第 25 卷,

第 5 期(2005 年 10 月),頁 10-13;木齋、彭文良、梁英岩:〈蘇軾「以詩為詞」涵義綜論〉,《長 春師範學院學報》第 27 卷,第 6 期(2008 年 11 月),頁 79-84 等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會通與適變的特質與意義。10莫礪鋒〈文體間的滲透——蘇軾的以詩為詞〉一文,

將蘇詩作為探討「以詩為詞」的參照,從寫作時限、題材走向與風格傾向三方面 比較分析,指出蘇詩與蘇詞的創作高峰期並未重合,可知蘇軾的個人境遇影響其 對詩、詞文體的選擇,這項觀察與劉先生相同。而蘇詞在創作上,借鑒了詩體題 材的廣闊性與風格傾向的剛健性,對詞進行了改造,但並未泯滅兩者的界線,忽 視詞體的獨特性質。11徐安琪〈蘇軾「以詩為詞」新探〉一文,以蘇軾的書信、「以 情為本」的人性論與詞作,闡析其詩詞同源、陶寫情性的「以詩為詞」要旨,並 由此論述蘇軾「自是一家」的詞風特色,從理論與作品兩方面探討蘇軾「以詩為 詞」的表現。12由此可見,上述劉少雄、莫礪鋒等人的研究專力於建構蘇軾「以 詩為詞」的內涵,頗有強調「以詩為詞」對於蘇詞的特殊性與針對性之意,不同 於前述顏崑陽、彭玉平的研究,以長時期作為「以詩為詞」的考察對象。

就「詩化」一詞而言,現今學者對它的理解與論述,可見於他們用「詩化」

做為專題的學術論著之中。如葉嘉瑩在〈論柳永詞〉與〈論蘇軾詞〉二文中,指 出詞自中晚唐之際由士大夫寫作之後,其所經歷的是一段由俗曲而漸趨詩化的過 程,如柳詞中興象高遠的景物描寫,北宋歐陽修等名臣的小詞於無意間所流露之 個人學養與襟抱的境界,都有詩化的痕跡,而蘇軾的出現,更使小詞的詩化達到 一種高峰的成就,表現出哲理的妙悟與超曠的詞風。13徐信義〈詞的詩化——宋 詞蓬勃發展的一項重要因素〉一文,將「以詩為詞」——以作詩的方法、技巧填 詞,與不講究可歌性視為「詩化」的意涵,認為詞的明顯詩化在北宋末葉,以蘇 軾、王安石為先導,延續至南宋時期,成為填詞的主流,促進宋詞發展。14葉嘉 瑩、徐信義二人皆以「詩化」一語標注詞的整體發展方向,或辨析不同詞人的「詩 化」表現,雖未必皆逕言「以詩為詞」,有時實可易言之。

至於方智範、鄧喬彬等人合著之《中國古典詞學理論史》,以「蘇軾的詩化 理論」稱述其詞史地位,析論其增廣詞體功能、改革詞風、抒發主體情性、偏重 詞的文學屬性等理論內涵。15此書論及南宋時,將姜夔、史達祖、吳文英、張炎、

沈義父等人歸為「雅化」一系,另將南宋其他詞論對辛詞的評價、蘇辛的傳承與 發展視為「詩化」理論的新標誌,指出「雅化」與「詩化」在此時期進一步劃清 了界線,並謂詞的「詩化」乃借助於詞體之外,詞的「雅化」則立足於詞體之內。

16由此可見,方智範等人的著作更將「雅化」與「詩化」廓清,辨明兩者之異,

與前文所述顏崑陽一文不同之處,在於將「雅化」排除於「以詩為詞」之外,因

與前文所述顏崑陽一文不同之處,在於將「雅化」排除於「以詩為詞」之外,因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