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動機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5

第二節 研究動機

一、悲喪是失去習慣性的依靠?!

死亡,是人類生命週期中固定的、不可避免的危機,「悲喪」故然會是失去 所愛的人的反應。即便,這份對於失去婚姻伴侶或者重要他人所引發出的感情顯 而易見的,但要在晚年生活中,找到可以彌補這些失落的替代物是多麼困難(梅 陳玉嬋等,2006)。此外,在一個文明社會當中,「獨立」容易受到重視的,「依 靠」往往受到貶抑並隱含著缺乏選擇的能力。使得,在各種生理(健康問題、體 力衰退)、心理(沮喪、悲傷、喪失)、社會失落(失去同儕、配偶、其他支持 系統)的結果下,許多老人發覺到當自己生命走到某一個時刻時,將面臨到需要 某種程度的依靠。

『最有水準的阿嬤、最新潮的阿嬤』是大家對於高齡 85 歲外婆的稱號,因 為外婆什麼電視節目都不看,只看 Z 頻道的摔角。即使外婆不識字、聽不懂國語,

但卻能倒背如流每位選手名字、摔角的各個招式,以及播出和重播時間,給這群 什麼都不懂的孫子、女聽。長久以來,大家百思不解,外婆為什麼對於這套好招 數、又一再重播的摔角節目如此著迷。終於有一天疑惑解開了,外婆道:「這是 外公教我看的,他跟我介紹誰是誰?他們怎麼打的!」。原來,這是兩位老人家,

長期以來相依為命共同的交集與互動機會,唯有在收看摔角節目時兩人的意見與 想法會一致,不再是各做各的事情,外婆亦不再抱怨外公的不是。物轉星移到如 今,外公已離逝六年,外婆獨自走過那段外公離世的日子,經歷過失落、無語,

身體也漸漸退化,僅有收看摔角節目卻是唯一不變的事務,而這也是外婆度過人 生重整、生活作息轉換的活動。或許,這比起 921 大地震那段貨櫃屋的日子,更 烙印在外婆的心中。值得慶幸的是,喪偶的外婆找到一個連結過去生活的橋樑,

作為現今生活的依靠。那,其他的阿嬤有這麼幸運嗎?

大學實習時,遇到一位陪伴腦中風老爺爺從外地到都市就醫的 80 餘歲老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6

奶。從加護病房開始到老爺爺過世期間,都只看到老奶奶一個人背著裝錢的小包 包,坐在老爺爺身邊,遵從醫生指示並任勞任怨、無微不至的照顧。有天到病房 探視時與阿嬤聊聊,說著說著老奶奶的淚水伴隨著話語滴落,包含著對於阿公病 情的煩惱、擔憂老爺爺就醫造成子女壓力而不求協助、人生地不熟的謹慎與慌張,

以及對於老爺爺突如其然的病情感到不捨,通通傾洩而出。最終,老爺爺還是過 世,老奶奶必須回到原本的社區當中,但那份喪痛誰能給予支持與鼓勵。老奶奶,

含辛茹苦養育孩子,扶持老爺爺務農,再到獨自照顧昏迷老爺爺到歸西,都不曾 要求子女協助,只因覺得自己仍然能走動,假若向子女伸手求援助是一件很丟臉 之事,害怕落人口舌。這樣的一番思維深深烙印在我心中:「養兒防老、孝順父 母」的傳統教規。這不就與老奶奶本身刻守的「靜默無聲、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以夫為天」的思維,有著強烈的矛盾嗎?

這兩段經驗的回想,讓我思索到一群在歷史脈絡、傳統規範之下生存的婦女,

她們累積許多社會建構思維,故常常選擇用無聲回應,但這不代表她們沒有需求、

沒有期待,不是嗎?孫舒羚(2003)研究即顯示,鰥寡老人在配偶過世後,心中 其實最需要的是一個安全穩定的依附感,通常由子女作為依靠。不過,多數女性 長輩因擔心喪偶後成為子女的負擔,不願搬離老家與子女同住,致使獨居人口漸 增,進而加重其晚年生活的孤寂感(楊麗絨,2005)。綜上所言,當老年者遭遇 喪偶時,失去的不僅是一個支持對象,還失去一份密不可分的依存關係(孫舒羚,

2003),更需去面臨重大的悲傷與失落,這樣多重失落與離別,假若在回歸社區 後沒有足夠的資源支持喪親所帶來的危機,將導致喪親家庭有孤立的現象發生

(蔡佩真,2007)。

究竟歷經日治時代、戰亂、解嚴時代,活在以夫為天的喪偶婦女,是如何適 應與看待獨自一人生活的日子呢?一般人認為她們是「悲喪難過」,但對她們來 說,這樣的生活到底是「結束」抑或是「開始」?丈夫過世後,她們是如何過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7

活,有沒有可能像對丈夫一樣發展出其他的「依靠」呢?

二、既有研究忽略「性別」、「社會建構」、「生命歷程」對於喪偶者的「影響」

對於喪偶老年婦女的生活情況與還未經歷配偶離世的老年婦女,其實是容易 辨識出之間的差異性。因為,這是人生旅程中一項刻骨銘心、悲慟的經驗。此經 驗常常帶給喪偶者許多衝擊與影響,配偶的死亡,會讓喪偶者在情緒與思想上陷 入悲傷、痛苦、迷惑與混亂之中;在生理方面會產生痛苦,如:消瘦、無法進食、

腦子空白、無法入眠、整個人呆滯不動、語無倫次等現象。而這些情緒及生理上 的反應,也常讓喪親者在配偶過世後的生活適應相當困難(林娟芬,2002)。另 一方面,在她們失去重要關係人的短期間當中,家庭的重心會全圍繞在喪偶婦女 身上。子女、兄弟姊妹及其他親戚會保持與新寡者接觸,並且提供情緒上的支持,

同時幫助她們完成許多日常工作。這些是親屬對死亡事件最快速的回應,對守寡 者來說,這是社會網絡主動積極化的表現之一,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去因應喪偶 帶來的喪痛。一般而言,這種緊急的社會網絡往往會隨著事件發生的數星期,便 不再是那麼主動與積極了。

基於婦女生理層面(壽命延長)、心理層面(失落、悲喪、敏感)的特殊性 和生活轉變的適應問題,引發對於喪偶婦女議題的興趣,不少研究試圖瞭解喪偶 婦女的生活情形,有人關心她們的喪偶適應歷程與經驗(如林佩儀,2009;王田 明,2007;楊麗絨,2005;曾曉凡等,2004;林斐霜,2001;蔡文瑜,2001;林 娟芬,1999;王國慧,1998;丁思惠,1995),或者悲喪適應過程與面臨問題(如 趙善如,2000),並有瞭解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如劉淑娜,1984)與友伴支持 和幸福感研究(如黃子琳,2005),也有探究社會支持與寂寞感的關連與其它調 節因素(如施懿貞,2008),另有學者想瞭解喪偶對於社區老人身體、精神及社 會功能的影響(如邱亨嘉等,1998;柯俊銘,1998)。

在現有文獻中,主要引用「壓力與生活調適」模式作為分析喪偶影響之理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8

架構,將喪偶視為壓力源的生命事件,而壓力對生活適應造成的衝擊會受到個人 內在條件(如身心健康狀況、人格特質、自我概念)、外在環境資源(如社會支 持、社會關係)以及因應方式等因素之影響。乍看之下,現有研究似乎已對人(喪 偶婦女)、心理層面(悲喪)和社會層面(生活適應)給予足夠的關懷,不但關 心喪偶者的適應情形,也努力讓喪偶者走出喪痛的思緒。但進一步思考,既有研 究似乎仍忽略,生命歷史、早期經驗所造成老年適應狀況或老年婦女族群間差異 的主要因素 (Langan&Day 1992, Butler, 1982, 引自李開敏、江美芬):

(一)社會建構的影響:人類行為的表現,深受其過往歷史的影響(Turner, 1986)。生命週期觀點注重與年齡相關的轉變(age-related transitions),

這些轉變乃是社會建構且深植於文化脈絡中;再者,個人早年生命經 驗將會影響晚年生活,因此有學者認為人類發展並非在一成不變中穩 定成長或改變,而是非線性過程,與外界不斷互動,老化過程將會受 社會背景、歷史、文化等因素加以形塑而成(Hooyman & Kiyak, 林歐 貴英 & 郭鐘隆譯, 2003)。

(二)性別與生命歷程的不利累積因素:年齡歧視是性別主義下的副產物

(Gee & Kimball, 1987),若從生命歷程檢視,更發現到「性別」對 於生命歷程具有「雙重」的影響(Moen,2001)。社會一直是男性主 控的傳承產物,老年婦女的低社會地位代表了性別主義社會的延續,

同時加上年齡的烙印,婦女在年老時,更居於不利的地位(王麗容,

1998)。使老年女性在雙重歧視下,比老年男性受到更多不利的社會 處遇和限制(楊錦青,1991;MacQuarrie & Keddy, 1992;Perkins, 1992)。

此外,文化價值體系中的性別意識觀,以及勞動市場上的性別不平等 或歧視之社會結構性因素,更讓老年婦女變成貧窮者或是處於貧窮邊 緣。換言之,老年婦女的貧窮狀況,其實是累積勞動力和整體中社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9

性別不平等的結果。

人與生命歷程不應被分割開來,因此,喪偶老年婦女的生命歷程與經驗如何 影響其生活適應?以及個人生活適應的問題為何?又如何在適應過程中,豐富個 人生活,增強個人自我發展?是本研究關注的焦點。

三、納入權能激發的概念,轉化內在負向能量

這群走過不同政權、不同年代和文化背景,又深受諸多社會變遷衝擊與洗禮 的臺灣女性,生存在物質民生經濟條件缺乏的環境下,生活困苦,幾乎是從早到 晚務農工作、忙於家務;加上重男輕女傳統社會下,女性遭受到較差對待,甚至 連教育權、婚姻權常被剝奪(送人作養女或童養媳),故許多女性是在失親和被 當童工女工對待下長大(江文瑜,2005),這也磨練出她們對生命的依舊充滿韌 性的精神。

遇到困境之際,人們似乎有某種抗壓能力(stress resistant)或是保護因子

(preotecive factory),能夠在壓力或創傷情境下免除身心障礙的危機。個人擁有 某些健康的心理特質或韌性,即便遭遇挫折也能自我調整(引自蕭文,2007)。

Plath(1963)指出,女性的身份長期被塑造出孤立和距離是主要的經驗,女性只 能自己獨吞口水,不論是在生理、情緒、心理等不同領域上都顯而易見。女性的

Plath(1963)指出,女性的身份長期被塑造出孤立和距離是主要的經驗,女性只 能自己獨吞口水,不論是在生理、情緒、心理等不同領域上都顯而易見。女性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