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旨在探討憂鬱症病患家屬(照顧者)之心理調適與因應。

本章共分三節,第一節為本研究之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為研究問 題,第三節為重要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近年來,憂鬱症在醫院精神科的門診中,已成為一種常見的情感 性精神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等的研究發現,全世界大約有百分之 三的人口罹患憂鬱症,而每個人終其一生有 10-15﹪之機率為憂鬱症 所苦(柯慧貞,2002)。憂鬱症可說是繼癌症,愛滋病之後的世紀三 大疾病之一,根據英國的統計,有百分之七十五到百分之八十之自殺 的人,在自殺當時都已經達到有憂鬱症的程度(郭志通,2001)。自 殺行為是憂鬱症的一種表現,依衛生署所公告之九十一年度台灣地區 主要死亡原因,自殺已進入十大死因之一,顯示出憂鬱這種情緒上的 障礙是必須被正視的。

整體而言,憂鬱症的病程雖然比精神分裂症來的短,且有較樂觀 的預後,但其實憂鬱症患者,除了有很高的自殺死亡率之外,其慢性 化與短期內復發的比例也很高。研究發現情感性疾患負性症狀愈嚴 重,自我照顧能力愈差,憂鬱症不僅影響患者的情緒、認知、身體、

行為等功能,其症狀亦會使患者的工作及社交層面產生退縮現象,並 引起社會孤立問題(蕭淑貞等,1997)。隨著精神醫學「去機構化」

的潮流,加上台灣的精神醫療資源欠缺,床位不足,許多需要住院接 受治療的病患仍留在社區中,由家庭親屬承擔照顧的角色,因而精神 病患的家屬或照顧者已成為精神醫療不可或缺的一環。Benner 和 Wrubel 在 1989 年指出在慢性病進展的過程中,家庭主要照顧者會比

病人遇到更多的困難(引自林麗嬋等,1997)。家屬或照顧者不僅與 病人一樣,會感覺到病人的功能喪失和生活圈縮小,還得處理相關的 醫療、人際互動、生活、經濟困難及擔憂患者是否會自殺的問題。因 此,憂鬱症患者的家屬或照顧者,可能要比病人經歷更多的痛苦及煎 熬。

照顧精神病患是一條漫長又艱辛的歷程,由於社會對精神病的排 斥、無知及精神病的慢性化,使得家屬或照顧者在求助的過程中,遭 遇了許多的挫折、無奈及失望。然而,不幸的是,病患的社會支持系 統通常是相當缺乏的,家屬因而不可避免的就成為病患唯一最強、最 久及最容易獲得的支持系統。陳豐偉等(2002)於研究中指出憂鬱症 的復發率高達 62%,五年內的再住院率也有 48%,另外亦發現到家庭 功能為憂鬱症患者重複住院之重要因素。Wijngaarden、 Schene 及 J.

Koeter(2004)於研究中證實家屬態度、家庭情緒氣氛、期待、互動 等因素,與疾病再發、再入院及出院後的適應,有顯著相關。家屬或 照顧者對病患在社區的適應有很大的影響,他們也是決定病患醫療命 運的關鍵力量。因此,家屬或照顧者跟病患之間關係的密切度及重要 性是無庸置疑的。

近日來,隨著媒體的多方報導,「憂鬱症」一詞已較常聽聞,關 於憂鬱症的症狀、治療及藥物使用的資訊亦不難獲取。然而,在患者 發病或治療過程中扮演關鍵性人物的家屬或照顧者,卻較少受到關 注。就危機的觀點來看,病患生病的整個歷程,對家屬或照顧者而言,

是一連串危機調適的過程(劉蓉台,1997)。在臨床上,我們不難觀 察到家屬或照顧者對疾病的無知、無法接受、找尋原因、不斷變換治 療方式及不停的受到茫然、無助、失望與挫折的打擊,因而造成整個 家庭結構、家庭關係及功能、社會關係的改變或崩解的現象。

精神疾患之家屬或照顧者們所受到的衝擊,實非一般人所能體 會。David E.Biegel 等(1994)指出調適較好的家屬或照顧者,能

向外尋求支援協助,對疾病有較完整的認識,對患者的期待也較符合 實際情況,且能適時的脫離病患,享有自己的時間及活動。而調適不 好的家屬或照顧者,不但病患的病情難有起色,最後也可能因抵不過 沉重的壓力負荷而出現生理或心理的疾病。因此,家屬或照顧者的心 理調適功能之彰顯與否,著實重要。面對現代社會中極為弱勢的憂鬱 症患者家屬或照顧者,如何協助他們減輕不安、生氣、否認、罪惡、

羞恥的感受,早日接受並面對患者生病之事實,建立他們對病人正確 的看法與期待,補充他們因應疾病而耗損的能量,應是為醫護、心理 專業、社工這些助人領域者所共同關心的問題。唯有對其心理調適的 歷程有所了解,才能提供符合家屬或照顧者需求的協助,使家屬或照 顧者們不再感到孤單與無助。

研究者欲探究憂鬱症病患家屬或照顧者,從發現病患行為舉止異 常,確定其罹患憂鬱症,至患者接受治療後恢復平穩狀態的過程中,

其內心的轉折、衝擊及因應方式為何?照顧者對其他家人及社會支持 的需求及獲得的程度為何?藉以瞭解這些因素對家屬或照顧者心理 調適過程的影響,並嘗試了解其在此過程中價值觀、生活態度及其它 方面的改變情形。研究者亦期望經由此研究,能更明確地瞭解家屬或 照顧者在調適歷程中面臨的困境,除了提昇其心理調適功能的助力之 外,期能作為醫護人員、心理諮商及社工等相關領域協助病患家屬或 照顧者之參考。

貳、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之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

ㄧ、了解憂鬱症患者家屬(照顧者)在家人憂鬱症病發初期之心理反 應與因應方式。

二、了解家人罹患憂鬱症對家屬(照顧者)之影響。

三、了解家屬(照顧者)在經歷家人憂鬱症病發、就醫治療至病情穩

定後,其心路歷程的轉折。

四、根據研究結果與發現,對家有憂鬱症患者之家屬(照顧者)以及 醫護人員、心理諮商、社工等相關實務工作者,在協助病患家屬 (照顧者)作心理調適與因應方面提出具體的建議。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