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第四節 綜合討論

本節主要依據前三節之研究結果及相關文獻資料進行綜合討論

。以下將分別就家屬(照顧者)在家人憂鬱症發病時之心理反應與因 應方式、家人罹患憂鬱症對家屬(照顧者)之影響、家屬(照顧者)

在經過照顧患者的歷程之後,其對憂鬱症觀念的轉變及其內心期盼為 何等三方面進行討論。

ㄧ、憂鬱症患者家屬(照顧者)在家人憂鬱症發病初期之心理反應與 因應方式

(一)患者的異常行為

本研究的六位憂鬱症患者符合陳俊欽(2003)所列舉出的單極性 情感疾病,也與魏嘉瑩(2003)根據憂鬱症的嚴重性、症狀和對不同 治療方法的反應所分出的單極性憂鬱症相符。在歸納六位受訪者的訪 談資料內容後,可知六位憂鬱症患者的發病症狀有睡眠障礙、經常哭 泣、身體常不舒服、容易緊張及焦慮、生活無法自理、怕吵、很悲觀、

變的退縮又被動等,這些症狀不但符合精神科醫師李培聞(1996)表 示憂鬱症屬於情感性疾病的一種,其症狀可分為情緒方面(如悲傷、

哭泣)、認知及思考方面(如悲觀、負面思考)、生理方面(身體不舒 服)及行為方面(如動作慢、對事不感興趣),也與柯慧貞與陸汝斌

(2002)指出憂鬱症患者在臨床上常出現的四大類症狀,包括情緒上 的憂鬱、動機上的憂鬱、思考上的憂鬱、動作上的憂鬱及身體上的憂 鬱的說法一致。另外,研究結果也與 Hales 與 Yudofsky(1996)針 對憂鬱症歸納出在臨床上常出現的症狀有生理上的憂鬱(如失眠、缺 乏精力)、情緒上的憂鬱(如焦慮、不安)及行為上的憂鬱(如對事 不感興趣、不在意個人衛生)相符。而接受訪談的六位受訪者在家人 憂鬱症發病後都出現了悲觀的想法及思考模式,此結果支持 Agnes

(1990)所提到的認知上的憂鬱,如悲觀想法、感到沒有價值、自責、

無望或無法做決定的看法。吳美惠(2002)提出憂鬱症是屬於情感性 精神疾病中的一種,乃指個人的內在情感變化產生了問題,因而影響 了個人的認知、生理功能、思想及行為所造成的一種精神疾病。根據 本研究中六位家屬所描述之內容,患者出現的症狀及異常行為與吳美 惠(2002)所提屬情感性精神疾病之ㄧ的憂鬱症相符。另外,六位受 訪者所照顧的患者其基本生活功能、工作能力降低,成為家庭的依賴 者,並對受訪者們的生活造成干擾、壓力與緊張的現象支持 Wilson

(2001)在報告中提出慢性精神疾病對患者及家庭影響深遠的說法。

(二)家屬(照顧者)的心理反應

表 4-6 六位家屬(照顧者)的心理反應一覽表

震驚、被嚇到 不知所措、無計可施、絕望 困惑、不明原因 難過、無助、沮喪

無法接受、不能理解、不敢相信 無力、無奈、悲哀

生氣、厭煩、責怪 痛苦、掙扎、衝突、矛盾 焦慮、緊張、著急、慌張 覺得委屈、覺得不平、怨嘆 快瘋掉、快崩潰 不捨、心疼、心碎

害怕、擔心、不放心

有關上表 4-6 所示家屬(照顧者)之心理反應可發現六位受訪者 所用的詞彙雖有不同,但其所表達出的心理反應與 Chen-Mao(1989)

在研究中提出精神疾患尚未就醫治療前,家屬們常會有忽略、生氣、

困惑與誤解患者的反應,及 Badger(1996)於報告中所表示在照顧 的過程中,家屬會對疾病有生氣、失望、失去耐心的感覺,而對患者 會有衝突跟矛盾產生的看法相符。此外,研究結果也呼應了 Rose

(1998)在報告中所提出的結果,其指出家屬或照顧者ㄧ方面會因對 患者的關心,藉著彼此情感的交流與結合,家屬或照顧者會心疼病 人,對病人會有更多的支持與的包容。另ㄧ方面家屬或照顧者會因病 人怪異而又無法預測的行為感到害怕、擔心及不安;而對於病人的負 向行為及其所帶來的額外負擔,則會有不滿、無奈與悲哀的感受產生。

劉杏元(1994)指出精神病患的家屬或照顧者會因患者無法過快 樂、清醒或有朝氣的日子而感到傷心、難過,對於沒辦法預知的未來 也會感到惶恐及無奈;而 Patricia(2002)也提出在照顧精神疾病 患者的過程中,家屬或照顧者往往會出現憂鬱、沮喪、無助、無力及 疲憊不已的現象,本研究之家屬(照顧者)在照顧患者的過程中亦陸 續的出現了上述兩位學者所提出的心理反應。在歸納受訪者之訪談資 料內容後,六位家屬(照顧者)之心理反應大致上均符合文獻中數位 學者所提的心理反應,其中三位受訪者 C、E 及 F 提出在家人發病時,

看到家人的負向行為,他們皆多出現了震驚或被嚇到的反應。

(三)家屬(照顧者)的因應方式

有關家屬(照顧者)在患者發病初期針對憂鬱症疾病部分的因應 方式,六位受訪者的因應方式有問神明、收驚、改運、批字、洗符水、

洗藥草、喝聖水、練氣功、針灸或看書,此研究結果符合沈志仁與張 素凰(1993)指出當家人出現異常行為時,家屬或照顧者在照顧過程 中,除了帶患者就醫治療之外,也會嘗試各種方法,包括民俗療法、

民間信仰、看書或雜誌。而在今日資訊科技發達的時代下,利用網路 查詢相關資料或參與研習、座談會也成為家屬(照顧者)的因應管道 之ㄧ。另外,根據研究六位家屬(照顧者)在試過各種可行的因應之 道後,在患者病情仍無改善的情況下, 六位家屬(照顧者)皆尋求 精神科醫師的協助以改善患者的病況,其中受訪者 C 在患者就醫之 前,曾向學校機構之輔導人員求援。簡健明(1999)強調當患者出現 憂鬱症之負向症狀時,在適當評估之後,應及早就醫治療,才能提高 治癒的可能性。本研究的結果符合簡健明(1999)所提出的看法,其 表示一般人對憂鬱症或精神疾病並不了解, 因而在看精神科之前,

常求助於民間信仰或療法,即便是就醫治療,患者發病的當下求助於 精神科的也屬少數。

陳豐偉等人(2002)指出家庭功能是影響憂鬱症病人重複住院之 重要相關因素。家庭功能不良,患者缺少支持,則患者治癒速度較慢。

而蕭淑貞等人(1997)亦提出與家庭功能有關之看法,其表示家庭功 能好,家人彼此互動較熱絡,則患者的社會活動情形較好,對藥物的 依賴程度較低。本研究之結果呼應陳豐偉與蕭淑貞兩位學者之看法,

接受訪談的六位受訪者均提到,在知道患者罹患的是憂鬱症並接受治 療後,家人彼此之間的互動較患者生病之前熱絡,家人們除了會主動 關心、陪伴患者,亦會體諒彼此,家庭的功能提升不少,因而患者病 情穩定後的狀況都不錯,較少有復發的現象。本研究發現六位受訪者 在家人憂鬱症病發期間,皆以陪伴/協助或鼓勵家人的方式來因應,

加上藥物協助,患者的癒後狀況皆屬穩定。此結果支持 Wijngaarden、

Schene 與 Koeter(2004)於報告中指出當家中有精神病患時,家屬 或照顧者需學習如何去支持、鼓勵、引起患者的動機,而又不至於施 予太大的壓力的說法。而對於旁人的部份,四位受訪者 A、B、D 及 E 皆以勇於溝通或直接說明的方式因應之,此研究結果與 Folkman 等人

(1986)提出積極面對(積極採取行動以改變情境)與有計畫的解決 問題(針對問題有計畫的去解決)兩項策略的說法一致。

另外,針對家屬(照顧者)本身因應壓力的部份,六位受訪者的 因應方式有哭、尋找支持力量(朋友、姐妹、寵物)、上成長課程、

心情札記/讚美日記、轉念/改變想法及態度,除了呼應了邱啟潤

(2002)提出家屬在面對壓力事件時所採用的因應行為是以情緒為 主,也與黃佩玲等(1991)在研究中表示家屬或照顧者的因應行為可 分為積極面對、解決問題、接受事實與尋求資源等類型相符。

二、家人罹患憂鬱症對家屬(照顧者)之影響

(一)心理層面

有關心理層面的影響,劉蓉台(1996)表示依據 Raymond 與 Slaby

等人在 1975 年將精神病患家屬的反應依照病情的發展狀況分為七個 階段:1.開始不安 2.尋求再保證 3.否認、忽視 4.生氣、責備 5.罪惡、

羞恥、悲傷 6.面臨家庭改變之混亂 7.接受事實。本研究之六位受訪 者的心理調適歷程雖不一定按照相同的次序,但在照顧患者的過程中 先後均經歷了上述七階段。此外,除了上述所提之七階段外,接受訪 談的六位受訪者最後都出現了「轉念」的歷程,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待 患者罹患憂鬱症的事,並給予自己的照顧責任新的意義;而六位受訪 者在照顧患者歷程中所出現的情緒反應深受患者病情的影響,此研究 結果也與 Wylie(1990)指出 Bowen 將家庭是為一個情緒單位,所有 的成員無法明確區隔為獨立的個體之看法相符。

Wijngaarden 等人(2004)表示情感性精神疾患的家屬或照顧者 因長期的照顧負荷及壓力之下,會產生脾氣暴躁、易怒、神經緊張、

極度的疲累、失眠及覺得沮喪、憂鬱等現象;Hoeningr 及 Hamiltor 在 1986 年提出家庭主觀負荷指的是家屬個人的感受或體悟,而 Thompson 在 1982 年則以沉重負擔、無力感、憤怒、及想逃離之四種 指標說明精神疾患之家屬或照顧者的主觀負荷,研究發現六位受訪者 除了較無出現「想逃離」的現象外,其餘現象也與上述幾位學者所提 的觀點相呼應。

從受訪者的資料中發現,六位受訪者在患者發病後所出現的震 驚、否認、生氣、沮喪、接受、繼續生活或超脫、轉念等過程也與劉 若蘭(2002)、毛家舲等(2001)及 Salmon(2000)所表示的壓力和 因應的反應過程相符,其表示壓力的調適過程會隨著時間和引發的原 因而改變,因應的結果會改變個人對該經驗的感受和評價,也會影響

從受訪者的資料中發現,六位受訪者在患者發病後所出現的震 驚、否認、生氣、沮喪、接受、繼續生活或超脫、轉念等過程也與劉 若蘭(2002)、毛家舲等(2001)及 Salmon(2000)所表示的壓力和 因應的反應過程相符,其表示壓力的調適過程會隨著時間和引發的原 因而改變,因應的結果會改變個人對該經驗的感受和評價,也會影響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