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第一章 緒論

本章說明本研究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問題與假設及名詞解釋,作為本研 究之基礎,茲分節敘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Olweus(1978)認為霸凌(bullying)是描述重複騷擾較為弱勢的個人或團 體的行為,這樣的騷擾行為可以是藉由肢體上的攻擊行為、人身威脅,或者是謾 罵,嘲笑或貶抑來達成。校園霸凌防制準則(2012)提到校園霸凌是指相同或不 同學校學生間,於校園內、外所發生之個人或集體持續以言語、文字、圖畫、符 號、肢體動作或其他方式,直接或間接對他人為貶抑、排擠、欺負或戲弄等行為,

使他人處於具有敵意或不友善之校園學習環境,或難以抗拒,產生精神上、生理 上或財產上之損害,或影響正常學習活動之進行。

兒福聯盟(2009)曾針對校園霸凌現象進行了解,並且公佈肢體霸凌、校園 暴力等現況,但根據進一步的觀察,「關係霸凌」在校園中其實更為普遍,令更 多孩子們感覺困擾。關係霸凌主要是做出一些操弄人際關係的行為,包括直接控 制(direct control),如有條件的友誼;拒絕(rejection),如散播不實謠言;或社會 排除(social exclusion),如透過說服同儕排擠某人,使弱勢同儕被排拒在團體之 外,或藉此切斷他們的社會連結。這種霸凌的傷害,雖然肉眼看不到傷口,但其 受害對象的可能更廣,且造成的心理傷害有時比身體上的攻擊來得更嚴重。林滄 崧(2012)的研究發現,關係霸凌的受凌者會出現低自尊、孤獨、焦慮、憂鬱、

不安全感等負向情緒,易對學校產生負向觀感,甚至會出現習得無助感與創傷羈 絆症。

兒福聯盟(2014)的調查發現,國小、國中、高中職兒少,超過四分之一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去曾經被欺負,而被欺負的類型以「言語嘲笑」(73.1%)、「關係排擠」(63.5%)

之比例最高,這種不易被發覺的「言語嘲笑」與「關係排擠」,很難被察覺與處 理,也更需要加強宣導及預防。因此,我們知道,關係霸凌在國小校園中,屬於 常見的現象。而現今,臺北市國小學童知覺受到關係霸凌的概況如何?則成為本 篇研究的首要動機。

經由探討過去與知覺受到關係霸凌相關的文獻,性別是最常被討論的因素之 一。有些研究中發現,男生在知覺受到關係霸凌的受害情況高於女生(葉佳蓁,

2012;黃凱柔,2015;吳佳蓉,2016)。但有些研究卻發現女童知覺受到關係霸 凌的情形明顯高於男童(邢精霞,2012;劉力豪,2013)。然而,更有些研究者 發現不同性別學童在知覺受到關係霸凌上並無顯著差異性(吳俊緯,2010;朱麗 璇,2016)。這些結果的不一致,使研究者好奇性別是否會成為影響知覺受到關 係霸凌的因素。

至於學童年級的高低,是否也是影響知覺受到關係霸凌的重要因素呢?有些 研究發現,高年級學生知覺受到關係霸凌高於低年級的學生(邢精霞,2012;盧 昀瑜,2013;曾茗偉,2016)。但有些學者卻研究獲知,知覺受到關係霸凌的低 年級學童較多於高年級(劉力豪,2013;吳佳蓉,2016)。然而徐秋芳(2012)

卻發現不同年級學童知覺受到關係霸凌,並無顯著差異性。這些年級高低不同與 學童知覺受到關係霸凌的差異,各家說法的不一致,引發研究者想要再予以確認。

Adler 提出每個人的心理狀態會因家中排行而有不同,此會影響每個人自己 認可在家中的地位,也會對長大成人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究竟,家中排行跟 知覺受到關係霸凌之間有甚麼關係呢?田如恆(2015)研究發現,家中排行不同 學生知覺班級中的「關係霸凌」有顯著的差異,家中排行老大或老么比排行中間 的學生,認為班級中的「關係霸凌」有較少的傾向。不過除此篇研究之外,對於 家中排行與知覺受到關係霸凌的研究數量極少,此亦引發研究者想要深入探討的 重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在多篇研究中發現,規模較小的學校,出現霸凌行為較規模大的學校還多。

(王淑苓,2011;張碧伶,2012;吳佳蓉,2016)。唯這些研究的對象,多在臺 北市以外之縣市,到底在臺北市,不同學校規模的國小學童知覺受到關係霸凌的 差異如何?實有再探討的必要。

綜觀上述,「性別」、「年級」、「家中排行」與「學校規模」的不同,學 童知覺受到關係霸凌的差異,皆無法獲得一致的結論。因此,在這四種不同的背 景變項下,國小學童知覺受到關係霸凌會有何差異?則成為本篇研究的次要動 機。

人是群體的動物,生活在現今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十分密切,沒有人可 以離群索居,因此人際關係對現代人來說是非常重要,與他人相處的情形往往可 以影響個人的情緒,甚至對生活、工作都有極大的影響。國小學童的人際關係,

多是與同儕之間的互動。對國小學童而言,同儕關係是他們所看重的一環,此時 的孩子對於情感親密的需求比其他兒童期的孩子更為強烈,他們害怕被孤立、害 怕被排擠。

國內針對人際關係與知覺受到關係霸凌的研究不少,在多數研究中發現,人 際關係較不好,較容易成為關係霸凌的受凌者(李雅君,2010;張晴琇,2012;

邢精霞,2012;葉佳蓁,2012;林偉婷,2012;蔡育峰,2013;黃凱柔,2015;

吳佳蓉,2016);若是人際關係較佳的國小學童,發生被關係霸凌的機會越低(林 芳薇,2013;簡珮珊,2016)。由此可知,人際關係和知覺受到關係霸凌之間,

存有顯著的相關。然而,臺北市國小學童的人際關係和知覺受到關係霸凌之間,

是否也存在相同的關聯性呢?因此,了解臺北市國小學童人際關係與知覺受到關 係霸凌之間的關係,則成為本研究的研究動機之三。

張高賓(2005)認為兒童的憂鬱不易被發現,其外顯行為也不明顯,有些被 認為是偽裝的憂鬱,例如過動、攻擊、發脾氣,也可能出現生理的不適,例如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痛、胃痛、尿床,此外也可能會有學校適應問題,例如低學業成就、逃學和學校 恐懼等,而這些不適應行為已被證實與憂鬱有很大的關聯。

經由多篇研究結果發現,青少年的受霸凌經驗與其憂鬱行為表現間,確實存 有顯著的相關(陳明珠,2011;蔡佩君,2012;陳怡均,2012;許詩珮,2013;

曾吉玉,2016)。意即受到霸凌經驗越多的青少年,其憂鬱行為表現越明顯。然 而,上述研究的對象多為國、高中生,甚至是大學生,針對國小學童知覺受到關 係霸凌與其憂鬱行為表現間的研究,數量不多。因此,臺北市國小學童知覺受到 關係霸凌與其憂鬱行為表現間,是否存有顯著的相關?此為研究者深感興趣的議 題,亦成為本篇研究的第四項動機。

綜觀上述內容可以得知,知覺受到關係霸凌與憂鬱行為表現之間,以及人際 關係與憂鬱行為表現之間,皆有顯著的相關。且王瑋婷(2012)在研究中發現,

正向同儕關係及「整體同儕關係」與其整體憂鬱行為表現間,存有顯著負相關的 關係。同儕關係中的「敵意防衛」、「競爭嫉妒」、「遊戲聯合活動」、「信任 尊重」等變項,能有效預測國小兒童的「憂鬱行為表現」,其解釋量的總變異量 達 51.5%,其中「敵意防衛」的預測力最大,β值為.277,解釋變異量為 32.2%。

簡嘉怡(2014)在研究中獲知,人際關係中的「家人關係」與「同儕關係」

和學童的憂鬱行為間,有低度負相關的關係。且學童的人際關係模型,可以解釋 其憂鬱傾向的 4.7%。

有關於知覺受到關係霸凌與憂鬱之間的預測力,針對國小學童為研究對象的 文獻,數量極少,唯陳明珠(2011)的研究中,有針對高中職學生,提出關係霸 凌對憂鬱行為表現的預測力。雖不是針對國小學童,但亦是對關係霸凌與憂鬱行 為表現的預測力,做為相關的研究。

由上述可得知,人際關係對憂鬱行為有預測力,知覺受到關係霸凌對憂鬱行 為也有相當的預測力,然而,何者對憂鬱行為表現的預測力較佳?如果將「人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關係」及學生知覺受到「關係霸凌」經驗,同時預測其憂鬱行為表現時,預測程 度會有何種的變化?何者的預測力較高?尤其在不同的背景變項下,「人際關係」

及知覺受到「關係霸凌」的經驗,對學生憂鬱行為表現的預測程度又會有何種的 變化?這些都是研究者深感興趣的議題,而成為本篇研究的第五項動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目前臺北市國小學童人際關係及知覺受到關係霸凌與其 憂鬱行為表現之關係,具體研究目的說明如下:

(一) 瞭解臺北市國小學童知覺受到關係霸凌行為表現之概況。

(二) 瞭解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家中排行、學校規模)不同之國小學童知 覺受到關係霸凌行為表現間的差異

(三) 瞭解背景變項不同之國小學童人際關係及知覺受到關係霸凌間的相關。

(四) 瞭解背景變項不同之國小學童知覺受到關係霸凌及其憂鬱行為表現間 的相關。

(五) 瞭解背景變項不同之國小學童人際關係及知覺受到關係霸凌,其憂鬱行 為表現的預測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