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關係霸凌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討、歸納與本研究相關之文獻,共分四節。第一節探討關係霸凌 的定義與概況及其相關實徵研究,第二節探討人際關係的概念與內涵,第三節探 討憂鬱行為的內涵

第一節 關係霸凌

一、 關係霸凌的定義與概況

霸凌(bullying) 係一個長期存在於校園的問題,指蓄意且具傷害性的行為,

通常會持續重複出現在固定孩子之間的一種欺凌現象。許多調查發現當兒童或青 少年面臨相關事件後,其生理、心理將受到顯著的影響,更嚴重的情況會出現輕 生的念頭。霸凌成為世界各地學校、教育工作者和專業人士所面臨的新興挑戰 (Olweus, 1993),不再只是「單純」的校園問題,而是一個令人不安的社會現象。

關於霸凌的類型,學者們有不同的看法。Olweus(1993)將霸凌區分為直接與 間接兩種形式,直接霸凌是對受害者公開攻擊;間接霸凌是以社會隔離或團體排 擠的形式進行霸凌。Rigby(1996)將霸凌分為「身體/心理」及「直接/間接」兩 種向度來說明霸凌的類型,也就是說,將霸凌分為直接與間接兩種方式,對個體 的身體或非身體部位進行霸凌。身體霸凌包含肢體碰撞,如:打、踢、撞等,而 心理霸凌包含口語辱罵、恐嚇威脅、散布謠言、排擠等。

邱靖惠、蕭慧琳(2009)在兒福聯盟的報告中對霸凌行為做成了六項分類,

分述如下:

1. 肢體霸凌:

臨床上最容易辨認的一種型態,包括踢打同儕、搶奪其物品等,也是教育工 作者最關注的一種霸凌型態。霸凌兒童通常是全校都認識的學生;他們對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人霸凌的行為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變本加厲。

2. 言語霸凌:

係指運用語言威脅、刺傷或嘲笑別人,例如:取難聽的綽號,這種霸凌方式 易造成心理傷害,既快又刺中要害,雖然肉眼看不到傷口,但它所造成的心 理傷害有時比身體上的攻擊來得更嚴重,且通常會伴隨關係霸凌。

3. 關係霸凌:

根據 Crick 與 Grotpeter(1995)的定義,相較於肢體霸凌,關係的霸凌主要 是操弄人際關係的行為,包括直接控制(direct control)指有條件的友誼;拒絕 (rejection)係指散播不實謠言;社會排除(socialexclusion)透過說服同儕排擠某 人,使弱勢同儕被排拒在團體之外,或藉此切斷他們的社會連結。與言語霸 凌經常一起發生,且兩者同樣是屬於霸凌剛開始發生的階段。

4. 反擊型霸凌:

係指受凌兒童長期遭受欺壓之後的反擊行為。有時被害者為了報復,對霸凌 者口出威脅或是直接攻擊。有些受害者會去欺負比他更弱勢的人,皆屬反擊 型霸凌。在美國發生多起校園槍擊事件,其加害者通常是屬於此類。

5. 性別霸凌:

另有學者(McMaster, Connolly, Pepler, & Craig, 1997)將「性別霸凌」獨立成 一類,特指受凌兒童被他人以與性有關的有害語言、行為或影像等侵犯,與 一般所俗稱的「性騷擾」類似。包括有關性或身體部位的嘲諷玩笑、評論或 譏笑、對性別取向的譏笑、傳閱與性有關令人討厭的紙條、身體上侵犯的行 為,如以性的方式摩擦或抓某人的身體,或是迫使某人涉入非自願的性行為 等。

期負面影響(Newman, Holden & Delville ,2005)。茲將近年來不同研究者對關 係霸凌的定義整理如下,詳見表 2-1-1:

表 2-1-1 關係霸凌定義整理表

(續下頁)

研究者 定義

Cairns, Cairns,

Neckerman, Ferguson,&

Gariepy (1989)

透過各樣方法,試圖傷害他人的自尊、社會地位,並 藉由口語上的拒絕、負面表情與肢體來排擠、傷害特 定對象。

Björkqvist,Lagerspetz &

Kauhiainen(1992)

攻擊者利用他人去傷害特定對象,或以難以發現的方 式,如背後中傷等操弄團體的社會結構來傷害某人。

Crick & Grotpeter

(1995)

有目的地透過人際關係的操弄,例如冷落、排斥或謠 言等方式,傷害特定對象的社交網絡。

French, Jansen & Pidada

(2002)

關係霸凌細分為三種類別,分別為關係操弄、社會排 擠、散播謠言。

關係霸凌的攻擊具有不同的樣態,如 Crick 與 Grotpeter(1995)認為其形 態包括了直接控制(direct control),如有條件的友誼;拒絕(rejection),如散 播不實謠言;社會排斥(social exclusion),如透過說服同儕排擠某人,使某人 被 孤立 於團 體之 外,或藉 此切 斷他們 的 社會 連結。 而 French 、Jansen 與

研究者 定義

Coyne, Archer, Eslea &

Liechty (2008)

關係霸凌也被稱為關係攻擊(Relational

Aggression)、社交攻擊(Social Aggression)、社會 性霸凌(Social Bullying)、間接攻擊(Indirect Aggression)。

藍珮君

關係攻擊行為(Indirect Aggression),以強調利用關 係作為攻擊的手段。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Pidada(2002)則認為關係霸凌的作法可分為「關係操弄」、「社會排擠」和「散 播謠言」等三種。Underwood(2003)認為「關係操弄」是指攻擊者,運用「社 會排擠」及「散播謠言」,來操控與被害者之間的關係,例如:揚言威脅要斷絕 彼此的友誼、故意不理會同伴。而所謂的「社會排擠」,是指阻礙被害者受到同 儕團體的接納,例如:排擠對方加入某個同儕團體。至於「散播謠言」是指在被 害者的背後散播其相關錯誤訊息,來傷害他的社交關係。王明傳、雷庚玲(2007)

經採用驗證性因素分析,初步證實「關係操弄」、「社會排擠」與「散播謠言」

等關係霸凌的樣態,彼此獨立卻互有關聯。

因此,在本研究中的「關係霸凌」是指霸凌者長期、重複的透過操弄人際關 係、社會排擠與散播謠言等方式,傷害被霸凌者的社交關係與社會地位,進而導 致被霸凌者的心理受到傷害,並以此作為「關係霸凌」概念性定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綜觀上表,有些研究發現高年級學生,知覺受到關係霸凌的發生率,較高於 低年級的學生(李雅君,2010;邢精霞,2012;盧昀瑜,2013)。但有些研究卻 發現低年級學童知覺受到關係霸凌的比例較多於高年級(劉力豪,2013;吳佳蓉,

2016)。然而徐秋芳(2012)卻發現不同年級學童知覺受到關係霸凌,並無顯著 差異性。由此可知,不同年級國小學童知覺受到關係霸凌的情形,到底是否有顯 著差異?至今各方研究結果似乎尚未獲得一致的結論,因此本研究認為有再探討 的必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三) 不同家中排行與知覺受到關係霸凌的相關研究

田如恆(2015)研究發現,家中排行不同學生知覺班級中的「關係霸凌頻率」

有顯著的差異,經 Scheffé’事後比較發現,家中排行老大或老么比排行中間的 學生,認為班級中的「關係霸凌頻率」有較少的傾向。

在過去與知覺受到關係霸凌相關的文獻中,較少發現家中排行不同學童,知 覺受到關係霸凌是否有顯著差異的研究。大多數的研究,多集中在與家中排行不 同學童的自我概念有明顯差異方面(蔡佳靜,2002;施玉鵬,2002;呂曉青,2015;

林雪瑜,2015;任韋誠 2015;尤雅慧,2016)。且有數篇研究發現,學生的自 我概念與其知覺霸凌行為間,有顯著相關(張君鈴,2012;林明瑾,2012;黃雅 梅,2013;王品蘋,2016)。既然關係霸凌是霸凌行為的一種,因此,本研究試 圖探討家中排行不同之臺北市國小學童知覺受到關係霸凌的差異。

為較大規模的學校多(19 班以上)。張碧伶(2012)在研究中發現,規模較小 的學校(12 班以下),出現霸凌行為較規模大的學校多(13-36 班、36 班以上)。

吳佳蓉(2016)在研究中發現,小型規模學校負向同儕互動較多,較易知覺校園 霸凌現象。綜觀上述研究發現,小型學校較易產生霸凌行為。唯研究對象多在臺 北市以外之縣市,故研究者認為,不同學校規模對臺北市國小學童知覺受到關係 霸凌的相關性,有再探討的必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五)小結

經探討過去與學童知覺受到關係霸凌相關的文獻,發現不同性別、年級國小 學童,知覺受到關係霸凌的差異,尚無法獲得明確的定論。至於家中排行不同學 童,知覺受到關係霸凌是否有顯著差異,由於以往的相關研究十分有限,雖自學 童的家中排行、自我概念及霸凌行為間的相關研究,發現其間確實存有間接的關 係,既然關係霸凌為霸凌行為的一種,因此,家中排行不同學童知覺受到關係霸 凌的差異情形,實有探討並獲得確立的必要。至於不同學校規模的學童,知覺受 到關係霸凌有顯著差異,但因針對此議題的研究數量有限,且多位於臺北市以外 的縣市之學童為研究對象,故研究者認為有再探究的必要。因此,國小學童知覺 受到關係霸凌的概況為何?以及在不同人口背景變項下,國小學童知覺受到關係 霸凌是否有顯著差異,則成為本篇研究的首要及次要動機。

Heider

(1959)

Brammer

(1993)

「人際關係」亦可稱為「人群關係」,即人和人之間 的相互交往、交互影響的一種狀態,是一種受到社會 所影響的歷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