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為五節,包括研究動機與重要性、研究目的、待答問題、

研究假設及重要名詞界定。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世界衛生組織於 1946 年指出,所謂的健康,應存在著更積極的意義,

而不僅是沒有疾病而已。然而,隨著社會的變遷,生活日益緊張、加上 歐美速食的引進等因素,使得國人的生活型態並不全然健康。行政院衛 生署的統計資料指出台灣地區民國 100 年十大死因依序為惡性腫瘤、心 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肺炎等,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已成為威 脅民眾健康的主要健康問題(行政院衛生署,2012)。Dever (1976) 提出慢 性病的流行病學模式後,世界各國對健康的影響因素有了新的認識,該 模式指出影響民眾健康狀態的因素有四大項,包括生活型態(佔 48﹪)、

生物遺傳因素(佔 26﹪)、環境(佔 15﹪)及健康照護體系(佔 11﹪)。加拿大 衛生福利部部長 Lalonde (1974) 也指出影響健康的四要素當中以生活型 態最重要。Lalonde 的報告發表以後,引起世界各國的迴響,紛紛採用新 的健康領域概念,並訂定健康促進之公共政策。世界衛生組織於 Alma - Ata 宣言(1978)訂定「公元二千年達全民均健」之目標,強調每個人皆有 維護和促進健康的責任與義務。1979 年美國的公共衛生署署長發表了「健 康國民(Healthy People)」,成為美國第一份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報告 (U.

S. DHEW, 1979) 。1980 年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委員會通過以健康促進為 達到西元 2000 年全民均健目標之重要手段。在亞洲,日本政府首先於 1978 年推出「國民健康促進之第一辦法」,以生涯健康促進、健康促進的啟蒙 普及與健康促進基礎工程的整建為三大目標 (楊全斌,2005) 。World

2

Health Organization (1986) 在加拿大渥太華召開第一屆世界健康促進大 會,制定渥太華健康促進憲章(The Ottawa Charter for Health Promotion),

健康促進運動已經蔚成一股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它特別強調藉由建立 支持性的環境,以及透過醫療組織的重整,期盼從整體生態性的觀點來 改善人們的健康狀況。近年來健康城市、健康促進學校、健康促進醫院 等場域健康促進概念的興起,都是依循著渥太華憲章的精神而產生(Chu

& Simpson, 1997)。

在全球重視健康促進的潮流下,平日肩負大眾健康責任的醫護人員 行政人員高(Tsai & Liu, 2012)。國外 Chandola、Brunner 與 Marmot (2006) 發表長達 14 年的追蹤性研究,指出工作壓力和代謝症候群、心臟血管疾 病有劑量效應存在,亦即工作壓力越大,與代謝症候群、心臟血管疾病 的相關性愈顯著。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簡稱 AHA) 已經確立了幾項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的危險因子,並指出危險因子的項目 越多,得到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就越高。這些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有「無法改變的」和「可以改變的」兩大類。無法改變的危險因子有遺 傳基因、性別、年齡、種族等;可以改變的危險因子則能經由生活型態 的改變或是醫療的介入而獲得改善,換句話說,還未罹患心血管疾病的

3

人,可以透過改變生活型態來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而已經罹患心血 管疾病的病患,可以藉由改變生活型態使病情得到改善或控制

(Deedwania, 2001; Grundy, Pasternak, Greenland, Smith & Fuster, 1999;

Linton, Fazio & NCEP, 2003; Rabinowitza & Tamirb, 2005)。

國內的研究發現醫療從業人員其實並非完全落實不抽菸、規律運動 適、頭痛、失眠等症狀有相關(Tsai & Liu, 2012)。若依據美國心臟學協會 將心血管疾病歸因於壓力及靜態的身體活動,則,以照顧病人為業的護 理人員是屬於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因為她們從事的是壓力極大的工 作、運動行為的得分又偏低;主管單位除了應致力於減輕護理人員的壓 力外,也應設法提升她們的健康生活型態。

世界衛生組織在 1980 年代於歐洲發起健康促進醫院(Health

Promoting Hospital, 簡稱 HPH),它的定義是醫院不只提供高品質、週全 性的醫療與護理服務,而且能發展與健康促進目標緊密結合的企業認

4

使網際網路一躍成為最主要的大眾傳播媒體;根據 Teeter (1997)的研究指 出,網際網路的教學有許多優點,例如:學習者具高度的學習動機、能 因應多樣的學習特性、有豐富的資源、能提高討論與作業撰寫的品質等,

最特別的是它提供了一個個人化(personailzed)及個別化(individualized)的 學習環境(郭重吉,1997)。自 1999 年開始,健康 E 化(eHealth)逐漸成為 一個流行用語,它的定義簡單的說,是「新興資訊及溝通技巧的使用,

尤其是利用網路,以改善或促進健康及健康照護」(Eng, 2001)。健康 E 化強調由受眾(audience)自主性的使用網路所能提供的服務及工具

(Bashshur, Reardon & Shannon, 2000),讓受眾能在安全、被支持及利於學 習的環境下,自己主動的尋找資訊、產生自我照顧的能力;這種將自我 健康照顧的主導權轉交給受眾的理念,恰與健康促進的精神不謀而合。

是否能將健康 E 化用於護理人員的健康促進,是一個新思維。因此,本

5

研究提出以護理人員為對象,運用健康 E 化的三個主要介入方式,即,

透過「建立線上支持社群」、「藉由適性教學提供資訊」以及「專業促進 與支持」,期望能因此提升護理人員的健康生活型態,並成為民眾健康促 進的典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