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研究過程

一、完成健康 E 化系統架設。(包含課程設計、課程預試)

二、申請量表的使用權:依研究目的申請台灣版 SF36 健康量表 (附錄八) 三、臨床試驗計畫申請:向嘉義某醫院提出臨床試驗計劃申請。2011 年

10 月 17 日獲核准(編號 100058) (附錄九) 。

四、招募研究對象:以第一類誤差 (α=0.05) (單尾) ,檢定力 0.8,預期 療效 0.5,計算出最少樣本數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 51 人。2011 年 11 月起,以電話及電子郵件開始招募。

五、說明會:2011 年 12 月至嘉義某醫院、新竹某醫院進行研究說明與釋 疑,同時告知此研究設定三目標:(一)聰明吃:多喝白開水、少喝含 糖飲料、正常三餐、低脂少油炸、睡前三小時不進食、不吃零食宵 夜。(二)快樂動:養成每日一萬步,一週至少三日;一個月一次戶外 休閒活動。(三)量體重:至少一週量一次體重,三個月後每人體重至 少減輕 1 公斤。

六、簽署同意書與前測問卷:2012 年 1 月,嘉義某醫院(實驗組)招募到 55 人,新竹某醫院(對照組)招募到 60 人;實驗組在 E 化網站註冊時 同時填寫受試者同意書、前測問卷;對照組郵寄同意書及前測問卷,

附回郵信封寄回。

七、介入:期間自 2012 年 2 月 15 日至 5 月 14 日止,為期三個月。

35

36

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 t 檢驗、配對 t 檢驗、單因子變異 數分析、共變數同質檢驗、共變數分析、詹森內曼法等,於 2012 年 10 月底完成。

十、撰寫報告:資料分析完畢後開始撰寫研究結果,並與相關研究互相 佐證,了解本研究的成效與意義,於 2012 年 12 月完成。

第六節 資料處理方式

本研究針對問卷設計譯碼,問卷回收後,資料逐一輸入電腦,經檢 閱、扣除無效問卷,以 SPSS for Windows17 版進行資料分析,並以α=.05 為進行統計的顯著考驗,資料分析方法如下:

一、描述性統計:以頻率分佈(次數、百分比)、平均值、標準差描述個人 基本資料及各變項的分佈情形。

二、推論性統計:

(一)配對 t 檢驗(Paired-test):檢驗「HPL 量表」、「健康責任」次量表、「運 動行為」次量表;「SF-36 量表」、「生理健康」次量表、「心理健康」

次量表等前、後測分數之平均值是否有差異。

(二)共變數分析(ANCOVA):以前測成績為共變項,組別為自變項,進行 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比較實驗組與對照組後測的差異。進行共變數分 析前,先做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若組內迴歸係數在統計上有顯 著差異時,表示兩組的組內迴歸線並不平行,因此改以詹森-內曼法 (Johnson-Neyman) 進行分析 (林清山,1992) 。

37

38

39

40

3.針對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的「運動行為」次量表,排除前測 分數的影響以後,檢驗兩組的後測是否有差異。

4.針對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的「SF-36 量表」,排除前測分數 的影響以後,檢驗兩組的後測是否有差異。

5.針對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的「心理健康」次量表,排除前測 分數的影響以後,檢驗兩組的後測是否有差異。

6.針對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的「BMI」,排除前測數值的影響 以後,檢驗兩組的後測是否有差異。

詹森-內曼法 1.針對組內迴歸係數非同質性的「生理健康」次量表,檢驗實 驗組與對照組的迴歸線相交點及差異顯著點。

4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