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第六節 研究限制,分別闡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據世界衛生組織 2006 年統計報告指出,全球約有超過 1.61 億人口 視力受損,而其中包括 1.24 億人口處於低視力(low vision)及 0.37 億人 口處於失明(blindness)狀態;另外,有 1.53 億人口因未矯正的屈光不正 而患有近視、遠視或散光等視力不良問題,大部分視力不良者可經由 配 戴 眼 鏡 或 隱 形 眼 鏡 而 恢 復 正 常 視 力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6)。

由於屈光不正的高盛行率及花費在矯正屈光不正的費用,在世界 許多地區常造成重大的公共衛生和經濟問題。新加坡 12-17 歲的青少年 近視率為 73.9%,每人每年花費在近視的費用約 147.8 美元,每一副眼 鏡的平均費用為 82.1 美元,隱形眼鏡平均每年花費約 378.1 美元(Lim, Gazzard, Sim, Tong, & Saw, 2009) 。近視已顯然成為新加坡人民的經濟 負擔。

視力不良的種類很多,學生階段的視力不良以「近視」最為常見,

「近視」對國內外學生而言,是個非常常見的問題,也造成了他們在 學習上的諸多困擾,亞洲其他地區和這一樣嚴重。許多專家學者經過 長期不斷的研究,也提出各種解決之道,但是近視的罹患率依然居高 不下,未見改善。自 1983 年起,平均每 4 至 5 年行政院衛生署保健處

委託臺大醫院對全國青少年學童之視力狀況作調查發現,臺灣近視率 會節節高升最重要的問題是近視產生的年齡愈來愈年輕化,在 1983 年 全國平均屈光度在 12 歲才變成近視,到了 1995 年為 9 歲,2000 年更 降至 8 歲,平均每 5 年提早 1 歲(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7)。

依據國民健康局每五年委託臺大醫院林隆光醫師調查「臺灣地區 6-18 歲屈光狀況之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國小一年級近視盛行率在 2006 年為 19.6%,2010 年上升至 21.5%;國小六年級在 2006 年為 61.8%,

2010 年上升至 65.8%;國中三年級在 2006 年為 77.1%;2010 年度全國 調查研究初步結果與前幾次調查結果比較,顯示近視盛行率逐年上 升,唯上升幅度有趨緩現象。高度近視狀況在 2006 年國小六年級為 2.51%、國中三年級為 6.64%、高中三年級為 16.85%;2010 年國小六 年級上升至 3.43%。臺灣近視有三項特點,第一、發生得早;第二、盛 行率高;第三、高度近視比率高。依林隆光等人在臺灣針對近視發生 年齡及近視進行速度作縱系列之研究,發現臺灣近視發生之年齡有兩 個尖峰時段,一是 7 至 8 歲,另一是 13 至 14 歲(行政院衛生署國民 健康局,2011)。

屈光不正通常是透過配戴眼鏡或隱形眼鏡來矯正。由於配戴眼鏡 笨重不方便,利用隱形眼鏡來矯正視力是一般流行的趨勢。早期隱形 眼鏡發展的目的,是為了矯正角膜不規則散光,後來才慢慢發展成美 觀用途(林道燊,2008)。

近年來,由於日本女星配戴黑色瞳孔放大片而帶動有色隱形眼鏡 的一股流行風潮,這種隱形眼鏡上添加有色染料,能使虹膜的總反光 量增加,而使眼神變得更有光彩,因此,配鏡不再只是一個具矯正視 力的功能,也可重塑造型,改變形象及情緒。特殊功能的鏡片已經是

現在的流行,因為能夠增加美感,所以許多年輕的消費者願意採用。

國中生年齡約介於 13-15 歲青春期,處於 Freud 性發展階段的兩性 期及 Hurlock 青少年性意識發展的接近異性狂熱期。因此,國中生非常 重視「別人眼中的我」,特別是異性的眼光,所以這個階段的青少年非 常重視自己的外貌。不少學生選擇使用隱形眼鏡,甚至是沒有近視的 學生,也為了美觀因素,開始使用瞳孔放大片或瞳孔變色片。

儘管在鏡片材料和護理液的進步,一些不符合使用原則的行為,

則會影響隱形眼鏡的安全性(Bui, Cavanagh, & Robertson, 2010)。而隱形 眼鏡的使用,在某些方面,的確也是解決近視問題的方法之一。但若 因使用不當而造成更多的合併症與不可挽回的視力受損,將是對於我 們社會未來的主人翁影響深遠的傷害。

從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發現,即使是大學生、成人或是醫學院學生 都無法完全遵守隱形眼鏡使用原則,不時有超時配戴、睡覺或游泳時 配戴、未留意隱形眼鏡包裝上之衛生署許可字號及隱形眼鏡須由眼科 醫師處方方能使用等危險行為出現(Bui et al., 2010; 林思源、周文穎、

林隆光、潘玟利、施永豐,2001; 劉怡增、史敏秀、林昌平,1998)。

國中生無論在知識、技能上都不如大學生或成人般成熟,讓人不禁為 他們配戴隱形眼鏡行為擔憂。

由於隱形眼鏡直接接觸角膜,而國中生又有因升學壓力,以致長 時間上課補習、熬夜,常超時配戴隱形眼鏡的問題;及因金錢問題,

擅自延長隱形眼鏡的使用時間,容易造成細菌感染,再加上使用習慣 不好,隔夜配戴而有導致微血管破裂、角膜潰爛、視力減退,最嚴重 甚至失明的危機。

根據教育部(2011)調查顯示,99 學年度國中生視力不良率,全國

約 73.52%,臺北市為 78.18%,高居全國第一。根據研究者所在之國 中在 99 學年度所做的調查,視力不良率高達 80.5%,曾配戴隱形眼鏡 者約 19.1%,在這群學生中有 18.3%曾發生眼睛不適症狀,表示學生在 隱形眼鏡配戴行為上可能有不當之處,易危害健康。鑑於隱形眼鏡配 戴年齡有日趨年輕化(Riley & Chalmers, 2005),國內有關隱形眼鏡方面 的研究調查不多,且年代久遠,又多以大學生或成人為研究對象,期 望透過本研究瞭解國中生對隱形眼鏡配戴知識、態度、行為及其相關 因素,找出有效的預測因子,提供給家長、教師、學校以及教育、衛 生等政府單位參考,共同正視這一可能嚴重影響國人眼睛健康的問 題;希能因而喚醒家長對孩子配戴隱形眼鏡行為的重視,引發學校、

教師、教育行政單位在本課題相關課程的教材研發與教學投入,政府 衛生主管單位加強隱形眼鏡相關器材的規範、管理與宣導。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