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是研究者所在之教學實務現場國小某三年級某普通班,經 由其導師上課時所觀察,選出三位有分心行為之學生。

研究對象之條件,詳述如下:

一、就讀研究者教學實務現場國小某三年級某普通學生。

二、由某三年級班普通班導師觀察,其平時上課有分心行為之學生,且影 響個人學習、教師教學與同儕學習者。

三、在本研究進行之前,未接受過任何行為問題的介入輔導。

四、經由家長同意,並簽下同意書者(如附錄一)。

研究者經由上述篩選條件之後,選出三位三年級普通班學生為對象,

三人就讀於同一班,分別為二男一女,平均年齡 8.7 歲。三人在普通班上課 皆有分心行為,以致影響本身、同儕學習及教師授課。研究者於實驗進行 前以「受試者分心行為、學習現況之晤談大綱」(如附錄三)與普通班導師 進行晤談,以瞭解三位受試者之個人資料、現況能力、學習特徵及分心狀 況,說明如下:

一、受試甲

(一)個人資料 1.性別:男

2.就讀年級:三年級 3.年齡:9 歲

4.特殊描述:一年級曾生病,三個月沒上學基礎能力欠缺,對學習缺乏 動機。

(二)現況能力

1.生活自理能力:自理能力可,但因家人未要求而生活習慣欠佳。

2.知覺動作發展:體育課常會不小心摔倒或撞倒別人,有時故意,有時 則是自己的知覺能力欠佳引起。

3.語文能力:口語佳,詞彙較深就難以理解,或想到其他語義,對於別 人說話或老師上課易插嘴或表達無關上課之事。

4.數學能力:基礎運算能力還不熟練。

5.社會情緒發展:好玩,常嘻皮笑臉,遇感動的事會掉眼淚,對異性比 同年齡小朋友更感好奇。

(三)學習特徵

1.有利於學習之特徵:本學期爸爸的同居女友頗關心受試甲的學習。

2.不利於學習之特徵:記憶力差,缺乏學習動機,與同學的學習能力有 很大的落差,不易專心又常插嘴。

3.普通班上課狀況:由於基礎學科能力差,上課學習動機弱,因而分心 情形嚴重,常與人交談或玩自己的東西,很需要個別指導。

(四)導師的困擾與期許

1.您覺得受試甲上課中有哪些分心行為,而這些分心行為造成您與學生 哪些困擾或影響?

T:受試甲上課時常常插嘴、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完全沒有先舉手後發 言的禮貌,上課坐在後面經常玩一些物品,沒有在聽我上課,上課 中的作業完成度也相當低;目前與班上一位學障學生兩人常常一搭 一唱,甚至課堂中玩起來,旁若無人,不把別人放在眼裡,嚴重影 響到我或其他老師上課。

2.您希望受試甲能達到什麼樣的專心程度?

T:(1)受試甲對於課程內容的某些詞彙,常會引起他的特殊聯想,或 完全風馬牛不相干的冒出他突然想到的事,希望他能專注聽懂別人傳 達的訊息與發表的內容,一節課能維持十分鐘的專注力。(2)希望受 試甲不要刻意作怪吸引老師或同學的注意,遵守教室常規。

二、受試乙

(一)個人資料 1.性別:男

2.就讀年級:三年級 3.年齡:8 歲

4.特殊描述:醫生診斷為注意力缺陷並有服藥,但效果不顯著,目前沒 有接受資源班服務。

(二)現況能力

1.生活自理能力:符合同齡水準。

2.知覺動作發展:身材瘦小(全班最矮),反應較慢外,其他能力皆正常。

3.語文能力: 語文記憶力佳,理解與寫作能力較差,在班上語文方面 屬中上程度。

4.數學能力:基本計算能力佳,對於理解、應用較困難。

5.社會情緒發展:情緒穩定,遇事不知如何處理時,會緊張焦慮。同學 邀他玩就會跟著走,較缺乏主見。

(三)學習特徵

1.有利於學習之特徵:情緒平穩、虛心受教,老師講的會好好的去完成。

2.不利於學習之特徵:理解力差、容易分心。

3.普通班上課分心狀況:老師上課時,靜靜的坐在位置上,好似發呆沒 聽進老師的話。與鄰座輕聲交談,忽略老師上課。玩小東西(如開學 前去治療牙齒,剛開學幾天擇常拿小鏡子照牙齒;或玩文具等),常 無法在時間內完成課堂上的作業。

(四) 導師的困擾與期許

1.您覺得受試乙上課中有哪些分心行為,而這些分心行為造成您與學生 哪些困擾或影響?

T:受試乙上課時目前最大的分心行為是玩小東西、發呆,上課中的發 表並不多,完成作業的速度極慢。基本上他的分心行為並不會干擾 我或學生上課。

2.您希望受試乙能達到什麼樣的專心程度?

T:我希望受試乙能更熱烈參與上課活動,例如:發言、提問,就不會 發呆或玩弄小東西而分心。希望受試乙一節課能達二十五分鐘以上 的專注,尤其是在課堂上寫作或練習時,期待他能跟上大家的腳步。

三、受試丙

(一)個人資料 1.性別:女

2.就讀年級:三年級 3.年齡:9 歲

4.特殊描述:上課容易分心,不自主會咬指甲,因此指甲都無法長長。

(二)現況能力

1.生活自理能力:符合同齡水準。

2.知覺動作發展:有近視,下課喜歡玩吊單槓,別人叫他常充耳不聞。

3.語文能力:寫字工整漂亮,但不太喜歡閱讀。

4.數學能力:課後上課輔班加強,目前能跟上班上進度。

5.社會情緒發展:喜歡與男生玩, 肢體動作大,大剌剌的個性,有時 生氣會有推人之舉動。

(三)學習特徵

1.有利於學習之特徵:資質、基礎都不錯,有問題會主動問。

2.不利於學習之特徵:不太容易靜下來學習。

3.普通班上課狀況:團體課常玩自己的,或與左右鄰近同儕交談,忽略 老師上課內容,因課後父母為他安排課輔班,有時會表示「補習班老 師都教了」。

(四) 導師的困擾與期許

1.您覺得受試丙上課中有哪些分心行為,而這些分心行為造成您與學生 哪些困擾或影響?

T:(1)受試丙會與座位附近的同學講話,玩弄小東西,使周圍的同學 也跟著分心。(2)受試丙上課視線很少注意老師、黑板或同學,常 常讓老師覺得「他都沒在聽」。

2.您希望受試丙能達到什麼樣的專心程度?

T:我希望受試丙能注視黑板、老師或發表的同學,並多參與上課活動,

一節課持續十五分鐘以上;也能避免與周圍同學聊天說話,影響他 人上課。希望能藉由這樣的行為策略介入讓他學習到如何抉擇該注 意的事項。

針對以上三位受試者之分心行為類型歸納整理如下表 3-1:

表 3-1 受試者分心行為類型歸納表

受試甲 受試乙 受試丙

分 心 行 為 類 型

1.上課插嘴

2.玩小東西及身體 3.與同學聊天打鬧 4.上課參與度低 5.作業完成度低

1.玩小東西 2.發呆

3.上課參與度不高 4.作業完成度低 5.離開座位

1.玩小東西 2.與同學聊天 3.上課未聽講 4.咬指甲

第四節 雙項行為介入策略教學處理

本研究使用雙項行為介入策略教學處理,包含錄影帶自我模仿及代幣 制度兩項策略同時實施。分述如下:

一、錄影帶自我模仿(video self-modeling)

在第一階段基線期中,將受試者在普通班上國語課之行為以錄影方式 記錄,在錄影帶中截取「專心行為」及「分心行為」,製作成教學錄影帶,

在第二階段進行雙項行為介入策略教學處理期時,於每次上課前,研究者 播放基線期所製作的教學錄影帶讓受試者觀看,並先教導受試者每一項上

課應有的專心行為,隨後馬上給予受試者看其上課分心之行為,進行比較、

修正與模仿,三位受試者同時上課,因此不僅看到自己的分心行為與專心 行為,也可觀察到同儕的行為,並鼓勵三位受試者在課堂上盡量能表現出 專心的行為。

以下表 3-2 說明於錄影帶教學內容中,呈現給學生觀看的分心行為與 專心行為:

表 3-2 分心行為、專心行為對照表

分心行為 專心行為

玩弄、搖晃身體 不玩弄身體任何一個部位,也不搖晃

身體(搖椅子),眼睛注視老師聽講

玩弄物品 不玩弄文具用品或周遭物品,專心聽

講或寫作

注視與教學無關之事或地方 眼睛應該注視黑板或老師

離開座位 屁股不可離開椅子,若有事要離開,

必須先舉手告知老師

中斷作業 持續專心於操作作業上,不管他人行

為或說話 與同儕聊天

上課不和同儕聊無關上課之話題或管 別人行為,應專心聽講,或專注回答 老師的問題

玩弄同儕或管他人之事

不 和 同 學 碰 觸 、 打 鬧 或 拿 娶 別 人 東 西;對於別人的行為或言語不做批評 或取笑

發表無關上課之話題或未經允許即發表 要發表必須先舉手經許可才可發言,

且內容必須與老師上課主題有關。

二、代幣制度

研究者事先調查三位受試者最喜歡的三項東西作為增強物,並告知受 試者獎勵的規則,每天出現的分心行為次數在規定的次數以下,所謂規定

次數是依學生基線期所觀察記錄之分心行為次數的平均數。處理期間,研 究者將每次計算出分心行為次數,並將比較結果於下一次上課告知受試 者,若分心行為次數低於規定次數,則可在獎勵卡上蓋一個戳章,六次課 程依集滿戳章數之多寡換取增強物,六個章最高可換取第一順位的增強 物,五個章可換取第二順位的增強物,四個章可換取第三順位的增強物,

低於四個章則無法換取。

以下將三位受試者之增強物調查結果呈現於表 3-3:

表 3-3 受試者增強物之結果調查表

受試甲 受試乙 受試丙

增 強 物 之 順 位

1.看電影 2.大包裝米果 3.半包裝米果

1.躲避球一顆 2.麥當勞餐點一份 3.減少抄寫功課

1.躲避球一顆 2.麥當勞餐點一份 3.午休時間可自行運用

三、雙項行為介入策略教學流程

本研究雙項行為介入策略教學階段的教學準備與教學步驟說明如下,教 學流程如圖3-3所示。

教學步驟

錄影帶自我模仿

分心行為、專心行為界定之教學

代幣制度

(一)教材準備:將基線期所拍攝之內容,尋找並擷取三位受試者或班上其

(一)教材準備:將基線期所拍攝之內容,尋找並擷取三位受試者或班上其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