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錄影帶自我模仿之內涵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錄影帶自我模仿之內涵與相關研究

一、錄影帶自我模仿之內涵

(一)模仿的意義

Modeling有兩種主要翻譯說法「模仿」與「示範」。若站在學習者的 立場來說,經觀察楷模的言行促使學習者本身的行為發生變化的歷程稱為

「模仿」。若從教導者的立場,視楷模的言行為為一種刺激或由教導者以 身作則,改變學習者的行為,稱為「示範」(陳榮華,2001)。「示範」是 呈現某個行為給某個人看,以便誘發某人出現相同行為的程序(黃裕惠 譯、洪儷瑜總校閱,2000)。「模仿」一詞在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社會 學習論也出現,他認為學習可經由觀察與模仿而獲得。所謂「模仿」是指 個體在觀察學習時,向社會情境中某個人或團體行為學習的歷程(張春 興,1994)。Macmillan認為Modeling是一種學習程序,在學習過程中觀看 一位楷模演示某些作業,然後進而模仿,且這一種模式的學習對兒童的語 言與動作學習領域的表現相當重要(引自陳榮華,2001,頁261)。陳榮華

(2001)將Modeling解釋為「模仿學習」,就是以某一個人或某一個團體的 行為為榜樣,使學習經由觀察、收聽、閱讀或操弄而改變自己的行為,並 期待與楷模有相同的思想、態度動作或語言。

在行為改變策略上,經由觀察他人的行為而改變個體行為是相當有效 的,而模仿的效果常取決於「楷模」的特質及觀察者的認知活動(陳榮華,

2001)。

(二)模仿的歷程

Bandura於1977指出,模仿學習有四個歷程(引自張春興,1994,頁197):

1.注意階段(attention phase):指在觀察學習時,個體必須注意楷模所表 現的行為特徵,並瞭解該行為所涵的意義。

2.保持階段(retention phase):個體把觀察的行為轉換成表徵性心像或表 徵性的語言符號。

3.再生階段(reproduction phase):個體將楷模的行為,不斷操作、修正、

回饋中慢慢以自己的行動表現出來。

4.動機階段(motivation phase):個體不僅經由觀察模仿習得行為,也願意 在適當的時機將行為表現出來。

(三)模仿的效果

陳榮華(2001)提出應用模仿原理針對行為的改變有「增進行為效果」

及「減弱行為效果」兩種,在「增進行為效果」部分,可達到三種不同的 效果:

1.獲得效果(acquisition effects):學習者觀察楷模的結果,學到一連串新 的行為。

2.解除抑制效果(disinhibitory effects):觀察者看到一位楷模某一言行 後,並沒有受到任何不愉快的懲罰時,觀察者以往表現同一類型而受 到抑制的效果皆被解除。

3.促進效果(facilitation effects):觀察他人的行為結果,增進社會上可接 受的行為,不必先學習一串連的新行為,或是改進社會上不能接受的 行為,只是表露以往所做的善行。

在「減弱行為效果」,則可達到二種不同的效果:

1.抑制效果(inhibitory effects):學習者若看到示範者因表現某行為而受 罰,則他本來常表現的行為將愈趨愈少;學習者觀察示範者所表現的 行為沒有受到增強,所以本想表現的行為也受到抑制;學習者觀察示 範者表現較為低頻率的行為,所以學習者也受其影響減少某行為的出 現率。此三種情況皆可稱之。

2.不兩立行為效果(incompatible behavior effects):當學習者要模仿的良好 行為,與其原來就有的不良行為不能相容時,勢必放棄原有的不良行 為,而選擇新的良好行為。

歸納以上各種效果,模仿不僅可以使不良行為達到改善的效果,另一 方面,也可以促使新良好行為的產生。至於希望藉由模仿達到哪一種效 果,則需要評估學習者的實際行為狀況,進而選擇達到模仿效果的方法與 策略。對於本研究所提到減少分心行為而期望受試者能有良好的行為產

生,則屬於模仿原理之「減弱行為效果」中的「不兩立行為效果」,也就 是受試者原來的分心行為與所期待他能有的專心行為是屬不兩立行為,因 此,勢必把原來的分心行為去除,由專心行為替代之。

(四)錄影帶自我模仿(VSM)的中心概念與特點

VSM是以Bandura(1977)之社會學習理論為基礎,學習理論概念為一個 人現在的行為,取決於過去的經驗,其與教育有關的要點如下(張春興,

1994; Taylor, Peplau, & Sears, 1999):

1.學習理論的三元取向:其認為行為學習是在社會環境中,透過環境因 素、個人對環境的認知以及個人行為間的交互影響習得的。

2.因增強而使學習的產生:人學會某一項行為,常是行為背後帶來愉快 和滿足的心理,因此在往後的情境下會表現出相同的行為。

3.學習來自於觀察與模仿:觀察學習是指個體以旁觀者,觀察別人的行 為表現;模仿是個體在觀察學習時,向社會情境中某個人或團體行為 學習的歷程。

Bandura於1982年指出影響自我效能,得自以下四方面的經驗:

1.直接經驗:這是自我效能形成最有影響力的因素。成功使效能期望提 高,連續的失敗則降低效能期望。不斷的成功會使人建立穩固的效能,

不會因為一時的挫敗而降低,並會類化到相似的情境中。

2.間接經驗:人的許多效能期待,來自於觀察他人,特別是和自己能力 差不多的人之經驗。如果看到和自己水準差不多的人通過努力獲得成 就,他們就會覺得自己也有能力。反之亦然。

3.書本知識或別人的意見:面對任務時候,個體被勸說有足夠的能力去 完成時,其動力可能被激發。這種方法簡單而方便,然而單靠這種方 法形成的自我效能不能持久,一旦面臨困惑或難以處理的情況時,就 會快速消失。

4.身心狀態:正向態度能提升自我預期,心理和生理疲勞、疼痛都會影 響個體自我效能的判斷,使人感到難以勝任所承擔的任務,影響到個 體的效能信心建立(張春興,1994;潘樂英,2005; Rehm & Rokke, 2001)。

Bandura(1977)認為觀看自己成功的表現,能提供如何表現最好技巧的 清晰訊息和強化個人對自己能力的信心。Skinner於1953年的操作行為理論 也同意VSM是辨別正向行為或負向行為之間結果的方法(Skinner, 1953 ; 引自Hithchcock, Dowrick & Prater, 2003, p.36)。

Buggey(2005)認為VSM是一種讓參與者觀看比他們自己一般行為更 高水準的表現。且錄影帶自我模仿在許多研究中被證明訓練正向行為與減 少不當行為是有效的,且遍及年齡層與行為。Albright與Malloy(1999)研究 發現,觀察自己行為的錄影帶比觀察別人的行為錄影帶更提升了參與的表 現、正向行為出現率以及降低不當行為的次數。

依據以下各文獻(陳盈伶,2007;張春興,1994; Buggey, 2005;

Mechling, 2005),整理出VSM的特點如下:

1.個體行為呈現的真實性:藉由剪輯學生的適當、不適當行為錄影帶,

透過觀看自己的影片中,可以直接、確實辨識自己的行為正當性,進

而修正行為,比平常教師以口述方式糾正更來的強烈。

2.訓練自制能力、改變外在行為:學生直接觀察自己的不當行為比觀看 別人有直接的效果,也同時提高對自己的自制能力水準,對於改善行 為更加顯著。

3.自然真實情境:將學生平時的行為表現以錄影方式記錄,經由剪輯將 行為焦點放大,更能達到將符號表徵轉為實際動作的過程。

4.正向回饋:錄影帶的呈現,再經由模仿學習,不斷操作、修正、練習、

回饋,漸漸習得行為能力,行為重現機率也跟著提高。

國外以VSM進行研究多年,在這些研究文獻結果中歸納出實施VSM 的七項優點(引自陳盈伶,2007,頁25):

1.適用對象廣泛:只要具有觀看、理解錄影帶內容能力者皆可。

2.年齡普及化:年齡層自小三歲到成人,都能藉由VSM介入達到教學或 行為改善效果。

3.目標行為廣泛:欲改善的目標可包含語言、社交、生活技能、學業、

行為。

4.環境多樣性:VSM可介入的環境有學校、醫院、機構、社區、居家環 境等。

5.正向積極的處遇:藉由影片可讓學習者看見正面的形象,提升對自我 的肯定與信心;對於各種情境、活動和對象在使用VSM後都獲得立即 性及維持的效果;且影片方便錄製、攜帶,不限於學校或特定地方才 能播放,可增加學習者模仿學習的時間。

6.節省課程設計時間:比起其他教學方法,在課程設計所花費的時間來 的少。

7.適用於個別化教育計畫:對於普通班有特殊需求的學生時,常常因處 理行為、學習問題而干擾教學,使用VSM可結合自我管理、師生互動、

同儕互動、檢視行為過程中的困難部分,以達改善、修正的效果,進 而提升學習者的能力。

二、錄影帶自我模仿相關研究

錄影帶自我模仿(VSM)策略在國外30多年前有相關研究,主要用在改善 行為問題、建立良好行為,往後幾年則擴展使用在社交、同儕交互影響、實 用技能或學科學習的研究上。而在國內近幾年才有研究者以錄影帶示範教學 或錄影帶自我模仿策略進行研究,針對國內外研究說明如下:

國外文獻中最早出現VSM一詞的是,Creer與Miklichg於1970年提出自我 模仿概念,利用角色扮演,教導一位有氣喘住院男童的社交技巧,但卻無明 顯的行為改善,但是,利用觀看錄影帶介入時,達到改善的效果(引自Schwan, 2003, p.3-4)。

以下有三篇是以文獻回顧方式探討VSM歷年來研究的成效,Hithchcock 等人(2003)整理過去三十多年運用VSM的研究,在18篇以學校情境為基礎的 研究中,都認為可將VSM當作是輔助教學的工具,且能有效控制行為改善並 維持及類化到其他情境。Mechling(2005)整理1999~2003年間24篇以剪輯錄 影帶、合併個別化影帶教導障礙者的研究文獻,24篇文獻都以錄影科技教學 為主,大致可分為:影像回饋、影像模仿、影像自我仿效、主觀觀點、互動

式影像教學和電腦本位影像六部分;研究對象包含智障、自閉症、情緒障礙、

ADHD、學障、肢體障礙;研究主題涵蓋溝通、社區技能、社會互動技巧、

行為、居家生活技能,以上研究結果表示錄影帶剪輯教學是一項成功可行的 方案,不僅可以增加個案需求的各項技能且能提高障礙者的獨立性,故,以 錄影帶做為媒介的教學是可行且有效的。

行為、居家生活技能,以上研究結果表示錄影帶剪輯教學是一項成功可行的 方案,不僅可以增加個案需求的各項技能且能提高障礙者的獨立性,故,以 錄影帶做為媒介的教學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