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對象規律運動行為的顯著預測變項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研究對象規律運動行為的顯著預測變項

本節主要探討影響研究對象規律運動之重要相關因素,茲將結果分別敘 述於下:

一、個人背景因素與規律運動行為的關係

將個人背景因素之六個變項,性別、年級、BMI 值、參與運動社團、健 康狀況、運動性節目進行卡方檢定,以探討哪些變項與規律運動有相關性。

由表 4-24 個人背景因素與規律運動行為的卡方檢定結果顯示,除了年級 及 BMI 值在從事規律運動的比率未達顯著差異外,其餘各變項如性別、運動 社團參與、健康狀況、是否常收看運動性節目,皆達統計顯著差異,亦即男 性(20%)其規律運動比率較女性(6.5%)為高,劉翠薇(1995) 、黃淑貞等

(2002)、魏米秀(2002)、林宜賢(2004)、賴妙純(2004)、呂淑美(2005)、 Trost

(1999)的研究亦顯示男性的運動行為、身體活動量均高於女性。有參與運 動社團者(25.6%)其規律運動比率較無參與運動社團者(8.9%)為高,劉 翠薇(1995)、李思招(2000)、林靖斌(2000)、賴妙純(2004)、Sallis & Hovell(1990) 的研究亦得到相同之結論。較常收看運動性節目(27.5%)其規律運動比率較 不常收看運動性節目者(8.6%)為高,藍辰聿(1998)、李明憲(1998)對國小與 國中生所做的研究發現,收看運動性節目者其身體活動量高於未收看運動性 節目者;而自覺健康狀況「好」者(21.1%)其規律運動比率亦較自覺健康狀 況「普通」(10.7%)與自覺健康狀況「差」者(5.3%)為佳,與李思招(2000)、

林麗鳳(2004)、賴妙純(2004)、呂淑美(2005)的研究結果相同。

表4-24 研究對象個人背景資料與規律運動行為之卡方檢定(N=376)

表4-25 社會心理因素與規律運動之相關表(N=376)

(二)自覺運動障礙與規律運動的關係

以點二系列相關分析自覺運動障礙與從事規律運動之間的關係,由表 4-25 社會心理因素與規律運動之相關表可知,自覺運動障礙與規律運動達顯 著負相關(rŶž.168),亦即自覺運動障礙越高者其規律運動比率亦越低,反之 亦然,此結果與李思招(2000)、林麗鳳(2004)、賴妙純(2004)、呂淑美(2005) 研究結果相似。由此觀之,本研究假設二獲得支持。

表4-26 有無規律運動者在自覺運動障礙上的 Hotelling T2 test(N=376) (2005) 、Trost(1999)研究結果相似。由此觀之,本研究假設三獲得支持。

由表 4-27 規律運動在運動自我效能的 Hotelling T2 test 可得知,自我效能

由以上結果可知,大學學生可能會因為課業壓力或有其他事要處理而覺

(四)運動社會支持與規律運動的關係

以點二系列相關分析運動社會支持與從事規律運動之間的關係,由表 4-25 社會心理因素與規律運動之相關表可知,運動社會支持與規律運動達顯 著正相關(r=.120),顯示本研究假設四獲得支持。將家人運動社會支持、同儕 運動社會支持分別來看(表 4-25),僅有同儕運動社會支持與規律運動達顯著正 相關(r=.169),亦即同儕運動社會支持越高者其規律運動比率亦越高,此結果 與李思招(2000)、魏米秀(2002)、呂淑美(2005)、 Leslie (1999)的研究相似,

皆發現對於大學生而言,同儕運動社會支持對規律運動的影響高於家人運動 社會支持。

進一步分析同儕運動社會支持各題之差異情形,由表 4-28 可發現,有規 律運動組再下列子題中「會陪我一起做運動」、「會建議我做運動」、「會提醒 我去運動」、「會指導我運動方法」、「和我討論運動的話題」、「為了和我運動 而改變原訂計畫」、「提供運動器材、經濟贊助使我做運動」、「會稱讚我的運 動計畫」、「會計畫到郊外運動」的得分高於無規律運動組,並達統計顯著差 異,亦即有規律運動組在這些運動社會支持上均較無規律運動組得分高。

由以上結果可知,同儕的支持對大學學生運動行為的影響甚大,因此,

未來在推動運動計畫時,因著重於同儕團體的力量,例如:可以設計團體的 運動競賽活動,或者鼓勵對象與同儕一起參與運動社團,藉由彼此的鼓勵與 練習,提升運動的樂趣,進而養成運動的習慣。

表4-28 有無規律運動者在同儕運動支持上的 Hotelling T2 test(N=376)

無規律運動 有規律運動

題目 Mean SD Mean SD 95%信賴區間 1.會陪我一起做運動 2.30 0.80 2.65 0.95 -.62~-.08 2.會建議我做運動 2.13 0.87 2.50 1.01 -.66~-.08 3.會鼓勵我持續做運動 2.01 0.87 2.28 1.04 -.56~.02 4.會提醒我去運動 1.93 0.85 2.23 0.95 -.58 ~ -.02 5.會指導我運動方法 1.90 0.84 2.20 0.99 -.58~ -.02 6.和我討論運動的話題 2.13 0.86 2.58 1.08 -.74~ -.16**

7.為了和我運動而改變原訂計畫 1.62 0.74 2.08 1.07 -.72~ -.20***

8.幫我做其他事使我有時間運動 1.49 0.71 1.73 0.93 -.47~.01 9.提供運動器材、經濟贊助使我做運動 1.43 0.68 1.68 1.02 -.48~ -.00 10.會稱讚我的運動計畫 1.85 0.80 2.43 1.04 -.85~ -.31***

11 會嘲笑我的運動行為 3.68 0.62 3.40 0.98 .06~.50 12.會計畫到郊外運動 1.94 0.89 2.30 0.88 -.65~ -.06 1. 同儕運動支持計分範圍:1-4

2. 多變項分析:Wilk’s lambda=0.93 F=2.23 ;P<.05

3. 表示P<.05 **P<.01 ***<.001

(五)運動自我調節與規律運動的關係

以點二系列相關分析運動自我調節與從事規律運動之間的關係,由表 4-25 社會心理因素與規律運動之相關表可知,運動自我調節與規律運動達顯 著正相關(r=.286),顯示本研究假設五獲得支持。將運動自我調節之運動目 標、運動計畫分開來看(表 4-25),運動目標、運動計畫與規律運動均達顯著正 相關(r=.260,r=.268),亦即運動目標、運動計畫得分越高者其規律運動比率 亦越高,此結果與何佩玲 (2005)、Umstattd (2006)的研究相同,皆發現規 律運動組別其運動目標、運動計畫之得分高於無規律運動組別。

進一步分析運動目標各題目之差異情形,由表 4-29 可發現有規律運動組 別在下列題目中「會設定運動目標」、「有超過一個以上的運動目標」、「會設 定達成運動目標的日期」、「有了運動目標會使自己從事運動的動力增強」、「把 比較困難的運動目標分為許多小目標分階段達成」、「會追蹤自己達成目標的

進度」、「發展出一系列的步驟來達成我的運動」、「會達到自己設定的運動目 標」、「會檢討究竟哪裡出錯了」、「公開自己的運動目標讓週遭的朋友知道」、

「會告訴自己靠這樣的方式照顧身體是很好的」、「多做運動時,我會獎賞自 己」的得分均高於無規律運動組別且達統計顯著差異。而運動計畫各題目之 差異情形,由表4-30 可發現有規律運動組別在下列題目中「安排日常計畫時,

運動通常不會擺在優先順位」、「找時間運動對我來說很困難」、「以例行運動 為主軸來安排其他的日常事務」、「設定每周固定的運動次數」、「訂定每周的 運動計畫」、「忙碌時,我就不做太多運動」、「以例行運動為中心來安排每件 事情」、「在固定時間運動,以維持運動的規律性」的得分均高於無規律運動 組別且達統計顯著差異,可見規律運動組別在這些運動自我調節的項目上均 較無規律運動組得分高。

由以上結果可知,運動自我調節技巧會影響大學學生的運動行為,因此,

在教育上我們應該強化學生的運動自我調節技巧,例如:設定運動目標、計 畫、具體實施步驟等,另外,也應該教導一些小技巧,像是將運動目標分為 許多小目標分階段達成,或是公開自己的運動目標,讓週遭的親朋好友一起 監督自己的運動計畫,以及教導學生如何將運動安排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透過增強運動自我調節技巧,以促進學生的規律運動行為。

表4-29 有無規律運動者在運動目標上的 Hotelling T2 test(N=376)

表4-30 有無規律運動者在運動計畫上的 Hotelling T2 test(N=376) (2000)、何佩玲 (2005)、呂淑美(2005) 、Leslie(1999)的研究相似,皆發現 規律運動組別其運動享樂感之得分皆高於無規律運動組別。由此觀之,本研 究假設六獲得支持。

由表 4-31 可發現有規律運動組別在下列題目中「覺得快樂」、「覺得體力 變好了」、「覺得有成就感」、「覺得自己變得樂觀、活潑」、「覺得很刺激」、「運 動是一種享受」、「運動會帶來暢快的感覺」、「運動時,我會全心投入」的得

分均高於無規律運動組別且達統計顯著差異,可見規律運動者較能享受運動 帶來的愉悅感。

由以上結果可知,運動享樂感在促進學生規律運動的行為上是一項重要 的因素,因此,再推動運動行為計畫時,可以設計團體參與的運動,藉由同 儕團體彼此努力與合作,能一起享受運動所帶來的樂趣,引導學生對運動產 生享受、快樂的感覺。

表 4-31 有無規律運動者在運動享樂感上的 Hotelling T2 test(N=376)

無規律運動 有規律運動

題目 Mean SD Mean SD 95%信賴區間 1 覺得快樂 3.18 0.59 3.40 0.65 -.42~ -.02 2 覺得疲倦 2.30 0.74 2.38 0.87 -3.2~ .17 3 覺得體力變好了 3.18 0.56 3.41 0.57 -.43~ -.01 4 覺得有成就感 3.07 0.62 3.33 0.70 -.46~ -.05 5 覺得自己變得樂觀、活潑 3.13 0.66 3.35 0.62 -.44~ -.01 6 覺得很刺激 2.80 0.76 3.18 0.71 -.62~-.13**

7 運動是一種享受 3.03 0.66 3.30 0.80 -.55~ -.15 8 我寧願運動也不願意做其他的

2.08 0.73 2.30 0.79 -.46~ .02 9 我覺得運動會帶來暢快的感覺 3.07 0.57 3.30 0.71 -.51~ -.09 10 運動時,我會全心投入 3.01 0.66 3.30 0.61 -.50~ -.07**

1. 運動計畫計分範圍:1-4

2. 多變項分析:Wilk’s lambda=0.95 F=2.56 ;P<.05

3. 表示P<.05 **P<.01 ***<.001

綜合以上所述,將上述與研究對象規律運動行為之重要相關因素:自覺 運動利益、自覺運動障礙、運動自我效能、家人運動社會支持、同儕運動社 會支持、運動目標、運動計畫、運動享樂感等八個變項進行相關矩陣分析,

由表 4-32 規律運動相關因素之間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顯示,八個變項彼此之 間有其相關性,且皆達統計顯著意義,其中相關較高之變項為「運動目標」

與「運動計畫」(r=.670),亦即有越高的運動目標能力其運動計畫能力也越好;

「運動目標」與「運動自我效能」(r=.632),亦即運動目標能力越好者其運動

(Logistic Regression),以瞭解此 10 個變項對預測研究對象規律運動之影響 力。而為了瞭解此10 變項是否有共線性問題,再進入邏輯斯迴歸前先進行共

線性診斷分析,分析結果顯示本研究之變項膨脹係數 VIF(variance infaltion factor)皆<10,表示無共線性情形發生。

邏輯斯迴歸分析(Logistic Regression)結果如表 4-33,結果顯示「運動 社團參與」、「運動自我效能」兩個因素是影響大學學生從事規律運動行為的 最重要因素,且達統計上顯著水準(p<.05)。由標準化迴歸係數可知,「運動 社團參與」(β=-.995, p<.05)對大學學生規律運動行為影響力最大,其 次為「運動自我效能」(β=.840 ,p<.05)。以勝算比(OR)來看,運動社團 參與與規律運動之勝算比為 0.37,亦即有參與運動社團,其研究對象採取規 律運動的可能性就升高 0.37 倍;運動自我效能與規律運動之勝算比為 2.32,

邏輯斯迴歸分析(Logistic Regression)結果如表 4-33,結果顯示「運動 社團參與」、「運動自我效能」兩個因素是影響大學學生從事規律運動行為的 最重要因素,且達統計上顯著水準(p<.05)。由標準化迴歸係數可知,「運動 社團參與」(β=-.995, p<.05)對大學學生規律運動行為影響力最大,其 次為「運動自我效能」(β=.840 ,p<.05)。以勝算比(OR)來看,運動社團 參與與規律運動之勝算比為 0.37,亦即有參與運動社團,其研究對象採取規 律運動的可能性就升高 0.37 倍;運動自我效能與規律運動之勝算比為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