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63 二、問卷的填答方式及計分方法

本問卷填答方式是由個人以主觀方式,並依照自己對於題項的感受而予以評 定,此量表是採 Likert 四點量尺,選項共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同意」、

「非常同意」四種,依序分別為 1、2、3、4 分,個人總得分越高,亦即代表個 人之入學動機越為強烈。

三、問卷分析

林筱棋(2009)對於問卷分析之項目分析、效度分析、及信度分析分述如下:

(一)項目分析

本量表之項目分析中,係採用內部一致性效標分析、題項與量表相 關、因素負荷量及內部一致性 α 係數為篩選考量。內部一致性效標分 析 CR 判斷值皆有大於 4,均達到標準;項題與量表間的相關均達到 顯著相關;因素負荷量中雖有一項指標發出警訊,但經由分析討論後 仍舊保留;內部一致性 α 係數中僅有三題出現異常,但由於三題所多 出的數值甚少,且題項刪除後的量表總值均小於或等於未刪除前的量 表總值,表示此三題題項之影響不大因而仍舊予以保留。因此,對於 入學動機整體量表中,仍舊共為 29 題題項。

(二)效度分析

本量表之效度分析中,係採用內容效度及建構效度為分析依據。內容 效度中經由 12 位學者專家,包含了高等教育學者、教育心理學者、

教育測驗與評量學者等,以及共 5 為不同學院的研究所所試填後而予 以完成,因而本量表是具量表的內容效度。建構效度中,是採用探索 性因素分析法進行,其量表經由因素分析後,將原先的七個層面修改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64

為共六個層面,第一層面「求知興趣」解釋量為 12.04%,第二層面 「職業進展」解釋量為 14.23%,第三層面「逃避」解釋量為 9.97%,

第四層面「社會服務」解釋量為 9.79%,第五層面「外界影響」解釋 量為 9.37%,第六層面「社交關係」解釋量為 11.83%,因而於整體 總解釋變異量上為 67.23%,表此量表頗具良好的建構效度。

(三)信度分析

本量表之信度分析中,係採用內在一致性 α 係數為分析依據,其 α 係數越大,即表示內部一致性越高,題項間同質性也就越高。量表由 原先七個層面修改為共六個層面,但是總量表題數上並無修減,因 此,入學動機總量表 α 值仍為.91,於第一層面「求知興趣」之 α 值 為.87,第二層面「職業進展」α 值為.86,第三層面「逃避」α 值為.78,

第四層面「社會服務」α 值為.83,第五層面「外界影響」α 值為.82,

第六層面「社交關係」α 值為.86,表此量表具良好的信度。

参 参 参

参、、、、學習滿意度量表學習滿意度量表學習滿意度量表學習滿意度量表

林筱棋(2009)所編製的「學習滿意度」量表,是為了解研究生之學習滿意 度情形,其研究內容及研究對象與本研究所採用之變項學習滿意度相符合,因而 本研究將採用林筱棋(2009)之學習滿意度為本研究的「學習滿意度量表」。

一、問卷內容

本問卷內容分為「教師教學」、「課程內容」、「人際關係」、「行政服務」、「學 習環境」及「學習成果」六個層面,其中 1 至 7 題為教師教學層面,8 至 11 題 為課程內容層面,12 至 15 題為人際關係層面,16 至 18 題為行政服務層面,19 至 22 題為學習環境層面,23 至 27 題為學習成果層面,共為 27 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65 二、問卷的填答方式及計分方法

本問卷填答方式是由個人以主觀方式,並依照自己對於題項的感受而予以評 定,此量表是採 Likert 四點量尺,選項共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同意」、

「非常同意」四種,依序分別為 1、2、3、4 分,個人總得分越高,亦即代表個 人之學習滿意度越高。

三、問卷分析

林筱棋(2009)對於問卷分析之項目分析、效度分析、及信度分析分述如下:

(一)項目分析

本量表之項目分析中,係採用內部一致性效標分析、題項與量表相 關、因素負荷量及內部一致性 α 係數為篩選考量。內部一致性效標分 析 CR 判斷值皆有大於 4,均達到標準;項題與量表間的相關均達到 顯著相關;因素負荷量中,預試題目第 22、24 及 26 該三題未達.45,

因而刪除該三題題項;內部一致性 α 係數中,預試題目第 21 題與第 26 題 α 值各多出.02 與.03,表示此二題與其他題同值性並不高,因而 亦將該二題予以刪除。因此,對於學習滿意度整體量表中,共有 27 題題項。

(二)效度分析

本量表之效度分析中,係採用內容效度及建構效度為分析依據。內容 效度中經由 12 位學者專家,包含了高等教育學者、教育心理學者、

教育測驗與評量學者等,以及共 5 為不同學院的研究所所試填後而予 以完成,因而本量表是具量表的內容效度。建構效度中,是採用探索 性因素分析法進行,共為二次的探索性因素分析,預試題目經刪除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66

共為 27 題題項,其量表經由因素分析後,第一層面「教師教學」解 釋量為 16.17%,第二層面「課程內容」解釋量為 8.39%,第三層面 「人際關係」解釋量為 10.56%,第四層面「行政服務」解釋量為 9.32%,

第五層面「學習環境」解釋量為 10.27%,第六層面「學習成果」解 釋量為 11.82%,因而於整體總解釋變異量上為 66.53%,表此量表頗 具良好的建構效度。

(三)信度分析

本量表之信度分析中,係採用內在一致性 α 係數為分析依據,其 α 係數越大,即表示內部一致性越高,題項間同質性也就越高。量表題

目由原先共 31 題,經刪除四題不適當題目後,正式量表是共為 27 題題項,並對其信度再次進行重新分析,因此,學習滿意度總量表 α 值為.92,於第一層面「教師教學」之 α 值為.88,第二層面「課程內 容」之 α 值為.8,第三層面「人際關係」之 α 值為.83,第四層面「行 政服務」之 α 值為.89,第五層面「學習環境」之 α 值為.82,第六層 面「學習成果」之 α 值.81,表此量表具良好的信度。

肆肆

肆肆、、、、生涯決策自我效能量表生涯決策自我效能量表生涯決策自我效能量表生涯決策自我效能量表 一、預試問卷內容之增題修編

原量表是為任蕙玲(2005)所編製,內含五個向度,共有 29 題題項,研究 者為能增加問卷的信效度,除了參考陳金定(1987)生涯決策量表、謝宏惠(1990)

生涯決策自我效能量表、黎麗貞(1997)生涯決策自我效能量表及郭玟嬨(2003)

生涯決策自我效能量表等,也訪問四位正就讀研究所的同學,以為能更增加試題 內容的適切性,經與指導教授討論之後,共增加六題題目,分別為第 6 題「我對 自己目前選擇的職業不會感到焦慮」、第 11 題「我已充分做好職涯規劃」、第 18 題「我不會後悔自己一開始就選擇這個科系」、第 24 題「我清楚知道自己未來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67

作所需的技能」、第 30 題「相關的工作經驗有助於我對未來職業的確立」及第 35 題「我對自己未來在工作上所需的能力具有信心」。因此,經研究者所編修後 的量表總題項是為共 35 題。

二、問卷的填答方式及計分方法

本問卷填答方式是由個人以主觀方式,並依照自己對於題項的感受而予以評 定,此量表是採 Likert 四點量尺,選項共為「非常沒信心」、「沒信心」、「有些信 心」、「非常有信心」四種,依序分別為 1、2、3、4 分,個人總得分越高,亦即 代表個人之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信心程度越高。

三、預試問卷分析

研究者將原量表進行增題修編,且進行預試分析,以檢視問卷的修改是否合 宜。對於預試問卷之項目分析、效度分析及信度分析分述如下,結果詳見表 3-4-1、

表 3-4-2。

(一)項目分析

本量表之項目分析中,係採用描述性統計(標準差、平均數、偏態)、 同質性檢驗及臨界比(critical ratio)CR 值為篩選考量。描述性統計 中,根據邱皓政(2006)所提出的標準,本研究預試題目第 30 題之 標準差未達.6,因而將該題予以刪除,且預試題目第 22 題之平均數 未介於 1.8 至 3.2 間,因而亦將此題予以刪除,在描述性統計之偏態 部分,所有預試題目皆有小於 1,達到標準;同質性檢驗中,所有預 試題目皆有達.3 之標準;項目分析 CR 值中,所有預試題目亦皆有達

3.5 之標準。因此,經項目分析後所刪除的題項,研究者所編修之量 表剩為共 33 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68 (二)效度分析

本量表之效度分析,係以主成分因素分析法為其建構效度,其中並選 擇用 promax 來進行斜交轉軸;為使研究者所編修之量表能與原量表 維持相同的向度架構,因而於萃取時是以五個因子為固定數目來進行 因素分析。經項目分析結果而刪除 2 題題項,研究者將其餘 33 題題 項進行因素分析,第一次因素分析結果,刪除掉因素負荷量.40 以下 的 3 題題項,即為第 16、26、33 題;將其餘的 30 題題項進行第二次 因素分析,因素分析結果刪除掉因素負荷量.40 以下的 2 題題項,即 為第 5、23 題;將其餘的 28 題題項進行第三次因素分析,將未能如 量表原始架構而落入非預期構面的 8 題不適合題項予以刪除,即為第 1、10、12、14、15、21、28、34 題;將其餘的 20 題題項進行第四 次因素分析,因素分析結果刪除掉因素負荷量未達.40 的 2 題題項,

即為第 9、17 題;因而預試題目經刪除後,共剩為 18 題題項,其中 所含有的五個因素,第一層面原為目標決定,經增題修編後,將其向 度名稱修改為「自我職業認識」以更切合題目,可解釋變異量為 8.449%,含有四題題項,第二層面「蒐集職業資訊」,可解釋變異量 為 43.418%,含有四題題項,第三層面原為自我評估,經增題修編後,

將其向度名稱修改為「問題解決能力」以更切合題目,可解釋變異量 為 4.978%,含有三題題項,第四層面「目標選擇」,可解釋變異量為 5.491%,含有三題題項,第五層面原為自我瞭解,經增題修編後,將 其向度名稱修改為「未來計劃的瞭解」以更切合題目,可解釋變異量 為 6.292%,含有四題題項,因而於整體總解釋變異量上為 68.627%,

表此量表頗具良好的效度。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