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個案資料與分析

第二節 研究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9

進政府、社會各界資源的湧入 4. 公民社會社團面:

政大EMBA永促小組成員在組織創辦中完成了自我實現,進行環境保護與關 懷弱勢、實踐政大之人文精神,並且實踐「學中做、做中學」以提昇自我商 管經營與資源整合的能力。政大EMBA永促小組以及政治大學也在多次的活 動中獲得媒體報導,增進社會聲望。

5. 活動參與單位面:

德霖技術學院鼓勵學生將「政大一畝田」之活動參與列為學校認列之服務學 習活動,使學子在活動參與中增進對社會議題的批判與思考,培育公民素養,

協助學生應用課堂所學以增進社會公益,並且能體驗多元文化差異,而強化 學生的學習與應用,是良好的機會教育。

第二節 研究建議

本研究建議將針對政大 EMBA 永促小組未來發展、其他相關非營利組織之 運作模式之應用以及未來研究方向。

1. 政大 EMBA 永促小組未來發展建議:

EMBA 永促小組為讓組織朝永續發展,可成立非營利社團或社會企業形 式的基金會,以組織願景及核心理念凝聚共識,由企業或會員捐款為讓學校 公民社會團體擴大組織運作。社團目的為以社會創新促進永續農業的發展並 促使台灣成為永續發展的標竿國度與樂活城鄉,以樂活體驗、環境保護、農 業三生的教育培訓與諮詢為運作範疇。基金會作為一獨立運作有機體的公民 社會社團,在無毒、有機、自然農法的領域中扮演了積極正面的角色,提供 平台連結有機稻農與家庭、企業,以契作的方式集結社會各界的力量以支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0

有機耕作,並增加終端消費者與生產者、與土地的連結,以社會中的公民身 份,於公共領域中透過與其他組織的策略聯盟,以及價值鏈創新達到鼓勵有 機耕作的目標。

組織內部應成立常設秘書人力,襄助會長行政事務等,會長依照扶輪社 社長採無給職任期制,並成立推廣、培訓、公關、國際交流、活動、研究各 種任務功能單位委員會推動會務,以公民社會團體的角色於公共領域中推動 永續農業。

此外,為了協助更多有機農團契作認養及提供商管技能服務,另提供更 多服務價值給認養契作企業主或家庭,可繼續發展接受第三方委託對農團商 管諮詢及輔導,提供中大型企業實現社會責任有關友善環境、綠活及二次公 益專案服務。

2. 其他公民社會團體之運作模式的參考建議

根據 2010/5 月農糧署的公佈,台灣有機認證耕作面積只有約 4000 公頃,

佔總耕作面積 0.4%,比先進國家如北歐、澳洲、美國等相去甚遠。這亦表示 台灣的有機農業發展空間仍然很大,但消費端認同度與接受度不高,需要找 出消費端與生產端間的缺口,以滿足消費端的需求,亦就是需要跟農民團體 策略聯盟 提出消費者主張。

公民社會社團需要有如研究者具有願景及開創能力,分析環境及社團能 耐及整合資源,號召具有相同志向、理念、目標的志工成員,組織運作創造 新價值提供契作單位及輔導農團有系統組織運作,並依據願景及核心理念有 系統慎選策略聯盟合作夥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1

在執行面上,公民社會團體應該明確公開如何與策略聯盟合作及是否有 財務關係,避免暗箱作業向消費端收取費用又向策略夥伴收取回扣,如此將 很難取得消費端及農民團體信任而達成永續經營。另外,在初期運作階段,

社團可應用成員自身的社群人脈網路,在有機環境及人文關懷議題及活動時 促成在媒體曝光,發揮更大的槓桿效益,有效地共創更多新價值。

3. 未來研究建議

公民社會團體-政大 EMBA 永促小組組織運作還在繼續演化中,如何永續 發展且持續保持創新運作及擴大生產力,以支持更多農民團體、服務更多認 養企業以盡企業社會任,仍值得繼續研究。

農民團體與行健有機農業合作社已具有相當知名度,政府及第三方資源 不斷導入,該組織如何運作才能利用政府與第三方資源以發展出健全及有效 社會企業,朝向綜合有機農業生態園區是一發展方向。

另一方向則是針對公民社會團體與農民團體策略聯盟合作時,是否可提 供更多價值給企業及家庭契作認養單位。

1. Barney, J. B., (1991) Firm resource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Advances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17, 203-227.

2. BBC Chinese.com (2002). 什麼是公民社會. Retrieved from

http://news.bbc.co.uk/hi/cjinese/news/newsid_18802000/18022652.stm

3. Burchell, J. & Cook, J. (2006). Confronting the corporate citizen` shaping the discourse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Science, 26,121-137.

4. Coase, R. H. (1937).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4, 386-405.

5. Contractor, F. J. (1990). Ownership patterns of U.S. joint ventures abroad and the liberalization of foreign government regulations in the 1980s: Evidence from the benchmark survey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1, 55-73.

6. Friedman, M. (1970).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is to increase its profits.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13 Sep., 1970; 122-126

7. Heath, R. L., & Ryan, M. (1989). Public relation's role in definin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 4, 21-25.

8. Hennart, J. F. (1988). A transaction costs theory of equity joint ventur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9, 361-74.

9. Jonathan, T. S. (2002). The sustainable business. EFMD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17, 99-120.

10. Kogut, B. (1988). Joint ventures: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

Strategic Management Review, 9, 319-332.

11. Kramer, R. M. (1987). Voluntary agencies and personal social services. In Powell,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2. Peteraf, E. (1993). The cornerston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resource-based view.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4, 171-191.

13. Porter, M. E., & Fuller M. B. (1986). Coalitions and global strategy. In M.

Porter, Competition in Global Industrie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4. Porter, M, E. & Kramer, M R. (2006). Strategy and societ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4, 78-92.

15. Rigby, D. K., & Buchanan, W. T. (1994). Putting more strategy into strategic

alliances. Directors & Boards, Winter.

16. Ulrich, D., & Barney, J. B. (1984). Perspectives in organization: Resource dependence, efficiency, and popul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9, 471-81.

17. Wenerfelt, B. (1984). 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5, 171-80.

18. Werther, Hr. W. B., & Chandler, D. (2005). Strategic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stakeholders in a global environment.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 Williamson, O. E. (1985).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 Firms, markets, relational contracting. New York: Free Press.

20. Williamson, O. E. (1985).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 Firms, markets, relational contracting. New York: Free Press.

21. Williamson, O. E. (1991). Compa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The analysis of discrete structural alternativ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6, 269-96.

中文文獻

1. 方世榮、黃瓊瑤、陳育成(2011)。組織企業社會責任回應模型。管理與系 統,18,551-580。

2. 王振軒(2006)。NGO 在公民社會中的公益倫理與責信。通識教育學報,10,

99-122。

3. 江明修、陳定銘(2001)。組織與公民社會-以社區大學運動為利。中央大學 社會文化學報,12,15-43。

4. 別蓮蒂、游舒惠(2002)。企業贊助公益活動之動機、決策與影響因素。廣 告學研究,18,53-94。

5. 林俊義(2005)。永續農業之理念與發展策略。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 業試驗所。

6. 邱柏松(2002)。國際策略聯盟——在國內的現況與績效。經濟情勢暨評論,

8(3),14-22。

7. 胡憲倫、許家偉、蒲彥穎(2006)。策略的企業社會責任:企業永續發展的 新課題。應用倫理研究通訊,40,37-50。

8. 楊意菁(2006)。公民社會與企業公民:從議題管理與社會議題建構談起。

第 14 屆廣告與公共關係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台北:政治大學。

9. 楊意菁(2008)。企業公民、公民社會與社會議題建構,以「Keep Walking 夢想資助計畫」為例。廣告學研究,30,85-120。

10. 葉匡時、蔡敦浩、周德光(1993)。策略聯盟的發展策略——交易成本的觀 點。管理評論,12,99-117。

11. 邱湧忠(1998)。台灣農業產銷班整合之意義與目標。農政與農情,7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4

35-42。

12. 張舜翔(2011)。台灣精緻農業的產業發展機會。工業技術與資訊,236期。

13. 楊玉婷(2011)。全球有機農業市場概況。農業生技產業週刊,12月,10-14。

14. 黃延聰(2010)。策略聯盟如何能成功?聯盟過程之管理。T&D飛訊,第95期,

1-1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5

附錄一:訪談紀錄

101Payeasy 康迅數位整合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陳志勝

102 Payeasy 康迅數位整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蔡孟峯

http://www.payeasy.com.tw/payeasy/event/request/about.shtml

Payeasy 前副總陳學長說「我們公司 Payeasy 是網路購物平台五年前選定公 益項目—我的一畝田,投入對企業認養活動並協助台灣稻農公司成立。初期亦受 到相當農通路商的阻礙,但後來受到農政單位的肯定,推動五年 100 多家企業契 作認養共 3 千多萬都跟台灣稻農公司旗下農戶合作,由稻農公司保證契作數量及 獲得土地、水質、稻米等第三方品質認證,由 Payeasy 企業負責認養接單及行銷 包裝及活動策畫,企業認養契作稻作完全將訂單及費用直接匯給稻農公司,

Payeasy 完全不經手。由於我們還推動其他公益活動,已不提供行銷經費於該活 動。對於政大 EMBA 志工團隊要推動認養企業契作我的一畝當然非常歡迎。」

陳學長亦強調以上活動是該公司公益活動或是稱為 CSR 企業社會責任活動。

201 礁溪 礁溪玉田 台灣稻農公司會員專業稻農 陳正為

http://www.ricefarmer.com.tw/story/yilan-02.htm

陳先生:「 宜蘭每年只一期稻作目前有五十畝自耕,代耕百畝,年收約幾百 萬,家有我太太及自城市請回礁溪的兒子、兒媳婦共四位投入耕作,每月每人給 他們五萬元薪水年工作期共八個月,其餘是農閒。」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6

陳先生指出:「因礁溪會淹水所大佃小地主不像其他地方推動有相當困難推 行,其代耕是一貫化,自秧種到稻子存放冷藏庫及粘米都完全機械化,大部分水 稻交給農會及糧商。我的一畝田是無毒耕作,我就單獨有兩三公傾配合 Payeasy 讓企業及家庭來認養。」

202 台中霧峰 台灣稻農公司前理事長 洪良材

http://www1.payeasy.com.tw/taiwanrice/paddy_story/story_e.html

洪先生說:「民國 97 年底我號召全國 7 縣、50 多位稻農共組『台灣稻農有限公 司』,並擔任董事長。由 Payeasy 分配我的一畝田契作外已有自我品牌『千斤米』,

網路銷售、各種禮盒包裝設計都出自我的小孩,但當時推動組織稻農公司才能直 銷及被企業認養,到目前糧商都還在抵制我。」訪談時恰逢某老客戶來與洪先生 交易,洪先生每公斤算此客戶 80 元,其後洪先生表示若同樣農產,大量交給糧 商的話,僅值每公斤不到 30 元的售價。

203 花蓮玉里 台灣稻農公司專業稻農 彭鏡興

http://www.ricefarmer.com.tw/story/hualien-05.htm

彭鏡興先生原在知名電子公司上班,自願回鄉耕作。他的老大現已回來一起耕作,

耕地共三十多甲,產銷班有幾位夥伴有他三四倍,其以「天玉禾」品牌銷售,97 年參加日本比賽獲得經典米,自己幾乎可自己銷售完還可代銷所代銷部分產銷班 的農產品。彭先生表示「幾家大企業非常喜歡玉里,去年契作秋收時有一家在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7

田中辦大型音樂會,亦有好多家企業會利用不同種植的品種產生不同顏色就形成 該公司 Logo 當利用晨昏加上東部電車通過實拍下來真的非常有意境及鄉野之 美.!」

301 策略聯盟農民團體:三星行健有機農業合作社理事長 張美及經理 吳信緯

永促小組共識加入以「政大一畝田」品牌同時推動契作認養行健有機稻作活動,

三星行健有機農業合作社由小農三十幾位組織三年多由前前里長 阿美任理事長,

三星行健有機農業合作社由小農三十幾位組織三年多由前前里長 阿美任理事長,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