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參 參

參、 、 、 、正向 正向 正向 正向品味活動介入方案結論 品味活動介入方案結論 品味活動介入方案結論 品味活動介入方案結論

本方案的兩種介入方式對於大學生的正向心理狀態、正向情感以及憂鬱有其 影響存在。圖像活動的介入主要是關注於自身的狀態和感受,所以有其立即的影 響產生,但此效果無法持續,表示關注自身的行為需要持續才能維持效果存在;

而每日假期的介入對正向心理狀態和正向情感皆是延後的影響,可以看出對外表 達或與他人分享可延長實驗效果。建議未來的相關研究可多增加「與人互動」的 介入方式,而非讓受試者單單關注於自身,如此一來可讓受試者持續擁有正向心 理狀態、正向情感,也能降低其憂鬱。

另外,兩種介入方式皆能立即地降低憂鬱,表示當個體在生活中有所寄託,

持續進行某個正向的活動時憂鬱較不易發生,故未來的相關研究可朝此方向前 進。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研究建議 研究建議 研究建議 研究建議

本節根據研究結果與討論,提出若干建議,做為教育單位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壹 壹 壹

壹、 、 、 、教育單位 教育單位 教育單位 教育單位

研究發現在「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前測中有四成的大學生的得分超 過切結點 16 分,表示有四成的大學生具有憂鬱傾向,如此高的比例顯現出大學 生的心理健康常出狀況。國內外皆有研究在探究造成大學生憂鬱的可能因素,但 重要的是要能夠從這些因素來著手改變他們憂鬱的情形。對學校方面來說,要定 期舉行憂鬱量表的施測,篩選出需要關懷與輔導的學生,並給予協助。對大學生 來說,瞭解自己為何不快樂固然重要,但知道什麼能讓自己快樂也很重要,在尋 求協助之外,也需要自助。

本研究的結果發現正向品味介入方案對於大學生的正向心理狀態、正向情

感、憂鬱皆有其效果存在,建議教育單位可設計相關的介入活動並推廣,例如可 在心理健康週舉辦相關的活動,或在班級輔導時對學生進行心理衛生教育之外還 可提供一些讓學生可回家自行練習的介入活動。

貳 貳 貳

貳、 、 、 、對未來研究建議 對未來研究建議 對未來研究建議 對未來研究建議

一、研究對象方面研究對象方面研究對象方面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因時間和人力的限制,僅便利抽取北中南地區大學生為樣本,在地區 上未能包含東部的學生,建議未來的研究者可進行分層抽樣,使研究結論更具代 表性。另外,若時間與人力允許,未來的研究可多增加樣本數。而不同族群或許 有不同的獲得品味的方式,故未來研究者也可針對不同年齡層或不同行業等群體 進行研究。

二二

二二、、、、研究工具方面研究工具方面研究工具方面研究工具方面

正負向情感量表測量的是比較活躍的情感,未來研究時可採用同時測量活躍 與較不活躍的情感之工具,如此可蒐集到更完整的資料。

三 三 三

三、、、、實驗設計方面實驗設計方面實驗設計方面實驗設計方面

(一)流失率的問題。

樣本數過少也會造成統計顯著的困難,若能增加樣本數又能減少流失率,或 許能有更好的研究結果。

本研究於前則時的有效樣本數為 183 人;到了後測剩 149 人,流失率為 18.5%;於延後測時剩下 136 人,流失率為 25.6%。其中圖像活動組的流失率最 高,有受試者表示雖然拍攝的過程很有趣,但要回報的時候會覺得麻煩;也有受 試者表示研究者規定要拍攝的張數太多,覺得無法達到標準;另外有受試者表示 希望降低拍攝的張數,提高拍攝的次數,研究者推論樣本的流失與實驗操作的方 便性有關,建議未來研究者在方便性上多注意。另外,控制組即使不需進行實驗 操作,也是造成了 20%的流失率,控制組多數的回饋都表示沒有什麼參與感,建 議未來研究可增加安慰劑控制組,以減少流失的問題。

(二)介入的時間長短

Seligman 等人(2005)的正向介入為期一週,研究結果為快樂有顯著提升,

憂鬱也有顯著下降;Mitchell 等人(2009)的介入為期三週,研究結果在投入和 愉悅有顯著的變化,但對於生活滿意度和憂鬱的部分是沒有顯著變化的;而 Parks 與 Seligman(2004)的正向介入進行了六週,結果為憂鬱的平均分數有下降,但 統計上並不顯著。顯示各種介入時間之長短不同,至於介入時間多久可以有較好 的立即和延後影響,值得未來研究探討。

本研究的圖像活動組對於正向心理狀態有立即的影響,而每日假期組對於正 向心理狀態則未有立即影響,但有延後的影響,未來的研究可試著將兩種介入採 交互進行,預期會有更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也建議未來的研究者可試著把不同品味能力者分組,看不同組別 是否在不同的介入方式獲得的結果有所差異,找出適合各種品味能力者的品味介 入方案。

(三)實驗情境

本研究在實驗的過程中有遇到受試者的期中考,造成部分樣本流失,因受試 者曾寫信告知因期中考繁忙,表示要退出研究。比較實驗組和控制組在四個量表 的敘述分析表可以看出期中考的影響,期中考可能會帶來負向情感及憂鬱。若未 來研究可避開考試的影響,預期會有更好的結果。

(四)結合網路

每日假期組的對外表達方式,幾乎所有的受試者都選擇與他人分享,而且多 數的分享方式是透過發表文章在 Facebook,或許未來的研究者可以設計更多透 過網路的介入或是結合網路平台來設計介入方案。

(五)更改介入型式

研究者當初設計的理念就是想讓受試者可以自己回家進行這些品味活動,但

國內目前的介入趨勢都是以課程或是團體的方式進行,或許未來的研究者可依據 品味的理論和相關研究來設計一系列的課程或團體,如此一來可減少流失率,更 可確保受試者能接受到較一致的實驗處理。

參考文獻

098NTNU5328019)

王齡竟、陳毓文(2010)。家庭衝突、社會支持與青少年憂鬱情緒:檢視同儕、 Wrightsman)。台北:遠流。

李宛津、黃恆獎、林慧麗、沈勝昂、劉同雪(2009)。探討大學生家庭功能、社

林渝致(2012)。正向品味的力量正向品味的力量正向品味的力量正向品味的力量:::品味及情緒勞動對工作結果之影響:品味及情緒勞動對工作結果之影響品味及情緒勞動對工作結果之影響(未出版品味及情緒勞動對工作結果之影響 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邱辳溱(2009)。品味能力對創造力品味能力對創造力品味能力對創造力品味能力對創造力、、、創新行為與脈絡績效的影響、創新行為與脈絡績效的影響創新行為與脈絡績效的影響:創新行為與脈絡績效的影響::組織氣候之:組織氣候之組織氣候之組織氣候之 調節效果調節效果

調節效果調節效果(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 097NDHU5121075)

青年學子忙什麼(2010)。青年不快樂青年不快樂青年不快樂青年不快樂,,,擔憂畢業即失業,擔憂畢業即失業擔憂畢業即失業【討論群組】。取自擔憂畢業即失業 http://www.bcc.com.tw/board/list.asp?fumcde=FUM200507121054328N5&subc de=SUB20100329124619ZC5&lsttyp=lst

洪蘭(譯)(2009)。真實的快樂真實的快樂真實的快樂-二版真實的快樂二版二版(原作者:M. E. P. Seligman)二版 。台北:遠流。

(原著出版年:2002)

徐毓芸(2011)。正向心理學教學活動對提升國小學童壓力因應能力之成效評估正向心理學教學活動對提升國小學童壓力因應能力之成效評估正向心理學教學活動對提升國小學童壓力因應能力之成效評估正向心理學教學活動對提升國小學童壓力因應能力之成效評估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山醫學大學,臺中。

袁國書(2007)。創意生活企業的創意工作者品味與創造力之研究創意生活企業的創意工作者品味與創造力之研究創意生活企業的創意工作者品味與創造力之研究創意生活企業的創意工作者品味與創造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常雅珍(2005)。國小情意教育課程國小情意教育課程國小情意教育課程國小情意教育課程:::正向心理學取向:正向心理學取向正向心理學取向。台北:心理。 正向心理學取向 張春興(2006)。張氏心張氏心張氏心張氏心理學辭典理學辭典理學辭典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郭鴻茹(2009)。青少年生活事件青少年生活事件青少年生活事件青少年生活事件、、、、友伴支持對憂鬱傾向的影響友伴支持對憂鬱傾向的影響友伴支持對憂鬱傾向的影響友伴支持對憂鬱傾向的影響(碩士論文)。取 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 097TCU05201003)

陳心茹(2011)。心理賦權心理賦權心理賦權、心理賦權、、品味能力對創新行為關係之研究、品味能力對創新行為關係之研究品味能力對創新行為關係之研究:品味能力對創新行為關係之研究:::以預期形象為干以預期形象為干以預期形象為干以預期形象為干 擾變項擾變項

擾變項擾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曾芳儀(2011)。網路使用與社會支持來源對於青少年不同自傷類型的影響網路使用與社會支持來源對於青少年不同自傷類型的影響網路使用與社會支持來源對於青少年不同自傷類型的影響(未網路使用與社會支持來源對於青少年不同自傷類型的影響 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山醫學大學,臺中。

游森期(2001)。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

游森期(2001)。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