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6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一、由表 4-8 之統計數據可發現在個別指標方面,與 1 年超額報酬相關係數最高 者為 CASH 與 ACCRUAL,然而ΔEPS 及 Hold 這兩個變數卻呈現不顯著;與 2 年超額報酬相關係數最高者為 EQ_OFFER 與 CFO,但同樣有兩個變數分別是Δ EPS 及 CASH 呈現不顯著。不顯著意味著係數與報酬率的關聯性並不大,既然 相關性不大是否在建立 S-Score 或 S-Rank 時可刪除或替換此變數。本研究 尋找出的兩個新指標ΔEPS 及 TIE,就是用來替代董澍琦(2011)S-Score 中不 顯著的季營收成長率的變異係數(CVSGR)及總資產週轉率(TURN),TIE 在 1 年超額報酬與 2 年超額報酬中相關係數皆在 1%的顯著水準下呈現顯著,然而 替代的變數ΔEPS 依然呈現不顯著,因此本研究建議可另尋新變數將不顯著 的舊變數替換掉,例如評價公司股東報酬的股東權益報酬率(Return to Equity,ROE)或衡量公司營運效率的淨利銷售比率(Return on Sales,ROS),

來進行分析。另外本文某些變數較著重於現金的部分,其變數大多為採用董 澍琦(2011)所使用之變數,修改之變數ΔEPS 及 TIE 雖與現金無關,但未來 仍可增加一些非現金類變數,以便更全面的衡量公司之表現。

二、由於並非所有變數對於公司營業表現之影響皆相同,因此未來在進行分析 時,或可將解釋變數對報酬率迴歸後,觀察其與報酬率之 Spearman 相關係 數,並分別給予不同的權重,以代表此變數對報酬率的影響程度及重要性,

將權重與計分制或排名制兩者合併,權重高者若該變數高於產業平均則給予 的分數較高,權重低者若該變數高於產業平均給予分數較低,如此應可再進 一步提高選股效率及超額報酬率。

三、本研究增加的另一種新的評分模式,依照挑選出的財務比率依好壞排序分 別給予名次,將這 9 項變數的名次加總,最後根據加總結果,挑選名次最好 (名次加總最少)的前 3%與後 3%進行投資。然而最後結果顯示,依照得分制 篩選出來的公司,報酬率績效表現顯著優於依照排名制所篩選出來的公司,

在與市場比較下,得分制所篩選出的公司搭配第二階段的價格篩選後,平均 複合報酬率能擊敗市場,但若依照排名制且搭配第二階段的價格篩選,仍無 法顯著優於市場報酬,本研究建議可另尋新的評價方法來替代排名制的選股 方式。

四、本研究資料期間為 2000~2010 年共 11 年,由於其中經歷金融海嘯這項重大 的經濟事件,因此建議可採取金融海嘯前與金融海嘯後做為資料期間的區 分,研究金融海嘯前與後是否結論一致或因投資環境改變而有所差異。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62

外在本文用以衡量考慮風險後的報酬指標有變異係數及夏普指標兩種,後 續研究可加入資訊比率(information ratio)作為衡量報酬指標,或可以得 到更進一步之結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63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1. 王端儀(2012),投資組合的績效:以 F_SCORE 為衡量基準,國立高雄第一科技 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2. 王雍智(2011),「風格投資─臺灣股市的實證」,東海管理評論,13 卷,1 期,

1-46。

3. 邱欣慧(2010),流動性與規模效應對股票異常報酬之影響,高雄應用科技大 學商務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4. 呂國征(2007),應用財務比率分析海運業經營績效之研究,銘傳大學國際企 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5. 林靖傑(2011),「財務報表網路申報之市場反應研究」,中華管理評論,14 卷,

4 期,1-27。

6. 陳芬英(2012),「政策宣告與股價異常報酬率之研究:台灣股價的實證分析」, 台灣財務金融季刊,13 卷,1 期,57-83。

7. 陳哲鵬(2006),廠商經營效率評估與財務比率之關聯性研究-以臺灣鋼鐵產業 為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8. 倪衍森(2006),「台灣證券市場內線交易嚴重嗎?以臺灣公開資訊觀測站之資 訊分析為例」,中華管理學報,7 卷,2 期,153-179。

9. 郭世豪(2006),結合財報資訊之二元信號投資模型-以台灣股票市場為例,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0.張維育(2012),選股策略之投資績效-以台灣股票市場為例,國立高雄第一 科技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11.張皓鈞(2007),「盈餘成長難以掌握,價值股遠優於成長股-台灣上市公司盈 餘成長的可預測性探討」,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65 期,18-22。

12.張瑋琍(2011),價廉物美的投資策略,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碩士班碩士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64

文。

13.劉榮芳(2013),「研究發展支出增加、股票報酬與經營績效以及資訊內涵」, 商管科技季刊,14 卷,1 期,63-88。

14.劉意文(2012),公司盈餘管理對財務報表公佈時效性之影響,國立雲林科技 大學會計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15.蔡秋田(2006),「淨值市價比、經營效率與股票報酬-股價反應不足現象」, 商管科技季刊,7 卷,3 期,435-452。

16.董澍琦(2011),「價值投資:財務報表與公開資訊之應用」,證券市場發展季 刊,22 卷,4 期,123-182。

17.羅康辛(2007),「價格與產業動量策略之投資績效-台灣證券市場實證」,企 業管理學報,82 期,22-48。

二、 英文部分

1. Asness, C. S., J. A. Friedman, R. J. Krail and J. M. Liew (2000),”Style Timing: Value Versus Growth,” The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26, 3, 50-60.

2. Athanassakos, G. (2009),”Value versus Growth Stock Returns and the Value Premium: The Canadian Experience 1985–2005,” Canadian Journal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26, 109–121.

3. Barber, B. M., Y. T. Lee, Y. J. Liu and T. Odean (2009),”Just How Much Do Individual Investors Lose by Trading?”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2, 609-632.

4. Benson, E., D. Bortner and S. Kong (2011),”Stock Return Expextations and P/E10???,” The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38, 1, 91-99.

5. Chan, K. C., N. Jegadeesh and J. Lakonishok (1996),”Momentum Strategie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51, 5, 1681-17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65

6. Chen, Z. and J. Jindra (2010),”A Valuation Study of Stock Market Seasonality and the Size Effect,” The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Spring, 36, 3, 1-37.

7. Chow K. V. and H. M. Hulburt (2000),”Value Size and Portfolio Efficiency,”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26, 3, 78-89.

8. Dasgupta, A., A. Prat and M. Verardo (2011),”Institutional Trade Persistence and Long-Term Equity Return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66, 2, 635-653.

9. Hardouvelis, G., G. Papanastasopoulos, D. Thomakos and T. Wang (2012),”External Financing, Growth and Stock Returns,” European Financial Management, 18, 5, 790–815.

10.Hunter, S. and M. Smith (2009),”Impact of Internet Financial Reporting on Emerging Marke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search, 8, 2, 21-41.

11.Jegadeesh, N. (1993),”Returns to Buying Winners and Selling Losers:

Implications for Stock Market Efficiency,” The Journal of Finance, 48, 1, 65-91.

12.Lakonishok, J., A. Shleifer and R. W. Vishny (1994),”Contrarian Investment, Extrapolation, and Risk,” The Journal of Finance, 49, 1541-1578.

13.Levis, M. and M. Liodakis (1999),”The Profitability of Style Rotation Strategies in UK,”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26, 73-86.

14.Mohanram, P. S. (2005),” Separating Winners from Losers among Low Book- to-Market Stocks using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Reviw of Accountng Studies, 10, 133-170.

15.Perez-Quiros, G. (1999),”Firm Size and Cyclical Variations in Stock Return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55, 3, 1229-126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66

16.Piotroski, J. (2000),”Value Investing: The Use of Historical Financial Statement Information to Separate Winners from Loser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38, 1-41.

17.Soliman, M. T. (2004),”Using Industry-Adjusted Dupont Analysis to Predict Future Profitability,” Working paper, Stanford University.

18.Son, M. and A. Carbtree (2011),”Earnings Announcement: Timing and Analyst Following,” Journal of Accounting, Auditing & finance, 26, 2, 443-46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