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後記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3

第三節 研究後記-關於自我的轉變

回到一開始想要做一篇關於「兒少保社工員復原力」的研究時,並沒有想到 這將會是一個充滿感動與意義發現的過程。訪談開始後,從一個又一個兒少保社 工員的故事中,看見她們將傷害及苦痛,轉化成內在心靈的力量,是出乎研究之 外的收穫。

在我擔任兒少保社工員的日子以來,慣以案主(相對人)為生活的重心,無論 上班或是下班,總是思考著要如何讓案件變得更為順利,要如何改變案主(相對 人)、如何與系統間的專業人員合作等,在工作的場域中,亦是形塑出類似的氛 圍,如同許多在職訓練的課程,都是將焦點放在「案主(相對人)」身上,例如藥 酒癮案主(相對人)、精神疾病案主(相對人)、家庭動力、會談技巧、特殊個案的 研討會等等,都是為了要達到處遇上的成效而設計,在這樣工作環境與氛圍下,

反而容易忽略了自己內在的需求,現在回想起來,自己的確在許多的工作片段 中,常常因為處遇上的不順利而感到失落或是沮喪,那時候總會出現自我否定的 想法,這些在暗地裡出現的敵人打擊著自己,當時未能意識到需要處理的其實是 自己的「心」,雖然如此,想要繼續前進的念頭未曾消失,也開啟了撰寫這篇論 文的契機。

長達半年的資料蒐集的過程中,漫長卻也充實,或許是因為自己身兼兒少保 社工員的身份,受訪者在描述經驗到逆境事件時,我的情緒總是被感染,隨著受 訪者的情緒起伏,有時候甚至會過於進入受訪者的脈絡中,而忘了自己做為研究 者的身份,而聽到受訪者從低潮中發展出復原力時,不禁也讚嘆著做為個人生命 力的強韌與偉大。其中,對我而言,最有影響力的是許多的受訪者都可以從失敗 或是傷害的事件中,為逆境賦予屬於自己的意義,然後找到力量的去迎接未來的 挑戰。我想,正向的看待生活中的各種負向經驗,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人生不可 能一路順遂,因此第一步必須懂得照顧自己的身心,第二個便是讓自己找到走下 去的動力,「意義」就是一個內在思考上的轉換所形成的力量,如同順子最後可 以將工作上的創傷看成勳章、或是像依雯一樣從工作中發現助人工作的價值,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4

都是推動自己向前走的方法;好與壞的差異,其實決定在自己要選擇從那裡出 發。這樣的啟示讓我在遇到生活上的困難時,盡量不讓自己沉溺在不好的情緒 中;去思索或創造意義,成了我在面對逆境的思考習慣,也因此困難或煩心的事,

反而可以較快的找到解決的方法,另外,從負向的事件中,同時也要學習著「放 下」,如何不要執著於過往中,這需要十足的智慧,我正努力的鍛練著這個功夫,

或許這才是人生中真正的挑戰吧!

年福利期刊,13:27-43。

王珮甄(2011)。公部門兒少保護社工留職意願相關因素之研究。臺灣大學社會工 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增勇、陳淑芳(2006)。充權的理念與應用-以醫院就業輔導員為例。護理雜誌,

53(2):18-22。

李佳容(2002)。個人面對親人死亡事件心裡復原歷程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 手冊。Web adderss: http://staffweb.ncnu.edu.tw/lysong/1news.htm。

宋麗玉(2006)。增強權能量表之發展與驗證。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期刊,

10(2):49-86

宋麗玉、施教裕(2009)。優勢觀點—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臺北:洪葉文化。

李永年(2003)。充權模式的青少年小組工作。載於趙雨龍、黃昌榮、趙維生(主 編),充權:新社會工作視界。

李開敏、陳淑芬(2006)。受暴婦女的充權:社工復原力訓練及督導之整合模式。

應用心理研究,32:183-206。

余漢儀(1995)。兒童虐待-現象檢視與問題反視。台北:巨流圖書。

性侵害案為例。臺灣社會工作學刊,4:111~142。

周湘斌、常英(2005)。社會支持網絡理論在社會工作實踐中的應用性探討。中國 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9(2):80-85。

林志哲(2007)。發現復原力~一個來自心理脈絡的觀點。輔導季刊,43(1):1-8。

林冠馨(2007)。優勢觀點運用於高風險家庭青少年情緒及行為問題。暨南國際 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林琪雅(2006)。社會工作者在兒少保護體制內安身立命的故事。東吳大學社會 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林資芮、簡慧娟(2010)。中央補助地方增聘兒童及少年保護社工人力政策之探 討。社區發展季刊,129:166-185。

林賢文(2004)。臺灣社會福利學年會曁「快樂兒童、活力老人、健康社區—建構 之調節效果。復興崗學報,92,p1-26。

陳圭如(2005)。社會工作者遭受服務案主暴力攻擊問題初探。社區發展季刊,

108:209-216。

陳圭如、孫世維譯(2007)。案主暴力與社會工作實務。台北:心理。

陶歡歡(2009)。復原力研究的回顧。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8(5):80-84。

張必宜(1998)。社工員與施虐父母工作關係的形成及其內涵--以台北市兒童少年 保護個案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張素惠(2009)。女性護理人員因應逆境韌力發展歷程之個案研究。佛光大學生 命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如杏(2009)。台灣精神醫療社會工作專業發展與危機。台灣社會工作學刊,6:

120-145。

張妙如(2006)。婚姻暴力受虐婦女復原力的展現。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

社區發展季刊,129:186-199。

郭靜晃(2004)。兒童少年福利與服務。台北:揚智文化。

黃元亭(2001)。不要破壞我的家--被認定為施虐父母之當事人對強制處遇介入 經驗之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黃彥宜(2009)。保護性業務一線社會工作者職場暴力之初探:權力的觀點。台灣 社會工作學刊,6:80-118。

黃淑賢(2004)。復原力對自閉症兒童家長心理調適影響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輔

陽毅、歐陽娜(2006)。國外關於復原力的研究綜述。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14(5):

539-541。

詹雨臻、葉玉珠、彭月茵、葉碧玲 (2009)。「青少年復原力量表」之發展。測驗 學刊,56(4):491-518。

楊美婷(2003)。目睹父母婚姻暴力之成年子女生命歷程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8

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劉雅雲(2001)。兒童保護社會工作人員職務勝任感與留職意願之研究。東海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劉菀玲(2008)。兒少時期經驗雙重家庭暴力者之復原力探究。國立臺中教育大 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論文。

劉蕙雯(1997)。高雄市兒童保護社會工作人員工作疲乏探討。高雄醫學大學行為 科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劉雅雲(2001)。兒童保護社會工作人員職務勝任感與留職意願之研究。東海大 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賴資雯(1995)。影響社工員從事兒童保護工作的滿意度之相關因素探析。國立陽 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美娥(2008)。離婚女性單親家長復原力的初探。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8:1-33。

鍾素珠(2006)。社會工作員在兒童虐待處遇上的角色。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 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臺北:巨流。

蕭文(1999)。災變事件前的前置因素對心理復健的影響-復原力的探討與建構。

測驗與輔導。

簡綾凡(2010)。諮商員工作耗竭的復原歷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 所碩士論文

嚴祥鸞(2010)。保護性業務社工人力與合理之工作條件。社區發展季刊,129:

153-165。

Anderson Kim M. (2009). Enhancing Resilience in Survivors of Family Violence.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Afifi, T. O., &MacMillan, H. L. (2011). Resilience Following Child

Maltreatment:A Review of Protective Factors. La Revue canadienne de psychiatrie,56(5),266-272.

Begun, Audrey L. (1993). Human Behavior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e

Vulnerability, Risk, And Resilience Model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29(1).

Dane Barbara (2000). Child Welfare Workers : an Innovative Approach For

Interacting With Secondary Trauma.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36(1), 27-38.

Early Theresa J., & GlenMaye Linnea F. (2000). Valuing Families: Social

Work Practicewith Families from a Strengths Perspective. Social Work, 45(2), 118-130.

Ellett Alberta J., Jacquelyn I. Ellis., Tonya M. Westbrook & Dews Denise(2007)

A qualitative study of 369 child welfare professionals' perspectives about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employee retention and turnover.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29,264-281.

Forma Walsh (2008)。家族再生-逆境中的家庭韌力與療癒。(江麗美、李淑珺、

陳厚愷譯)。臺北:心靈工坊。

Fraser, M. W., & Richman, J. M. (1999). Risk, production, and resilience:

Toward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 Social Work Research, 23(3), 131-143.

Horwitz(1998). Social worker trauma : Building resilience in child protection social workers. Smith College Studies in Social Work,68(3),363-377.

Herrman, H., Stewart, D. E., Diaz-Granados N., Berger, E. L. , Jackson,

B.,& Yuen, T. (2011). What Is Resilience? La Revue canadienne de psychiatrie, 56(5), 258-265.

Charmaine R. Brittain & Deborah Esquibel Hunt (2011)。兒少保護工作手冊(鄭麗珍 總校閱)。台北:洪葉文化。

Kara Coombes. Ruth Anderson (2000). Clinical Social Work Journal, 28(3), 281-302.

Payne Malcolm (2005) . 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 Publisher: Palgrave Macmillan.

Kearns, S.& McArdle, K. (2011). Doing it right?–Accessing the Narratives

of Identity of Newly Qualified Social Workers Through the Lens of Resilience:I am, I have, I can.Child and Family Social Work. Blackwell Publishing.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0

Kumpfer, L. K. (1999). Factors and processes contributing to resilience: The resilience framework. In M. D. Glantz & J. L. Johnson (Eds), Resilience and development:

Positive life adaptations (pp. 179-224). New York: Academic/Plenum.

Russ Erica, lone Bob, & Darlington Yvonne (2009). Using Resilience to

Reconceptualise Child Protection Workforce Capacity. Australian Social Work,62(3),324-338.

Ringstad R. (2009). CPS: Client Violence and Client Victims. Child Welfare,88(3),127-144.

Rak,C.,& Pattersnon,L. (1996). Promoting resilience in at-risk children.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JCD, 74(4), 368-373.

Richardson, G.E. (2002). The metatheory of resilience and resiliency.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 58(3), 307-321.

Saleebey, D. (1996). The strengths perspective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Extensions and Cautions. Socail Work, 41(3), 296-305.

Verge Vicki M. (2005). The client-worker relationship in a child welfare setting.The Manitoba Journal of child welfare, 4(1),43-66

Zimmerman, M. A. and Arunkumar, R. (1994) Resiliency Research: Implications for schools and policy, Social policy report: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vol4., pp. 13-3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1

附件一 訪談大綱 一、個人基本資料

請您做個簡單的自我介紹:

(1) 年齡。

(2) 學歷。

(3) 經歷。

(4) 從事社工年資。

(5) 從事兒少保工作年資。

二、了解兒保社工工作的逆境

(1) 在您工作這幾年中,您認為工作上有遭遇到什麼樣困難或壓力?

(2) 最困難的地方是什麼,那是什麼樣的情況?

(3) 這些困難給您在工作及生活上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

三、 復原因子與復原歷程

(1) 遇到這些困難,您的感受為何?當時如何處理?

(2) 遭遇到這些困難時,您是如何支撐過來而可以繼續在兒少保領域服務?

(3) 您覺得您有那些特質可以讓自己渡過這個時期。

(4) 那段時間,在職場中得到什麼樣的協助?

(5) 那段時間,在家庭中得到什麼樣的協助?

(6) 還有什麼其他的資源讓您覺得獲得了支持?

(7) 您可以歸納幾個時期來描述您經歷逆境的過程嗎?

(8) 在這幾個不同的時期中,您自覺有什麼樣的轉變?

(9)是否還有任何想法想要與現任兒少保社工員、或是未來可能從事兒少保社工 員的人分享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2

附件二 訪談同意書 __________社工員,您好

我是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學生白立德,目前正在撰寫碩士研究 論文『兒少保社工員展現復原力歷程』。本研究需要您的參與,希望您能與我分 享在服務過程中的心路歷程,預計將進行一次或是二次的訪談,每次約 60-90 分 鐘,將視訪談內容來決定是否增減訪談次數;訪談地點則可配合您的狀況安排。

我是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學生白立德,目前正在撰寫碩士研究 論文『兒少保社工員展現復原力歷程』。本研究需要您的參與,希望您能與我分 享在服務過程中的心路歷程,預計將進行一次或是二次的訪談,每次約 60-90 分 鐘,將視訪談內容來決定是否增減訪談次數;訪談地點則可配合您的狀況安排。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