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教材教學設計

本研究之教學設計,乃為結合學生目前所學之理化課程內容,同時透過教學活動以 提升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為目標。Oliva (1992)認為教學策略泛指教師運用提供教材的 方法、程序與技術,在教學上採用的策略通常是並用多種程序與技術。教學策略亦可再 區分為教師取向的直接教學,和學生取向的間接教學(張春興,1994;Frazee & Rudnitski, 1995)。兩種取向的教學策略各有優點,若教學目標侷限於期望學生學到書本知識,教 師取向的直接教學是較佳的選擇。若教學目標是期望學生學到較廣的能力與氣質,學生 取向的間接教學則是較佳的選擇(張春興,1994)。在科學探究能力教學方面,NSES(1996) 指出科學探究是一個學生主動的學習過程,透過讓學生自己去做,能對學習如何進行研 究有所了解,亦即設計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活動,能夠提升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而洪 振方(2010)曾指出在科學知識與邏輯基礎都較薄弱的狀態下,要求學生直接以高層次能 力思考,有其難度存在。是故必先提升學生的科學知識與基本探究能力,以期讓學生能 夠自主進行開放性探究活動。

基於上述理由,本研究乃將教師取向的 POE 教學活動及學生取向的 POEI 實驗設計 活動結合,形成 POE-Inquiry 教學策略。透過教師設計序列性 POE(許良榮,2005)教學活 動進行單元教學,在兩個連續的 POE 實驗之間,僅改變一項變因,讓學生藉由預測-觀 察-解釋步驟學習理化學科概念,並在兩個 POE 活動結束後進行選擇變因練習,同時依 據所選變因提出這兩個實驗所要探討的科學問題,藉此讓學生先行熟悉相關科學探究技 巧。接著再讓學生進行以學生為主體的 POEI 實驗設計活動,透過教師給予研究主題情 境後,讓學生自行提出問題,選擇變因、設計實驗,接著預測實驗結果、實際操作、觀 察並紀錄結果,最後進行實驗結果的解釋等步驟,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與知識,

自行操作實驗以了解科學探究的歷程與方法,藉以增強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林進材(1991)指出,教學策略是指能幫助學生瞭解課程內容,達成既定教學目標 的有效方法。是以 POE-Inquiry 教學策略,即是結合理化課程內容,期望透過教師為主 體的 POE 教學活動及以學生為主體學習的 POEI 實驗設計活動,達到提升學生科學探究 能力的教學策略。茲將本研究設計之 POE 教學活動及 POEI 實驗設計活動各流程步驟進 行說明:POE 教學活動之教師任務與學生任務如表 3-3-1;POE 教學活動學習單示例如表 3-3-2。POEI 實驗設計活動之教師任務與學生任務如表 3-3-3;POEI 實驗設計活動學習 單示例如表 3-3-4。POE 教學及 POEI 實驗設計活動之教案示例,如附錄二、附錄三。

28

29

變因之間的關係。當兩個 POE 實驗結束後,在「提問高手」步驟中,請學生選出這兩個 實驗的操縱變因、控制變因以及應變變因項目,並根據所選的變因來提出這兩個實驗所 要回答的科學問題,藉此訓練學生的選擇變因及提出問題能力。POE 教學活動學習單示 例如表 3-3-2 所示。

表 3-3-2:POE 教學學習單示例

活動一:波動世界

班級 座號 姓名

<  IQ 實驗室-彈簧振動觀察一 >

將彈簧擺在地上,水平拉開,一端固定,另一端左右擺動(以 操作者而言),使彈簧產生一個向前進的波,如教師示範所示。

現在,在彈簧中間綁上一條絲帶,代表該點的彈簧,再使彈

簧產生一個向前進的波,請問在彈簧中間的絲帶會如何運動呢?

我的預測:

絲帶會

□原地左右移動,但前 後位置不動

□原地前後移動,但左 右位置不動

□隨著波向前移動

我的預測理由:

.

實際觀察絲帶和彈簧的運動,將你所觀察到的結果記錄下來,並根據 觀察到的結果提出解釋。(寫得越詳細清楚越好喔!)

我的觀察:

是否和預測結果相同 □是 □否

我的解釋:

證據:

推理:

主張:

左 右

30

<  IQ 實驗室-彈簧振動觀察二 >

接續上個實驗,改將彈簧前後擺動(以操作者而言),波前進

的方向是向前方移動,請問在彈簧中間的絲帶會如何運動呢?

我的預測:

絲帶會

□原地左右移動,但前 後位置不動

□原地前後移動,但左 右位置不動

□隨著波向前移動

我的預測理由:

實際觀察絲帶和彈簧的運動,將你所觀察到的結果記錄下來,

並根據觀察到的結果提出解釋。(寫得越詳細清楚越好喔!)

我的觀察:

是否和預測結果相同 □是 □否

我的解釋:

證據:

推理:

主張:

從前面兩個實驗中,請將 保持一樣的條件(控制變因)打;改變的條件(操縱變因)打;

觀察的現象(應變變因)打◎:

□彈簧的材質 □彈簧的長度 □絲帶的材質 □彈簧振動的方向 □絲帶振動的方向 利用操縱變因和應變變因,寫出上面兩個實驗所要探討的科學問題:

提問高手

左 右

31

32

POEI 實驗設計活動(學習單示例如表 3-3-4),由教師在「IQ 博士實驗室」之引文介 紹給予學生本次活動欲探討的科學主題情境(問題)後,請學生根據此情境(問題)思考可 能會影響的各項變因,寫在「思考變因」欄位中,藉以幫助學生產生關於此情境的科學 問題。

學生根據主題情境,選擇一個會影響此科學情境(問題)的變因來提出要研究的科學 問題,寫在「研究問題」中,此研究問題須明確指出變因關係;接著根據所提出的研究 問題寫下此實驗的「操縱變因」、「控制變因」以及「應變變因」內容。因學生乃初次接 觸開放式探究實驗,故僅讓學生設計一次操縱一個變因的實驗即可,但同時也鼓勵學生 視自己的能力而定,亦可一次操縱兩個以上的變因,進行實驗設計。決定變因項目後,

便可著手進行實驗設計,寫出所要用到的「實驗器材」,可使用教師提供的器材或是在 教室現場中可使用的物品作為實驗器材;在「實驗設計與步驟」中寫下要實驗進行的步 驟,以及要觀察的結果;等實驗設計完成後,可和老師做討論,檢查所設計的流程是否 可行或是可能遇到的問題,以進行修改;若流程可行,即可進行預測動作,對自己設計 的實驗進行結果的預測並提出預測理由,寫在「預測結果」及「預測理由」中;完成預 測後便可著手進行實驗操作與觀察,學生根據自己設計的實驗步驟進行實驗,將實驗結 果以表格形式寫在「實驗紀錄」中,表格內容由學生自行設計,紀錄越詳細越好;等實 驗記錄完成後,在「實驗結論與解釋」中進行結果解釋,學生須運用實驗紀錄的結果作 為「證據」,依此證據結合先前經驗或科學原則進行「推理」,歸納或辨識資料的分布趨 勢,提出「主張」,並呈現變因之間的關係。(本研究設計之結果解釋流程為運用證據,

產生推理以提出主張,乃因實驗流程為讓學生經由實驗結果歸納出結論而提出主張,並 非是根據主張而設計實驗,因此將主張順序放置在最後,讓學生根據實驗結果歸納出資 料趨勢,並呈現變因關係之主張。) POEI 實驗設計活動學習單示例如表 3-3-4。

33

表 3-3-4:POEI 實驗設計活動學習單示例

主題四:聲音的反射

班級 座號 姓名

※思考變因:我認為 會影響回聲的大小。

實驗設計 研究問題

操縱變因

控制變因

應變變因 實驗器材

實驗設計 與步驟

1.

2.

3.

實驗設計完,先給老師看一看,討論一下再實際操作實驗喔!

有一天,小明去麥當勞買午餐,之後再去咖啡廳買下午茶。他發現,這兩間店的大小一 樣,放的音樂也一樣,人潮也差不多,可是感覺上麥當勞的聲音比咖啡廳吵雜許多。他觀察四 周,發現牆壁及桌椅擺設不同,麥當勞主要是塑膠和金屬製品,咖啡廳是絨布和木頭製品,這 件事引起他的好奇,他不禁想著到底有哪些因素會影想回聲的大小呢?聰明的你,請幫助他一 起設計實驗吧!

※每組有兩支手機當作音源,以及大小、厚度不同的物品:紙、抹布、海棉、塑膠板、金 屬片。請小組一起討論,寫出兩種以上不同的變因,並依據此變因提出問題(2~3 人可寫同一 個,但不同器材),設計實驗。請注意控制變因的項目,並寫出控制的方法,寫得越詳細越好 喔!

IQ 博士實驗室-聲音的反射

34 預測結果

預測理由

證據:

推理:

主張:

35

根據本研究設計之 POE-Inquiry 教學策略理念與步驟,以學校課程單元為教學內容 結合 POE 教學活動及 POEI 實驗設計活動,訓練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設計國中八年級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