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本研究施以 POE-Inquiry 教學策略,探討其對國中八年級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影響,

經收集資料統整與分析後,得出結論如下:

一、 比較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科學探究能力數位評量」整體表現的差異為何?

1. 經不同教學後,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科學探究能力數位評量前、後測總分之成 對樣本t 檢定結果顯示,POE-Inquiry 教學策略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而講述式教學法則未能顯著提升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進一步以單因子共變數分 析發現,POE-Inquiry 教學策略與講述式教學法對於提升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影響 未達顯著差異。

2. 以數位評量前測之高、中、低分組學生進行數位評量前後測總分比較,結果發現 以實驗組的中分組學生平均分數進步最多,進一步將不同組別(高、中、低分組) 學生在數位評量總分之[後測-前測]成績做單向 ANOVA 分析,發現不同組別學生在 數位評量總分改變上未達顯著差異。

二、 比較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科學探究能力數位評量」各能力向度上的表現差 異為何?

由統計結果得知:POE-Inquiry 教學策略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提出問題、選擇 變因、流程規劃、資料轉化及產生推理等五項科學探究能力;而講述式教學法則 僅提升學生的變因控制及產生推理等兩項科學探究能力。

84

三、 探討實驗組學生在 POEI 實驗設計活動學習單上,所呈現之科學探究能力的改變 情形為何?

1. 實驗組學生在第一次和第六次的 POEI 實驗設計活動學習單之成對樣本t 檢定結 果,顯示 POEI 實驗設計活動能夠顯著提升學生整體科學探究能力。再由各項能 力之成對樣本t 檢定結果得知,POEI 實驗設計活動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提出問題

、流程規劃、資料轉化及產生推理等四項探究能力。將學生在 POEI 學習單之成 對樣本t 檢定結果和學生在科學探究能力數位評量前、後測 t 檢定結果比較,發 現兩者的檢定結果幾乎是相符的,表示透過 POE-Inquiry 教學策略,確實能夠提 升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2. 針對實驗組學生在 POEI 實驗設計活動學習單之各項探究能力改變分析:

(1) 提出問題-透過序列性 POE 教學,讓學生利用變因提出科學問題的訓練,即能 有效提升學生的提出問題能力。

(2) 產生預測-學生在進行預測時,較少將生活經驗或先備知識應用於新情境的邏 輯推理,教學過程中亦僅讓學生直接預測而缺乏教學訓練,故在產生預測能 力上改變不大。

(3) 選擇變因-在序列性 POE 教學中,藉由實例讓學生學習分辨各項變因,即已培 養選擇變因能力,並能在自行設計的 POEI 實驗設計活動中,正確操縱一項變 因,並進行其他變因控制。

(4) 流程規劃-出現較多的問題為語意不清、流程編排錯誤、未使用正確名詞表達 等,經過教學訓練後,多數學生能夠以正確用詞表達實驗流程。

(5) 資料轉化-學生剛開始只能以直觀而零散的方式記錄,經過教學後,多數學生 能將資料轉化為以表格方式記錄,並且能自行設計表格內容與格式。

(6) 提出主張-一開始學生較難以掌握主張之意涵,常和運用證據及產生推理兩個 項目搞混。經過多次教學及練習後,有較多學生能正確提出主張。

(7) 運用證據-約四成學生能夠正確運用觀察結果作為證據進行科學解釋,仍有部 分學生未能完全正確選擇,或是表達方式不佳。

85

(8) 產生推理-多數學生剛開始的推理僅解釋證據或解釋主張,經過教學後,有較 多學生能完整表達出連結證據到主張的推理。

四、 分析實驗組學生,在實施 POE-Inquiry 教學策略後的「學習感受」為何?

1. 學生對於 POE-Inquiry 教學策略有正向感受,高分組學生比中、低分組學生對 POE-Inquiry 教學策略的學習感受更好,而中、低分組學生的學習感受則沒有顯 著差異。和傳統講述式教學法相較,POE-Inquiry 教學策略可讓學生學習動腦思 考和解答問題,上課較生動有趣,但是有時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且部分學生會 想不出來而感到困擾;而藉由 POE-Inquiry 教學策略的教學,學生認為除了能夠 學到科學知識外,也增強其他的學習能力,如主動學習、觀察並培養好奇心,也 可增強思考力,讓自己動腦解決問題,多數學生希望教師能多用此教學方法上 課。

2. 對於學生在 POEI 實驗設計活動中感到困擾的項目排序為:(1)寫出結果與解釋;

(2)提出預測理由;(3)提出預測結果;(4)提出問題;(5)寫出各項實驗變 因;(6)寫出實驗步驟;(7)觀察與紀錄;(8)其他。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