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根據前述關於併購的理論與併購溢價研究的結果,運用多元迴歸方法,嘗試找 出影響兩岸企業併購溢價的因素。

首先先決定變數、篩選樣本,由於變數較多,先以相關性分析剔除不相關之因 素;或剔除變數間相關性高之次要變數。接著將最後確定之變數放入迴歸模型中,

再逐一將貢獻最小之變數刪除。

一、樣本的篩選

本研究樣本採樣期間為 2001 年至 2012 年,以併購公告日為基準,目標公司為 在台灣、中國、香港註冊之公司,有完整之財務數據及資本市場定價為參考依據,

但剔除金融產業,因其財務數據與一般產業不同;併購公告內容包含其原有持股比 例,收購比例及併購總金額或每股收購價格或換股比例,剔除未揭露上述資訊之交 易。

每一筆交易視為一獨立事件,例如有些主併公司分期分批併購同一目標公司,

每一筆交易皆視為一單獨之交易;有些主併公司同時向不同賣家收購同一目標公 司,但收購價格不同,亦視為不同之交易。

最後共選擇了 151 個樣本,期間則自 2004 年至 2012 年,2001 年至 2003 年之 間許多樣本因缺乏部分數據而無法進入名單中。

二、變數的選擇

1 併購溢價 – 依市場取向(市價)與淨資產價值(淨值)兩種方式分別計算。

為便於比較,本研究中之溢價值皆為研究作者依據表 4 之變數定義計算,與公 告溢價未必相符。

2 財務數據

2.1 獲利能力 – 獲利能力與公司價值息息相關,預期獲利能力與溢價幅度呈 現正相關。由於樣本橫跨中港台三地,考量租稅成本及資產成本攤提或有 差異,因此選擇稅前息前折舊前之獲利率為辨識其獲利能力之變數之一。

此外,考量企業運用資產的效率及財務槓桿運用差異,因此選擇資產報酬

率與股東權益報酬率衡量其最終獲利能力。

2.2 財務結構 – 以企業的總負債佔總資產比例做為衡量企業的財務槓桿運用 指標,並佐以稅前息前折舊前之獲利與總負債比觀察企業之償債能力。預 期財務結構及償債能力較佳之企業獲得之溢價幅度較高。

2.3 自由現金流量 – 根據自由現金流量假說,併購減少企業的自由現金流 量,可降低代理成本,因此預期自由現金流量較高之企業傾向積極向外併 購,預期與溢價呈正相關。

2.4 市場評價 – 選擇本益比及股價淨值比這兩項指標,以及以市值計算之相 對規模。

2.5 相對規模 – 主併公司市值相對於目標公司市值。預期企業規模與溢價正 相關。

3 非財務數據

3.1 支付方式 – 此為虛擬變數,現金為 1、換股方式為 0。

3.2 交易規模 – 該筆併購交易之總金額。

3.3 控制權 –以收購完成後主併公司持有目標公司股份比例做為判別依據。

3.4 國家與地理因素 –虛擬變數,主併公司屬台灣、中國及香港三地為 0, 其 他地區為 1。

3.5 產業別 – 產業相關與不相關因素,以虛擬變數表示。3

各變數詳細說明及預期方向如表三所列。此外,為方便比較與計算,因此將所 有貨幣以財務報表當期匯率轉換為新台幣。以下所有運算皆運用 Excel 程式計算。

三、研究限制

由於許多併購案件的一方是私人企業或私人資本公司,或是私募基金,或是併 購資訊未揭露,或是只揭露部分資訊,因而未能列入研究分析,樣本數占整體併購 市場之比重有限。控制變數涵蓋範圍僅及於財務數據及部分非財務因素,對於併購 公告當下其他非財務因素的解釋缺乏。

3. 產業分類以全球行業分類標準(Global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Standard,GICS)為分類準則。

表 4、變數定義表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