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研究動機

今年(西元 2013 年)的第一個月份,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與中國併購公會 福建分會簽署了戰略合作備忘錄,正式揭櫫了兩岸併購活動即將進入新的篇章。

中國併購公會副會長李肅強調,兩岸併購活動應積極加強合作,尤其是大陸應 該完全向台灣學習,因為台灣不論在產業發展、人才資源、管理能力,與國際推展 經驗都遠優於中國大陸。

前台灣證交所董事長薛琦以『台灣資本市場國際化』為題在大陸泉州發表演講。

薛琦指出,目前台灣投資人對國際金融商品需求持續提升,且外資持續提高參與台 灣資本市場的比例,台灣資本市場逐漸走入國際化,如何積極吸引更多外資投資並 連結台灣與中國的資本市場,將會是未來的一大課題。1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產業變遷,企業不論是追求成長、或是轉型,除了運用內部 的有機成長之外,併購是最常被運用的途徑與方法。

中國近年來的經濟發展,全球有目共睹,加上法律的鬆綁,私有企業如雨後春 筍且蓬勃發展。不論是因為國營企業私有化的釋股需求,或是私有企業追求成長,

中國企業在全球購併市場上的地位日趨顯著,也愈來愈重要。西元 2000 年時,全球 公告的購併金額 3.4 兆美元,若以購併公司國家別來看,美國以 1.5 兆的金額獨占鰲 頭,英國以 4,385 億美元居次,然後是法國、德國與加拿大。中國當年度公告的購 併金額僅 386 億美元,佔當年度全球購併金額的 1.1%而已。2012 年全球公告的購 併金額約 2.33 兆美元,約 2007 年峰值的一半,但是當年度中國公告的購併金額已 攀升至 1,952 億美元,佔全球購併金額的 8.4%。以購併公司國家別來看,2012 年中 國以大幅躍升至全球第三,僅次於美國、日本。中國在全球購併市場的重要性與影 響力,不言可喻。

2002 年 2 月 6 日台灣公布實施的企業併購法是台灣併購活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 里程碑,不過,在該法案落實後,台灣併購活動並未因此而蓬勃發展。從數字上來 看,2001 年宣佈之併購案為 188 件,併購總額為 9,845 億台幣;2002 年為 145

1. 摘錄自 2013 年 01 月 21 日工商時報記者陳碧芬報導

件、總金額為 6,101 億台幣;2003 年為 141 件,總金額進一步下滑至 2,825 億台幣。

(USD, billion)

中國 (USD, billion)

中國佔比

表二、近年台灣購併交易量、併購總金額及總金額年變動率

期間 併購件數 併購總額

(TWD, billion)

併購總額年變動率 (Income Approach)、市場取向 (Market Approach)與成本取向 (Cost Approach)等三個 面向來評估其合理價格,常用的方法有現金流量法、市場相對價格乘數等方法。而 在併購的前期活動中,定價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誠如曾經參與 Donald, Yves & Claude 研究的一位執行長所言:「我們的收購決策老是出錯,不僅價錢付的太高,也沒整 合好,結果總是達不到預期的績效。」顯然定價與整合是併購成功與否的關鍵要素。

近十年來亞洲併購活動發展快速,台灣企業近年來亦積極欲透過併購達到企業 成長,或跨足全球市場之企圖與目標。但在併購活動已發展數十年的成熟市場,其 跨國企業在併購活動上亦不乏付出過高的價格,而使得其結果與績效不如預期的例 子。如惠普併購英國軟體公司 Autonomy 付出太高的價格,使其付出高額代價–2012 年須因此減計 88 億美元資產。台灣企業宏碁在 2008 年之前亦曾積極向外併購,但 多數皆是付出過高價格的慘痛經驗。如 2007 年宏碁以美元 7.1 億現金、溢價 44%併 購捷威,不僅事後績效不如預期,至今尚面臨攤銷高額商譽之痛。

隨著亞洲併購活動日益蓬勃,兩岸經濟活動愈趨頻繁,加上法規鬆綁,預期兩 岸企業併購活動將日漸增加。而影響併購的關鍵要素之一,即併購價格之決定,雖 然理論上任何資產皆可運用一些評價方式或模型衡量其價值,但在併購過程中,定 價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藝術。誠如前高盛(Goldman Sachs & Co.)併購部門共同 主席(Co-chairman of M&A)Jack Levy 所言:「成功的併購是藝術、也是科學

(integrating acquisitions well is both an art and a science)。」

國內外有許多文獻與研究探討影響溢價的因素,本研究則專注於探討發生於兩 岸三地之併購溢價,嘗試將理論與實務相互對照,試圖從歷史資料中找出可依循參 考之軌跡,並找出影響兩岸三地併購溢價之因素。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