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壹、研究方法

本研究欲探討日治時期臺籍師範生從公學校到師範體系的培育過程,以及其 成為教師後於教育職場的角色與作用,因此,將參考官方出版品、學校出版品、

報章雜誌、私人傳記、文集等資料進行分析,擬採用「歷史研究法」(history method)

80游 鑑 明 , 〈 日 據 時 期 臺 灣 的 女 子 教 育 〉 ( 臺 北 市 :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歷 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1 9 88 ) 。

81游 鑑 明 , 〈 日 據 時 代 臺 灣 的 職 業 婦 女 〉 ( 臺 北 市 :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歷 史 研 究 所 博 士 論 文 , 1 9 95 ) 。

82鄭 梅 淑 , 〈 日 據 時 期 臺 灣 公 學 校 之 研 究 〉 ( 臺 中 市 : 東 海 大 學 歷 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1 9 8 8 ) 。

17

和「內容分析研究法」(content analysis)為研究方法。

歷史研究係指有系統地蒐集資料,並客觀地將之與過去發生之事件做評鑑,

以驗證或闡釋那些事件的因、果或趨勢,進而能解釋現況和預測未來的一種歷程。

研究步驟可分為四項:(一)界定研究問題;(二)蒐集與評鑑資料;(三)綜合資料;

(四)分析、解釋以及形成結論。83本文即以歷史演變過程為背景,看「皇民化」

概念所描述的內涵並追溯其變化,再依照此變化,描述並分析此時期教育政策欲 在臺灣師範體系傳播的價值與內容,進而探討教育政策、臺灣師範體系和師範生、

公學校和臺籍教師之間的關係,最後,筆者乃對先前之內容進行比較討論,指出 在這樣的歷史環境脈絡下,臺灣師範體系在戰前與戰後的教育意義。

內 容 分 析 研 究 法 亦 稱 資 訊 分 析 法 (information analysis) 或 文 獻 分 析 法 (documentary analysis)。此研究法與歷史研究法類似,只是「內容分析主要在解釋 某特定時間某現象的狀態,或在某期間內該現象的發展情形。」84內容分析是一 種蒐集資料的藝術,而資料來源有相關研究報告、定期刊物、學術論文、一般著 作、通俗典故和法令文件等,其目的在推敲歷史脈絡以及對事件的影響並剖析其 所隱含的意義。本文採此法,對日治時期的臺灣師範教育,作一個學校與教育政 策有關文獻的蒐集,例如各師範學校紀念專刊中師範學校校史的記錄和校友對母 校生活的回憶、師範生所寫的回憶錄、師範學校教科書,以及國內外學者專家之 著作及發表之期刊論文,希冀透過這些文獻資料的綜合、分析、整理,做出適當 的解釋並提出研究心得。

在上述的研究方法之外,本文將採用國家機器以及文化霸權的概念,用來解 釋日治時期臺灣的師範教育如何成為日本帝國主義下皇民化的工具。

關於國家機器的概念,西方學者 Althusser 認為國家機器有兩種類型,一種是 鎮壓性國家機器另一種是意識型態的國家機器,這兩個概念雖然不可混為一談,

但是基本上鎮壓性國家機器是意識型態的國家機器的基礎。Althusser 認為鎮壓性 國家機器包括政府、行政機關、軍隊、警察、法庭及監獄等,都是由國家直接控 制,並且能有效的使用來維護政權行使。而在意識型態國家機器方面,Althusser 認為國家機器專門利用意識型態去塑造個人為國家機器服務的合理性,這些意識 型態的國家機器包括宗教、教育、家庭、法律、政治、工會、傳播媒介、文化等 機器。85上述這種國家機器的概念不僅適用帝國主義殖民下的國家,同時也適用

83王 文 科、 王 智 弘 ,《 教 育 研 究 法 ( 第 十 三 版 ) 》( 臺 北 市 : 五 南 圖 書, 2 00 9 ), 頁 1 8 9 - 1 92。

84王 文 科 、 王 智 弘 , 《 教 育 研 究 法 ( 第 十 三 版 ) 》 ( 臺 北 市 : 五 南 圖 書 , 20 0 9 ) , 頁 3 0 3 。 85杜 章 智 ( 譯 )。Al t h u s s e r , L. 著。《 列 寧 和 哲 學 》( Le n i n a n d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O t h e r E s s a ys ) (臺

北 : 遠 流 , 1 9 9 0 ) 。 ( 原 著 出 版 於 1 9 7 1 )

18

於威權體制下的國家,也就是只要運用了這些機器作為一種灌輸意識型態的手段,

傳遞國家所希望的知識與文化,皆可算是對國家機器的運用,在此概念下則民主 國家民主概念的傳遞,亦可包含在此國家機器的概念之內。

意識型態國家機器的概念若將其概念運用在教育層面上,則學校具有「政治

─教育」的霸權功能,亦即統治者可將統治意識型態轉化為教育內涵,接著透過 教育的過程使學生成為霸權的實踐,建構霸權統治的領域。而且學校是再製知識 份子並再製宰制支配權力的機構,任何一個霸權的建立,或是爭取霸權的過程,

都必須掌握學校,教育群眾,建立新的意識型態,86由此可知教育是意識型態的 國家機器行使的一種重要手段。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即是善用了上述的教育做為國家的機器,形塑了一種 屬於日本本國的意識型態,尤其是皇民化時期的皇民化意識。日本帝國製造一個 關於論述的文化模式及合理知識的意識型態,反覆累積形式的文化定見,合理化 殖民統治和殖民文化的主導,同時它己變成一種「霸權」,使被殖民者也得依靠 它所提供的「知識」,來尋找被殖民的歷史、文化與身份認同。87另一方面,學 校則透過一套繁瑣的分流制度更加強化優勢階級的地位。88

本文將運用上述意識型態國家機器的概念,試圖來解釋日治臺灣皇民化時期 的師範教育體系,即一方面日本殖民政府如何利用教育此一文化霸權,來對臺灣 的人民進行編碼,同時另一方面也將探討日本殖民政府,如何將日本籍與臺籍的 學生與教師進行分流,以強化其優勢的統治地位。除此之外,本文也將運用此一 概念,在結論中兼論戰後國民政府接收臺灣之後,國民政府如何運用師範體系此 一國家機器,從而突顯出師範教育體系從皇民化到黨化的延續歷程。

貳、資料使用

本研究主要引用及參考的文獻資料有四方面:

一、官方文書及專書史料

86譚 光 鼎 , 〈 國 家 霸 權 與 政 治 社 會 化 之 探 討 ─ 以 「 認 識 臺 灣 」 課 程 為 例 〉 , 《 教 育 研 究 集 刊 》 , 45 ( 臺 北 : 2 0 00) : 1 1 3 - 1 3 7。

87林 淑 惠 ,〈 從 意 識 型 態 與 文 化 霸 權 解 析 歷 史 建 築 展 示 之 研 究 ─ 以 臺 南 州 廳 為 例 〉, ( 桃 園 : 中 原 大 學 室 內 設 計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20 0 3 ) 。

88張 盈 堃、彭 秉 權、蔡 宜 剛、劉 益 誠 等( 譯 )。K a n p o l , B . 著。《 批 判 教 育 學 導 論 》( C r i t i c a l p e d a g o g y : A n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 ( 臺 北 : 心 理 , 2 0 0 4 ) , ( 原 著 出 版 於 1 9 9 9 ) 。

19

日治時期留下相當數量的官方檔案,如《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灣總 督府文官職員錄》、《臺灣總督府統計書》、《臺灣總督府學事年報》、《臺灣 總督府學事法規》、《臺灣總督府學事要覽》等,均可從中獲得日治時期臺灣師 範學校的客觀資料,像是教職員的出身背景、師範學校各年度的師生人數及經費 預算,還有教育相關法規與沿革狀況等。若要比對臺灣總督府教育法規內容,則 可利用《臺灣總督府府報》和《臺灣總督府官報》。

教育專書方面,除了臺灣教育會編的《臺灣教育沿革誌》,得以提供研究者 日治初期和日治中期的師範教育沿革與演變外,還可以參考日本文部省刊印的

《學制八十年史》89,從日本相關教育政策與發展看日治末期幾乎與日本內地同 步的臺灣教育制度。此外,還有許多時人著作關於臺灣師範教育之文字,包括吉 野秀公的《臺灣教育史》、佐藤源治的《臺灣教育の進展》、矢內原忠雄的《帝 国主義下の臺湾》90等時人論述,有高度參考價值。

二、報紙、期刊、雜誌

報紙,諸如《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民報》、《臺灣新民報》、《臺南新 報》等提供研究者一個瞭解日治時期臺灣社會與活動的管道。其中,《臺灣日日 新報》91,一方面因為此報延續時間長,較多與本論文研究範圍與時間符合的文 章,一方面確實有師範學校相關活動的報導或者是師範學校教師發表的文章,對 筆者而言,是相當有用的參考材料。

教育期刊和雜誌是研究日治時期教育史非常重要的文獻。其中,以《臺灣教 育會雜誌》92因發刊年代長達 42 年(1902 年至 1943 年),可說是最為完整的日治 時期教育雜誌。此雜誌內容包含各種教育時事、教學活動,與現場教師教學觀察 的發表等,可藉此了解受過日本近代化教育的臺籍或日籍師生的想法,並感受「新 教育的成果」93之資料。《臺灣時報》94則是一本幾乎包含全臺灣各個層面之文 章與統計資料的日語雜誌,為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所發行,亦是研究日治時期不 可或缺的重要史料。地方發行的機關雜誌,如由臺中州教育會發行、具有地方性

89文 部 省 , 《 學 制 八 十 年 史 》 ( 東 京 : 文 部 省 , 19 5 4 )。

90矢內原忠雄,《帝国主義下の臺湾》(東京:岩波書店,1929)。

91創 刊 於 1 89 8 年,結 束 於 19 4 4 年,是 日 治 時 期 臺 灣 發 行 量 最 大,延 續 時 間 最 長 的 報 紙 。 92創 刊 於 1 91 2 年 後 改 名 為 《 臺 灣 教 育 》 。

93許 佩 賢 , 〈 臺 灣 近 代 學 校 的 誕 生 ─ 日 本 時 代 初 等 教 育 體 系 的 成 立 ( 1 8 9 6 - 1 9 11 ) 〉 ( 臺 北 市 :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歷 史 所 博 士 論 文 , 2 0 0 1 ) , 頁 1 8。

94由 「 臺 灣 總 督 府 」 發 行 的 《 臺 灣 時 報 》 , 始 於 1 919 年 至 1 9 45 年 3 月 停 刊 。

20

特色的《臺中州教育》95,亦可佐參。

三、傳記與訪談資料

由於本研究除了從政策演變的面向瞭解當時皇民化政策對臺灣師範教育的 影響之外,還欲從臺灣師範學校校園生活的面向描繪出當時的師範教育狀況,因 此,時人的親身經歷和回憶對於本論文是非常重要的。

日治時期師範生多為當時社會中優秀知識份子,畢業之後成為社會領導階層 者大有人在,因此可參考人物傳記,如住屋孤南的《臺灣人物展望》、大園市藏 編著的《臺灣人事態勢と事業界》及臺灣新民報社調查部編著的《臺灣人士鑑》

等找到本論文欲探討之師範生,此類參考資料有助於探討接受皇民化師範教育下 師範生的表現與社會流動等議題。訪談資料部分,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出 版的《近現代臺灣口述歷史》96和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出版的《臺灣人教師的【時 代經驗】》97,就有符合本論文研究對象之口述資料,他們對當時學校生活、教 學情形、師生關係等多有提及。傳記或是回憶錄方面,像是吳濁流、賴和、鍾理 和、朱昭陽、楊肇嘉以及吳三連的相關著作,無論是作者自述,或者是經由他人 撰寫,也有提及其在師範學校的學習情況。同時參考一些論文的訪談資料,例如

等找到本論文欲探討之師範生,此類參考資料有助於探討接受皇民化師範教育下 師範生的表現與社會流動等議題。訪談資料部分,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出 版的《近現代臺灣口述歷史》96和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出版的《臺灣人教師的【時 代經驗】》97,就有符合本論文研究對象之口述資料,他們對當時學校生活、教 學情形、師生關係等多有提及。傳記或是回憶錄方面,像是吳濁流、賴和、鍾理 和、朱昭陽、楊肇嘉以及吳三連的相關著作,無論是作者自述,或者是經由他人 撰寫,也有提及其在師範學校的學習情況。同時參考一些論文的訪談資料,例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