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過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位上,重新理解當代的高寮阿美族人對於文化的詮釋,進而分析當代部落婦 女如何的在不同的社會角色中,傳承並延續高寮部落的文化。

3. 期望藉由高寮阿美族的區域研究,理解當代阿美族的文化變遷與適應;利用 文化變遷以及族群理論,重新思考近代社會中阿美族文化如何因時代的不同,

發展出融合其他文化但卻展現出阿美族特色的新文化面向,而這些文化因素 又是如何的讓高寮阿美族人接受並傳承,並藉由高寮阿美族人的例子,思考 當代阿美族的發展及文化研究。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過程

1. 研究方法

基於上述的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將利用歷史學的文獻分析方法以及 人類學的參與式觀察方法,期望藉此交互驗證下,能對於高寮阿美族女性社 會地位與社會變遷的認同,產生新的理解與認識。研究方法如下:

I. 文獻回顧:本研究文獻探討部分區分三部分,先蒐集及整理過去關於文 化變遷理論,理解當代的文化理論邏輯與其書寫論述,從中吸收並成為涵養 本研究之知識養分;第二、三部分探討阿美族相關人類學之文化研究、性別 與權力相關研究之期刊、論文、書籍等進行歸納分析,從中思考並運用當中 的文化研究書寫模式。歸納成為本研究中高寮阿美族的社會變遷與其女性社 會角色中認同轉化之探討的知識基礎。

II. 個案研究:本研究選擇花蓮縣玉里鎮的高寮部落的阿美族人作為研究個 案,進行田野調查。在田野調查的過程中,需要長時間的與田野地保持親密 關係,因此筆者選擇挑選相較於其他部落而言,較為熟悉的高寮部落成為田 野的地點,目的是希望,可以快速的進入田野場域的人際關係以及更能融入 當地人的生活情感,進而可以更多方面的紀錄部落居民的生活方式與活動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與情況,從中理解高寮阿美族人的社會結構及阿美族人的公眾事務的參與方 式與社會邏輯。

III. 深度訪談:在田野的過程中,除了參與家族的相關聚會以及部落大型活 動之外,筆者也藉由活動中與特定人物、部落常住不同年齡層的居民與代表 性人物建立關係,並進行深度訪談,從中了解高寮部落的歷史發展脈絡,了 解高寮部落的社會變遷歷程,更從深度訪談中了解部落族人對於社會變遷、

女性社會地位的轉變的看法,從這些訪談中整理出最趨近當地人的在地看法,

分析思考當代高寮阿美族人的文化認同。除此之外,筆者也對部分家族做當 代的口述歷史訪問以及家族歷史的調查,讓筆者更能清楚家族世代中的文化 傳承機制,以及親屬與家族的連結關係,是否因父系的制度影響而產生改變,

而這項改變如何影響高寮阿美族人當代的家庭結構、性別分工以及性別權力 的轉化。然在訪談過中,為避免當事人因為研究所造成的生活困擾,因此決 定用代號取代當事人姓名。

IV. 參與式觀察:有幾次的機會,在田野的過程中,筆者也參加高寮阿美族 人的家庭聚會以及部落活動,以便觀察高寮阿美族人彼此之間的互動情況。

參與的部落大小活動,如當地特殊節慶或是日常生活經驗,以及部落各社會 團體所舉辦之大小會議與活動等,筆者從旁觀察研究對象的人與人、人與社 團、社團與部落的網絡關係,從中理解高寮部落的認同建構。對於當代阿美 族的研究,無法單從複雜的歷史資料與文化中分析,因為在現今資訊網絡發 達,資訊流通快速的時代,對於部落的社會影響,變遷非常快速,有時候在 同一個空間中,同一人群,因為對於資訊的接受程度不同,對於文化的理解,

也發展出多元且複雜的變化。因此在部落中的參與觀察,從中做系統性的歸 納整理是非常重要的,在參與式觀察中,除了蒐集研究需要的資料外,在部 落中有機會學習與體驗並真正感受高寮阿美人的文化,也讓筆者因為與高寮 阿美族人的生活式互動,協助筆者可以更貼近高寮阿美族人的生活世界,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更清楚高寮阿美族人的當代生活實踐。

2. 田野身分的取得

筆者自小生活在西部都市,對於東部以及阿美族非常陌生。在大學時代選 讀歷史學系,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歷史的詮釋、製造、轉譯以及在田野調查中與 報導人面對面的深度訪談感到興趣。進入研究所後,特別是對於性別的權力轉 移,及異文化中女性的社會地位轉變,與其族群對於歷史的詮釋部分,希望做 更進一步的探討。因而選擇社會結構別於傳統漢人父系文化的阿美族作為研究 對象,是希望在研究與觀察的過程中,理解相較於漢人父系文化的阿美族文化 中,關於性別與權力的結構的轉變與相對關係,從高寮阿美族人在面臨社會改 變而轉化之文化傳承的核心策略中,反思當代社會中男性與女性在社會網絡中 的資源分配的性別關係與兩性在文化與社會角色的認同。

相較於西部的社會發展,東部的高寮部落,在主體社會的地理與經濟來看,

都是處於邊緣地區,但美國學者 bell hooks 在 1990 年提出從邊陲到中心的論點,

思考歸納出邊陲正是生產反霸權與主流論述的核心,邊陲可以是從性別、種族、

階級等相較於主體社會群體的邊陲位置,並且指涉邊陲並不意味著將因為移往 核心而離棄,而是要留在當中,在邊陲裡面親近熟悉,因為邊陲滋養了「抵抗 的能力」,提供我們可以看見、創造和想像出另一種新世界的基進觀點(radical perspectives)。1

而藉由 bell hooks 對於邊陲的剖析與觀點,高寮部落的地理與經濟邊陲位 置不再處於完全的邊陲,高寮部落可以是論述邊陲、討論不同性別結構以及不 同文化交流影響的中心,而在邊陲與中心的辯證與建構的過程中,高寮部落可 以是理解縱谷阿美族文化變遷與性別分工改變的中心,更是激發、觸發筆者走 入阿美族文化學習與研究的中心。

進入田野後,在田野的觀察過程中,筆者慢慢的成為部落居住的家庭的一

1 bell hooks, 1990,王志弘譯,1996,《選擇邊緣作為基進開放的空間》,p360-36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份子。在部落中,老人家只覺得是一個對於阿美族傳統不太了解需要學習的年 輕孩子,在田野中跟著部落的阿媽、阿姨學習、了解高寮阿美族的生活方式及 生活思維,另一種層次上,在高寮部落,筆者不再是單純的他者,但是在書寫 的過程中,知識的權力、書寫的詮釋權,則是筆者需面對的且無可迴避的挑戰;

身為一位研究者,對於研究的觀點與書寫,相當程度是研究者自我的體現,因 此在研究中,我群與他者的不同身分轉換,讓筆者在高寮部落,有時候不再單 純的是研究者,有時候是部落的年輕人、阿媽家中的小孩子,時常彼此分享各 自的生活感覺,互相在彼此的生命經驗中學習,在這當中早已脫離研究者與被 研究者的範疇。有些時候我們更像是家人,只要有空,筆者都會順道的回部落 的家,以及探望部落的朋友與家人,因此在書寫以及研究的過程中,因為對於 高寮部落,筆者有著特殊的感情以及相當程度的歸屬感,所以有時候在研究中 筆者也不再是純粹的他者,有時候也是部落的一份子。

3. 研究限制

基於時間與空間的考量,筆者無法在高寮部落做一個全面性的訪談,只能 從幾位代表性人物的深度訪談,以及 2008 年到 2011 年這四年中的田野觀察經 驗做質性研究來詮釋與書寫高寮部落的社會文化變遷及其性別權力的轉變,因 為時間以及研究方法為質性研究取向,因此缺少量化的分析與歸納;再者對於 不同群體的阿美族當中的文化差異並沒有長期的做觀察,所以無法讓高寮部落 與其他部落的阿美族做比較研究,加上自身能力不足無法做跨學科的研究,讓 本研究仍不免存在一定的缺漏,以及誤差值。

其次是訪談時的精確性,在部落做訪談時,許多的老人家在記憶從前的事 件時,往往無法將事件的確切時間交代清楚,再加上因為年齡的關係,有的時 候容易將事件的發生年代混淆,因此在記錄重要生活歷史以及部落重要大事時,

除了交互的訪談推論、比較釐清外,有時候仍然難免存在誤差,除此之外,由 於高寮部落彼此各個家族間存在通婚的關係,彼此親屬網絡如同蜘蛛絲般綿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複雜,由於筆者時間與能力有限,除了特定家族的親屬關係掌握較為清晰外,

並無法將部落間的彼此親族關係作完整的交代,因此有時也無法清楚說明彼此 的親族關聯。

再者筆者目前的阿美語理解能力不足,有時候需要透過懂阿美語的部落年 輕人充當翻譯才能與老人家溝通,雖然部落老人會努力的盡量使用中文來與筆 者聊天或是回答問題,當中不免在語言轉換時,詞不達意,因為語文能力的限 制,無法清楚掌握老人家對於文化的理解與認知做更細膩的說明,許多關於傳 統的部分只能靠文獻以及國語能力較好的老人家來補實缺漏。

相關文件